■ 古人也能3d演示天体运行情况?他们用了什么样的神器?
早在宋代,人们就用仪器来模拟天象了。这种仪器叫作水运仪象台,能形象、立体地演示天象的变化,类似现在的3d展示。水运仪象台的设计者叫苏颂,他被称为“宰相科学家”,苏颂精通天文和医学,同时还是一位发明家。1088年,苏颂在京城汴梁制成了水运仪象台,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这台仪器广泛吸收了在此之前各种天文仪器的精华,并灵活运用了民间机械设备―水车、桔槔(jiégāo,俗称“吊杵”,是一种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凸轮和天平等,融浑仪、浑象和报时为一体,简直就是一个自动化的天文台。
从外观上看,水运仪象台是底座为正方形,下部宽、上部略窄的木质建筑。它高约12米,底宽约7米,共分为3大层。上层是一个露天的平台,放着观测日月星辰位置的浑仪。浑仪上面覆盖着9块木板屋顶,可随意开闭,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运行中的恒星。中层放置浑象,浑象由东向西转动,一昼夜转动一圈,表现星辰起落的变化。下层包括报时装置和仪器的动力装置。报时装置为5层可自动开关的木阁,木阁中各有1个木人,到了报点时刻,门内的木人就会准时出来报时。不用担心这个自动装置的动力,它的发明者匠心独运,在木阁后面放置着高精度的漏壶、漏刻与机械传动装置,漏壶中的水冲动机轮,驱动传动装置,循环往复。只要有水,整个仪器就能持续有效地运行。
苏颂依据这套仪器实测、绘制了两套星图,绘星1460颗,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准。遗憾的是,1127年北宋灭亡,水运仪象台被金兵毁坏。苏颂为水运仪象台所作的设计说明书《新仪象法要》却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