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国据有长江天险,西晋大将杜预为什么认为打败吴国非常容易?
公元278年,镇守荆州前线的西晋将领羊祜去世。在羊祜的推荐下,晋武帝任命大将杜预担任前线统帅。这时,吴国内政外交一片混乱。杜预来到前线,认为此时正是起兵伐吴、统一天下的好时机,于是向晋武帝提议伐吴。公元279年,晋朝正式出兵伐吴。
杜预率领大军出击,很快攻占了吴国的江陵(今湖北江陵),接着继续配合其他几路晋军,攻打吴国都城建邺(今江苏南京)。由于战争时间长,军中有人对进军产生了畏难情绪,向杜预提出,天气转热,雨水增多,北方士兵不服水土容易感染疾疫,应该等到冬天再继续进军。杜预不同意这种看法,召集将领开会,分析战争形势,说:“现在我们接连取胜,士气旺盛,正需要一鼓作气。打仗好比劈竹子,只要劈开头上几节,下面的就会迎刃而解了。”而西晋的另一位大将王濬,则率军从西川顺流而下,进攻吴国。在晋国大军的夹击下,公元280年,吴国灭亡,三国分裂的局面正式结束,晋朝统一中国。
杜预虽然是当时著名的军事统帅,却不是一位猛将。史书记载,他几乎没什么武艺,连骑马都不会,射箭技术也很糟糕。但是他熟知兵法,富有军事谋略,因此每有军事活动,朝廷都要召他参谋规划。他精通儒家典籍《左传》,又懂得天文、地理、法律、音乐、文学等各种知识,被当时人称“杜武库”,意思是他肚子里的知识像兵器库一样,里面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