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踢毽子为什么被称为“蹴鞠之遗事”?
    ■ 踢毽子为什么被称为“蹴鞠之遗事”?
    毽子,在古籍中又写作鞬子。毽子底座(毽铊)通常用铜钱或锡、铁片制成。以铜钱为托,把鸡毛固定于钱眼之中,这是最普遍的制毽子方法。毽子源于古代蹴鞠,而它的踢玩方式、技巧又糅合了唐宋以来踢球的技艺,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它是“蹴鞠之遗事”。由于踢毽子需要很好的腿上功夫,所以有的地方还把它作为练武的辅助方式。
    踢毽子又叫作“踢箭”“攒花”,三五个人在一起踢毽子称为“撵花”。汉代砖雕中已出现踢毽者的形象,这说明至少在2000多年前此项游戏就已经问世。据《高僧传》记载,有个12岁的小和尚在街上的井栏上踢毽子,而且能连续踢500下,可见这个小和尚的踢毽子技术十分高超。踢毽子在宋代极为流行,并且吸收了蹴鞠的许多踢法,踢的花样更加丰富。踢毽子的动作被冠以好听的名目,如佛顶珠、拖枪、突肚等。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位100岁的老人,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100多种花式。
    明清时,踢毽子游戏得以大发展。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有专业踢毽子的艺人,踢的时候手舞足蹈,一刻都不停,毽子一会落在那人的头上,一会落在他的脸上,他还能用背和胸接住毽子。”踢毽子在清朝还被看作一种杂技,三四人一起来踢,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远一会儿近。踢的时候还能变换各种踢法,归纳起来有“盘”“拐”“磕”“蹦”四大类。“盘”用双脚替换踢,“拐”用脚外侧踢,“磕”用膝来顶,“蹦”则用足尖来踢。清代的广州,每年的元宵节都有踢毽子盛会,人们不分尊卑都来一试身手。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