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们现在出门有书包、行李箱,古人出门用什么装东西?
    ■ 我们现在出门有书包、行李箱,古人出门用什么装东西?
    古人的衣服一般袖子宽大,袖口却很窄,在袖子里边缝一个小口袋,装些随身的贵重物品,既方便,又安全。
    古人的袖子里究竟能装多少东西?听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在战国时期,秦国入侵赵国,赵国就向魏国求援,魏国的国王却由于害怕强大的秦国,命令大将军晋鄙按兵不动,不肯对赵国施以援手。魏国的相国公子无忌却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知道赵国一旦陷落,秦国一定会继续进攻魏国。公子无忌屡次劝谏魏王,都不被采纳,无奈之下,他决定偷出兵符,假传君命,让大将军晋鄙发兵救赵。偷兵符的时候都很顺利,去见将军晋鄙时,却被他识破了,无奈之下,公子无忌的随从朱亥就取出藏在袖子里的一个四十斤重的铁锥,杀死了将军晋鄙。公子无忌因此顺利接管了军队,出兵打退秦兵,遏制了秦国的称霸野心。衣袖里能藏下四十斤重的铁锥,可见当时的衣袖有多大了。
    衣袖再大,也装不下干粮行李,所以人们出门的时候还要打包袱。所谓打包袱,就是把行李放在一块方形的布中央,然后把布相对的两个角分别系在一起,这样系不但能防止行李掉出来,还能把靠外的那个对角线挎在肩膀上背着走。打包袱的方法简单又方便,而且只需要一块布就能完成,因此很受老百姓的欢迎。现在虽然我们出门都用行李箱了,包袱这个词却并没有在汉语中消失,比如说某人的心理压力很大,人们就会说他“包袱很重”,意思是他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就好像背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
    古代还有一种背行李的工具叫褡裢(dālian)。褡裢也是布做的,它是一种中间开口两端装东西的口袋,出门的时候把东西分别放在这两个口袋里,然后将褡裢搭在肩上,使两个口袋一前一后垂下来,这样前后重量一致,走路的时候能够保持平衡,而且布条搭在肩上,也不会觉得硌。直到现在,西北地区的一些人还在使用褡裢,可见它有多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