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乞巧节都有哪些五花八门的“才艺秀”?没点儿本事还真不行。
七夕在中国古代既是情人节,也是女儿节,古代的女孩子过节的方式就是乞巧。对古代的女孩子来说,织补针线的手艺是非常重要的。织女手巧非凡,会织无缝的天衣,而七夕这天她与情郎相会,心情一定会好,趁此良机,凡间的女孩子就会向她乞求,学得一点她那巧夺天工的手艺。
清代陈枚绘《桐荫乞巧图》描绘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七夕之夜,女子相聚,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图案的形状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
七夕乞巧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一种是“穿针乞巧”。这种风俗可以追溯到汉朝,最迟在南朝时期,穿针乞巧就已定型为七夕风俗。穿针的方法各朝各地均有差异,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得用线,而且通常还是彩线。而用来穿线的针,汉代有七孔针,元代又有九尾针,要穿过所有针孔才算得上巧。而穿针乞巧是在晚上进行,无论月光还是星光亮度都不足,再加上微风轻拂,乞巧就更不容易了,非得运用巧思不可,这与其说是乞巧,倒不如说是比巧了。
到了后世,乞巧的方式不断翻新。有蟢(xi,一种蜘蛛,身体细长,暗褐色,腿很长)蛛乞巧。蟢蛛的出现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喜庆的预兆。人们在七夕之夜把蟢蛛装在小盆子或小盒子里,第二天早晨,看蟢蛛结了多少网,结网越多,所乞来的巧就越多。还有一种乞巧方式是金盘种豆。金盘种豆就是把绿豆、红豆、小麦用水浸在盆里,让它们长出绿芽,芽长到三四寸时,用红蓝彩色丝线缠绕起来,这叫作“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