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4章 454 宋应星出差
    第454章 454 宋应星出差
    山东,海丰县(今无棣县),石碣山。
    宋应星带着工部的一些官员以及护卫等人员,来打了这里。
    没错,他就是这次主持长芦盐场技术改善的人。
    说来也是凑巧,本来这次的任务应该是孙元化来的,只是正好扩军备战,孙元化没有时间,于是任务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没办法,谁让他修撰《天工开物》初稿的时候,被孙元化看到了呢,之后,孙元化就了解道,自己看好的这个人,竟然在农业和手工业上有很深的造诣,就算是制盐,也有深入的了解。
    干脆,这次的人物就派他去。
    于是宋应星就成了工部的一名主事,正五品。说来也是有点好笑,他以前苦心孤诣的想要科举,考中进士做官,结果求不得,后来放弃了,撰写天工开物,被人看好,加入了将作监,结果最后轻而易举的成为官员,还是五品的。
    这一来一回,让他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之后,他的心态就更加平和了,对这些看的就比较淡,官位什么的,都是假的,还是专注技术,好好完成自己的《天工开物》。
    这书虽然初稿完成了,但还要不停的修订,而这次的长芦盐场普及晒研发,就是他对自己著作的一次检验和丰富。
    而无棣县石碣山就是他选定的开始的起点,当初他也是在这里才知道晒研发的。
    作为中央派遣下来的钦差,宋应星一到这里,海丰县的县令就来,他陪着宋应星,一起在这逛着,一边逛,一边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海丰县是有盐场的,而且很大,属于长芦盐场的一部分,当地自然有管理的官员,虽然县令管不到盐场,但和这边也多有交道,很多时候,海丰县的犯人都是发配到这里做工的。
    “这里的盐场历史悠久,非常成熟,老盐丁也很多。”县令慢慢的讲着,介绍着海丰县的制盐历史。
    这些宋应星听得都津津有味,上次他来这里时,可没有县令陪同着。
    “对了,林县令,本官听闻石碣山下有一个盐丁村,满村都是盐场的盐丁?”聊了一会后,宋应星问道。
    “是有这么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世代都是盐丁,已经很多年了。”林县令点头道。
    “那麻烦县令能否将那些村民给召集起来。”宋应星提出了一个请求。
    “没问题,包在本官身上。”林县令豪爽的一拍胸脯,然后就去操办。
    盐丁村就是当初救了熊文灿的那个村子,为此他们死了好几个人,虽然熊文灿进行了补偿,但他依然没有放下这个村子。在宋应星来这里之前,特地托人带话,让他照顾下这个村子的人。
    很快,盐丁村的人都被召集起来,黑压压的,估计有上千人,男女老少都有,很多人身上都是灰白一片,有着腥咸的味道,那是常年晒盐煮盐残留下来的。
    “你们都是长芦演出的盐丁,而现在长芦盐场改为长芦盐业公司,你们就是长芦公司的人了。”宋应星大声道。
    公司这个词宋代就有了,因此这里用起来并不是很突兀。宋应星是将作监的人,而将作监在孙元化的管理下,弄出了工匠等级制度,从一到九,总共九级。
    每一级都有不同的条件,有不同的待遇,相当的清晰,如今宋应星也打算在盐业公司推广这些,清晰的级别划分,能调动这些盐丁的积极性。
    “我这算是完成了熊阁老的嘱托了。”看着欢腾一片的人,宋应星在心中默默的道。
    随后,长芦盐场的技术该机你工作,从石碣山盐场开始进行,铺设盐田。
    京师,乾清宫。
    朱由检从马车上下来,朝着宫殿走去。
    他这是刚刚视察完太医院成立的医学院,恰逢医学院的开幕仪式,于是便作了一番勉励的讲话。
    医学院可谓是最晚开的,那些老太医的工作并不好做,同时,关于教材的确定以及教授的科目,也是吵了很久,最近才确定下来。
    而朱由检刚好巡视到那里,于是讲了一番话。除了医学院后,他又去了武院和改名太学的国子监看看。
    这来两个地方的动作还比较开,他做完才刚刚下达的命令,现在就有人进驻了,然后开始前期的准备,勉励了一番那些人后,朱由检没有在瞎逛,便回到皇宫。
    “陛下,成了,大同那边也发了几辆车来,成功抵达京师,”他刚走了没几步,方正化就送来了一个好消息。
    “成了!”朱由检听到后也赶到十分高兴,这说明木轨马车虽然繁琐和缓慢,但还是能用的,比现在的马车要快。
    “快说说具体情况。”他连忙问道。马车返回,不只是一种宣告,同时还是一种测试,各种数据都要有的。
    “是这样的。”方正化想了想,将郑三俊的一些评估给倒了出来,什么路上的损耗啊,安全性啊,速度以及载重等等,不管有的没的,他都给讲了下。
    朱由检也不管这些,随意的听着,偶尔出来的数字,已经说明这种运输方式很先进了,有些毛病也不算什么,慢慢改进就是。
    “这么说来,粮食运输已经没有问题,正在往大同运送囤积,以现在的速度,要不了多久就能满足大军所需,而主力的陆军也正在整顿,等粮草准备好后,也差不多了,辅兵有大同镇提供,也不需要担心,现在唯一最慢的,就是九边各镇精兵的抽掉了,天南海北的,要花不少时间。”
    朱由检的骑兵只有五千,因此他打算在征召五千骑兵,凑足一万,而来源,自然是九边了,这里将领的家丁都是精锐,骑马打仗不成问题,朱由检征调的,就是这些人。
    算算时间,整个征调和准备,差不都要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六月底,就正式出兵归化城,至于黄太吉和朝鲜的战争,远没有真么容易解决的。
    这可不是城下之盟,而是征服之战,黄太吉要征服蒙古,想要达成这种效果,没有半年是不行的,因此朱由检的时间非常充足,不用太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