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四十五章选秀(19)
    选秀21章,今天结束,实在是想章节名麻烦……
    高弘图以头触地怦然作响,如是三次后抬起头说道:“陛下数度改革弊政乃使国强民富实为德政善政,废除多项祖制也是有益于国计民生,满朝臣工无不称颂陛下贤德,亦称陛下为当世之英主,然祖制之所以能传承数百年而不衰,实因其亦有可取之处,大明中宫之主历代皆由良家女中挑选,何也?无非是怕重蹈汉代之祸尔,此制实为德政,对大明对社稷对天下万民皆有百利而无一害,陛下要破此德政而行恶政,老臣以为切不可行,若陛下一意孤行,老臣说不得只能血染御阶以死相谏,也免得史书言老臣身为辅臣却不能劝谏君王……”
    朱慈炯看着高弘图满头银丝不禁微微动容,尽管高弘图甚至都用死来威胁,他也全不在意,他也知道立徐丹这样的勋贵之女为后必然阻力重重,却没想到本以为被自己整的差不多老实了的大臣还能这么激进,而且说的有理有据,也让他一时半会间无从反驳。
    叹了一口气,朱慈炯走到高弘图身前,伸出手来将颤颤巍巍的倔强的老头给扶了起来,然后对其余五人说道:“都起来吧,先听朕把话说完。”
    几位大臣站起来后谁也没开口,但全部打定主意,不管天子用什么理由或是借口,只要不改变册立勋贵之女为后的主意,他们都必定要抗旨到底,帝后成婚可是大明的头等大事,一应礼仪都是要做给天下人看的,这些都需要礼部去筹备,礼部抗旨这大婚怎么结?罢免钱谦益也没用,后面上来的要是敢以此来迎奉天子必遭万世唾弃无疑!
    “诸位爱卿,朕有个疑问还望诸位能够为朕解惑。”朱慈炯苦笑道:“不知身为人子,是不是当遵奉父命不可或违?身为人臣又是否应遵奉君意?”
    史可法道:“父为子之纲,遵奉父命实乃天经地义,但父者未必无过,身为人子纠父之过亦是孝道之所现也,君为臣之纲,身为臣子遵奉君意乃忠之节也,然君王亦会有过,身为臣子,当君王有失之时理应直指其非,方为君臣大义。”
    朱慈炯笑道:“史爱卿这话说的不错,为人父者一旦有了过错,身为人子若是不能指出来,放任乃父在错路上越行越远,实为不孝,君王有了过失,臣子只会唯命是从,结果只会让君王施政之失越发错漏百出,最终影响的还是平民百姓,因此唐时有魏征,本朝有海瑞,皆成千古美谈,但是君父若是亡故,却留有遗命,身为人子人臣,哪怕遗命有过失之处,身为人子人臣是否应该奉命行事,以全孝道臣节呢?”
    “这……”
    几位大臣算是会过意来了,天子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他要立徐氏女为后并非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先帝崇祯的遗命,他只是为了全孝道不得不遵守而已,但先帝怎么可能立此大违祖制的遗诏,今上莫非想用伪诏来唬弄他们不成!
    史可法叹息道:“若果真是为父者遗命,身为人子自当遵从,否则便是不孝,若是先帝遗命,臣子亦应遵守,否则则为不忠……”
    “史爱卿此言与朕之所想不谋而合啊。”朱慈炯狠狠叹了一口气,转身走到御阶前,深深吸了一口气,看向长平一直一言不发的长平公主,然后躬身一礼道:“还请长姐宣读诏书。”
    六位大佬身躯不由一颤,他们的担心似乎即将成为现实……
    朱微娖慢慢从锦凳上站了起来,缓步走到御阶之上正中位置站定,只是因脸上罩着面纱,因此也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是六位大佬不用看也不用问,就知道长平公主手里拿着的圣旨,里面的内容对于他们,对于大明所有的官员来说应该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本宫来这南京城也有两年了,没想到父皇留给本宫的这道诏书直到今日方有宣读的机会。”朱微娖的语气中略带一丝凄苦:“宣魏国公上殿吧。”
    韩赞周:“宣魏国公上殿……”
    丁卫甲:“宣魏国公上殿……”
    诏书是留给魏国公的?史可法等人突然感到哪里不对,确实不对,刚才长平公主说了,这道诏书是两年前便有了的,那个时候离甲申之变可还有大半年呢,也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立后遗诏,那么不是立后遗诏又会是什么?六人顿时明白了,这道诏书必是册立徐氏女为定王妃无疑!只是甲申之变太过突然,本无望继承皇位的定王成了崇祯帝在世的唯一子嗣,自然也就是承继皇位的唯一人选。
    但是就算诏书是真的,崇祯帝要立的也是定王妃而不是大明皇后,两者岂可沦为一谈,今上用这种借口来立徐氏女为后,情理虽然说的过去,可百官岂能心服口服。
    身穿大红蟒袍的魏国公徐弘基精神矍铄的走入殿中,脚步沉稳有力丝毫不见老态。
    走到近前,推金山倒玉柱跪倒拜道:“臣徐弘基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陛下!”徐弘基站起身来刚要退到一边,就看见立在御阶上的长平公主展开圣旨说道:“先帝恩诏,魏国公接旨。”
    诏书是给徐弘基的,可这是崇祯的圣旨,殿内所有人包括朱慈炯在内立即跪倒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今天下战事四起,祸乱日至,赤子沦为盗贼,良田化为榛莽。陵寝震惊,亲王屠戮。国家之祸,莫大于此,社稷倾颓,间不容发。
    今命定王慈炯南下祭陵,寄望太祖有灵护佑大明,定王虽幼,然胸有大略,着定王祭陵事毕,整顿南方兵马以备不时之患。
    魏国公,中山王之后裔,武勋世家,忠义之门,当助定王节制南方诸军,勤加整练,克日北上,剿灭流寇,平复山河。
    朕闻魏国公有孙名丹,年方十四,幽闲令德,毓自名门,慈惠本乎性成,温恭笃于天赋,实为定王之良配,今赐徐氏丹为定王妃,待定王年十六,择日完婚。
    钦此。”
    魏国公赶紧匍匐在地,泣声道:“臣徐弘基接旨,谢先帝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