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四十九章办事(2)
    瘟疫!史可法悚然一惊。
    朱慈炯脸色冷峻得说道:“崇祯十六年年中之时爆发的京城大疫,导致二十万百姓死于非命,京城日出万棺,十几万京营士卒死伤枕籍,侥幸逃过一劫,活下来的军勇身体也极为虚弱战力自然大打折扣,李自成恰于此时全军东进,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将无战心、兵无战意,北京一役可以说尚未开战便已经败了一大半,最后陵寝陷于贼手,社稷险些败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一年多以来,关于北京陷落崇祯殉国乃是瘟疫所致的论调南京城内也是时有耳闻,不过朝中官员谁也没当真,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瘟疫毕竟是天灾,而张缙彥开正阳门则是人祸,北京城失守的罪责总得有人来背锅,张缙彥自然而然成了最佳人选,现在皇帝旧事重提,自然不可能打算为张缙彥翻案,但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史可法一时间还真摸不着头脑。
    “还有。”朱慈炯略做思考后说道:“我大明子民一遇恶疾便只能等死,能有命活到六十岁的百姓恐怕连一半都不到,新生儿的夭折率更是居高不下,何也?大明垂三百年来,有史可查大疫便多达六十四次,几乎四年多便会爆发一次夺取数十万百姓性命的瘟疫,又该如何解释?”
    “在朕看来无非三点,一是疾病的防治措施太过简陋,二是穷苦百姓看不起病,壮年之时小病小灾咬牙硬抗也就抗过去了,但岁数见长之后,小病一旦抗不过去便很有可能转变为恶疾,最后只能是闭目等死,第三就是个人卫生乃至社会……嗯,各城的环境卫生脏乱不已,滋生细菌……成为病灾之源,规模大时甚至可能引发瘟疫。”
    史可法坐在凳子上微微弯腰道:“陛下见微知著,老臣叹服,臣闻吴县有一名医叫做吴有性著有医术名《瘟疫论》,其中阐述瘟疫之病因、病机、征侯以及治疗之法,臣以为可将此书大刊天下,让更多的百姓知道瘟疫与伤寒的不同之处,一旦出现恶疾便可及时处理,免使恶疾蔓延,造成无量之祸。”
    朱慈炯洒笑道:“将《瘟疫论》刊行天下,主意确实不错也切实可行,但是史卿可曾考虑过,我大明普通百姓有多少人识字,朕现在大兴教育,如果能在十年之后,让我朝百姓的识字之民超过一成,朕便心满意足了,再说了就算识字了,又有多少人能看得懂医书,只怕恶疾临头,更多的人还是会去选择求神拜佛吧,退一步说,官府中人习得此书,一旦发现疫情,他们会怎么做,积极去控制疫情蔓延与治疗还是干脆将染了瘟疫的百姓送去乱葬岗自生自灭?甚至将伤寒之症当做瘟疫处理,这些事情又有没有可能会发生呢?”
    “这……”史可法不禁汗颜,苦读半辈子圣贤书,现在发现自己的才识和见识竟然远远不如眼前的少年天子……
    “医家讲究的是对症下药,方才朕之所言便是说了这个症的症结所在,史卿方才所言将《瘟疫论》刊行天下便是药方之一,但朕以为这还远远不够,想要做到药到病除只需将朕方才所说的三点一一落实,便可将病根斩断,再不济也能防患于未然。”
    史可法很是诚恳得说道:“老臣见识浅陋,还望陛下指点迷津。”
    “嗯。”朱慈炯点头,就算他在后世不是学医的,但医学的基本知识也比这些只知道死读书的儒臣多的多,随便拿出一点就足以震惊天下,不过他可不打算卖弄自己脑海里一知半解的医学常识,他身为天下之主,要做的只有一点!建立完善的医学制度。
    “朕方才说的第一点是疾病的防治措施太过简陋,这个简陋不是说用药,而是说大明的郎中太少!精通医药学说的医士更是少的可怜,怎么解决这一弊端,其实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培养医疗人才,就是教育!”
    “朕打算在南京建立一座专门培养郎中的医学总院,延清天下知名医者入院授业,医学院主要可分为治疗伤寒内疾的内科,治疗外伤的外科,疫病防治的传染科,预防与治疗小儿疾病的儿科,还有妇科等等。”
    “史卿方才所说的吴有性便可以担任传染科的授业院士,太医院的各科太医朕也会让他们轮番进入医学院传道授课,另外在太医院任职的教授,朕自然不会薄待他们,除了每个月能拿到十到五十两的银钱外,若是其门下教导出的医士能够通过考核标准,通过的越多朕便会给他们授予荣誉官衔,就如同黄建国和赵立功他们一样!”
    史可法张了张嘴,今上每日呆在深宫,恐怕没事脑子里面尽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吧,不过这也是德政,若是医学院建立,天下间的医者变多,对于治病救人的好处简直不言而喻,说是无量功德也不为过。
    朱慈炯自顾说道:“等到医学院的第一批医者顺利走出医学院,那么这些人才便可进入大明各地传授医学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病痛的本质,长此而后朕相信百姓因疾病而亡的死亡率要大幅减少,这对于大明的人口繁殖的好处自是无可限量。”
    “建立医学院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老臣唯有叹服而已。”史可法正色道:“只是老臣敢问陛下,新建医学院的教习可招揽民间医者,也可让太医院的太医担任各科主事,但招揽的学徒可有标准。”
    朱慈炯笑道:“学徒自然首先要能识得了字,否则就算学的精湛医术却连药方都开不得岂非成了笑话,内阁可以布告天下,只要能识字又愿意习医之人,每月在医学院可以领取二两银子的习医补偿,男女不限,等于是用大明的财政促进天下的医学发展,现如今全民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等到六七年后,第一批学子结业,他们可以考虑是直接升入各地医学院校习医,也可以通过考核升入更高一等的学府,此乃长远之计,倒是不必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