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三十章蓝图
    发展蹴鞠联盟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自然是赚银子,竞技体育的吸金能力在后世已经被展示的淋漓尽致,哪怕就算以蒋伸的商业智慧一时半会都未必能看得出来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
    但朱慈炯在现代时候原本就是一个自主创业,还算很成功的商人,对于如何用竞技体育来创造恐怖的财富,朱慈炯甚至连思考都不需要就能设计或者直接说是照搬几十种完美的方案出来,比如彩票……
    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每年为国家创造多大的财富,这一点光是从每一期购买额上面那一连串的数字就能判断出个大概……
    不管哪一种彩票,其最初的设想无非是利用国人尚赌,幻想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去吸纳投注,从而为国家创造财富,有人说彩票站就是官方合法的参赌机构,真要盘算,这种说法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利用竞技体育去衍生经济,后世各国都在做,朱慈炯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么一个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机会。
    不过蹴鞠联盟中将要用到的球已经和传统的鞠球没有太大关系,新式足球哪怕还达不到后世的标准,但因为橡胶运用的日益成熟,充气式球体将会成为蹴鞠联盟的正式用球,之所以没有改名为足球联盟,朱慈炯是觉得蹴鞠这两个字更加符合华夏的传统文化……
    蹴鞠联盟的总架构也很简单,暂时撇开辽东、东南、西域各省,大明原本两京十三省,两直隶、每省各组织八支球队,共计一百二十支球队,最后十三省角出二十六支,两直隶各角出三支,共计三十二支队伍,云集南京,举办每年一度的大明圣杯甲级联赛三十二强总决赛!
    联赛赛制很简单,没有什么主场、客场之分,统一在各省府城进行,每年五月初一到六月底进行角逐,最终胜利的两支队伍九月前往南京参加总决赛,总决赛赛制则是完全照搬世界杯。
    至于比赛规则远没有后世那么复杂,诸如角球、任意球、点球、越位、拉人、推人等等规则,当然恶意踢人这类故意犯规还是必须保留,朱慈炯可不希望新兴的足球联赛最后上场的全都是些伤病员……
    大明杯足球赛三强,冠军队伍将将获得五十万新币的高额奖励,第二名三十万,第三名十万!冠军球队还能得到天子亲自颁布的荣誉证书和黄金铸造的大明圣杯!
    当然对于参赛所有球队来说,冠军的奖励、证书、乃至圣杯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个!赐名!
    所有球队,原本的名字很简单,如山东第一球队,第八球队,但只要能夺取冠军,那么朱慈炯将钦定并御书冠军队名号!
    天子亲赐,何等荣耀,圣杯只能保留大半年,名号可是一只球队的番号,是永远存在万世不灭的,必然会成为无数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朱慈炯现在就站在新建足球场的施工现场外面,这座足球场规模极其宏大,差不多拥有二十五万坐席,比后世排名第一的马拉卡拉足球场容量还要大上五分之一,因为这是天子极其关注的项目,所以蒋伸非常重视,招募近十万劳工,日夜赶建,每天从梅山运到金陵城的钢结构组建,几乎每一时每一刻都未曾停歇过。
    这就是独裁政治好处的最大体现之一,朱慈炯的意志永远高于一切,他的一道旨意可以发动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征服战争,也可以让大明所有的百姓为了他一个人的喜好去运转。
    可以想象,这座球场建成以后,一旦蹴鞠联赛正式开始,光是卖几十场球的门票都能让皇室获取到恐怖的财富,更不用说官方运营的赌球以及后续的彩票敛财了。
    何况既然有了蹴鞠联赛,怎么可能会没有篮球联赛,在如今这个没有电视、电脑等等现代娱乐手段的时期,朱慈炯肯定会竭尽全力将后世丰富百姓业余生活的方式全部照搬到如今这个时代来,更不用说这些手段还能为其赚取到财富了。
    南京城这几年几乎快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城外的道路建设和大桥架设,梅山工业基地的兴盛,原本城里还算平静,最多也就是进行官道扩修,新贵府邸建设等等,但现在修复金陵龙脉的一项项举措,蹴鞠球场的兴建还有篮球场馆的动工,几乎将全城百姓的劳动热情给调集了起来,这两个场地也必然会成为金陵城内除了紫禁城以外堪称地标性的建筑!
    当然,在朱慈炯的规划宏图之内,如今的这些顶多只能算得上是小打小闹,金陵城作为大明帝都,撇开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不谈,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太小了……
    后世北京作为帝都,上海作为魔都,这两大城市面积比起南京城要大了好几倍,如果金陵城只是大明的陪都,那大小自然无所谓,但现在肯定不行,随着现代文明的步伐越来越近,南京作为帝都的重要性就会越来越突出,未来这座城市容纳的人口会超过千万乃至更多,以如今的城区面积肯定会捉襟见肘。
    所以扩大南京城面积已然势在必行!
    按照朱慈炯对南京城扩张最终设想,南京往东将会一直延伸到仪征,往西则是涵盖整个马鞍山,往北则是将触角伸到滁州范围之外,往南则要抵达南京至句容之间!
    如此一来,金陵城的城区面积将会猛增三四倍!不管将来大明帝都人口如何增长,应对起来必然是绰绰有余。
    当然,这只是朱慈炯对于金陵城区扩张的终极蓝图,不管设想的多么完美,有一个本质永远不会变,就是不论先往哪一个方向发展,基础建设必须要能跟紧扩张的步伐,否则堂堂大明帝都城,无数地域渺无人烟,甚至原本该是县城的地方,该是乡村的地方几乎没有太大变化,那么扩张城区并无半点意义。
    而要实现这一终极规划,按照朱慈炯的初步估算,起码需要一百年以上!至少在他有生之年看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