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0第五章 第四节 理解
    第五章 学习做父母
    第四节 理解
    儿童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思维和认知跟成年人都不一样,他们跟成年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情绪反应也不一样,只有理解并接纳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更加贴近理解孩子的行为
    消极封闭的家长不喜欢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没兴趣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他们只习惯于用自己的思想控制孩子。当孩子不能如其所愿时,就经由主观判断轻易给孩子“定罪”,完全不知“换位思考”为何物。
    这类父母不爱孩子吗?不,他们会认为自己爱得投入了一切。但这种爱盲目、任性而自私,表现为非爱行为,从而与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驰。亲子双方都因这种没有理解的爱而痛苦,孩子在独立生活前只能被迫接受,而父母也将会因为孩子的不理解而万分苦恼。
    很多成人的心灵已经麻木,记不得童年的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愿望。想真正读懂孩子,就要拿起书,学习儿童成长规律和儿童心理学知识;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教育趋于理性,思维更具前瞻性。当亲子之间出现问题时,家长如果不明所以,就真诚地问问孩子的想法。
    了解自己的孩子是科学教育的前提
    只有父母积累了一定量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对自己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清楚自己孩子所具有的一般孩子的共性和他自己独有的个性后,才具备了正确教育孩子的条件。
    父母对孩子的能力、性格、气质类型等基本情况有了明确的认识,才不会用偏离正常发展规律的过高或过低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对孩子的理解始于襁褓期的照料,通过亲密育儿方式,使父母得以理解婴儿发出的信号,这是孩子生命之初得到的理解,有利于孩子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并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亲子之间的相互理解。
    在孩子逐渐长大后,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共同的话题才能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父母要知道孩子平时听什么歌,看什么节目,喜欢哪位艺人,最要好的朋友是谁,除了学习外还有什么喜欢的活动。
    即使心中不喜,也不要出言否定孩子的喜好,心态开放的父母更可以参与到孩子间流行的游戏中,融入孩子的社交圈,让父母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变为一起打怪的“战友”,拉近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指导。
    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亲子之间的矛盾,很多都是因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家长们用身高体力优势挟制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些人看待孩子的方式,是把孩子当宠物、植物,或者是私有财产,而不是一个拥有尊严和个性的“人”。
    很多成人对孩子缺乏耐心,衡量孩子行为的标准,是“有没有给父母添麻烦”——不愿意自己玩,总是粘着父母就是不乖,晚上不睡拽着父母陪就是不听话——完全不考虑孩子是不是在向吝于表达的父母索取爱;不睡觉是因为一整天没见到父母,想跟爸爸妈妈亲热一下舍不得入睡,或者是白天看护人为了省力而让孩子睡了太多的觉,导致晚上睡不着。
    无知的父母只是自以为是地要求孩子如何去做,甚至认为单方面的立规矩是为了孩子好,完全不考虑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
    成人和幼儿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一样,要充分了解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是潜意识中的需求。用成人的判断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很不恰当,因此要求父母能够放低视线,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有一个父母们耳熟能详的案例,讲的是在迪士尼乐园,孩子哭闹,父母不知道这么有趣的地方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当他们蹲下时才发现,在孩子眼中只能看见大人的腿。这个故事意在提醒成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够做到努力去理解孩子,学会倾听,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不去压制和否定孩子的感受,不动辄说教,那么孩子也会习得同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随着理解能力的发展,也会开始主动去理解父母。
    肯定孩子的感受
    吃饭时我们觉得温度正好的饭菜,小满有时会说“烫”,而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回答“不烫啊”,这就是对待孩子过于随意了。孩子的感觉神经才投入使用没多久,比成人的要灵敏,成人觉得不烫的食物,孩子还难以下咽。自从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在小满说烫的时候,我就会回答:“哦,你觉得烫啊,那我们等一下再吃。”并时常提醒家人,不要不假思索地否定孩子的话。
    孙瑞雪老师在她的书中多次提到,要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年幼的孩子语言发展跟不上思维,遇事说不出来,急躁憋闷下只能以发脾气的形式来表现,这时要求父母有敏锐的感知力,认真观察,关注孩子,了解哭闹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原因,帮孩子说出他说不出来的话,为他的感觉和情绪命名,这样可以起到疏导不良情绪的作用,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理解和爱,日后面对类似的情况也就有了应对的能力。
    在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得差不多时,鼓励孩子用语言来代替哭泣表达诉求。
    接纳情绪
    很多教育书籍中都提到了共情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中国传统习惯中,比较排斥激烈的情绪反应和表达,崇尚平和、不愠不火。因此在这种氛围中,所有人都要压制情绪,并且训练孩子从小就要合乎“礼仪”要求——孩子难过时要求他保持平静,孩子生气时要求他理智,孩子委屈时要求他道歉——长久地压抑情绪,造成了很多的身心问题。
    孩子需要通过体验情绪来促进心智的发展,每一次强烈的情绪体验都有助于孩子认知事物、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以后遇到同类事情时做出恰当的分析和反应。能够释放自己的情绪会让人有“自由做自己”的内心安全和平静感。
    孩子出生后到一岁多只有初级情绪,比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到了两岁左右,孩子就出现了次级情绪,比如害羞、尴尬、内疚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出现嫉妒等更为复杂的情绪。
    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就要先从接纳自己的情绪开始,在不影响孩子的前提下,要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哭闹而声色俱厉地发怒,只会让孩子哭闹得更凶,或者在惊恐中留下心理阴影。
    孩子宣泄情绪时,父母要更给他接纳、共情和安慰。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共情,不要问孩子为什么,否则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可以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给孩子说明“那个孩子摔了一跤,他一定吓了一跳。”
    小满两岁左右,不开心不高兴时,会眯起眼睛,嘴角下拉,趴在地上,脸贴着地一声不吭。我们不去打扰她,她一会就会转移注意力,做别的事情了。
    爸爸出差回家后,小满会又蹦又跳又笑,打开电子琴跳一会儿舞,先释放喜悦和兴奋的情绪,然后才让爸爸抱抱。我们就看着她开心,跟她一起笑。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
    孩子都是有思想的,不同寻常的举动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当孩子有奇怪的言论时,父母要沉着冷静,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发脾气哭闹时,父母不能只是把“止哭”作为目的,而应该在关心和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哭闹的背后原因。孩子也许是想要探索世界而被阻挠了,父母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不要干涉孩子;幼儿哭闹也许是累了、饿了、困了,或者是在索爱和求关注。任性和叛逆并不是天生的,是因为家长的不理解和误解将孩子逼得任性叛逆了。
    在孩子行为不当时不能盲目惩罚,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如果孩子是出于好心,一定要肯定和赞扬他的善意,并鼓励他继续做下去,然后再引导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好。动机是错的,就要明确指出错在哪里,帮孩子明辨是非。
    孩子也可能通过不良行为来达到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目标,这四种不良行为是:寻求过度关注、权利斗争、报复和自暴自弃。这四种不良行为,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仔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