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4第五章 第十二节1观念
    第五章 学习做父母
    第十二节 提升自我
    一、观念
    教育不分国界,只有科学不科学之分。
    我们接受的教育,仍是落后的灌输、死记硬背、敬畏权威的应试教育,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普遍缺乏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被应试教育灌输了十几年,我们的行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人的行为是由观念影响的,要让教育思想与世界接轨,我们首先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
    1.较为普遍的错误观念
    白纸论
    虽然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但不能说他就是一张白纸,任由别人涂抹。
    尹建莉老师有一个比方,糟糕的教育如同农夫用锄头琢玉,这其实是白纸论的高级版本,还是认为孩子需要别人的雕琢才能成才。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因此,将孩子比喻为一颗种子更加贴切,最后长成什么不完全由父母的意志决定,种子本身决定了它可能的方向。种子最终会成长为它自己——参天大树或者芳香的花儿,同时种子成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养料等条件,这几种要素直接影响其成长过程。
    木桶原理
    评价一个孩子要强调他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只有知道自己优点在哪里,孩子才有足够的成长动力。
    小余老师在他的书中批判了以前将木桶原理应用到教育中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成就从来都不是由他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而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教育的本质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模样,而是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和兴趣,让他们最终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个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那些偏科的学生,也许都是未被雕琢的天才,但由于老师和家长一直强迫他们把时间花在自己讨厌的科目上,最终荒废了一生。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的父母根据自己读书时的价值判断来左右孩子,不能提高学习成绩、无助于找到好工作,不能赚钱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这样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功利,并会把“功利基因”一代代延续下去。而事实证明,只有那些跳出功利,为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执着地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才是真正引领和改变世界的成功者。
    照搬“成功”经验
    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迷信经验,单凭主观感觉的经验式教育要淘汰;个人成功经验在教育中只能算是偶然事件,没有经过数据和实验检验的成功经验是误导,不具有普适性。
    虎妈的教育方式并未被美国人当回事,反而是中国父母的名校情结,让众多家长推崇和模仿,希望达到和虎妈一样的效果,最重要一点是,虎妈教育的思想根源,还是中国传统式的“管制孩子”,这让不愿意思考和提高、固步自封的一部分家长甚为得意——我就说我的教育方式没问题吧,如果考不上名校那肯定是孩子不争气!
    小余老师在他的书中毫不隐晦地指出:事实上在美国,家长如果因为殴打或者虐待孩子而遭到任何投诉,都有可能被剥夺孩子的抚养权。所以虎妈教育在美国并没有真正适合它传播的文化和土壤,但是在中国,它却会像癌细胞找到了理想环境一样快速地分裂和扩散,直到为本来就阴云密布的中国教育抹上一层更加令人窒息的魔障,正是这层魔障,扼杀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孩子的灵魂。
    成功经验不是流水线,刘亦婷的妈妈使用的是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操作者有极高的知识和智慧,是无法轻易克隆的,而且卡尔威特这种“教育”是剥夺自然属性地“塑造”孩子,相当于用自己的孩子做了一次实验。如果父母们达不到卡尔威特那么高的文化水平而强行塑造孩子,那只能是一场灾难,在急功近利的偏执父母为了塑造孩子而投入了所有的时间精力后,绝大多数都培养不出神童,只能培养出问题儿童。
    不要以培养神童为教育目标,父母要清楚以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照顾好“奇珍异草”,有没有适宜其生长的环境,家里如果真出现了神童,更要谨慎对待,避免其成为另一个“方仲永”,或被“教育”出心理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父母们少些精英意识,多些平常心,让孩子享受应有的快乐,得到充分的尊重,拥有选择的权利,成为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
    孩子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孩子
    这种说法很温馨很感人,但是观念不正确,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而独立,成为一个社会人,如果父母一直不放手,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听话的乖孩子
    中国传统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自身统治,对臣民提倡“忠”,体现在教育中就是推崇“孝”,孝又作“肖”,效仿,子女追随服从父母。要求孩子听话,这样比较方便父母管理,不给父母惹麻烦,成人之后也不会给统治阶级找麻烦。
    那些过于听话,没有自己思想的人,只能追随别人,不会思考,无法创新。中国这么多的“山寨货”和相对较少的独立知识产权,是“听话”的直接后果。和美国学生相比,我国学生无论是智商、勤奋程度还是学习成绩都不比美国学生差,我们学生和人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学习兴趣、人格独立以及实践能力上。
    教育目的是开发智力灌输知识
    父母要克服自身几十年来的教育局限,传统教育以发展智力、掌握知识为首要任务,只关注学习成绩,片面追求成绩,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优等生”。现代教育以发展人性和开发人的潜力为目的,更加关注孩子的情商、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孩子能否成才,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成绩或许可以影响前途,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考不上最好的学校不代表成不了最优秀的人。
    穷养儿子富养女儿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没必要苛刻儿子,也没必要超出经济能力满足女儿的一切需要,上进心和格调眼界不是单靠经济条件就能左右的,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自由'民'主和平等会导致“礼崩乐坏”
    家庭中的自由和民'主并不意味着放纵和混乱,而是有规则的自由,规则会产生限制和责任。
    平等也不是相等,不是相同一致,不是在知识经验和技巧方面的相等。平等是指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权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孩子缺乏经验,仍需要父母的引导。
    2.树立科学教育观
    孩子没有缺点
    小巫在书中写道:孩子的有些行为是阶段性的,大部分幼儿的一些表现——扔东西、抢玩具、争执打闹、吵闹推搡、淘气贪玩、认生害羞、执拗倔强、哭闹耍赖、反抗父母,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状态,只需父母宽厚的包容、耐心的引导,过一阵就自然消失了;有些行为是孩子内心感受的表现,我们做父母的能够理解并且包容。所有的行为都有其或显著或隐蔽的动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引起关注,控制我们的情绪以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样行为是他成心“使坏”,是必须严阵以待的缺点。具体行为具体对待,有些时候是成人的不当导致了孩子的一些反应。排除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还有多少是真正的毛病和缺点呢?几乎没有,所以说孩子没有缺点。很多成人看不顺眼的地方,恰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甚至就是孩子天生的性格特征。
    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父母要把行为和孩子分开对待,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他的不良行为是因为不快乐或者发现不良行为有好处。不是孩子本身不好,只是行为不好,孩子能够感受到这样客观的评价和我们对他的信心,父母看轻错误和困难,孩子也会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
    先天因素更重要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命运,70%由基因决定,30%靠后天培养。后天培养必须以挖掘孩子的天赋,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目标。
    望子成龙的愿望是美好的,给予了孩子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孩子真是平平凡凡,也不能苛求孩子,要知道,父母的基因是占主导作用的。
    不要刻意教孩子
    过早对孩子进行知识性的灌输可能伤害到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对未知世界的纯粹的好奇心,而提前获得知识积累的优势根本维持不了多久,结果却是得不偿失。
    我同事的孩子很聪明伶俐,同事在孩子幼年时就给他留作业,要他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孩子能够全篇背诵,但是等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他就表现得对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致,他的学习兴趣被过早地消耗掉了。
    事无巨细地控制孩子
    不要当遥控器妈妈,不停地发号施令,指导孩子如何做。
    成人总想主导孩子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重要性,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孩子有其内在的成长动力,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不需要成人来塑造和建构。
    少立规矩,保障自由才是正确选择。
    名校可能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要从孩子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择园择校问题,有些所谓的名校,超高的成绩其实是靠着摧残压迫孩子而得来的虚荣。而且名校中压力比普通学校要大得多,如果孩子资质平平,就更不应该挤破头把孩子送进名校去受折磨。每年由于压力过大而轻生的孩子实在是不胜枚举,难道这还不能让父母们警醒吗?
    我初中时隔壁班一班的班主任是优秀教师,他也是我们班的外语老师,他的方法就是高压统治,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细致到毫厘,每触犯一条都有相应的扣分和惩罚的措施,罚站是最轻的,什么俯卧撑、仰卧起坐、用手打墙、互扇耳光,五花八门!在他的外语课上,如果一个问题所有学生都不会,那么就全班站着听课,直到回答出下一个问题才能坐下。在这种氛围下,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被同化,一位新来的幽默可爱的历史老师也很快被传染,变成了一个令人厌恶的体罚学生的班主任。
    初中的回忆对我来说是一片灰暗,那三年造成了我不少心理问题,即使成绩不错,也仍然不喜欢外语。虽然我母亲为我当初没能分入一班而遗憾好久,但我始终都在暗自庆幸,如果当初就分到了一班,也许我在三年内就会精神崩溃的。
    其实,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成功不能代替快乐
    如果一个大家公认的成功人士,自己感觉不到快乐,甚至是抑郁,那成功对他来说除了虚荣的外表,没有任何意义。
    人生在世除了要实现自我价值,还要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愉悦。
    父母们不能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功而透支孩子的健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