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0章 巾帼英豪,女将封侯!
    徐长青与郑茶姑的婚事看似面上炒作的很大,极尽奢华,可许多人到海城后忽然发现……
    婚事的确是海城的主旋律,更多的,却是海城生活的繁华与惬意。
    像是锦绣阁这种销金窟就不说了,一夜花费千金都不叫事儿,然而就算你不想怎么花钱,只想领略这座城市、体味这座城市的生活,依然是有着无数种方式。
    对于喜欢口腹之欲的饕餮客而言,海城不仅有肥美的河鲜,当天上货的各种海鲜更是应有尽有,什么鲁菜,川菜,淮扬菜,秦川菜,更是百花齐放,包罗万象。
    对于喜欢逛街的人们,海城的商业街、步行街简直数不胜数,仅是大商业区城内就有四五个,在这里,几乎能买到你想买到的任何衣服,首饰,脂粉,以及各种各样的舶来品,而且价格还都不贵。
    对于喜欢文学交流的才子佳人,海城各种诗会诗社更是多如牛毛,找到组织简直不要太容易。
    总之,只要你有需求,海城几乎能在全方位满足,哪怕你没有充裕的银子,也不用太费力便能找到养家糊口的活计。
    特别是锦绣阁和戏班子最近不断发力,每晚都有数场大戏,更有诸多头牌花魁亲自上阵,引领风向。
    人们忽然发现,徐长青和郑茶姑的婚事,反倒是被落到了后面。
    这正是徐长青追求的效果。
    徐长青此时的后宅虽已经有二三十人,其中因为种种原因,也分出来不少高低贵贱,但说白了,她们都是他徐长青的女人,都被收房,这已经是法律上的事实。
    那,作为男人,作为这一家之主,徐长青有责任也有义务给她们一个曼妙的婚礼。
    可这玩意儿却并不现实……
    不是徐长青没有余力,更不是徐长青缺这点银子,而是……礼制、利益都摆在这里,便是徐长青也很难去僭越。
    退一步说,郑茶姑的身份的确很尊贵,郑家身为大明首富也有着相当的底子,但,他们郑家难道能比朱媺娖更尊贵?
    朱媺娖当年进徐家门时,都没有这等大办特办,你郑家,区区泥腿子,难道还想越俎代庖?
    所以,事情在面上炒的很风光,不过只是政治需要,在徐府内,该有的规矩还是不能坏的。
    对此,郑芝龙略有点小憋屈,但他的心胸阅历,自是明白,徐长青这个做法才是最稳妥的,是长久之计,稍稍对徐长青不满一下下,表明他们郑家吃亏了,意思意思便就过去了。
    郑茶姑这边反而是想的很开,对此并没有怨言。
    因为她受到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可能比朱媺娖、东莪、孔四贞她们还要更高一个级别,自然明白什么时候该苟,什么时候该低调。
    当然,为了弥补郑茶姑,徐长青也给足了她补偿。
    这就使得整个形势外热内冷,喧嚣中却又透着充裕的宁静,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
    婚期定在了弘光三年的三月二十九。
    今天是二十五,距离婚期还有四天时间,徐长青此时却有点比当年大婚时还要更忙……
    因为整个大明的权贵阶层,无数豪商,哪怕是云贵地区的土司,都是派嫡子或是族中二号人物过来给徐长青祝贺。
    此时天下大势还是略有飘摇的,许多人徐长青必须要亲自出面接待。
    这帮人比老百姓们就要通透太多了。
    他们自是明白徐长青娶平妻的真正仪式,自不可能彪呼呼的让徐长青难看,递上礼物,表达出他们的来意,便不再牵扯,转头便去享受海城的繁华,只待新婚的时候出来战歌场,喝个喜酒便是完事了。
    上午招待了来自云贵地区的几个大土司,徐长青刚要喘口气,忽然有亲兵来报:“大帅,太保兼太子太保,忠贞侯爷的侄子秦翼明过来了……”
    “嗯?”
    徐长青愣了片刻才回神,忙道:“去,快去请!”
    但说完徐长青便用力的拍了自己一个嘴巴,大步便出门去,“我亲自去请!”
    “额,这……”
    亲兵登时有点懵,着实是想不到,这位听都没听过的忠贞侯爷,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一个区区子侄,竟然能让徐长青亲自去迎。
    官厅前院,一个一身大红色大明官袍,头上却是裹着极具民族特色的藏青色头包、约莫四十出头、满脸风霜的健硕汉子,正略有忐忑的小心打量着周围的风景。
    说实话,海城给他的感觉,只比南京还要更甚,这是一座几乎繁华到骨子里的城市,让他很不适应,恍如,他只是一只卑微的蝼蚁,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这时,前堂忽然传来脚步声,汉子一抬头,正看到一个一身黑袍,极为年轻,却也极为英武的年轻人大步走出来,旋即直接抱拳朝他迎过来,大笑道:“可是忠贞侯爷秦良玉麾下、秦翼明秦将军?”
    这种状态,就算是用屁股想秦翼明也能明白,眼前这个英武不凡的年轻人,便是那传说中的海城候爷徐长青了。
    忙单膝跪地,恭敬行礼,用他那带有浓郁川味方言的官话道:“卑职忠贞侯麾下、石柱富总兵官秦翼明,见过海城侯爷……”
    说着,‘咚咚’磕了几个响头。
    徐长青哈哈大笑,亲手把秦翼明扶起来:“秦军门客套了,请。”
    秦翼明本以为徐长青这种人,年少得志,必定桀骜,心气很难是一般人能捧的来,谁曾想,居然这么好说话,一直提在嗓子眼上的心肝也稍稍放松下来。
    只要徐长青对他没有恶意,事情就轻松了,哪怕是看不起他,都是小事儿。
    可两人来到客堂,娇俏的侍女奉上了香茗,秦翼明忽然发现,这位年轻的汉人权贵,非但没有看不起他们这帮土人,反而是进退维谷,非常的尊重他们。
    这让秦翼明有点止不住的诧异。
    这是个什么情况?
    朝廷的权贵们,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看秦翼明稍稍放松,徐长青笑道:“老将军最近身体如何?长青久仰老将军大名多时,一直想去拜访,却无奈北方战事持续紧绷,一直没有机会,这是长青毕生之撼那。当年,沈阳城外,浑河之畔,老将军虽未亲临,可秦邦屏、秦邦翰将军的英武,自幼便是长青心中偶像……”
    说着,看秦翼明有些目瞪口呆的憨傻模样,徐长青一笑,继续大肆赞扬秦良玉和他们秦氏一门、以及夫家马氏一门对大明的贡献,乃至说是丰功伟绩。
    在华夏的历史上,真正的女将并不多。
    往前数,要属‘替父从军’的花木兰。
    往后,便是老太君的杨家将。
    但不论是花木兰还是杨家将,都有点偏野史,更多的是民间的老百姓们对于美好的向往。
    可眼前的秦翼明,却是秦氏一门的后人,他的父亲秦邦屏,更是浑河之战白杆兵的主将,浴血浑河畔,直至魂断疆场。
    这里,必须要说下浑河之战的背景。
    怎么说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是xx年加入了国.军……
    白杆兵和浙兵赶到沈阳之前,辽地局面已经一片糜烂,大明官军全线崩盘,退守广宁,这种状态,一般人肯定不会再傻傻的去纯送死,执行既定的战略计划。
    然而,白杆兵和浙兵这两帮疯子,偏偏就这么直肠子的做了。
    浙兵不消说,这是当年戚继光戚爷爷留下的血脉,操练充裕,哪怕装备远远不够,粮草也吃了上顿没下顿,那种战斗力,也绝不是寻常明军可比。
    白杆兵这边更猛。
    因为当年太祖朱元璋制定下来的对待少数民族土司的政策,导致这些地区,土司势力太过庞大,当地山民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因此性子也就变的颇为彪悍。
    他们的武器与寻常明军全然不同,开战后让清军极为别扭,面对白杆兵和浙兵的联合,那些真满洲最引以为傲的骑射都不好使了,损失惨重。
    便是当年不可一世的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一时都认怂了,不敢再跟白杆兵和浙兵干。
    后来实在没办法,是抚顺驸马李永芳重金买通了沈阳车的红衣大炮手,以重炮轰击,这才是轰碎了两股残军的防线,把他们拿下来。
    但那时,他们仅以不足万人的规模,已经在浑河畔坚持了三天还多……
    也就是当时的明军已经是不中用了,决策层的文官们都是酒囊饭袋,但凡是稍稍往前推几年,碰到了个有真本事的,历史怕是都要改写。
    浑河之战,绝对要算作是大明对抗满清的真正首胜之战,打出了汉人的锋锐,也打出了这个王朝的根骨。
    只可惜,各种原因之下,他们注定太过渺小了,没有真正的撬动历史的滚滚车轮……
    此时,当年浑河主将的嫡子便在眼前,哪怕略有些平庸,已经被生活打磨掉了锋锐,可秦良玉还活着,徐长青又岂能不激动,不振奋?
    若再仔细深究,浑河之战,也是秦良玉家族和夫家马家家族走向示弱的一个风向标。
    纵然他们当时拿出的人手并不多,不过三五千人。
    但~,这个基数对庞大的汉人来说自是没什么,可对他们而言……不说举家倾巢而出也差不多了……
    这也直接导致,在后续张献忠作乱四川的时候,秦家、马家,都已经没有太大反抗之力,只能据守石柱。
    而浑河之战,也只是秦良玉一生彪炳中的一个闪光点而已。
    不管是当年的奢安之乱,还是打流民军,打清军,只要是能发的力,基本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的儿子马祥麟坚守襄阳,死前,给秦良玉写信:“儿誓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话:“好,好,真吾儿!”
    若是再算上她当年为国捐躯的哥哥,兄弟,儿媳……秦家、马家的核心几乎都要被打干净了……
    这种彪炳,也使得秦良玉是华国五千年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将领身份被记载入正史中的豪杰。
    徐长青之前,一直以为已经错过了秦良玉的时代,跟这位巾帼女英豪失之交臂,还是到了南京后与朱慈烺聊天,这才是发现,秦良玉此时还健在,但是,时日恐已经无多……
    朱慈烺本来是想等秦良玉陨落后,再对她大肆荫封,徐长青却直接坚持要提前荫封。
    很大程度上,秦良玉此时能得这‘忠贞侯’的勋爵,也是徐长青一力促成。
    只不过消息刚刚才发出没多久,还没有通传天下,没有传播太开。
    等徐长青说完,秦翼明已经傻了。
    谁能想到,大名鼎鼎、战无不胜、早已经是大明军方第一人的徐长青,居然是……她姑姑的小迷弟……
    乃至他姑姑此时的身份,十有八.九也是徐长青大力促成……
    秦翼明刚想说话,替姑姑表示感谢,外面,忽然又有亲兵禀报,大西军的使者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