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1章 组建幕府
    大明朝有科举选官的制度,不过东海镇不要朝廷任命的官员,傅上瑞以及朝廷提拔的官员,都随着使者一起,离开江东,去了湖广。
    这样一来,科举制度,对于东海镇而言,不仅不能选才,还会使得东海的士子和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走。
    因此,钱谦益提出,通过选拔幕僚,来储备人才,立时就得到了赵铭的支持。
    如此一来,选拔幕僚便等于朝廷举办的会试和殿试,而幕府则成了培养官员的翰林院。
    现在东海镇的制度,已经确定,就差一套选拔官员的手段,持续为东海镇的行政体系,输送人才。
    赵铭忍不住称赞,老钱真是鬼才。
    这样一来,选拔幕僚的考试,等于是同朝廷的会试进行竞争。
    这便需要一些规矩,首先赵铭要保证入幕的士子,能够做官,而这次能够有那么多文人士子,前来应募,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赵铭幕府内的幕僚,出任了苏松常各州府的知府和知县。
    这些幕僚有的只是举人功名,有的才是贡生,但却被赵铭推荐为从四品知府、七品县令,等于是一步登天。
    要知道,许多考中进士的士子,在京中一待几年,也谋不到一个差事,补不到一个缺。
    儒家思想讲读书是为了齐家平天下,可是绝大多数读书人,其实只是读了儒家的书,但并不是儒家所说的君子和儒学门徒,他们只是利用儒家,来做官,来考功名,为的是自己金榜提名,改变命运,并非为了什么天下,绝大多数都是伪君子,伪儒士。
    因此,能不能做官,便是选幕考试,能否与朝廷会试竞争的关键。
    如果不能做官,估计没多少人,愿意来给赵铭做幕僚。
    这次是右都督府二十多名幕僚,一起出任苏松常各州县的官位,给赵铭做了一个极好的广告。
    其次,幕府也不是什么人都收,乡试考试还是要办,所以要参加选幕考试,必须是通过乡试,获得举人功名才行,并且不限于东海镇的举人参与,天下的举人都可以来考。
    当然这一次就算了,只要来应募的,进士、举人、生员一起考,以后便形成规矩,应募者必须获得举人功名。
    一名士子要在隆武朝做官,原来的途径是,先在县里考生员,再在省里考举人,最后去京师考进士,然后便等着安排做官。
    现在赵铭等于多开了一条路,前面还是一样,先考生员,再考举人,只是这个时候,除去了京师考进士外,还可以去东海总督衙门考幕员,进入幕府后,再等待分配官位。
    因为乡试是在地方考,赵铭还可以在乡试时,便取一些思想上偏向与国社党主张的人为举人,而这些人去朝廷考进士,多半是考不上,最后只能回来考幕员,便能避免东海镇的人才,被朝廷吸引过去。
    当下赵铭决定采纳钱谦益的建议,并委任钱谦益为幕府首席书记,主持选拔幕僚的考试。
    钱谦益年近七十,没多久好活,整不出什么幺蛾子,赵铭很放心的将考试的事情交给了他。
    十二月初,近千名士子,前来苏州参与选幕考试,最后总督衙门录取了五十人,做为幕府幕僚,另外赵铭还招募了国社党社员十五人入幕,组成幕府。
    这些人入幕后,分为三类,一类为幕府书记,入议事堂,共计七人,以钱谦益为首,主要是国社党社员,帮助赵铭处理事务,给出意见,然后交给赵铭决断,一类,为幕府参议,赵铭决断后,帮助赵铭起草文书,送交东海三司执行,最后一类为幕府纪委,可以监督地方官员,禀报不法之事。
    至此,东海镇的行政制度和选官、监督制度,初具轮廓,已经足够眼下东海镇的运行。
    在钱谦益为赵铭搭建幕府之时,赵铭并未留在苏州,而是来到上海。
    此时,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黄浦江已经疏通,码头和仓库建造完成,上海已经具备了开埠的条件。
    不过赵铭来此,并非是为了开埠,而是要做令一件大事情。
    据赵铭收到的情报,多尔衮徐以晋商,专营两淮盐业,从晋商手中,得到了一大笔白银。
    据马尼拉的大明商人,还有大员的内线传回的消息,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的铸炮厂和荷兰人在大员的工厂,都加大了生产,抓捕了大批奴隶,开矿冶炼,几艘从巴达维亚来的商船,也都是装着火药和铜块。
    在日本的东海镇商人,也发现荷兰和西班牙的商船,将货物出售到日本之后,从日本大肆收购铜矿、铜块。
    这些消息,都预示着满清,正从荷兰和西班牙人的手中购买枪炮。
    这让赵铭十分的不满,他本意是要赶走荷兰和西班牙人,因为相比而言,赵铭现在肯定是灭不掉满清,无法将清军击败,但是台湾荷兰人只有两千多人,吕宋的西班牙人也只有两三千,东海镇完全有能力击败他们。
    如果赵铭与满清开战,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不断从背后给满清输送武器,甚至在关键时刻背刺,会令东海镇十分被动。
    只是赵铭虽然能将他们赶走,却无法将他们彻底击败,并且在海上贸易中,华兴公司目前主要是提供货源,没有实力将货物,运到莫卧儿、萨珊、奥斯曼、以及东非去售卖。
    此时远洋贸易的运输,完全是掌握在荷兰人的手中。
    这便让赵铭明知道,荷兰人与满清勾结,为满清制造武器,却不敢贸然将荷兰人赶出台湾。
    因为如果与荷兰人开战,华兴公司的货物,就无法远销海外,而华兴公司又没有能力,自己组织船队,将货物运出去售卖。
    届时,只有日本、朝鲜、安南少数几个市场,便会限制江东民间资本和华兴公司的发展。
    为此,赵铭决定组织一支颇为旁大的船队,装满货物后,进行一次远洋航行,目标是重走三宝太监之路,再下西洋,令船队至少要到达东非沿岸。
    要做到这一点本来是很难,但是得意于何斌与揆一,他们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拿到了荷兰人的航海图,有了航海图,赵铭才下定决心,再下西洋。
    至于为何不是横穿太平洋,抵达美洲,而是选择走郑和的老路,则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此时世界上比较富裕的地区是中国、印度和奥斯曼土耳其,华兴公司的货物,只有在这些地方才卖得出去,美洲西岸还都是原始部落,那里更加适合殖民和拓殖,而不是商业贸易。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