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的讨论
我于解答黄绍谷君对于新村的怀疑之前,有下列的三条意思先要表明。
(一)新村是目的,不是手段。
(二)新村与别的社会改造不同的地方,是想和平的得到革命的结果。
(三)新村并不是社会改造的唯一的正统的路,是气质相同的人们所共同赞成,最适合于他们理想的一条路。
因了上边所说三条的意思,我想对于黄君的怀疑,略略解答。
一、经济的困难这一层,我是承认的,而在中国的确尤为困难。我在北京设了支部,表明是个通信机关,支部的事业也只限于精神的宣传,不敢说到预备实行,正是预知这困难的缘故。便是在日本,现在也只有日向的两个新村,及东京支部的印书兼种地的旷野社。但是新村的梦想家(有许多人以为是恶名,实在并不如此)相信人们只要知道了就能实行,所以希望很大,并不因了目下的困难便失望。他们希望全国全世界都变成无数的新村,但在目下建设几个新村,也不是无意义的事,因为可以把人的生活的实例给人看,使他们知道社会改造后的人的生活,是这样幸福的自由的,并不是如反对的人们所说的那样可怕的,这也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我对于中国不能很乐观,但相信这精神的宣传于中国极是有益,比汲汲于求不纯的实现尤为有益。所以目下的情形虽然有许多困难,但我总以为新村是最与我的理想适合的社会改造的一种办法,并希望他将来的实现。
二、社会人生上的事情,是否可以用物理生理的例来类推,我不敢断定,但我总觉得社会的改变是接续的,不是整段的;好像一个球(我也用实物来做比喻了!)的旋转过去,不像一张碟子可以一下子翻转的。所以我以为缓进的改革也不见得便是没用的事。
三、新村既然重在和平的改革,所以不能责备他不做“斩伐的工夫”。究竟社会改造的急进的,或是缓进的方法,那方面有效,此刻不能预定,不好说何者是必能,何者是绝不会,最好各依了自己所认为最适当的路走去,无论谁先走到,都是好的。至于黄君说“以建设新村为改造社会的方法”,也不的确,因为新村就是目的,是改造的社会的缩图,并不是将新村当作手段去达一种目的。简单的说,新村本是共产生活,如又将他作手段去改造社会,似乎有点不同了。
四、新村的不容易普及,我因上文第一节所说,也是承认的,不过这是就现在而言,将来还是希望能够发展的。我们屡说将来及希望等字样,必有人要笑,“你等黄河清么?”我刚才说过,别人有晓得近道的便不妨走那路去,反正我们同是一个目的地,别人先到了,我们也沾光,岂有反对之理呢?往自由去原有许多条路,求自由者不妨各依他的所信,走不同的路。倘若互争路的远近,要强别人都走他的路,虽然也是好意,但因此反耽误了走路的正事,这是何苦呢?我自己相信新村的理想,但我承认这是气质相近之故,别人的相信或怀疑也各由于个人的气质,我的劝告或辩解是没有什么力量的,所以我虽然最赞成新村,却也真心的愿望社会改造的各派大家进行,合力造成一个新世界。无论什么事包办都是不行的,一切事情的统一也是不可能的,这是我的意见。黄君说“不但未达到人类全体得着幸福之目的,而先已形成社会之不平”,这句话我以为不大妥当。我想就是“东边有几位知识阶级的建设一个新村,西边有几位知识阶级的建设一个新村”,也未必便至于形成社会之不平。我们说阶级不好,这就因为是不平;不平的不好,是因为义务权利不均。特殊阶级的人们如不劳而食,确是不好,倘若一旦翻然改悔,去同劳农尽同一的义务,享同一的权利,他的阶级同时消灭,便是主张阶级战争的人,也不能再去责备他,向着放下屠刀的人追问杀牛的罪罢。知识阶级也是事同一律,我想人类的平等,只能各以人的资格而平等,在权利义务上而平等,至于各人的性情嗜好思想知识各有不同,便不能硬叫他们统一。我曾在《新村的理想与实际》上说,“文化与思想的统一,不但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堪的。”将来的新世界如还要主张思想统一,知识平等,那时我们自由在哪里呢?
结末一段里黄君指出新村的谬误,在于不去“毁灭旧社会”,但我要表明,新村的所反对的便正在“翻天覆地,唯铁与血”这个办法;在一面看去是谬误,在那一方面是主张,这个是非不能一口解决,仍只有一个由各人自由做去的办法。至于说新村是理想的,却是不错,因为我想一切的对于将来的改造主张,无不是理想的。但“与实际的改造无干”,或者未必尽然;俄国的实际的社会改造,总算大致告成了,其间自然是多数派用力量多(这是我个人的推测),但说与托尔斯多的无抵抗主义或原始的基督教思想毫无关系,大约很难断定。改造社会是一件极大的工程,不是一个木厂所能包办的,这个道理我们也应不要忘记。
以上所说的话,大抵都在关于新村的说明的文章里曾经说过,现在又补缀起来当这个答信。反来覆去的说,便是“新村是一种平和的社会改造的办法,在我们思想感情相近的一部分人,很赞成他,以为是最适合的路,但往自由去的路原有好几条,有人以为别条路更为适合的,可以请他自己走去,不必彼此相强,因为世上本没有唯一的正确的道路”。这便是我关于中国的新村运动的主张。
一九二〇年十二月十七日,周作人。
* 刊一九二〇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批评》第五号,原文中黄绍谷文、敦伟“附记”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