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眼前路,莫问身后事。
道理几人都明白,但是在看到李默等人为了他们而红了眼眶的时候,无论是一贯嬉皮笑脸的顾月楼,还是到月国不久的许家兄弟心中都涌现出了几分难受。
三人看了一眼前方的古珩瑾,却什么话都没有说。
“走吧。”
古珩瑾的声音带了微微的沙哑,让人听得不真切,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论起疆域,风国较云月两国都小上一些。但不同于云国大面积荒漠的空旷,以及月国的人口密集,风国的土地富饶得刚刚好,百姓的数量也是稳中有升。
风国,雍都。
皇城边的茶馆里,两个穿着官袍的年轻人正在辩论。二人的周围围了不少人,一溜烟儿看去,士农工商样样齐全。本应噪杂无比,但却没有那失礼喧哗之人。
这正是风国与其他两国不同的议政方式:争辩。
辩者只需将自己认为有异议的命题交到茶楼小厮处,小厮自会将命题挂在楼内,有人接题即为应战。二人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与对方进行争辩问答,时间到,无论结果如何,皆需放下辩论中的成见,两人握手言和。当然,若是二人皆微金星,可再挂牌开战。
这种方法刺激人的思维常辩常新,避免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一经传出便广受欢迎。不少难解的疑团在此解开,不少不同的政见在此求同存异,更有许多政敌在此成为朋友。佳话不少,美谈更多。
许水北看了一眼身边的古珩瑾,不仅感慨他是如何在十岁稚龄便想出如此方法的。然而很快他就没心思再想这些,因为茶馆中的辩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抬眼一看,辩题就落入他的眼帘:对云国的这一战,到底该不该打?
心中一跳,许水北这才明白过来为何古珩瑾停下脚步折了进来。当下,他便学着古珩瑾的样子,在长桌的另一侧坐了下来。
那两个年轻官员看着有些眼生,许水北也没有在意,而是竖起了耳朵仔细听起了二人的辩词。东侧的官员显然主和,对风帝顾九黎突然宣布的备战云国很是不解。西侧的却正与之相反,一力主战。
磕着瓜子,喝着茶,一个时辰很快便过去了。
许水北听了半晌,最终将主和官员的辩词总结为了三句话。其一,云国势强,不宜起正面冲突;其二,国内安定,不宜再生战端;其三,云月交战,风国只需做壁上观。
与他关注更能说会道一些的主和官员不同,古珩瑾却是对主战官员的言辞更为上心。唇亡齿寒,月国覆灭云国独大,风国如何安身立命?
辩论结束,不少围观的人已经涌到了两个年轻人的身旁。和古珩瑾猜测一致的是,大部分人争相追捧的是主和官员,而那支持风云两国开战的官员身前却只是寥寥数人。
心中微叹,古珩瑾手中的扇子点了点桌子,对着另一侧的许水北开口。
“你觉得如何?”
“主和的官员不知是不是礼部的,言辞更为犀利一些。”
看着许水北的样子,古珩瑾如何看不出他的想法,扇子在桌面轻敲了两下,算是提点,也算是告诫。
“你说的这人,看似条理分明,所言极是,但却目光狭隘,只囿于方寸之间;另一个口舌虽弱,却纵观全局,反而看得长远。”
说罢,古珩瑾没有再多加理会许水北,抬起脚就向着准备离开的主战官员走去。
“敢问先生贵姓?在何处任职?”
唐木看着之前的景象便知自己的辩论被对方完全压住了,虽心有不甘但因为嘴笨口拙,只能就此作罢。谁料就在他离开的时候,竟突然出现了一风姿绝世的锦衣公子上前与他攀谈。
一时间,他有些怔愣。但很快地,他反应了过来。
“免贵姓唐,于朝中的工部就职。”
古珩瑾略扫了一眼他身上的官服,便知道他任何职,并未多问,略一拱手示意告辞。
唐木立刻还礼,再抬眼,那白衣公子已然走出茶楼大门。
闻玖获得了隐形的胜利,本就有几分得意。但围拢在他身边的多是些贩夫走卒,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看起来便气质出众的人,最后肯定的还是对手,如何叫他心中不怒。没去多想方才看到古珩瑾时心中那丝熟悉,闻玖直接出言讽刺。
“不过问句姓名,便如此浮躁,唐大人还需好生磨砺一二啊!”
闻玖是户部的侍郎,而唐木不过工部的小小文书,听了他的话脸色立刻变了变,却仍是没有说话。
看着他的样子,闻玖心情渐好,这才甩袖走出了茶楼大门。
而在无人注意到的茶楼顶层,古珩瑾却正静静立在那里,旁观了这一切。
许水北站在他的身后,面上有几分赫然。
古珩瑾没有理会他,而是转头看向了身后的中年人。
“那个是谁?”
“户部侍郎,闻玖。主子可是觉得他辩的不错?”
此话一出,楼上便冷了三分,许水北内心几乎哀嚎了起来。谁让这个掌柜不是别人找的,却是他许水北找的。
好在那掌柜惯会察言观色,看到古珩瑾的脸色不佳,立刻改了口。
“闻太傅是闻玖的父亲,文人教导出来的多多少少会有几分迂腐和局限,主子莫怪。”
这掌柜就是个隐世大儒的孩子,此话一出,既贬了闻玖,又摘清了自己,直听得许水北心中为他鼓掌。
古珩瑾却没有什么表示,抬起脚,这才真的离开了。
翌日,清平殿。
风国的百官早已等候多时,却仍迟迟不见顾九黎的身影,一时间殿中满是议论的声音。
许山南同许水北听着,很是想提醒众人一二,却因为古珩瑾的吩咐而牢牢闭上了嘴。
事实上,顾九黎和古珩瑾早已到了,只不过待在殿后看着朝臣的作态。许家兄弟位从丞相和大将军,本应站在最前方,但为了配合古珩瑾,也只能易了容待在最后。
顾九黎本不明白他的意思,但在亲眼看到后,却看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