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章 滔滔江汉
    一 碧水风雪云梦泽
    大雪纷飞的冬日,鲁仲连接到了田单商队的快马急书:河内沦陷。
    这时,春申君正在府中与鲁仲连拥炉小酌。一看书信,春申君倏然变色:“噢呀自作孽,魏国四十万大军睡大觉了?还有信陵君,都到北溟逍遥游去啦!”鲁仲连粗重地喘息着沉默着,猛然一拳砸到案上:“秦国猖狂,欺六国无人乎?”霍然起身,“春申君,我这便上路。来春清明,你我到汨罗相见!”春申君一连声嗟呀惊叹:“噢呀呀,说好来春上路了。这大雪塞道,如何走法?”鲁仲连急迫道:“等不得了,不见秦人冬天打仗么?”说罢转身便走。到得庭院,一片风雪骤然扑面。春申君大急,跟在后面紧走急说:“噢呀慢点,你看这天气,总得备辆车带些干肉干粮啦。”鲁仲连也是边走边说:“不用。经常上路,还能饿着?有风有雪,干净。”春申君转身对跟来的仆人喊道:“噢呀,别跟着乱跑,快去牵马。”说话间到了门庭,仆人已经牵来了鲁仲连的骏马在廊下等候。春申君看见鞍辔齐整的骏马,恍然锐声道:“仲连且慢,家老,快去拿我那领貂裘来啦。”
    鲁仲连大笑道:“风雪见猛士,那物事上身累我,不要。”笑罢一拱手告辞,飞身上马,两腿一磕,那匹铁灰色骏马一声短促的嘶鸣,骤然大展四蹄,箭一般冲入茫茫风雪之中。只留下春申君怔怔地伫立在风雪地里,兀自唏嘘叹息。
    出得春申君府邸,漫天皆白,整个郢都城垣都陷进了茫茫雪雾之中。鲁仲连有主见,径自走马向城南而来。郢都临水近江,云梦泽伸展出的小江河多在城垣西南,西门南门修建了直通外水的水门。水门下常有各种船只停泊,供旅人官员等从水路出城。寻常时日,一见客官过桥进得码头,船家便在各自船头笑脸相迎,没有人争相呼唤,只任你挑选上船。不管客官跨上哪家船只,其余船家都会遥遥招手,操着或急促或温软的水乡口音喊一声:“客官顺风——”离去船家也会对同行笑盈盈喊一声:“再会——”回头再笑着一句,“客官,侬坐好了。”小船便悠然荡出码头,漂出水门,融入茫茫水天之中。那份殷殷之情,总是给旅人一片温馨,令远足者怦然心动。鲁仲连熟悉楚国,更是喜欢水乡独有的这一份明亮柔昵,但来江南,能坐船从不乘马。如今风雪漫天,陆路难行,水路却不似北方冰冻,正好不耽搁行程。
    谁想一过那座石桥,水门下一片空寂,大小没有一只船。
    “有船么?可有船家出水——”鲁仲连焦急,大袖一抹脸上雪水,一声高喊,连呼三遍,都是空无应答,不禁重重地叹息一声,一时愣怔在风雪之中。
    “客官,侬有急火事了?”背后码头石下突兀冒出一个苍老的声音。鲁仲连惊讶回头。一堆雪丘中钻出了一个白发苍苍的精瘦老人,一身粗布夹衣,青布包头,双手拢在袖中,一边跺着脚一边上下打量着。鲁仲连忙道:“老人家,那些船呢?”老人一笑:“客官毋晓得,今冬大雪忒煞猛,有房子的上岸去了,没房子的投亲靠友去了,船也没有了。”鲁仲连焦急道:“水道又没冰冻,不做生计,上个甚岸?”老人笑道:“侬毋晓得,水道没冻,人却冻了。官府有令,冬船增税三成。谁想守在这里吃雪了?”鲁仲连又气又笑道:“冬日客人少,为何还要增税?”老人呵呵笑道:“侬是这般说。官府却说,冬船价高了。”鲁仲连不禁愤愤道:“岂有此理!当真昏君。”老人连忙紧张地四面张望了一番,才低声道:“毋高声了。侬有急火事,老朽送客官一趟子了,左右在这里也是冻着。”鲁仲连惊喜道:“老伯有船?在何处?”老人向水上那堆雪丘一努嘴:“不大,还算快捷了。”鲁仲连恍然笑道:“啊,大雪盖了船篷。老伯,我还有这匹马,能载么?”老人打量了骏马一眼沉吟道:“客官,侬到哪里去了?”鲁仲连道:“东出云梦泽,再到震泽吴越之地。”老人摇头道:“侬是远足,马不行。我这小船也只过得云梦,江东没走过了。要不客官再等等,看有无别个船来?”鲁仲连断然道:“便是老伯。马,我托在城门守军这里。”老人惊讶道:“侬一匹好马,不怕狼兵杀了吃马肉?”鲁仲连笑道:“他要杀马,我便杀他。老伯,稍等片刻。”说罢卸下马背上的一只皮口袋,牵马去了。
    过得片刻鲁仲连回来,老人已经将船上积雪除去,一只乌篷轻舟亮在了码头之下。老人站在船头笑着:“船桥雪水滑,客官小心了。”鲁仲连说声不打紧,已经大步走过了搭在码头与船头之间的一板桥,轻捷稳健地到了船头:“老伯,走。要我帮个手么?”老人已经操起了长长的橹桨,摇摇头笑道:“大雪天不能张帆,慢些个,侬毋得急噢。”鲁仲连笑道:“只要走,慢也是快。”“客官是个明理人。”老人呵呵笑着,小船已经悠然荡出了码头,看看将近城门,老人从怀中摸出了一个大铁钱,咣啷一声,准准地丢进了三丈开外挂在城门洞口的一个敞口铁箱。鲁仲连惊讶道:“老伯,好准头!”老人笑道:“三五丈远,客官见笑了。瞎子阿鹏,十丈开外一扔即中,那才叫准头了。”鲁仲连大奇:“瞎子?瞎子能有如此功夫?”老人还是呵呵笑着:“不多算,日每三钱,几十年扔下来,能没个准头?”鲁仲连不禁一声叹息,说不出话来了。
    出得水门一个时辰,小船与漫天雪花一起飘进了云梦泽。极目远眺,天是无边的灰,水是断续的蓝。肥大的雪花从天宇深处涌流出来,匆匆地扑向无垠的水面。云梦泽腾出灵动湿热的水雾,紧紧地拥住了冰凉的雪花,悄无声息地升腾起无边的白纱。天地朦胧,小船悠悠,直是在虚无的云天飘荡。
    “雪拥云梦兮水天澹澹,孤舟一叶兮我心茫茫——”鲁仲连站在船头,不禁高声吟哦,末了圈起掌筒一声长呼,“云梦大泽——我来了——”
    “客官好学问。”老船家呵呵笑着,“雪天走云梦,老朽也是头一遭。”
    “老伯,大雪碧水云梦泽,美是不美?”
    老人呵呵笑着悠悠摇橹,破天荒地没有说话。一阵风雪呼啸吹过,吹起老人单薄布袍下五色补丁的破旧内衣。鲁仲连心中一颤,顿时觉得不是滋味,蹲身钻进船舱,走出来将一件翻毛短皮袍披到老人身上。老人一回头,满脸通红道:“客官,这可使勿得,船家人不作兴受外财,老朽要招人骂了。”鲁仲连高声道:“天寒地冻,老伯病了,我也走不远。”老人一怔,局促笑道:“呵呵,也是,那便算了侬的船资,老朽生受了。”说罢停下手中橹,将皮袍穿好,又找了一条细麻绳在腰间束了一道,搓着手笑了:“绵暖不如皮,老话在理,侬毋晓得多舒坦了。”鲁仲连拳头捶着胸脯高声道:“老伯,我是后生,有一拨子牛力气,你教我摇橹。”老人呵呵笑着连连摇手:“使勿得使勿得,风雪无向,侬要上手,明日就漂到糊涂国去了。”鲁仲连大笑:“那便说好,天晴了教我。”老人已经站在橹担前操起了大橹:“侬毋晓得,这橹带舵,没有三年跑船,不教上手的了。”鲁仲连心中一动道:“老伯,这船是你自家的么?”老人又恢复了慈和的呵呵笑声:“是了是了。十年前,老朽才打得这条船。船是家,有船才有家了。”鲁仲连默然良久,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老人猛然高声道:“客官进舱,要起风了。”
    “风便风,不怕!正好见识云梦泽汪洋之气。”
    说时迟那时快,一道恍若城墙的白茫茫混沌雪雾已经迎面推了过来,隆隆之声夹着尖锐呼啸,势若千军万马。老人大喝一声:“客官趴下!头冲船头。”鲁仲连不及思索,一个滑步倒在船舷抓住了一条固帆麻绳。老人却挺直着身板,钉在橹担前牢牢抓着大橹纹丝不动,将船头正正地对着白茫茫突兀高耸的雪山风雷。片刻之间,鲁仲连眼前骤然一黑,一股巨大的推力生生要将他抛将出去。鲁仲连贴在船舷之下,双脚紧紧蹬住了一道板棱,双手死死抓住了麻绳,只觉得尖锐的呼啸掠过,头皮耳目像被利刃飞快地刮过,一阵剧烈疼痛,当即眩晕了过去。
    及至睁开眼睛,景象已是大变。天空湛蓝得令人心醉,红红的太阳枕在遥远的水线,碧水长天,明亮得扎人眼睛。鲁仲连挣扎着扣住船舷站起身来,踉跄着脚步一声大喊:“噢嗬——太阳出来了——”如何没有人说话?鲁仲连蓦然回头,顿时惊呆了——船尾橹担前,老人身上已经没有了翻毛皮袍与半长布袍,一身五色补丁的短衣,也只丝丝缕缕地挂扯在棱棱瘦骨上,一条腿紧紧钩着橹担,一条腿弯曲在船板,怀抱大橹弓着腰身,头冲着船头,圆睁着双眼,脸上满是鲜血,一头白发散乱地披在双肩,动也不动地扎在那里,分明一座白石雕像。
    “老伯——”鲁仲连一声嘶喊,一步冲上去抱住了老人。
    老人已经僵硬了。不管鲁仲连将老人抱在怀里如何努力,老人双手都铁钩一般抓着橹柄,佝偻前仆着僵硬冰凉的身板。鲁仲连大急,三两下脱去自己的丝绵长袍裹住老人,又飞快地钻进船舱从皮袋里找出了路途常备的急救丹药,钻出舱来撬开老人的牙关,含一口水嘴对嘴给老人灌了下去。过得片刻,眼见着老人慢慢松开了双手伸开了腿脚,眼珠轻轻地转动了一下。
    “老伯!你醒了?”鲁仲连惊喜地大叫起来。
    “好后生,侬好命……”老人艰难地绽开了一丝笑意,“放晴了,竖起樯桅,挂上帆,只把住橹担,朝东不动,便入了江东。老朽没将客官送到,惭愧了……”猛然,粗重短促的一声喘息,老人雪白的头颅一歪,没有了声息。
    “老伯,鲁仲连害你也!”猛士如鲁仲连者,生平第一次放声大哭。
    惨淡的夕阳隐没了,满天星斗闪烁在无垠的夜空,一钩新月斜挂,激荡的涛声无休止地摇晃着小船随波逐流。鲁仲连静静地坐在船尾,端详着身边盖着长袍的老人,双手只抱着橹柄,任小船向着东方漂去。他不想起桅张帆,只想守护着这个因他而死的老人。蓦然之间,鲁仲连眼前一闪,那是何物?烙印!
    鲁仲连静神凑近,只见老人雪白散乱的鬓发下隐隐两个焦黑中透着肉红的古字——小臣!淡淡月光之下,肉红幽幽,惊心动魄。鲁仲连不禁一个激灵——老人是逃跑的奴隶?没错。方今天下,唯有楚国的贵族封地保留着古老的战俘奴隶制。“小臣”是最低贱的苦役奴隶,名号“小臣”,是殷商古老部族对低贱奴隶的称谓。果然如此,老人一定是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隐藏了常人无法体察的苦涩,终是沦落船户,却永远地对客人绽开着一副殷殷笑脸。看着老人安详舒展的面容,鲁仲连不禁喃喃道:“老伯,你为何不逃到北方去?魏齐韩赵秦,早已经没有这种烙印古奴了。是了是了,我猜度老伯是离不开水乡,离不开这云梦泽也。”
    天终是亮了。太阳虽然又红又大,风却冷飕飕刀子一般。鲁仲连活动了一番手脚,开始收拾张帆。老人这只船虽然不大,却打造得精巧结实,桅杆底部是一副牢牢固定在船体上的“人”字形木架,大约只有三四尺高。齐国靠海,鲁仲连大体还晓得一些船上本事,一番搜寻,找到了躺在船舷沟槽里的一段丈余高的挂帆柱。幸亏是冬雪休船,老人拆了桅杆,否则昨日一定是樯桅摧折帆布碎裂小船倾覆。鲁仲连不及感慨,抱起帆柱一番折腾,终是将帆张了起来。一看风向,正是西北风劲吹,直下东南正是顺风。鲁仲连一阵轻松,对老人深深一躬:“老伯,托你佑护了。顺风,我们走。”如老人所说,鲁仲连只站在撸担前牢牢将橹柄对着东南方,小船悠悠去了。
    漂得一日,红日西沉时,小船顺风顺水地漂到了一座小岛前。
    鲁仲连疲累已极,打量一番地势,将小船抛锚在一处极是避风的岩石之下,背起老人提着皮袋登上了小岛。这是一座孤岛,山石嶙峋草木茂密,积雪中依然露出苍黄青绿。鲁仲连站在最高的一块岩石上将小岛打量一番,断定不会隐藏冬天觅食的猛兽,才放下老人,折来一大堆枯枝断木,打起火镰在避风处燃起了一堆篝火。忍着饥渴,鲁仲连用一口短剑先在山坡上挖出了一个三四尺见方的土坑,又在坑底铺满了松软的茅草,然后将老人轻轻抱了进去,给老人盖上了自己那件长大的丝绵袍;仔细思忖,又找来一方石板,盖住了土坑。鲁仲连兀自喃喃道:“老伯,你且先在这里歇息一段时日。日后,鲁仲连定然将你移回郢都安葬,访出你的名姓,给你老人家立一座高大的墓石。”说着将翻出的新土堆在石板上,恰恰一座坟茔。一切妥当,鲁仲连打开皮袋拿出干肉酒囊,将一方干肉端端正正地摆在老人坟前:“老伯,旅途之酒无薄厚。来,你先饮了。”提着酒囊围着坟茔洒了一圈清酒,颓然坐在了篝火前喘息起来。分明是饥肠辘辘,鲁仲连拿着干肉却难以下咽,一个蒙眬,靠着山石软倒,随即大放鼾声。
    一觉醒来,又是山水明亮。鲁仲连自觉精神振作,方才一通大吃大喝,吃喝完毕,在老人坟茔前插了三根高高的青竹,又用剑画了三个大大的“十”字,下岛上船去了。
    谚云:冬冷雪后。这一日还是干冷的西北风,鲁仲连却觉得天从人愿,虽是一身夹袍浑身冰凉,精神分外抖擞。起锚扯帆,片刻之间进入了茫茫云梦。又是一日顺风漂流,暮色时分,辽阔浩渺的云梦泽渐渐收窄,水流也在碧蓝中泛出青灰,远远地青山夹峙,苍苍云梦终是化做了长川东去。鲁仲连大是惊喜,兀自高声长呼:“噢嗬!大江滔滔,仲连来也——”
    出得云梦泽,是三千里江东地面,也便是吴越两个已经灭亡了的国度,此时叫做东楚。一入江东,有了盎然春意。两岸青山村畴,江面白帆依稀,渔船商船间或总能遇到,比辽阔清冷的云梦泽多了一番生机。鲁仲连从未来过江东,然却带有一张墨家绘制的《江东山水图》,再有不明,遇到船家便问,也还算走得顺当。
    过了一日一夜,小船出江,进入了震泽大湖。一出震泽,是老吴国的都城姑苏。过了姑苏,便是鲁仲连此行寻觅的越地大山。想想自己不通吴越方言,更兼水陆皆生,鲁仲连在震泽北口的丹徒城停了半日,用春申君令牌请官署派了一名颇有阅历的老通吏,又自己雇请了一名年轻力壮的水手,便于夜间进震泽,直下老越国茫茫大山。
    鲁仲连火急要找的,是一位隐居在会稽山的神秘人物。
    二 隐世后墨再出山
    会稽山,既是大禹聚会诸侯之地,也是大禹葬身之地,更是天下享有赫赫盛名的圣地神山。会稽山东麓有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井水直通东海,越人称为“禹井”,说是大禹踏勘海水涨落的“眼井”。会稽山上有禹冢,周遭山林鸟雀群落万千,专司禹冢之耘护,春拔草根,秋啄其秽。若有人妄害此鸟,当地越人部族追杀无赦。当鲁仲连站在这座被苍翠松柏紧紧环绕的大冢前时,一时感慨万端。那五六丈高的冢丘五色杂陈,仿佛是上天将天下的各色土壤都搬到了这里。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此一座小山也似的大冢,却没有一根杂草,疏松坚挺,毫无千年风雨冲刷痕迹,五色土斑斓明艳,干净得如同春日刚刚耕耘过一般。连周遭的松林地面都是了无杂物污秽,山林幽谷清新得令人心醉。
    “官府有仆役护持禹冢?”鲁仲连素来求实,不大信遥远的民间传说。
    通吏大是摇头:“没没没。会稽山猎户都不进,纵有官府仆役,如何谋生?”
    突然,森森无边的松柏林海中一阵林涛般的异样声音弥漫了过来。鲁仲连抬头之间,蓦然便见万千飞鸟贴着地面向禹冢掠来,没有一声啁啾鸣叫,起起落落地衔起地面的落叶枯草,盘旋飞舞着从鲁仲连身边掠过,大片出了山林直向遥遥大海飞去。
    “噫——”鲁仲连长长地惊叹一声,盯着鸟群飞去的方向良久愣怔。
    通吏笑道:“越地荒莽,原多神异之说,先生见笑。”
    “禹冢神鸟,信哉斯言!”鲁仲连由衷赞叹了一句。
    “先生,过了禹冢山,是若邪溪,过了若邪溪,才是五泄峰,须得赶路也。”
    “好,走。”鲁仲连答应一声,跟着通吏轻轻地走出了这片洁净的山林。
    大约走得一个多时辰,翻过了两个山头,眼前一道峡谷。一条山溪挂在半山之上,匹练直下声若沉雷,赫然一片孤潭深深沉在谷底,南山崖上一柱悬空孤石斜斜伸出在潭水之上,奇绝异常。鲁仲连长剑指着山溪高声道:“那定然是若邪溪了。”通吏笑道:“此水有四奇,先生晓得无?”鲁仲连摇头:“我却如何晓得?”通吏指着遥遥山溪道:“一奇铸得神剑,山左有欧冶子铸剑石洞。二奇浣得轻纱,山右是西施族人当年的村落。三奇众山倒影,窥之如画。先生说,美是不美了?”
    “如何不美,第四奇如何?”鲁仲连饶有兴味。
    “这末了最是令人不解。”通吏认真地皱起了眉头,“但有人物在此出奇,此后便不奇了。人云,奇后不奇。”
    “莫名其妙,此话怎说?”
    “欧冶子之后,若邪溪不能铸剑。西施之后,若邪溪不能浣纱。先生且看,这里早已经了无人迹,都迁走了。”
    “奇!”鲁仲连童心大起,“可有谁个在孤石看过众山倒影么?”
    通吏摇头:“如此之险,谁个上得去?众山倒影只怕是传闻,先生莫得涉险。”
    “若是不险,有何看头?”鲁仲连说着话已经大步向山崖走去。
    这道山崖青苍苍一道绝壁高耸,半腰凌空伸出一方孤石。孤石之上有一棵亭亭大树,高逾七八丈,此刻一团白云飘过,恰恰掩住了孤石,那大树仿佛生在云端的天树一般,当真是物化神奇。鲁仲连高声问:“那是甚树?能在孤石生长?”通吏笑道:“这是白栎,比北地的麻栎可是高大多了,生在孤石之上,原是少见。”鲁仲连再不说话,端详一阵,一手用长剑拨打着齐腰深的茅草,一手揪着杂乱丛生的灌木枝杈,不消片刻攀上了山崖。通吏遥遥看去,白栎树梢恰恰在鲁仲连脚下。此时,鲁仲连从山崖边一跃飞起,堪堪地落在了白栎树冠,树冠倏忽一沉,鲁仲连已经大鸟一般落到了孤石之上。
    “好!”通吏不禁大大赞叹了一声。
    此时白云刚刚飘过,峡谷明澈如洗。鲁仲连乘崖俯视,只见幽幽谷底汪洋着一片碧蓝,潭水四周是层层叠叠的绿树作岸,分明一个巨大的绿盆中盛着一汪碧水,那碧蓝明亮的潭水中涌动着一簇簇嵯峨山峰,直是天地间匪夷所思的图画。
    “众山倒影,窥之如画。若无人到此,此话却是如何来的?”鲁仲连兀自喃喃,如醉如痴,“隐匿此等山水之间,谁还去想世间纠葛?”徘徊半日,感慨中来,拔出长剑在合抱粗的白栎树干上一阵刻画,跟着双掌一振,树皮纷落,赫然显出四个大字——误人山水!
    正在此时,谷风长啸,一团乌云骤然扑面而来,孤石大树顿时陷入一片黑暗。鲁仲连直觉一股旋风卷来,要将他拔起一般,大骇之下,连忙伏身贴地紧紧抱住了大树。倏忽旋风卷过,明澈的峡谷已是一片幽暗。再看那峡谷深潭,已是漆黑如墨,森森骇人,哪里还有窥之如画的仙境?
    “山雨将来,先生回来——”通吏惊慌的声音一丝细线般飘了过来。
    鲁仲连抖擞精神,爬上高大的树冠,飞身一纵,抓住了山崖上一根粗大的青藤,脚蹬手抓地攀上了山头,回到通吏面前,已经是衣衫凌乱满头大汗脸色苍白。通吏笑道:“先生形迹,不像观画之人了。”鲁仲连一阵喘息,大喝了半皮囊凉水,这才长吁一声:“天地神异,尽在越地也。”霍然起身,“走!明日赶到五泄峰。”
    万山丛中风雨无定,鲁仲连两人一夜半日的路程,经历了七八次风云变幻,次日午后赶到五泄峰,衣服还是半干半湿地紧贴在身上。鲁仲连又气又笑骂道:“鸟!隐居这等地方,当真折腾死人。”通吏连忙一嘘,小心低声道:“先生莫得无遮拦,五泄峰有山神耳目。”鲁仲连哈哈大笑:“好好好,五泄峰好。”看着鲁仲连谐谑玩笑,通吏笑了:“先生,你只登上前面这座峰头,便真要说好了。”“是么?那走!”鲁仲连也是惦记着心中大事,说得一句,猫腰大步匆匆地向山上爬去。这面山坡虽然很长,却不甚陡峭,只小半个时辰便登上了山顶。举目眺望,鲁仲连长长地惊叹了一声,身子钉在了山头一动不动。
    一道青森森的峡谷,对面两座高山造云壁立,夹着一条山溪,飞珠溅玉直泄山谷,望若垂云,却是两百余丈一道大瀑布悬空。一泄之下,两山又骤然重合,伸出了一个平台,垂云白练隆隆跌入平台,又是直泄山谷数十丈,如此连环三泄,跌入最后一道巨大的平台,瀑布宛如白练鼓风,骤然舒展飘开,变成一道十多丈宽广的白练隆隆坠谷。五道瀑布连环而下,直是青山胸前拖曳了一幅飘飘白纱,当真是天地造化。
    “如此雄山奇水,如何叫一个‘泄’字?忒煞风景也。”
    通吏笑道:“越人将瀑布叫做‘泄’,土语了。”
    “五泄峰?暴殄天物!”鲁仲连耿耿不能释怀。
    “先生如此上心,不妨取得一个雅名,小吏禀报官府更名如何?”
    鲁仲连思忖良久,哈哈大笑:“还是五泄峰了,泄尽天地晦气。噫!有人唱歌?”
    通吏惊喜道:“有歌声,便有高人。先生且听,这歌非同寻常!”
    青山之中,歌声清亮悠远满山回荡,却不知来自何处。鲁仲连仔细听去,但觉柔情幽幽,却一个字也听不出意思来:
    滥兮抃草滥予
    昌互泽予
    昌州州
    葚州焉乎
    秦胥胥
    缦予乎
    昭澹秦踰
    渗惿随河湖
    鲁仲连听得满头雾水,大奇笑道:“这是天歌,人是不懂。”
    通吏笑道:“我用雅言给先生唱一遍,只是大意了。”
    通吏悠悠唱了起来:
    今夕何夕兮 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 得遇君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 不訾耻诟
    心几顽而不绝兮 相知君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鲁仲连听得大是愣怔,不禁喟然一叹:“如此美歌,惜乎竟不入《诗》!”
    通吏笑道:“《诗》是孔夫子删的,原本没收楚吴越。”
    “这人却在哪里?”鲁仲连怔怔地望着余音袅袅的青山,兀自喃喃着。
    “先生唱得一曲,引她出来了。”
    “非礼。又不是春日踏青,何能唐突高洁?”鲁仲连想了想上到一块最高的山岩上,两手嘴边一圈,呼喊起来:“何方高人?敢请一见——”
    一个声音真切冰冷:“阁下高名上姓?”仿佛在身边,仍是不见人影。
    “在下临淄外墨。”鲁仲连心中一动,突然说了一句隐语。
    “法同,则观其同。”停顿片刻,真切的声音又飘了过来。
    “法异,则观其直。”
    “赏,上报下之功也。”
    “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突然,真切淡漠的声音变成了一阵动人的笑声:“果然千里驹,来得好快也!”笑语还在山谷回荡,一个白色身影从峡谷倏忽飘了上来,堪堪地落在了鲁仲连对面。鲁仲连只是留心盯着对面山林,突觉眼底白影一闪,定睛一看,大是愣怔——面前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白纱裹身长发披肩,半身隐在花草之中,活活一个仙子在前。
    “你?是方才与我对话之人?”鲁仲连终于开口了。
    少女一阵笑声:“空山幽谷,能有何人?”
    鲁仲连正色道:“音色有定,分明不是一人。”
    突然传来冰冷真切的声音:“小技耳耳,岂有他哉。”分明面前少女说话。
    鲁仲连再不疑心,一拱手道:“既是如此,鲁仲连请见南墨巨子。”少女一点头:“这个通吏,不能入山。”鲁仲连踌躇道:“我不谙越语,没有通吏岂不误事?”少女笑道:“谁与你说越语了?自找累赘罢了。”通吏在一旁笑道:“无妨无妨,先生自去便了。”鲁仲连道:“荒险山地,足下出事我如何心安?”少女冷笑道:“荒险山地?也只你说。”说罢伸手一指,“左走二十步,山崖下便有一客栈。”“客栈,当真?”鲁仲连与通吏皆感大奇,异口同声地惊讶发问。
    少女也不说话,白影一闪,倏忽到左手崖下,说声:“看好了。”脚下一跺,地面齐腰身的草木隆隆分开,赫然显出一条宽可容车的石板道。石板道尽头是一面光洁的巨石,巨石右侧一个灰色的凸起之物,活生生一个大纽扣。少女上前在纽扣上“啪”地一拍,轰隆一声,巨石下方滑开了一扇大门。少女指点道:“这是客栈,机关最是简单,就这两处,客官记下了。客栈内一应物事齐全,你只阖上山门,自是万无一失。”
    通吏只惊愕得发愣,猛然醒悟,连连点头:“开眼开眼,先生便去了,小吏乐得生受一番这山腹奇趣。”鲁仲连也不想耽搁,对少女一拱手道:“如此便好,请带我入山。”
    少女遥指瀑布:“五泄之后,跟上了。”只一转身,轻盈飘上了方才鲁仲连看瀑布的山头。鲁仲连大是惊愕,世上果真有如此飞升自如的轻身功夫,况且还是个纤纤少女,当真匪夷所思。当下也顾不得多想,憋足一口气大步登山。上到山顶,少女咯咯笑道:“还千里驹呢,山龟一般。”鲁仲连大喘着气道:“你这轻身功夫,不,不是人。”少女一撇嘴笑道:“呀,自己笨还骂人!”鲁仲连脸红道:“我是说,你云雾飞升,仙子一般。”少女一伸手道:“我来帮帮你,否则呀,日落也到不了。”鲁仲连一摆手:“不用。五泄峰不就在峡谷对面么?”少女一皱眉头道:“对面?就你这笨走,日落还不定能到,来!”说罢将脖颈上搭着的白纱拿下,一伸手绑在了鲁仲连腰间的牛皮鞶带上,“记住,你只提气常步便了,无须使出蛮牛力气。”鲁仲连生平第一遭与女子如此接近,更兼好胜心极强却要被一个少女“提携”,不觉有些窘迫,却又无话可说,只点头道:“好了,试试。”
    少女笑道:“第一次,闭上眼了。”鲁仲连高声慷慨道:“不就翻山越涧么,闭个甚眼?不怕!”少女一笑:“人笨脾气还大,好了,起——”骤然之间从山头飞起,向峡谷中飘来,但遇大树与山崖伸出的岩石,少女便是落脚一点。起起落落,总在鲁仲连觉得身子沉重时便恰到好处地落在一个树梢或岩石上,倏忽之间便又飞起,不断地贴着山崖向那高天瀑布飞去。鲁仲连原是文武双绝的名士,轻身功夫堪称一流,今日却是大开眼界。他竭力想教腰间白纱不能着力,却总是不能如愿,任他提气飞跃,那幅白纱总是绷得笔直地趁着他,使他能堪堪借力而不至于落入谷底的森森尘寰。
    大约半个时辰,两人降落在一处山坳。鲁仲连一打量,这个山坳恰恰在夹着瀑布的东山山腰,回首看去,遥遥的一柱青峰插天矗立,分明是清晨观赏瀑布的山峰。如此看去,两人方才贴着那座大山飞了一个巨大的弧形,近于抄了个直线捷径。若要走来,要顺着山岭翻越,无论如何也得一日路程了。鲁仲连不禁由衷赞叹:“姑娘天马行空,鲁仲连佩服!”少女脸上一红笑道:“没有你卖力笨走,我也带不动了。”鲁仲连哈哈大笑:“实话实话,鲁仲连今日才知道一个笨字,是笨。”少女不禁莞尔一笑:“笨汉天心,好着呢。”鲁仲连却猛然惊呼:“噫!对面五道瀑布,如何只剩两道了?”少女咯咯笑道:“真笨呢,中三道被上下两道遮盖,只在那座高峰看得见了。”一时之间,鲁仲连大是感慨:“要观真山,须得登高。信哉斯言也!”少女揶揄道:“说过一回了,还说?”鲁仲连大为惊讶:“奇了,姑娘如何知道我说过一回?”少女只一笑:“走,莫得我师等烦了。”说罢向山坳深处去了。
    走到山坳尽头,又攀上一道山崖,瀑布雷声轰鸣如近在咫尺,却偏偏不见瀑布。少女笑道:“不用打量,瀑布在山前,出去时自然看得见了。”鲁仲连又是一番感慨:“墨家多奇思,这南墨院又是鬼斧神工也。”少女目光一闪道:“比神农大山总院如何了?”鲁仲连笑道:“姑娘没有去过墨家总院?”少女摇摇头,鲁仲连也不再问了。
    上得山崖,是一座宽阔的岩石平台。除了脚下石板道,岩石山体绿树葱茏,将平台遮掩得严严实实,与周围山体一般无二。少女道:“你且稍待,我去禀报巨子。”说罢一闪身消失在山崖之中。
    片刻之后,少女出来笑道:“请随我来。”
    鲁仲连跟着少女,进了一座幽暗的山洞。曲曲折折大约走了百十来步,豁然明亮。鲁仲连一打量,眼前竟是一个巨大的天坑。天坑方圆足有三五亩地,恍若一片宽广的庭院,错落有致地布满了花草竹林与奇异的高大树木,四面石壁高逾百丈,青亮光洁寸草不生;仰头看去,广袤的天空变成了一方碧蓝的画框,几片白云悠然地浮动其中,说不出的高远清奇。饶是鲁仲连见多识广,也为这天成奇观惊叹不止。
    穿过一片竹林,眼前绿草如茵,草地中央一座竹楼悬空而立,竹楼下一座茅亭,依稀墨家总院老墨子的天竹阁。少女将鲁仲连领到茅亭下笑道:“有凉茶,你且稍坐,巨子便来。”说罢飘然去了。鲁仲连只一点头,捧起石几上的陶壶咕咚咚猛饮了一阵,清凉沁香,一抹嘴盯住了那座竹楼,等待着那个自立南墨的老人出现。
    天下事也奇。墨家是以对天下兼爱为本的学派,又是纪律最为严明的行动团体,按说最应该传承有序,最应该凝聚不散。然则,老墨子死后,墨家却迅速分解,非但当初的四大弟子各成一派,连稍有成就的年轻弟子也出了总院自立学派。声威赫赫的墨家,竟一时星散为各种墨派。这南墨,是墨子四大弟子之一的邓陵子的墨派。
    邓陵子原是楚国江东渔人子弟,少时聪颖灵慧,只是家贫难以求学,只有随父母在渔船上漂泊打鱼为生。有一年,墨子带着几个弟子南下楚国,在云梦泽畔恰遇邓氏渔船,便将这个聪明少年收做了墨家弟子。邓陵子刻苦勤奋,天分又高,不几年便成为墨家弟子中的佼佼者。墨家不求入仕,只奔波天下布学除暴。墨子常常与几个得力弟子分头率领一拨人马行动,久而久之,磨出了四大弟子——禽滑釐、相里勤、苦获与邓陵子。邓陵子最是年轻,非但学问见识不凡,剑术更是墨家之冠。在老墨子晚年,发生了秦国的商鞅变法,墨家以商鞅变法为暴政,欲暗杀商鞅以拯救庶民苦难,邓陵子便是反对变法暴政最坚定的大弟子。几经曲折,墨家与秦国冰释误会,与法家一起,变成了支持秦国变法的最大学派。
    老墨子溘然长逝,天下大势骤变,六国合纵抗秦一时成为潮流。对于历来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墨家,曾经有过的歧见又重新发作了。邓陵子几次提出南下,扶持楚国变法,联合六国抗击暴秦。相里勤与苦获却主张遵从老师决断,支持秦国统一,在天下推行秦法。资深望重的大弟子禽滑釐犹疑不决,主张“静观其变,徐徐图之,毋得躁动”。如此一来,墨家的分立成了无可挽回的必然结局。
    此时,少年成名的鲁仲连进了墨家总院。
    鲁仲连是院外弟子,原本不该对墨家决策发生影响。不想,墨家四大弟子却因争执不下,提出了遵从墨子的“尚同”法度,开设论政台,让全体墨家子弟论战而后决断。墨家本来就有浓厚的开放论战传统,论政台一开,歧见百出,根本无法尚而同之。若是论战学问,鲁仲连自会虚心聆听。然则一论及天下大势,他便大有主张,忍不住跳上高台,慷慨激昂地一口气说了半个时辰,归总一句话:效法苏秦,以合纵为山东六国争取变法时机;秦法失之于苛细,不足效法。
    鲁仲连的侃侃大论,在墨家激起了强烈反响。邓陵子当即挺身而起:“院外弟子尚且有如此眼光,我墨家兼爱天下,如何竟要拥戴严刑峻法?竟不能为天下大义另谋大道?”接着振臂一呼,“扶持楚国变法者,左袒!”
    呼啦一声,墨家的南国弟子两百余人齐齐站起,人人拉下了左臂衣袖。
    至此,墨家的分立任谁也无法阻挡了。
    谁知恰恰又是鲁仲连挺身而出,站在邓陵子面前气昂昂道:“反对秦法,不等于扶持楚国!楚国旧族根基太深,不足为变法表率。”邓陵子打量一番这个伟岸青年,揶揄地笑了:“我晓得,你是要说,齐国有两次变法根基,墨家当扶持齐国为抗秦盟主,是么?”
    “正是!”鲁仲连昂昂高声。
    “后生,再过十年,你要改了主意,还可以来找我。”邓陵子轻蔑地一笑,拂袖去了。
    光阴荏苒,齐湣王即位秉政,鲁仲连的拳拳报国之心一天天地冷了下去。
    终于,鲁仲连开始回味苏秦对屈原春申君的期望,开始回味邓陵子对楚国的激赏,也开始寻觅真正将变法当做生命的强毅人物。几年下来,鲁仲连终于认定:山东六国之中,此等人物只有一个,那便是屈原。屈原虽然被放逐南楚,但他的威望却在楚国与日俱长,只要扶持屈原当政,楚国便可撑持天下与秦国分庭抗礼。鲁仲连与春申君谋划了一个扶持屈原的周密方略,只是需要一股特殊力量来完成。
    鲁仲连想到了墨家,想到了当初力主扶持楚国的墨家大师邓陵子。邓陵子创立了南墨,若有他援手,此事大有成算。然则,鲁仲连一直都不明白:邓陵子南下十余年,为何扶持楚国变法的大事始终是泥牛入海?
    “禹陵茶天下独有,鲁仲连品尝得出?”一个苍老舒缓的声音从身后飘来。
    鲁仲连蓦然回首,一个清越矍铄的白发老人正站在廊柱之下,顿时恍然,连忙庄敬地深深一躬:“在下鲁仲连,拜见南墨巨子。”老人笑着一伸手:“无须客套,仲连坐了说话。”鲁仲连一拱手:“谢坐。”坐在了石案右手的石礅上。老人走进廊柱下,悠然踱着步子道:“月前,老夫接到禽滑子的飞鸽书,不想你随后便到。如此急迫,有何大事要南墨襄助?”
    倏忽之间,鲁仲连一个激灵。这个当年以凌厉激越著称的墨家大师,眼下显是一副出世风骨,鱼龙变化,令人实在难解。心念闪动,鲁仲连肃然拱手道:“启禀巨子:仲连与春申君谋划得一个方略,要扶持屈原重新出山,刷新楚国,领袖天下。”
    “难得也。”老人没有丝毫的惊讶,捋着长长的白须悠然笑道,“十余年之后,千里驹还是回来了。不错。老夫没有看错齐国。”
    “当年不闻道,原是仲连褊狭。”鲁仲连坦然道,“今日方悟,仲连愿追随大师,共同扶持楚国,为天下一张非秦大道。”
    老人默然良久,摇头叹息:“刻舟求剑,晚矣!”
    “大师此言,仲连不明。”
    老人沉重地叹息了一声:“楚王昏庸颟顸,屈原心志已失。今日楚国,已成流水之舟。老夫纵有当年刻痕,然沉舟侧畔,如之奈何?”
    “大师差矣!”鲁仲连心中一沉,不禁有些急迫,“屈原虽久经沧桑,多有悲怆激愤,然却雄心未改,今秋还上书楚王,力主变法。若屈原秉政,春申君辅之,若楚王昏庸,何不能另立新王?还有……”鲁仲连骤然压低了声音,“以屈原当年暗杀张仪、断然与秦国开战之胆略,安知他不会取而代之?”
    老人轻轻地摇摇头笑了,似轻蔑又似嘲笑道:“鲁仲连啊,你可曾读过屈原的《怀沙》篇?”见鲁仲连摇头,老人轻声吟哦:“伯乐既殁兮,骥将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吟哦得罢,喟然一叹,“如此灰冷颓丧,谈何雄心未改了?”鲁仲连一阵愣怔,沉吟道:“赋诗作词,原是伤怀者多,大师似乎太当真了。”老人大是摇头:“言为心声。老夫虽与屈原只一次谋面,然自信看得不差,此人诗情有余,韧长不足。总归一句:屈原者,奉王命变法可也,要他抗命变法甚或取而代之,异想天开也。”
    鲁仲连默然良久,站起身一拱手:“大师如此说法,后学不敢苟同,告辞。”
    “且慢。”老人一招手,“老夫并没说不帮你啊。”
    “大师不出山,如何帮法?”
    “仲连少安毋躁。”老人笑了,“南墨不同总院,弟子大体都在三楚之地散居。老夫派一名得力弟子随你下山,南墨力量交你调遣,如何?”
    鲁仲连大是惊讶,实在不解这老人心思。就实说,如此做法鲁仲连是十分满意的,甚至比邓陵子本人出山更满意。若是老人出山,行动未必亲临,却还要事事商讨,他要不赞同,你便寸步难行。南墨弟子交鲁仲连调遣,没有了诸般掣肘,可放手实施谋划,自然是上上之策。可是,老人何以如此放心自己?要知道,墨家历来是行不越矩的,将大批弟子交到一个院外士子手里,当真是非同寻常。心念及此,鲁仲连不禁沉吟道:“大师究竟何意?不怕鲁仲连失手么?”
    “老夫不欲出山,却不想屈了你等心志。”老人一叹,“仲连啊,你但能证明老夫错料屈原,天下大幸也!老夫生平无憾,只是太想犯这个错了。”
    “大师……”刹那之间,鲁仲连犹豫了。
    老人已经转过身去,啪啪啪拍了三掌。一道白影倏忽飞到了亭外,正是方才的少女。老人正色吩咐道:“小越女,你持我令箭随鲁仲连下山,南墨三楚弟子尽听鲁仲连调遣。”少女道:“请老师示下,南院事务交付何人?”老人道:“你不管,我自安排。记得多报消息。”少女兴奋地挺胸拱手:“是,弟子明白。”老人转身又对鲁仲连道,“你便带她去。”鲁仲连大是沉吟:“大师,她,太小了。”老人目光一闪:“太小?只怕你这千里驹走眼也。去了,诸事毋忧。”说罢飘然去了。
    “我叫越燕。”少女咯咯笑了,“笨!还愣怔?走啊!”
    鲁仲连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大手一挥,径自大步向院外去了。
    三 南国雄杰图再起
    汨罗水畔的春日是诱人的。
    霏霏细雨之后,日头和煦柔软地飘浮出来,碧蓝的天空下,绿澄澄的汨罗水在隐隐青山中回旋而去。水边谷地中茫茫绿草夹着亮色闪烁的野花,无边地铺将开去,直是没有尽头。渐渐的,一轮如血残阳向山顶缓缓吻去,火红的霞光将江水草地青山都染成了奇特的金红,混沌中透着鲜亮。没有农夫耕耘,没有渔人飞舟,没有猎户行猎,更没有商旅的辚辚车轮。除了汨罗水的呜咽,这里永远都是一片静谧。纵是明艳的春日,也弥漫着一片绿色的荒莽,笼罩着一片孤寂的苍凉。
    骤然之间,一红一白两骑快马从远山隘口遥遥飞来。一个清亮的声音咯咯笑道:“如此好山好水,却做了放逐之地,可惜也!”红马骑士扬鞭一指,粗重的声音道:“看,茅屋炊烟。”脚下一磕,红色骏马火焰般向山麓飞来。
    草滩尽处的山麓,耸立着一座孤独的茅屋。茅屋顶上插着一面白幡,幡上有两个斗大的黑字——流刑。茅屋前有一堆湿木柴燃起的篝火,浓浓的青烟袅袅直上。见远处快马飞来,篝火旁一个黄色斗篷者霍然起身,大步迎了上来。
    “春申君——我来了——”骑士遥遥招手间飞身下马。
    “噢呀仲连兄!”春申君高兴得拉住鲁仲连,“我已等你三日啦!”
    “明日才是清明,你急个甚来?”
    “噢呀,秦国要攻楚国,我能不急了?”
    “秦国攻楚?谁的消息?在准备还是开始了?”鲁仲连着急,一连串发问。
    春申君摇摇手:“稍等再说了。噢呀,这是何人?邓陵子大师?”
    鲁仲连恍然笑道:“这位是大师子门弟子,越燕,人呼小越女。这位是春申君。”
    “见过春申君。”小越女一拱手,没有第二句话。
    “噢呀,”春申君也是一拱手急迫问,“莫非大师有疾在身?”
    鲁仲连摇摇头:“稍待再说。哎,饿了,吃喝要紧。”
    春申君一阵大笑:“噢呀糊涂,看,一只烤肥羊!”
    三人来到篝火前,铁架上的那只肥大的黄羊正在烟火下吱噜吱噜地冒油,焦黄得肉香弥漫。鲁仲连眼睛一亮,手中马缰一撂,三步并作两步过来便要上手,又猛然回身:“哎?春申君,如何你一个人?屈子何在?”春申君一脸苦笑:“噢呀,这位仁兄也是,日每要在水边转悠得两个时辰。今日等你,我没有陪他去了。”骤然之间,春申君哽咽一声,又勉力笑着望了望衔山的落日,“等等,也该回来了。”
    鲁仲连心下一沉,一脸的兴奋倏忽之间连同汗水一起敛去了,只怔怔地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一声沉重的叹息。
    “是他么?”小越女指着漫天霞光里一个小小的黑点。
    春申君笑道:“噢呀,一群水鸟飞舞,哪里是人了?”
    “水鸟之下,有一人。看,中间那个黑点。”小越女指点着。
    渐渐地,黑点变得清晰了——一个须发灰白衣衫褴褛的老人踽踽独行,一群不知名的鸟儿跳跃飞旋在周围,呢喃啁啾,不胜依依。将近青山,老人一挥手长声吟哦:“小精灵,回去也,汨罗水的月亮在等着你们——”话音落点,鸟儿们齐齐地呼啦一声展翅飞去了。
    鲁仲连大是惊愕,声音不禁颤抖:“春申君,先生失心疯了?”
    小越女咯咯笑道:“与鸟兽通灵,原是个心境,如何便心疯?真是……”脸一红,分明是生生咽下了那个已到口边的笨字。
    春申君站起身来遥遥高声道:“噢呀屈原兄,你看谁来也!”
    老人遥遥笑问:“千里驹乘着春风来了?”
    鲁仲连大步迎上深深一躬:“临淄鲁仲连,拜见大司马。”
    老人哈哈大笑:“大司马?哎呀,老夫听着都耳生了。”说着拉住鲁仲连走到篝火前,将鲁仲连摁到草席上,“春寒泛湿,靠火近点好。”春申君走过来笑道:“噢呀,这里还有一个,屈兄老眼昏花么?”老人一番打量,骤然惊叹吟哦:“呜呼!美细渺兮宜修,趁西风兮桂舟,令汨罗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小越女惊讶道:“老伯伯,水都不流了,我是个灾星么?”三人不禁一阵大笑,鲁仲连笑道:“先生夸赞你,说你细宜装扮,轻柔乘风,连汨罗水都被你迷得没有了波浪。笨!”小越女脸色顿时绯红,高兴得咯咯直笑:“原是笨,怕你说么?”又向老人一躬,“老伯伯,越燕见过,老师问你好。”老人困惑道:“老师?姑娘的老师老夫识得?”春申君笑道:“噢呀屈兄,这越燕姑娘是南墨弟子了。”老人恍然大笑:“光阴如白驹过隙兮,故人忘却。姑娘,你师可好?还那般终日愤愤然么?”鲁仲连接道:“大师修成高人风骨,恬淡得快成庄子了,若有愤愤然,倒是天下之福了。”老人抚着杂乱的长须点头叹息:“岁月悠悠,不变难得,变亦难得,尽皆天意也。”
    “噢呀,烤羊好了,边吃边说。”春申君从茅屋中提出两个坛子叫了起来。
    老人笑道:“来,姑娘坐了。春申君拉来了一车酒,仲连痛饮便是。”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一轮尚未饱满的月亮挂在青山之角,山水一片朦胧。四人围坐篝火之前,打开酒坛,切下烤羊,吃喝起来。片刻之间,鲁仲连已将半只烤羊撕掳干净,将两只沾满油腻肉屑的大手在衣襟上一抹,打开那坛专门为他准备的老齐烈酒,一碗一碗地痛饮起来。
    “噢呀,猛士多饕餮,仲连是个注脚了。”春申君一介贵胄,纵然豪爽,讲究吃相雅致也成了习惯,见鲁仲连风卷残云,不禁大笑。
    屈原笑道:“唯大英雄真本色。本色者,天授也。人想学,也是难。”
    鲁仲连哈哈大笑:“我听孟尝君说,当年的张仪也是狼吞虎咽,全无拘谨。苏秦却是礼仪法度中规中矩。大司马,你说这两人秉性,如何也是一纵一横?”
    屈原脸色一沉:“狼子张仪,如何能与苏秦相提并论。”
    春申君笑道:“噢呀,屈原兄最烦那个张仪了,仲连说他何来?”
    “不是烦,是恨!”屈原脸色阴沉,“国之仇雠,豺狼爪牙,老夫与之不共戴天。”
    “好!”鲁仲连啪地一拍掌高声赞叹,“大司马国恨在心,楚国有望。”
    屈原长叹一声:“楚国啊楚国,只可惜大好河山也!”
    “噢呀屈原兄,”春申君适时插上道,“我与仲连谋划日久,要来一番大举动。若时势有变,你得出山,不能退却了。”
    屈原目光一闪:“鲁仲连为何要为楚国担当?”
    “大司马差矣。”鲁仲连面色肃然,“仲连不是为楚国担当,是为天下担当。若是苏秦在世,齐国有望,仲连自然不会舍近求远。”
    “你且打住。”屈原急迫道,“苏秦变法之后,齐国如日中天,如何无望了?”
    “大司马放逐多年,却不知今日之齐国,再也不是昔日之齐国了。”鲁仲连一声叹息,将齐宣王之后的齐国变化大体说了一遍,更对齐王田地的秉性与诸般怪异作为备细叙说,末了道,“国有此等君王,国之栋梁摧折,贤良出走,民怨沸腾,天下视若公敌,齐国却如何领袖天下?仲连身为纵横策士,决意承袭苏秦之志,为天下谋划一条非秦大道。此事之要,首在一个大国强力推行变法,进而领袖天下,最后诛灭强秦!”
    “好志气!”屈原一声赞叹,“后生如斯,诚可畏也。”
    “噢呀屈原兄!”春申君大是激动,“仲连以为:山东六国,唯你视变法强国为生命,视楚国强大为终身追求。他说服了我,激励了我,才有这番谋划!”
    “快说说,何等谋划?”屈原等不及春申君说完了。
    鲁仲连痛饮一碗烈酒,嘴一抹低声说了起来,一口气竟说了小半个时辰。三人都很激奋,又商议了诸多细节,不觉已到了月上中天。屈原兴奋难耐,抱来大堆树枝干柴又点亮了篝火。春申君笑道:“噢呀屈兄,你可有新诗,吟诵一篇了。”
    “老伯伯诗念得好哩!”小越女高兴地笑了起来。
    “也好,”屈原笑道,“常年在山,做得一篇《山鬼》,我便唱来。”
    “老伯伯唱,我来吹埙,楚歌是么?”小越女从随身袋中拿出一只黝黑的陶埙,轻轻一触嘴唇,埙音飞了起来,与寻常埙音的呜咽低沉大是不同。
    “好埙!”屈原起身一声赞叹,挥舞着褴褛的大袖,脚下猛然一顿,起舞高歌:
    若!有人兮山之阿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
    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
    东风飘兮神灵雨
    雷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石磊磊兮葛蔓蔓
    君思我兮何超远
    若!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歌声随着埙声,飘飘去了。屈原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方才的激奋荡然无存。鲁仲连与春申君也是良久默然。小越女唏嘘不止,抹着泪笑道:“老伯伯,这山鬼是个女鬼,找不见她钟爱的公子了,对么?”
    屈原骤然大笑,摇摇晃晃地跌倒在了篝火旁。
    春天的郢都,水门内的小船又泊成了诱人的风华。
    连接街市的那道白石桥行人如梭,时有商旅走来呼唤船只出城,码头总有一阵热情温馨的吴侬软语荡漾开来。时近正午,白石桥过来了一队甲士,匆匆封住了街市一边的桥头。紧接着一队挑夫上了石桥,后面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中年人,丝衣华丽腰悬长剑,马后又是两名带剑武士,气势与寻常商旅大是不同。这班人马一出现,码头的船工们顿时骚动起来,相互观望,几乎是永远挂在脸上的笑容倏忽消退,非但没有人上前延揽生意,反而是一片惶惶不安。
    “侬看看,官府又要送货出城了。”
    “一钱不给,还是远水,谁个去了?”
    “有谁欠官府劳役了?趁早上去应酬,免他瞎点我等。”
    “弗为弗为,谁欠劳役,还不找死了?”
    正在此时,那个华贵的中年官员走下石桥,傲慢地向码头一挥手道:“王宫运货,顶替劳役,谁个愿去了?”连问三声,没有一人回答。官员脸色骤然涨红,向后一招手:“来人!给我点出四条大船,谁敢违抗,立杀无赦!”桥上甲士轰然一声拥来,便要下码头强点船只。
    突然之间,船工最后边一人高喊:“我等六船愿去,弗要点了。”
    官员一阵大笑:“就说嘛,偌大楚国,没有顺民了?”又骤然拉下脸对着船工们吼道,“尔等本是吴越贱民,日后若再不敬重大楚官府,船只一体烧了。教尔等冻死饿死,葬身鱼腹!听见了么?”
    船工们死死一片沉默。官员正要发作,那几只划过来的大船上一个黝黑精瘦的汉子在船头拱手笑道:“上大夫何须与吴越贱民计较?请上船便了,今日正好顺风!”官员立刻阴云消散,变脸笑道:“一个船工,你如何知道本官是上大夫了?”黝黑汉子极是恭顺地笑着:“靳尚大夫是大楚栋梁,天下皆知。我等山野庶民,如雷贯耳。”官员极感受用,大是感叹:“我靳尚有如此口碑,上天有眼也。来人,赏船家赤金一方!”
    靳尚身后一个武士喊一声:“船家看好了。”嗖的一声凌空掷过来一个金饼。黝黑汉子受宠若惊,忙在船头踉跄来接,不防一步滑倒,扑通一声与方金一起落水,引得周围船家一片大笑。待黝黑汉子水淋淋爬上船来,靳尚高声笑道:“不打紧,到了王后别宫再赏你一个。”落汤鸡一般的黝黑汉子连忙拱手惶恐道:“小民原是学过几日功夫,想在大人面前露一手,不想却栽了,见笑见笑。”靳尚大笑道:“好,不用勘验,便是你这几只船了,你要真有功夫,本官还不用你呢。”笑罢转身下令,“来人,货物上船。”
    片刻之间,货物装满了四只大船。靳尚指着两只空船矜持地下令:“押船甲士一只船,本官一只船,上。”二十多名甲士拥到了最后的船上,靳尚却与自己的两名护卫一匹骏马上了黝黑汉子精致的乌篷小舟。黝黑汉子惶恐笑道:“大人,船小不吃重,大人宝马能否……”靳尚一挥手道:“你两个下去,上那只大船。”两名护卫稍有犹豫,靳尚脸色一沉:“下去!你俩合起来还没这匹马值钱。它是王后的宝贝,明白么?”护卫诺诺连声,连忙下了小船挤到大船上去了。
    “开船了——”黝黑汉子一声唱喝,满载甲士的大船悠然出了码头,之后四只货船,最后是黝黑汉子的乌篷小舟。奇怪的是,码头上所有观望的船家都没有那一声热切的顺风辞,只是冷冷地看着船队出了水门,进了水道,始终没有一个人说话。
    船队出了水门,黝黑汉子一声长呼:“官府货船,扯帆快桨——”载货大船的船家与桨手们“嗨”的一声应答,各船大帆倏忽扯起,桨手们也齐齐地甩开了膀子划水,船队满帆快桨,片刻漂进了云梦泽北岸。不想一进云梦泽汪洋水面,吃重货船便悠悠地慢了下来。黝黑汉子喊了一声:“桨手们歇歇乏,上大夫要在前方漫游散心,我在前面等了。”说罢大橹猛然一划,乌篷小船走云一般掠过船队悠然去了。
    大船水手们齐声高喊:“老大好身手!彩——”
    片刻之后,乌篷小船又飘然飞了回来,船头却赫然站着一个裙裾飘飘的少女。大船甲士们惊愕之际,少女一声长长的呼哨,载满甲士的大船骤然倾斜,樯桅哗啦折断,硬生生地翻了过去。甲士们惊慌呼喊间已经全部落水,虽则说楚人善水,怎奈被大船扣在上面,又是铁甲在身,绝大部分在顷刻之间一命呜呼。两名护卫与几个本领高强的甲士头目勉强逃脱,刚刚浮出水面便被大铁桨迎头拍去,鲜血立刻渗出了一团红云。不消片刻,全部甲士死了个一干二净。
    小船少女又是一声呼哨。十多个桨手飞扑水中。将十几具尸体举到了船上。也是片刻之间,又有十几个甲士站在了最前边的大船上。少女一挥手,乌篷小船飞了出去,几艘大船悠悠地跟在了后边。
    船队沿着云梦北岸行得小半个时辰,北面山腰一座小小城堡遥遥在望。渐渐靠近,山坳里弯出了一个小港湾,一片青石码头横在了眼前。乌篷小船一靠岸,船头少女倏忽不见,丝衣华贵的靳尚却赫然登岸。只见靳尚矜持地一挥手,接连靠岸的大船上十几个甲士押下一队挑夫,挑着各色货物上了山。
    靳尚大摇大摆地走在前边,看看将近城堡,城门外的守护甲士肃然躬身。靳尚也不理睬,只对后面呼喝道:“一帮贱民,都给我小心了。这都是王后的心爱之物,但有差错,拿他喂狗!”押货的甲士也是气势汹汹,不断地用长矛敲打着挑夫,跟着靳尚长驱直入进了城堡。又是小半个时辰,靳尚带着甲士押着挑夫们又出了城堡。
    片刻之间,船队飞云般漂走了,城堡依旧静悄悄地矗立着。
    次日清晨,郢都爆出了惊天奇闻:炙手可热的上大夫靳尚被秦国暗杀,头颅被挂在了王宫车马场的旗杆上!郢都街市立即大哗,人们弹冠相庆,酒肆大跌到一成价供国人聚酒庆贺。谁知偏偏就在国人欢腾的时刻,又有更加惊人的消息传来——王后郑袖被药杀在别宫密室,两日之后才被侍女发现!及至这则消息传开,郢都骤然沉默了。王后郑袖虽然也是与靳尚昭雎沆瀣一气,被楚人气狠狠地呼为“吴女”,然则毕竟是王后,国人若再欢呼庆贺,岂非连楚王也卷了进来?若楚王都是脏污不堪,那楚国还有指望么?自古以来,市井山野之庶民虽远离庙堂,但对朝局国事却最是明白,谁个是蛀虫奸佞,谁个是谋国栋梁,远远看去,分毫无差。楚国历经劫难,国人更是心明如镜,竟在死一般的沉默中酿出了一场令天下瞠目结舌的壮举。
    就在王后郑袖被药杀的消息传出的当夜,一支童谣在郢都巷闾传唱开来:
    皮已不存 袖也不正
    三闾不出 日口见刀
    天心无语 三楚大劫
    于是,郢都国人聚相议论,纷纷拆解这支童谣隐寓的天机。不说则已,一说之下,才发现这支童谣直白如画——“皮”为革,“革”为靳尚;“袖”,不说也是王后了;“三闾”是屈原,屈原正是在三闾大夫爵位上被放逐的;“日口刀”是昭,在楚国,“昭”没有别人,定是昭雎。如此一来,这支童谣便是在明告楚人:奸佞靳尚死了,行迹不正的王后也死了,若是三闾大夫还不出山,昭雎还要“见刀”!但是,中间两句连起来,却令人匪夷所思。屈原不出山,为何昭雎就要见刀?莫非上天在冥冥之中已经断定昭雎是阻挠屈原的死敌么?后两句更是蹊跷,天心本就无语,为何“三楚”就要遭逢大劫?“三楚”说的是大楚国,楚国本土连同吞并进来的吴越两国,自是三楚了。那么,“天心”究是何指?
    “噢呀!民心即天心!孟子说的了。”一个儒生突然大喊起来。
    “侬个透亮,天心便是民心!”一个吴地士子立即呼应。
    “彩——”众人大悟,轰然喝彩。
    “这便是说,”儒生压低了声音,“民心若是不动,楚国便是大难临头。”
    “心在肚子里,动又能如何了?”一个商人大皱眉头。
    众人一片大笑,吴地士子矜持地笑了:“侬毋晓得?民心动,是动于外。动于外,便是要教国君知道民心了。”
    “晓得晓得!”商人连连点头,“就是上万民书了。”
    “彩——”众人一声呼喝,“上万民书——”
    次日清晨,王宫车马场前所未有地变成了人山人海。
    商人停市,百工停业,船工停运,庶民百姓从四面八方拥向了王宫,挤满了一切可以插足的方寸之地,连车马场周边的大树上也挂满了各色人等。高大的王宫廊柱下,一片白发头颅打着一幅宽大的麻布,赫然八个血淋淋的大字——天心补楚,三闾秉政!守护王宫的军兵甲士不敢妄动,一员领班大将飞也似的跑进宫中禀报去了。
    楚怀王正在昏昏大睡。郑袖靳尚骤然死去,对这个年近花甲却依然精力旺盛的老国王不啻当头霹雳。多少年来,这个老国王已经完全习惯了昭雎、靳尚、郑袖给他支撑的全部日月。比他更老却更健旺的昭雎打理着朝局国事,他只点头摇头便了。正在盛年的靳尚沟通着他与外臣的诸般事务,间或还给他一些甜蜜的玩味。娇媚丰腴的郑袖仿佛永远都那么年轻诱人,每次都教他雄风大振。但凡郑袖带着王子去别宫小住,他便惶惶不可终日,纵是将几个绝色侍女百般蹂躏,也是索然无味,非郑袖回来与他反复折腾才能一泄如注,轻松地睡到日上中天。久而久之,他颓然靠在了这个三角人架上,万事都只在这三个人身上解决。楚怀王由衷地感念上天所赐,不能想象,假如有朝一日没了这个三人架,他将如何度日?
    便在他尽情咀嚼着一个国王的美味时,三人架的两个致命支撑突然摧折了。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时,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便骤然昏了过去。及至醒来,他浮上的第一个念头便是:上天纵要惩罚他,如何不教昭雎去死?却让两个最心爱的人死了?他不吃不喝不睡,只在园林中焦躁地转悠,完全想不起自己该做什么。一个侍女领班甚是精明,派来了四个平日做郑袖替身的柔媚侍女,操着与郑袖全无二致的吴侬软语,莺莺燕燕地拥着他漫游。一夜漫游将尽,他终于颓然软倒在四具柔软劲韧的肉体上昏昏睡去……
    “禀报我王,出大事了……”宫门将领匆匆进来,却钉子一般愣怔了。
    晨雾之中,绿草地上一顶白纱帐篷,四个侍女与须发灰白的老国王重叠纠缠在一起,粗细鼾声也混杂在一起,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寂静得一片森然。
    “内侍何在?郎中何在!”宫门将军大喊起来。
    “侬毋聒噪了!”一个裙裾飘飘的侍女头目不知从何等地方飞了出来,圆睁杏眼压低声音嚷嚷着,“侬毋晓得大王两日两夜没困觉?侬毋长眼,嚷嚷大王醒来谁个消受了?侬要有事,找令尹去了。现时大王醒来也没个用,晓得无?”
    宫门将军哭笑不得,想发作却又不敢。这些吴语侍女都是王后郑袖的从嫁心腹,更是楚王的寝室尤物,寻常时日等闲大臣也得看她们脸色,此时楚王没睡过劲儿,没准儿被吵醒了还真将他一刀问斩,何苦来哉。想到这里,将军诺诺连声地走了,一出宫门立马派出飞骑向令尹昭雎告急。
    昭雎这几日正在心惊肉跳。
    靳尚死讯传出时,他很是高兴了一阵子——这个弄臣近年来气焰日盛,借着男风女风一齐得宠,时不时对他这个令尹还带点儿颜色,指斥他这事没办好那事没办好,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此子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死得正在其时。谁知还没回过味来,郑袖就被药杀了。这一下,昭雎可是冷汗直流。说到底,郑袖是他的人,是他对楚王设下的绞龙索。二十多年来,要是没有郑袖在王宫撑持,昭雎当真不知死了几回。如今有人一举杀了靳尚郑袖,可见这股势力决然是来头不小。他们能杀这两个精明得每个毛孔都在算计人的人精,可见谋划之周到细致。令昭雎更为不安的是,这股神秘势力为何要杀靳尚郑袖?反复思忖,昭雎认准了只有一个答案:是楚国的新派势力要改变朝局,挟制楚王变法。果真如此,这股势力岂能放过他这个新派死敌?可是,他们为何要放过他呢?没有机会得手?决然不是。只有一个可能:要选另一个时机杀他,以期造成更大的震撼。这个时机,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变法人物将要出山之前,杀他这个世族魁首为变法祭旗。除此而外,还能做何解释?
    昭雎是只千年老狐,既有冷静的评判,又有狡诈的对策。反复思虑,他选定了以静制动这个应对晦明乱局的古老准则,抱定了在这个强劲的风头上蛰伏隐匿的主意,将府中护卫部署得铁桶也似,却绝不踏出府门一步。只要躲过这险境,新派又能奈我何?谁能保定那个朝三暮四的楚王一定会重新起用新派人物?
    正在此时,侄子子兰匆匆来到书房,说禁军司马飞马急报:郢都国人宫前血书请愿,强请楚王重新起用屈原变法;楚王昏睡,朝臣不出,紧急请命令尹处置。
    “呵呵,棋在这里了。”须发如雪虬结在头顶盘成了一支白冠,老昭雎两眼闪烁着细亮的光芒,“先杀宫中对手,再以民谣煽动国人上书,而后改变朝局。算器倒是不错。子兰,你也做过一回大将了,想想,该如何处置?”
    “无论如何,不能教屈原出山!”子兰咬牙切齿,“否则,昭氏举族当灭。”
    “我是问,目下之策该当如何?”昭雎对这位曾经做了一回上将军但却总是憨直骄横的侄子,每每总是大皱眉头。
    “目下楚王朝臣俱不理事,叔父当做中流砥柱!驱散乱民,稳定郢都,同时也铲除屈原黄歇之根基!”子兰大是慷慨。
    “之后如何?”
    “挟制楚王,以乱国罪灭了屈黄两族,叔父镇国摄政。”
    “再之后如何?”
    “叔父效伊尹之法,废黜放逐老楚王,拥立一个童子楚王。”
    “再再之后如何?”
    “昭氏代芈氏。若田齐代姜齐,立他一个新楚国!”
    “好!”老昭雎第一次赞赏了侄子,“你能看得久远,这件大事便交给你去做。”说罢走进里间,一阵轻微地响动,抱着一个铜匣走出来放到书案上:“打开。”子兰一端详,眼中放光,熟练地打开铜匣,不禁惊叹一声:“兵符!”昭雎冷冷一笑:“这是我秘藏之兵符。你用它即刻调一万精兵,驱散乱民,围住王宫,不许任何人进出。记住,给府邸留一千铁甲武士,防备那股势力得寸进尺。”
    “明白!”子兰答应一声,大步出了书房。
    郢都之内除了王室禁军八千人,便是城防驻军六千人。作为一国都城,城内驻军只能维持在一定数量,不可能多多益善,最重要的防卫力量历来都驻扎在城外要塞隘口。这是天下通例。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实战需要——大军驻扎城外要塞,使敌方根本不能接近都城,这才是真正的防守。大军兵临城下,城内孤军困守,那只是极为特殊的驻兵要塞或偶然的战场情势。作为大国都城布防,历来都不会将大军龟缩在城池之内。
    唯其如此,子兰要调足一万人马,只能出城。都城内的王室禁军是只听楚王号令的。就是那六千城防驻军,也是要有特殊兵符才能接受上柱国之外的调遣的。楚国大族分治的历来传统:都城属王族领地,禁军与守军将领均由王族子弟担当,连兵士都是只从王族领地征发。楚怀王虽然颟顸,但对都城内兵马却也是掌控极严,特殊兵符连靳尚也没有见过。昭雎的兵符是十多年前子兰做上将军统帅六国联军时,昭雎以令尹调运粮草的权力得到的。六国联军战败,楚国上下惶惶不安,这只兵符竟鬼使神差地被人忘记了。
    楚制:调粮兵符须与调兵兵符同时勘合,大军才能离营。但是,城外大军主将却正好是昭阳,也是昭氏的后进英杰,论辈分还是子兰的宗亲侄子。当此非常之时,这只兵符等同王权,况且昭雎又是主政令尹,调一万兵马入城当是顺理成章。
    为防不测,子兰带了十名精锐骑士,一色快马长剑,出得北门向山谷要塞飞驰而去。这要塞军营距离郢都六十里之遥,翻过两道山梁便能望见军营旌旗,放开快马小半个时辰可到。刚刚翻过第一道山梁,下坡进入谷地时,突闻轰隆一声,前边六骑骤然消失。子兰战马突兀人立而起,嘶鸣后退,与后面连环飞驰的四骑结结实实撞在了一起,子兰顿时跌到马下,鼻子唰地喷出一股鲜血。饶是如此,子兰顾不得疼痛,立即拔剑大呼:“有埋伏!你等断后,我去军营。”又飞身上马要绕过陷坑冲上山梁。
    恰恰此时,一道白影快如闪电般飞来。一个大回旋,子兰头颅飞去,一股血柱冲天腾起,连一声惨叫也没来得及喊出。白影堪堪掠过,一阵箭雨立即倾泻到谷地,片刻之间,陷坑六骑与地上四骑声息皆无。
    “兵符,给你了。”丛林中一个清亮的女声。
    “好!回郢都。”一个浑厚的男声在丛林回荡。
    马蹄如雨,骤然从山林席卷而去,山谷又恢复了一片宁静。
    日色过午,楚怀王终于呻吟着郑袖的名字醒来了。
    侍女头目连忙跪坐在地将他拥在怀里,一边抚摩一边呢喃抚慰:“大王别怕了,王后困觉了,一忽儿就来,就来,乖乖别怕,先喝一口白玉汁儿了,王后有,我也有呢,侬尝尝味道好么?哎哟,乖乖咬疼了……”自从郑袖生了王子,楚怀王便有了这个奇特的癖好,每次睡醒来都要郑袖给他喂奶,说那是上天白玉汁儿最好喝了。郑袖几日不在,极少开怀的侍女们又没有这上天白玉汁,只好任他将胸脯咬得出血。懵懂之时,不想这塞进嘴里包住脸膛的竟是肥嘟嘟一对可人物事。恍惚之间,老国王以为抱住的当真是郑袖,哼叫着一头扎进那雪白丰腴的怀中,狠狠咂得小半个时辰,才睁开眼睛抹着嘴坐了起来:“你,便是王后了!”手却只是指点着那对肥白的大奶子。
    “谢过大王隆恩——”侍女头目惊喜万状地猛然将老国王包在了胸前。
    楚怀王雄心大作,一番胡乱折腾,片刻之后满头大汗气喘咻咻,才觉得郁闷稍减,呵呵笑了:“这对尤物不输郑袖,上天有眼了。”
    “侬晓得无?人家跟王后原本就是姊妹了。”
    楚怀王哈哈大笑:“好了好了,姊妹便姊妹了。”
    正在楚怀王高兴的时刻,一个老内侍匆匆碎步跑来:“禀报我王:出事了!宫门拥满了市井庶人,已经跪了三个时辰,要我王出宫受书!”
    楚怀王顿时愣怔了,片刻之间却又恍然笑了:“我说也,哄哄嗡嗡甚个声响?原是市井坐宫,要减税么?去,找令尹了,本王管这等琐碎?”
    “宫门司马早报令尹了,令尹派出子兰将军,可子兰将军没有音信了!”
    楚怀王眼珠打转,一声高喊:“靳尚!”却又骤然打住,长叹一声,“乱也,走,本王出去看看啦。”刚要迈步,却回头高声下令,“来人,带新王后去寝宫养息。”又对衣衫零乱的侍女头目笑了笑,这才跟着老内侍走了出去。
    一到宫门廊柱下,楚怀王惊愕得站住了。生平之中,他只见过屈氏部族的族老们当年为屈原请命,人数也就是几百个,已经使他手足无措了,何曾见识过这人山人海?片刻之间,楚怀王觉得头轰的一声懵懂了,脸色发青,两眼笔直,不禁哆嗦起来。老内侍连忙靠前扶住低声道:“老朽之意:不管市井庶民如何请命,我王尽管答应住,管保无事了。”楚怀王顿时清醒,甩开老内侍笑道:“本王早就如此想了,用得你说?下去!”抖擞精神走到廊下矜持地一声高喝,“宫门将军何在?”
    “宫门将军朱英在!”
    “请庶民三老上前,本王召见。”
    “嗨!”朱英转身走下高高石阶,来到跪地请命的一片老人前高声宣谕,“请命人等听了:楚王有命,着三老上阶晋见。尔等推举三人,随我见王。”
    片刻之间,三个须发雪白的老人颤巍巍地跟着朱英走上了高高的三十六级台阶,场中民众翘首以待,鸦雀无声。大约顿饭时光,三个老人颤巍巍下了台阶,一个苍老嘶哑的声音喊了起来:“楚王英明,答应即刻下诏,召屈原大夫还都秉政!”
    “楚王万岁!”“屈原大夫万岁!”车马场顿时一片欢呼。
    “昭雎老狐,如何处置?”有人高声呼喊起来。
    “且慢了。”一个老人笑了,“楚王说了,即刻下诏,罢黜昭雎令尹之职!”
    “彩——”“楚王明断!”“楚国万岁!”一片山呼海啸掠过了广场。
    突然,随着一阵骤雨般马蹄声,一骑飞到王宫阶下一声高喊:“夷陵军报,秦军攻楚——”万千人众顿时僵住。不迟不早,秦国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攻来,谁来统兵对阵?大楚国还能保得住么?
    四 江峡大战 水陆破楚
    经过一冬紧张运筹,冰消雪化的三月,秦国水军终于编成了。
    河内战事一结束,白起给魏冄留下一万铁骑,马不停蹄地班师蓝田,自己又星夜赶回了咸阳。晋见宣太后之后,白起匆匆与荆梅成婚了。这是宣太后的命令:白起不成婚,哪儿也不许去。白起与荆梅原本都没有立即成婚的意愿。可宣太后说得明白:“大将三十无家室,君之罪也。白起若无荆梅这个念想,我能教他等到今日了?一个才士孤女,一个国家干城,却都是孤身漂泊,教我如何做这一国太后了?明日便成婚!我看这也是荆老义士生前遗愿,我便做主了。”白起对这个青梅竹马的师妹原是一片深情,但毕竟从来没有挑明过婚事,老师死得突然,也没有明白说过此事该当如何,所以就存了个与荆梅相处慢慢再说的心思。荆梅深爱白起,却因他戎马倥偬,总是没有相处一吐心思的时机,也暗暗打定了主意,要改扮男装入军照拂白起,相机再说。如今教宣太后快人快语说了个透亮,俩人红着脸不说话,也算是默许了。于是,宣太后立即亲自操持,半日之间便将白起的大良造府收拾得焕然一新。当晚,宣太后带着陪嫁的十名侍女十名官仆,用一辆结满红绫的篷车将荆梅从王城送到了大良造府,沿途观者如潮,热闹非凡。到得府邸,秦昭王亲自司礼主婚,全部在咸阳的秦国大臣几乎都来庆贺,可谓天下独一无二的成婚盛典。
    白起素来对不合自己身份的擢升与赐予都觉得忐忑不安,若是职爵之事,他一定会断然辞谢。可这是婚典,按照古老的习俗,国君太后出席功勋大臣的相关庆典也是常情,虽说自己只想悄悄办理,却实在不好推托。若是魏冄在咸阳,一定能体谅自己苦衷,替自己挡得一阵,可偏偏魏冄在河内忙碌,也只好顺势而下了。荆梅自然知道白起禀性心思,只是不断给他眼色:“忍忍,便过去了。”
    一则是战事在心,二则是实在不堪连绵不断的饮宴盛典。大婚次日,白起一马飞出咸阳,直奔蓝田大营去了。及至日上三竿,宣太后亲乘华车来迎新婚夫妇入宫大宴时,竟只有朴实娴静的荆梅一个人了。荆梅只施得一礼,还没有说话,宣太后便又气又笑道:“这个白起不像话。扔下一个新娘走了,是么?虽说也是国事,可我这个娘家人如何过得去了?荆梅,你莫上心,我这便派人将他给追回来,任你处罚,晓得无?”叮当一串体己话。荆梅噗地笑了:“太后莫生气,他就那根犟牛筋,但有仗打,甚事也不顾。”宣太后呵呵笑道:“有这想头便好。你也别生气,左右你一个人我一个人,索性跟我进宫住几日去。”荆梅笑道:“白起是个粗土人,府中乱得一团糟,容我收拾得两日,再去拜谢太后如何?”宣太后笑了:“新娘子知道当家了,好事也。哪有个不行的理论。哎,进宫可不是拜谢我,是你我一起热闹些许,记住了?除非白起回来,你想来便来。”说罢又叫过侍女仆人的头目叮嘱一番,这才上车走了。
    白起进得蓝田大营,立即开始筹划攻楚大战。
    按照预先谋划,白起第一件事是派出飞骑特使直下江州,限期在一月之内将打造好的战船接收下水,并征发三千名水手等候成军。第二件事,派出蒙骜暂为水军大将,立即奔赴南郑,征发两万汉水子弟练成水军。两件事部署妥当,白起教中军司马将搜集来的楚国山水图与郡县城相关典籍全部搬到后帐,埋头揣摩伐楚细节。
    大约从西周时起,中原便称楚国与江南小邦国为“南国”。《诗?小雅?四月》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的咏唱。后来,南国诸侯们渐渐地被楚国一一蚕食了,及至吴越被灭,淮水之南便是楚国天下了。广袤华夏,除了西南巴蜀被秦国占领,整个江南、东南、岭南的苍茫万里,都是楚国疆域。虽说楚国对岭南的实际控制很松散,但是各个岭南部族都以楚国为宗主,却是任谁都承认的事实。也就是说,整个北部华夏战国的所有土地加起来,也比一个楚国大不了多少。于是,对大河之北的中原各战国来说,攻取楚地成了梦寐以求的远图。自春秋以来,中原诸侯以晋、秦、齐为首,不知多少次地与楚国开战,可是,都从来没有打到过云梦泽与长江北岸,激烈的大战从来都只发生在淮水南北区域。到了战国中期,反倒是楚国向北扩张到了淮水以北,直接与魏国韩国在颍水接壤。若从颍水的陈县(楚国北部要塞,也是楚国末期最后一个都城)直达岭南,那可当真是荒莽万里河山。从几百年的战事看,大多数时期,中原战国的军力还都是强大于楚国的,可为何偏是夺不来楚国土地,反而是楚国步步北上?
    攻楚之前,白起想得最多的,便是这个难解之谜。
    自从与老师临终谈兵,读了老师赠送的兵书,白起打仗的思路大大开阔起来。白起出身行伍,在战场造诣上很早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举凡步骑战法、军营调度、辎重运筹、行兵布阵、安营扎寨、长途奔袭等,他都能从一个士兵所能够解决的细节上变换创造出种种独特战法。甲胄兵器的重量,军营帐篷的大小,军食制作的种类,他都能找出最利于作战且又最方便军士行动的最好配置。正因为如此,白起在千夫长的位置上就已经屡次能对大军作战提出精到见解了。尤其是河外伊阙之战大破六国联军、河内之战夺魏六十余城这两场以他为统帅的大战之后,白起骤然成熟了。再读兵法经典,他对往昔战事便有了深彻回顾。根本之点在于,他真正悟到了战之胜负根本在疆场之外的道理,也明白了诸如孙武吴起司马穰苴那样的兵家圣者,为何要用大量篇幅去论说战场之外的国政、民生乃至人心向背等的奥秘。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白起开始谋划对楚大战。为了思虑更为扎实,他专门与魏冄做了一番探究。
    “穰侯以为,中原强兵,何以百年来不能夺楚十城以上?”
    “白起啊,你又瞄上楚国了?”魏冄哈哈大笑,“老夫之见,却很简单:楚有江水天险,中原无水军,陆路无法逾越,可是了?”
    白起道:“即或江水难以逾越,淮水总可以强渡,何以淮北之地也在楚国手中?”
    魏冄一怔:“也是,淮北之地打了百余年,反倒教楚国占了大半,你说说是何道理?”
    “白起以为,道理有二:其一,中原战国战法单一,百余年来唯知从淮北与楚国接壤处开打。楚国淮南江南之广袤本土从未受过威胁,可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力粮草做长期抗衡。纵有一战数战之败,也不伤元气。是故楚国虽弱,却能矗立淮北不退。中原战国虽强,却不能夺取淮北,更不能逼近江水。此为战法谋略之误。”
    “有理!”魏冄拍案而起,“其二?”
    “其二,大局评判有误。中原战国历来视楚国为南蛮;一如长期视秦国为西蛮;错认唯有淮北淮南才是丰腴之地,汉水、江南、江东、岭南皆是蛮荒莽苍之地,纵拼力夺来,亦于国无助。与此同时,楚国使节、商旅也在中原反复张扬江南荒莽贫瘠远不如中原富庶,楚国要富强,唯有夺取淮北,等等,混淆中原视听,使中原战国误以为果然如此。此一失误,与张仪当年对巴蜀评判之误如出一辙。明锐如张仪者,尚且以为巴蜀蛮荒不毛之地夺之无益,更何况寻常人等?”
    魏冄一阵默然,良久喟然一叹:“洞若观火,此之谓也!白起啊,老夫是老楚人了,也没想到这战场之外啊。”说着双目炯炯生光,“你既有此想,定有长策,说说了。”
    白起走到魏冄书房的那张《九州山水图》下,指点着道:“天下之大,唯江南为最后争夺之地。天赐地利,秦国西南恰与楚国相连,夺得楚国半壁河山,可成秦国更大根基。若得攻楚战胜,便要另辟蹊径:避开淮北老战场,从巴蜀直下江水云梦泽,夺取楚国江汉根基,一举使楚国衰颓。”
    魏冄长长地一吁:“如此打法,秦军之短了。我方水军,弱于楚国水师啊。”
    白起指着蜿蜒江水道:“楚国水师虽强,然多在吴越之地。云梦泽舟师只是老楚旧部,且长期无水战,兵力已经大大减少。我方水军虽是初建,用途却主要在于运兵,而不是开入云梦泽与楚国水师对阵。我军之要,在于顺流东下,夺取江汉之地的城池,站定陆上根基。”
    “好!”魏冄一拍掌,“你将此谋划立即上书。这一番比不得中原陆战,要大动干戈。还是那句老话:老夫给你抱住后腰,只管放手去做。”
    “上书太后秦王,穰侯连署如何?”
    魏冄目光一闪,恍然笑道:“好!算老夫一个。老夫楚人,朝野心安。”
    宣太后与秦昭王立即批下了这卷将相上书,并给白起加了一个特职“大良造上将军兼领巴蜀两郡”,同时立即派出快马特使知会巴蜀相陈庄“凡涉军事,悉听白起调遣”。接着便是白起的一道火急军令:“悉数调遣原有战船聚江州,并打造新战船一百艘,限来春三月完工。”
    幕府揣摩三日,白起已经将攻楚方略详细拟定——以战船运兵,顺流下江登岸,夺取楚国汉中郡残余三城、黔中郡东北二十余城、巫郡江北二十余城。方略一定,白起立即升帐发令:以王龁为前军大将,王陵为中军策应,出动步骑大军八万,从武关南下,直插长江北岸的夷陵山地驻扎,等候水军东下。
    大军开拔,白起带着中军大帐一班军吏并一个百人骑士队,星夜从南山子午谷直插南郑,要在腊月之前赶到江州。虽然是一路崎岖难行,但白起一行都是当年随司马错奇袭巴蜀的山地老手,翻过南山又是一片春意,没有了中原之地的刺骨北风,却也走得畅快,不待一个月到了江州,恰恰是十一月底。
    快马斥候送来军报:先行到达南郑的蒙骜很是快捷,已经在汉水两岸招募了两万熟悉水性的精壮子弟加紧训练水上战法,专一等候巴郡战船东下。白起立即下令蒙骜:水军训练两个月后,开赴江北巫山秘密驻扎等候。
    诸事处置完毕,白起与陈庄一起来到江边船场查看战船。江州正卡在白水与江水的交汇口上,水面深阔,岩石成岸,上佳的天然船场。两人登上南岸船场的云车一望,江边樯桅如林,大小船只连绵不断一望无际,壮观非常。
    “共有多少战船?”白起大手向江中一划,仿佛要将所有战船都包揽过来。
    “大型战船两百艘,小型战船三百艘,不算吴越,比老楚战船多出百余艘。”
    “粮草辎重船能征发多少?”
    “官府货船八百余艘,征发商船千余艘,可得两千艘货船输送粮草辎重。”陈庄本是军中将领,做了文职不打仗大感憋闷,此次参与军旅,虽说不上阵,也很是兴奋。
    白起大手一挥:“好!下去看看那些大个头。水战靠船,不能大意。”
    “嗨!”陈庄将军一般应了一声,“上将军通晓军旅,若连水军也通了,便是天下无敌了。”白起笑道:“如何我便通不得水战?只要与打仗相关,我都要通了它。”说话间两人下得云车进入船场,开始逐一地登上大型战船察看。
    先看的是楼船。楼船是最大的战,船上起楼两层或三层,各层排列女墙、构筑战格、树立大旗、装置大型战与拍杆;顶楼是将帅金鼓号令与强弓硬弩手,船舷甲板可装载战车战马,桨手数十百人,可载兵士近千人。楼船非但可远距离地以战、拍杆攻击敌船,并可凭借自身重力“犁沉”敌船,威力极是强大。因了楼船是帅船,是战船之首,所以后来的水军将领便叫做“楼船将军”。这种楼船,春秋时期首先在吴国被打造出来,统率者便是赫赫大名的伍子胥。那时候的楼船,只能容纳两百余士兵桨手。到了战国中期,楼船技术已经普及沿水国家。楚国、齐国、魏国、秦国,都有了打造大型楼船的船场。楼船术更上层楼,打造得更大了。在秦国,打造楼船之地主要是巴郡的江州。
    再是艨冲。“外狭而长曰艨冲,以冲突敌船也。”这是古人对艨冲的说法。究其竟,这是一种船体狭长而速度快,用于临阵冲突的战船。
    这两种大型战船之外,便是可容数十名军士的攻击战船,主要是斗舰、先登、赤马三种。春秋时期,舰被叫做“槛”或“鉴”,战国之世才出现了“舰”这个名称。《释名》对这种“槛”船的解释是:“上下重板曰槛。四方施板以御矢石,其内如牢槛也。”正因了这种舰船有两层厚板打成的木寨,可以抵御敌船之飞矢流石,所以成为水战冲锋的主力战舰。
    先登与赤马,都是更为轻快的战船。“军行在前曰先登,登之向敌阵也。”也就是说,先登是一种抢登敌船或抢登滩头的攻击船。赤马则是轻疾快船。“轻疾者曰赤马舟,其体正赤,疾如战马也。”也就是说,这种快船船体轻速度快,船身涂成大红色,专门做船队的快速攻击力量。
    其余是特殊用途的船只。一种是侦察敌情的斥候船。“五百斛以上且有小屋曰斥候,以视敌之进退也。”斛,是春秋战国的量具,以斛计重量,说的是排水量。一斛若以三百斤计,五百斛即是十五万斤,大体相当后来五六吨的船只。作为敌情观测船,往往是统帅需要使用的,而且要相对高大,自然不会是小船。在实战之中,大型斥候船实际是斥候营号令指挥船。实际的侦察船叫做“艇”。艇是排水量二百斛以下的轻便小舟,除了水手,可乘一人或两人。在实战探敌之外,这种小艇也是临时上下大战船的快捷工具。
    察看完船场,白起怦然心动了。在此之前,他将这支水军的作用主要定在运兵与输送辎重两方面,但使步骑大军能够避开无休止的翻山越岭艰难攀登,粮草输送能够源源不断,秦军便有八九成胜算。这两点对于长途奔袭式的山地作战,恰恰是要命的关键环节。有一支船队能够以极大的输送力量越过崇山峻岭而直达战场,这对于精锐如秦军者,自然是最难得的。能做到这一点,白起已经是满足了。可如今一看这千余艘打造极为精良的各式战船,白起顿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谋划。
    “陈相,江州水手本领如何?”白起突兀一问。
    “没说的!”陈庄一指江面,“江州水手天下第一!楚国水面尽在大江下游,水流宽阔平稳,纵然云梦泽阔远如海,毕竟是险滩急流甚少。江州水手不同,常年出江东下,一道巫山大峡谷便是几百里,险滩无数,航道诡秘多变,直如生死鬼门关。江州水手但能上船出江,个顶个好把式!”
    “这三千水手都出过江?”
    “但凡操舵老大,都出过江。桨手只有两三成没出过,征召时一一查过。”
    “好!但有此等水手,秦国水军立马可待。”白起大是振奋,“立即以上将军代秦王名义,赐给所有造船工匠、操舵水手造士爵位,其余水手人赐十金,以彰显其舍业从军之功,大战之后再论功行赏。”
    “上将军明断!”陈庄高兴得一拍掌,“这些水手多以贩运盐、鱼为生,仓促应召原是有些不敢说的话。若人各赏赐,家人水手大是安心,士气便大涨!”
    “那好,你去办理。”
    “嗨!”陈庄挺胸一应大步去了。
    倏忽之间已是大年。白起与陈庄在岁末那一日,运了十车清酒三百头猪羊来到了船场,隆重犒劳打造战船的工匠与驻扎江边军营的三千水手。工匠水手们做梦也想不到,威震天下的赫赫上将军白起能在年关之际来犒赏他们这等贩夫走卒,一时间欢呼声响彻大江两岸,许多老工匠老水手们都是热泪盈眶,反复念叨着:“过往啥子么,眼下啥子么!有爵位,还有上将军赐酒过年,安逸哩安逸哩!”精壮水手们昂昂振奋,人人喝得满脸涨红,嗷嗷叫着要立即打仗。
    “父老兄弟们!”白起站在高高的船台上可着嗓子喊了起来,“歇工三日,好好过年。年节之后,出江东下,为国立功——”
    “不歇工!”万千人众齐齐地一片吼声,“下水!上船——出江——”
    白起眼中含着泪水,在船台上深深地一躬到底。
    于是,年关的江边船场变成了灯火喧嚣的大工地,也成了江州百姓倾泻报国热肠的热闹所在。巴蜀两地归秦已有三十余年,然则,寻常百姓对于秦国秦政还是生疏淡漠的。这次伐楚大战,江州第一次成了秦国的中心地带,上将军亲临巴郡,百姓们从实实在在的接触中,知道了秦国的奖励耕战究竟是个啥子法度,也实实在在地品咂到了这秦国法度就是比当年巴王的狠巴巴盘剥要好得多。单说这工匠水手赐爵一件事,便令巴人大是感动。祖祖辈辈千百年,何曾有过官府因了庶民“舍业从国”而立加赏赐的?再说筹集军粮,官府还是只买余粮,卖余粮多者也赐爵赏金。这样的官府,老百姓如何不感恩奋发?
    年关时节本是农闲。船场工匠水手不歇工的消息一传开,万千民众便络绎不绝地拥到了两江岸边,一船一船地送来了不计其数的鱼肉、熏肉、饭团与各种山果酒,一队一队的乐手昼夜守在两岸吹打。船场的工匠水手们更是热气腾腾,人人撂开了光膀子大汗淋漓地可着劲儿猛干。不消三五日,年节还没有过完,全部战船便顺利下水。三千水手们立即上船演练,两岸民众呐喊助威,一片如火如荼。
    二月初旬,白起登上了最大的一艘楼船,率领着六百余艘战船与两千余艘粮草辎重船浩浩荡荡地顺流直下了。狭窄湍急的江面上樯桅如林,船队连绵百余里,当真是前所未有的壮阔。
    船队行得三日,到了赤甲山峡谷江段。赤甲山是巴郡东部要塞关口,山头一关叫做扞关。扞关原是楚国建造的西部要塞,秦国夺得房陵之地后,楚国放弃了江峡段的长江防守,扞关便成了秦国巴郡的东部要塞。虽则如此,却由于没有水军,秦国对长江大峡谷的控制也是形同虚设,除了北岸盆地的城堡,沿江峡谷的城堡实际上仍然在时不时出没江峡的楚国水军控制之下。此次秦国船队大举东下,楚国水军早已退到了夷陵之下,峡谷江段平静无事。蒙骜率领三万水军已经在这里驻守了一月,将关下码头已经拓宽加深整修齐备。这一日,蒙骜在山头遥见江中“白”字大旗迎风招展,立刻命令小艇下水,亲自迎了上去。
    及至驶近楼船,被水手领着爬上高高的舷梯,在五六丈高的楼顶俯瞰江水滔滔旌旗连绵不断,蒙骜惊讶得连喊:“了不得!了不得!”白起从号令台走下来笑道:“有甚了不得?旱老虎不能变蛟龙?”蒙骜连连赞叹:“变得好变得好,有如此船队,楚国水军是个鸟!”白起破天荒地大笑起来:“好!这次要看你这水军主将的威风了。”蒙骜摩拳擦掌道:“你只说如何打?我让楚人尝尝大秦水军的厉害!”“你来。”白起拉着蒙骜进了号令舱,舱中钉着一幅可墙大的《沿江关塞图》,一指扞关位置,白起道:“旬日之内,你在扞关须将几万水军编成战船队,并须在江面演练几日。而后第一仗,是与夷陵水师对阵。歼灭夷陵水师,待步军攻克夷陵关城与江峡内两岸城池之后,你留两成水军封锁江峡,而后立即率水军东下,直逼云梦口威慑郢都。这是我军第一次水战,你说说胜算如何?”
    蒙骜是一员周密持重的大将,此刻断然点头:“八成胜算。我已探听清楚:夷陵水师只有百余艘中小战船,水军八千,关城守军两万,周遭百里没有后续援军。我在南郑征召的这两万水军,清一色的渔家子弟,个个在船上如走平地,只要江州水手本事好,演练成军当是快捷无误。我用三百艘战船包抄上去,哪有不赢之理?”
    “江州水手、修船工匠,都是天下第一。”白起一句赞叹,接着将江州故事说了一番,听得蒙骜连连感慨百般感奋。白起稍事停顿,接着指点大图道,“从明日开始,这楼船便是你的幕府舰。我要立即赶赴步骑大营,先期奇袭夷陵关,使夷陵水师失去陆上根基。”
    “我军粮草基地是否驻扎夷陵?”
    白起点头:“这件事有辎重营做。你所留下的两成水军,要确保粮草基地万无一失。粮草基地扎好后,只留五百艘货船运粮,其余千余艘空船一律运兵东下。”
    “嗨!”蒙骜领命,“我立即回扞关调兵下江。”赳赳去了。
    片时之间,楼船大旗飞动号角连绵,一排大战船缓缓靠上了扞关码头。白起将一应与蒙骜交接的后续军务都留给了中军司马办理,自己带着一班军吏与一个百人队乘着一艘斗舰靠上了码头,弃舟登岸,马不停蹄地向东北山地飞驰而去。
    三日之后的夜晚,正是春风料峭浮云遮月的时光。秦军三万精锐步兵乘着百余艘大货船悄然横渡峡内江,匆匆登岸,连夜绕道南岸夷陵关背后。夷陵城堡是三面靠山一面控江,西锁江峡,东控云梦,扼守在万里长江的咽喉地带,号称“天下第一要塞”。虽则如此,夷陵的防守却很松懈。根本原因,在于夷陵是水上要塞,而能在水战上与楚国水师较量者,似乎还数不上一家。虽然与秦国汉水房陵接壤,但秦国从来没有水军,又在中原刚刚打完河内,如何能横空杀来夷陵?纵然杀来,也是江中鱼鳖,何能与楚国水师抗衡?再加上郢都接连出事,军中大将都在各自探听本部族大臣情势,谁也不曾想到战事。水军大将其实早已经接到斥候飞报:秦军船队出江东来。将军也只说得一句“再探”,一笑了之。
    天将拂晓时分,夷陵关的三面高山骤然山火大起,无数渗透猛火油的火箭疾风骤雨般从三面山头倾泻到城中。不到顿饭时光,夷陵成了一片火海。满城惊慌逃窜之时,四面杀声大起,临江一面的关城之下又遇秦步军猛攻。伴着密集箭雨,猛烈的巨石战片刻间便将城门砸开,将城墙轰塌了几处大洞,黑压压秦军顿时如潮水般杀入城内。城内两万守军已经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如今正在混乱逃命,部伍荡然无存,将军士兵互不相识,没有一阵像样的抵抗,个把时辰内全部崩溃做了降兵。
    白起飞马入城,立即下令灭火,同时将降兵万余人全部集中到城后山地扎营。秦军也立即开出城外,在临江一面扎营防守。次日一早,楚军降卒全部遣散回乡。夷陵本是要塞之地,城中庶民原本只有两万余人,守军一去,秦军又不驻城内,城中庶民大是安静。
    夷陵关一丢,江中水师大为惊慌。全部百余艘战船云集江心,准备随时东下。可看得一日,秦军只在岸上扎营大骂,激他们上岸厮杀,江中却连个水军船只的影子也没有。一班水师将军们又骄横起来,觉得这只是秦军突袭的小股人马侥幸得手而已,于是一面飞报郢都令尹府,一面要拖住秦军,等待援军到来一战收复夷陵。可在江中一连等了十日,郢都竟然全无消息。夷陵水师大将昭成本是昭氏子弟,心想定然是郢都昭氏有了危难,否则老令尹不可能撇下此等大事不管,心念及此,立即下令水师东下郢都。可就在船队起锚之际,江峡中竟连绵涌出大队战船,樯桅如林旌旗招展号角震动山谷,斗舰赤马当先,楼船艨冲居中,直压夷陵水师而来。
    “升帆快桨——顺流开船——”昭成嘶声大喊起来。
    夷陵水师原本结成了水上营寨,全部百余艘战船在江心抛锚,船头向外围成了一个巨大的方形水寨。此时起锚开船,也须按照战船位置一一开动。就在船队开动一大半的时候,顺流急下的秦国轻型战船已经从江面两侧包抄了过来。江州水手惯走险滩急流,秦国的斗舰、先登、赤马在江中又快又稳,片刻之间便在下游全部截住了刚刚扬帆的夷陵水师。
    那艘最大的楼船缓缓从江心上游压了过来,楼顶蒙骜高声发令:“全体喊话:楚军投降,秦军不杀。”于是,楼船与艨冲两艘最大战船上的将士们一齐高声呐喊:“楚军投降——秦军不杀——”紧接着其余战船的兵士们也齐声呐喊,声震峡谷。
    昭成一看大势,明是走脱不了,骤然哈哈大笑:“楚国纵弱,水师却是战无不胜了。蒙骜,你可敢教我摆开阵势一战?!”楼船顶上的蒙骜冷冷一笑,立即高声下令:“船队后退一箭,待夷陵水师列阵水战。”顷刻之间,秦国的黑色船队包围圈齐齐后撤,空开了江心深水地带。昭成大喊一声:“百船水阵,展开——”但见夷陵水师的百余艘战船徐徐展开,船头一律向外,在江心排成了一个巨大的圆阵,仿佛一座刀枪丛林的大山缓缓地顺流压下,喊杀声一起,箭雨急剧向秦军船队泼来。
    蒙骜高声发令:“号角:斗舰截杀下游。先登赤马游击两翼,楼船艨冲全力压下。”
    一阵呜呜号角,秦军船队各各竖起盾牌快速靠拢江心圆阵。楼船上渗透猛火油的连弩火箭带着尖锐的呼啸,直钉黄色船阵的帆布桅杆船舱。甲板的战将巨大的石头隆隆砸向敌船。与此同时,那艘坚固高大的艨冲也泼着箭雨以泰山压顶之势隆隆撞上黄色水阵。夷陵水师都是中小战船,面对庞然大物撞来,船阵后队不由自主地漂开。此时楼船也隆隆压来,每遇一船,巨大的拍杆便从高处轰隆隆砸下,黄色小船顿时被拍击得樯桅摧折剧烈摇晃。当此之际,两面先登、赤马快船上的水军甲士吼叫着跳上了敌船猛烈地厮杀。夷陵水师的一大半立即陷入混乱之中。
    在下游迎头截杀的斗舰战法却是奇特:几十只战船一字在江面横开,全部抛锚固定,只是将强弩猛火油箭迎面射去。按水战之法,上游战船顺流而下具有极大的冲力优势,在都靠风帆与桨手做动力的战船上,下游战船很难抵抗上游战船的冲杀。可秦军战船却匪夷所思地抛锚固船,分明死战架势。
    昭成大吼一声:“冲开下江——”前行二十多只快船支起盾牌鼓帆快桨全力冲来,要生生撞开封锁夺路下江。正在此时,秦军斗舰头领一声呼哨,一片赤膊水军飞鱼般跃起入水,倏忽沉入江中。昭成大喊一声:“防备凿船,飞鱼下水!”被称做“飞鱼”的应急水手正待下水,对面箭雨却劲急封住了江面,飞鱼们迟迟不得动弹。
    这片时之间,只见江中气泡翻滚,水流打漩,楚军惊慌声四起:“不好了!进水了进水了!”楚军战船本来轻便,一旦凿开进水便是势不可挡。一时之间,前行战船已经纷纷倾斜入水,楚军士兵一片惊慌呼喊。两翼游击的秦军战船趁势杀上楚国残存战船。大约两三个时辰,夷陵水师在一片厮杀中全军覆没了。
    夷陵之战一结束,秦军立即封锁峡江出口。而后两万步军乘坐大船溯江入峡,攻占峡江两岸的要塞城池。这峡江两岸,本来是楚国屈氏部族的故乡,也就是屈原的故乡。后来屈氏成为楚国大族,被封在了洞庭郡的丰腴地带,这里只留下了很少的屈氏老族人。因了峡江荒险贫瘠,没有大族愿意受封此地,便做了官府“王地”。因是官地,自当由官府派军防守。但楚国广袤,类似如此荒险城池颇多,只在夷陵驻得一军。除了屈氏老城姊归,峡江内那些地势险峻的城堡大都少有驻军。说是攻占,秦军却几乎没有打仗,旬日之间一一接收了这些城堡,拿下了整个长江上游。
    三月底,长江春水浩浩的时节,白起大军两千余艘战船大举东下,直逼郢都。
    五 白起激楚烧夷陵
    郢都已经成了一团乱麻。
    秦军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杀来,完全打乱了鲁仲连与春申君的谋划——屈原将出未出,昭雎将除未除,楚怀王将醒未醒,朝野惶惶不可终日,朝局国事一时没有了主心骨。鲁仲连跌脚大骂:“虎狼秦国!坏我好局,鲁仲连与你不共戴天!”春申君铁青着脸色只不做声,沉默良久断然道:“噢呀,此时不能再乱,须得举国同心,挽救危局!”鲁仲连目光一闪:“如何个举国同心?”春申君道:“噢呀,请出昭雎,与楚王共商应急啦。”鲁仲连愤然作色:“春申君,你如何不说借此推出屈原!莫非白起明日就能打来了?”春申君急迫道:“噢呀仲连,楚国大军三十余万,昭氏封地兵员几占三成。仓促之间,没有昭雎出面,且不说大军是否生乱,单说这粮草辎重便难以为继。屈原变法,那是远图。楚国一旦没有了,谁给谁去变法!”春申君自觉太过激烈,长叹一声,“再说了,自丹阳战败,八万新军覆没,屈氏部族已没有了根基。我等纵然强扶屈原主政,只能激发楚国旧族叛乱,谁去打仗?仲连,这是楚国。没有老世族支撑,甚事都是寸步难行啦。”
    鲁仲连默然,良久冷冷一笑:“我却忘了,春申君也是老世族。”说罢一拱手,“告辞!”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春申君连连摇头,骤然之间泪如泉涌,却也没有追赶鲁仲连,思忖一阵,一抹泪水跳上轺车直奔王宫。当晚,垂头丧气的楚怀王特召昭雎入宫,与春申君共商应急之策。昭雎一接急报,顿时精神大振——上苍有眼,昭氏又一次转危为安。
    此刻进宫,老昭雎板着沟壑纵横的老脸,任楚怀王唉声叹气,春申君焦灼万分,只是一言不发。楚怀王颤抖着一夜之间变白了的头颅,哭声乞求道:“老令尹,你说话也。郑袖靳尚都死了,你再不为本王谋划,楚国要没有了。”昭雎冷冷道:“启禀我王:非是老臣做大,实是老臣寒心也。若迟得几日,只怕老臣头颅也挂在宫门高杆了,屈原那忠臣也回来了。”楚怀王连连叹息道:“老令尹哪里话来,谁说屈原要回来了?楚国柱石,舍令尹其谁也!”昭雎依旧冷冰冰道:“我王若能给老臣一道王书:永不起用屈原,若得起用,世族共讨之,如此,老臣便得心安了。”春申君咬牙切齿正要发作,楚怀王却暗地里猛一扯他的衣襟,又拍案高声道:“好!本王立即下书啦。老令尹只说,如何抗秦?”
    “老臣之意:立即迁都。”昭雎只冷冷一句。
    “迁都?噢呀,迁到何处去?”春申君急了。
    “寿城。”
    “寿——城?”春申君倒吸了一口凉气。寿城,那可是昭氏的封地啊。
    楚怀王却并不惊讶,只是追问:“迁都举动大,谁来护迁?”
    “老臣亲率昭氏六万子弟兵护迁,可保我王万无一失。”
    “噢呀不妥!”春申君急道,“那这郢都周遭数十城,拱手送给秦国了!”
    昭雎冷笑:“莫非春申君有奇策?”
    “噢呀国难当头,有何奇策?唯举国一死抗敌!”
    “也好。”昭雎微笑着,“老臣请我王两路部署:春申君率军迎敌,老臣率昭氏子弟并王族禁军护驾迁都,正是两全。”
    “好!”楚怀王拍案而起,“老令尹高明!既全国,又抗敌,秦国能奈我何?”
    春申君长叹一声,牙关紧咬,脸色铁青,终是没有说话。
    次日,郢都开始了惊人的混乱折腾。迁都的消息一传出,国人尽皆哗然,原本热血沸腾的抗秦激情,突然变成了近乎疯狂的忙乱。商人要搬迁店铺存货,富人要收拾财货追随着王室迁徙,农人操心着水田里快要成熟的稻谷,私业百工则千方百计地埋藏还没有卖出去的零碎物事;操持水上生涯的渔人水手则忙乱地收拾船只,一则随时准备逃走,二则又忐忑不安地想发一笔国难财,对那些求助于轻舟快船出逃的富户狠狠要个大价钱。只有那些穷得叮当响的郊野隶农与官奴家人,嗷嗷叫着在街头四处转悠,痛骂官府软骨头,自个要去打秦国。街市国人如此,宫廷更是忙得昏天黑地。要在三两日内将偌大王城一切可以搬走的物事装车装船打包袱席卷一空,却是谈何容易?没了郑袖靳尚的楚怀王,像被抽掉了筋骨的一堆老肉,只坐在后宫水边发呆,但有人来请命搬迁事务,便是一通大吼:“饭袋!酒囊!毋晓得自个想想?本王是管这些琐碎之事的啦?”吓得内侍宫女没有一个人再敢来请王命。
    闹哄哄折腾了几日,浩浩荡荡的车队船队终于开拔了。楚怀王听说秦国水军大是厉害,不敢乘坐原先自认万无一失的水师战船,改了陆上车队。一辆篷车,八千禁军三千侍女内侍,再加上昭雎家族千余口与六万昭氏子弟兵,在遮天蔽日的滚滚烟尘中惊慌地向东逃窜了。
    只有春申君留在郢都,向屈、景、项、黄四大部族发出了紧急书令,请求各部族尽速聚拢封地军兵向郢都进发。眼看五六日过去,聚来的军马还不到十万。春申君长叹一声,只好放弃了西上迎击秦军的谋划,就地固守郢都。毕竟,郢都是老楚国根本,只要郢都在,楚国总归有聚拢民心的希望。
    恰在此时,白发苍苍的屈原从放逐地奇迹般地赶了回来。虽经长途跋涉,屈原却毫无疲惫之相,一脸红潮满腔愤激,只对春申君硬邦邦撂下一句话:“国难当头,屈原只有一腔热血可洒!”春申君精神大振,立即在郢都城外聚集十万大军,请屈原激励将士。
    老屈原登上了三丈高的将台,苍老嘶哑的声音悲愤地回荡在猎猎旌旗的上空:“三楚将士们:秦军来了,楚王走了!不要怨恨楚王,有楚王在,楚国便不会灭亡!楚国,是生养我等的故土,是三江子民的家园,而今虎狼窥视,三楚男儿岂无热血!屈原虽是刑徒,也是楚国子民。楚国在,屈原在!楚国灭,屈原亡!屈原的热血与三楚子民一样,永远属于楚国山河。楚国山河,永远属于我等楚人!”
    大军将士们一片沉默,唯闻旌旗猎猎之声,虽是人山人海,却如幽深的峡谷一般,没有屈原与春申君所熟悉所期盼的激昂回应,只有漫无边际的茫然木然。一阵惊悚蓦然掠过屈原心头,他不相信自己会与军心民心生出如此隔膜,慷慨激昂地高呼一声:“三楚子弟们,屈原说得不对么!”
    突然,寂静的峡谷传来一声高喊:“楚王弃国,屈原大夫为何还说楚王?”
    “楚王弃国,隶农流血!”寂静的峡谷突然爆发了。
    屈原突然明白过来:这支大军都是各部族的隶农子弟。大约军中的贵族与平民子弟都保护着部族上层们逃往江东了,只将这些历来在军中做卑贱苦役的隶农子弟们差来送死了。屈原曾经亲自训练新军,那八万新军几乎八成都是隶农子弟。且不说彻底废黜隶农制,便是只允许他们同等立功同等受赏,他们都是最勇猛的斗士。八万新军全部战死丹阳,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是楚国贵族永远的耻辱。可是,那是屈原新军制的威力,今日如何?国王逃跑了,贵族们逃跑了,所有攫取国家权力的食肉者们都逃跑了,只留下他们这些饱受摧残的低贱奴隶来血战虎狼秦国,却要为食肉者保住土地财富与王座,天理何在?君道何在?
    骤然之间,屈原愤怒了,一头白发在风中根根竖起,愤怒地雄狮般嘶吼起来:“隶农子弟们,打完仗,屈原请命,楚国若不废黜隶制,屈原以死谢罪!”
    “屈原大夫万岁!”大军顿时一片山呼。
    然则,始终没有屈原所期盼的杀敌报国血战秦国的激昂呼声。
    春申君的脸色顿时黯淡下来。他做过几次大军统帅,比谁都更明白楚军的弊端。这些隶农官奴子弟,在军中没有立功受赏与擢升军职的资格,纵然当兵到老,永远都是老卒一个。而大军作战,从伍长、什长、五什长、百夫长、千夫长直到将军,是需要层层统属如臂使指的,如今这支大军除了几个带兵来的二三流将军,作为行伍核心的各“长”统统没有,如何能对训练有素战力骇人的秦军作战?看来,也只有勉力防守了。
    次日清晨,探马急报:白起大军已经在纪南要塞登陆,步骑大军正向郢都压来。
    春申君原在纪南驻扎了一万守军,在纪南与郢都之间的郊野驻扎了六万步骑混编大军,郢都城内只有三万多步军做最后防守。以兵法眼光看:守大城必战于野,只有在城外野战中战胜敌军,才能真正保住大城。到了城下血战之时,这城池十有八九也就快完了。春申君虽然几乎没有打过胜仗,但兵法才能还是为许多人所称道的,这种最基本的布防谋划还是没有错的。屈原虽然不通晓战阵,但对大势却是清楚,自然也赞同春申君如此部署,只说得一句话:“只要守得一月,楚王援军必到。”春申君拍案慷慨道:“楚军虽弱,但不缺粮草。只要坚守不出,深沟高垒,纪南郢都互为犄角之势,守得一两个月当不是难事。”
    谁知战事进展却大是意外。当日黄昏,传来急报:纪南要塞一万守军只守得一个时辰,被秦军战砸开城墙,城内守军全部降秦。
    “降秦?”屈原大是惊讶,“秦人没杀他们?”
    “没有。”斥候骑士绘声绘色,“秦将王陵亲自召见降兵,发给每人一金还乡。凡隶农子弟愿入秦军立功者,立赏造士爵,还立即再发三金安家。”
    屈原脸色铁青,猛然顿足道:“我去城外督战!你留城。”风一般去了。
    次日暮色时分,秦军潮水般杀来。火把遍野,杀声阵阵,随风不断传来楚军降兵的喊声:“兄弟们,隶农子弟在秦军能做骑士,有爵位,立功受赏,过来了!”“不做楚国官奴!不受官府欺压!做秦人自在舒坦!”“我等已经是造士爵了!耕战有功,过来都一样!”在这连绵喊声中,楚军兵士纷纷倒戈,成片成片地丢下刀矛站着不动了。秦军海洋般的火把也渐渐聚成了一个广阔的圈子,楚军降卒流水般走出了战场,走出了火把……
    “上天亡楚——”屈原大叫一声,从马上硬生生栽了下去。
    春申君在城头看得清楚,自知守城无望,率领三千黄氏子弟兵连夜出了郢都。在混乱的战场边缘找寻多时,不见屈原踪迹,正要撤回,却见一化装成秦军士兵的斥候火急来报:“屈原大夫被秦军俘获!正在治伤。”春申君知道秦人素来敬重屈原,落入秦军之手绝不会有性命之忧,厉声下令:“撤出战场,星夜东进安陆!”
    几乎是兵不血刃,秦军在一夜之间拿下了郢都。这在白起,实在是出乎意料。原先还准备着一场云梦泽水上大战,不想楚国最强大的云梦水师早已护卫着王室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楚国西部,都找不到一支主力大军了。
    虽则如此,白起依然没有大意,一面派出快马特使急报咸阳,请求丞相魏冄来郢都设郡安民,一面派出三路大军逐一接收江汉之间的三十多座城池。楚国西部正当长江中游地段,本是楚国最为富庶的中心地带。所谓三楚,有一种说法便是楚国的三大块富庶之地——楚西本土、江东吴越、淮北淮南。三块之中,郢都云梦地带是楚国的本土老根,是楚国王族直领的王畿之地,城池多财货多人口也多。其他老部族之所以无法撼动楚国王室,根本因由便在于楚国这片广阔的王畿之地实力最为雄厚。如今,秦军夺下这块楚国根基看来不难,难的是如何巩固地化入秦国?这便是白起谨慎行事的根本原因。与夺取河内尽掠财货入秦不同,白起严令各军:只要楚人不抵抗,便只接城防,不许扰民丝毫,违令者立斩不赦。秦国法度森严,军令一下,大军秋毫无犯,江汉间三十余城平静如常,没有发生一起遗民抗秦事件。
    与此同时,白起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先行以大良造名义通令楚西:隶农、官奴、私奴诸种奴隶,一律先行恢复自由民之身,关押者立即释放;由秦军划定居住地段,发放稻谷、帐篷、衣物等,而后再由丞相到来后一体推行秦国新法,分地立业。此令一下,乱源顿时平息,隶农们欢呼不断,成了秦军最得力的拥戴者。
    紧接着,白起立即来到军医营探望屈原。
    老屈原被俘,终日一言不发,拒食拒药,只闭着眼睛等死,任那个专门看护的老医官如何劝说也不管用。白起进来,屈原依旧肃然端坐在草席上仿佛练气方士。白起一拱手道:“屈原大夫,白起久仰大名,特来拜访。”屈原猛然睁开眼睛,将白起打量片刻,冷冷一笑:“竖子屠夫也,屈原不屑与闻。”白起微微一笑:“天下大争,先生也曾率军与秦血战,何独白起攻楚便成屠夫?”屈原冷冷道:“要杀便杀!何须聒噪?”白起肃然拱手道:“先生志在变法,当是天下英雄猛士。白起虽是秦人,对先生亦是崇敬有加,何能使先生死不瞑目?”屈原怦然心动,脸上却生铁一般,闭眼沉默着。白起转身下令:“来人,篷车送先生回去。”屈原又霍然睁开眼睛:“白起,你不要后悔。只要屈原回楚,永远都是秦国死敌!”白起哈哈大笑:“先生哪里话来?英雄生无对手,岂不寂寞?白起宁愿与先生新军血战,也不愿一阵风拿下这四十余城。先生若能在楚国变法成功,再练三十万新军,白起第一个为先生庆贺!”
    屈原沉重地一声叹息,大袖一甩:“不用将军车马相送。”径自去了。
    望着屈原背影,白起一声沉重的叹息。
    不消一个月,魏冄带着两百余名精悍文吏来到郢都。接收城池、清点府库、料民户籍、委派官吏等,又是一个多月的忙碌,才使诸事初具头绪。五月底,魏冄颁布秦王书令:设置秦国南郡,以纪南为郡治所,以公子嬴腾为首任郡守,统辖峡江之下江汉四十三城,三年内逐步推行秦法。
    白起大军驻扎到七月底,要班师了。
    临行前几日的一个晚上,白起独自来见魏冄,席地长坐,良久无话。魏冄笑了:“上将军几曾学得臭儒生做派了?要干坐到天亮么?”白起细亮的三角眼一瞪:“我是不好说也。”魏冄敲着书案:“你我甚事不好说?岂有此理!”白起道:“穰侯可知,夷陵在楚国的重要?”魏冄笑道:“老夫楚人,能毋晓得?一则峡江要塞,二则历代楚王陵墓。你,想要说甚?”猛然睁大了眼睛。白起思忖道:“楚国王陵在此,对南郡化入秦国终是不利。”魏冄极是敏捷机警,思忖间道:“老夫想想……你是说,毁了王陵?断了楚人怀旧念头?”白起点头:“同时激起楚王仇恨,最好倾国与我大战。若能一举灭楚,岂非秦得半壁天下?”又是一叹,“穰侯楚人,故不好启齿,白起一吐为快,穰侯自斟酌了。”魏冄轻轻叩着书案沉吟片刻,突然拍案:“可行!楚国太大,追着他打,当真还未必追得上。只有引蛇出洞,一刀断头!”末了悠然一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老夫纵是楚人,却是秦国丞相。楚王陵墓,关老夫个鸟事了。”白起却没有笑:“穰侯莫要忘了,太后与你,都是芈氏王族。”魏冄大笑道:“你个上将军,专一动此等心思,好没来由也。太后与芈氏王族,八竿子都挨不上!真正的王族公主,有几个嫁给他国了?日后再说此等没气力话,老夫给你两拳!”白起哈哈大笑:“与丞相说事,当真快哉!挨得两拳也高兴。”
    次日,白起立即下令大将王陵:率领一千铁骑从陆路兼程赶往夷陵。
    王陵虑事周密,到了夷陵关先令军马扎营城外,联络留守水军并准备一千桶猛火油,自己却带了几名军吏登上夷山仔细踏勘。
    夷陵者,夷山之陵也。早在三皇五帝时期,这里便是楚人祖先的渔猎区域。在楚人传说中,其最早祖先是黄帝的孙子高阳氏。高阳氏的重孙叫重离,做了帝喾的火正。这个重离神通广大,将用火技巧传遍各部落邦国,“光融天下”,帝喾赐号“祝融”——祝,大也;融,明也;祝融,便是大明天下。后世以祝融为火神,楚人也就成了火神的后裔。到了大约近千年之后的殷商末期,祝融的后裔部族做了西部诸侯周文王的臣子,大约被封在了“熊”地,或以猎熊为生,总而言之姓了熊。
    事周四代之后,熊氏部族出了个雄心勃勃的首领,叫熊绎。这个熊绎不甘臣服周邦,率领部族向西南的茫茫大山迁徙,一直走到了峡江两岸的山地,才定居下来艰难谋生。这时候,周已经灭了商,周武王也死了。继任的周成王将熊绎“封”做“楚蛮”,等同男爵,算做最低等级的诸侯。实际上,仅仅是赐了一个表示极大蔑视的封号而已。这时,不知何种因由,熊绎的部族却改姓了“芈”,将部族的城邑建在了长江南岸的丹阳。这个丹阳,就是后来的屈氏故乡秭归。
    自熊绎开始,熊氏部族有了“楚”这个后来成为国号的封号,楚人开始以诸侯名义自立于天下。于是,楚人追认熊绎为“先王”,将熊绎陵寝称为“先王陵”。熊绎便葬在夷山。夷山连绵横亘在峡江出口与丹阳之间,先后埋葬了熊绎之后的十几代“先王”。于是,“夷陵”成了楚人妇孺皆知的名号。后来修建的峡江要塞,自然而然地叫做了夷陵。
    夷陵是夷山陵群,从西向东依着山势展开。既要陵墓壮观,又受人力限制,于是楚人依山为陵,灵柩葬于山腹,将高耸的山头做了接天的陵顶;而后再圈造陵园,石坊、石俑以及石宫殿耸立地面,便成了一座高墙包围的山地松柏园林。如此一来,每个山头一座先王陵,绵延逶迤松柏苍翠,整个夷山都成了茫茫楚王陵。
    “鸟!得老子花一阵工夫整治。”王陵狠狠骂了一句。
    次日,王陵下令:水陆两军一万兵士先向夷山搬运猛火油,再将铁锤锹耒等诸般工具运上山头。忙得一日,诸事就绪。王陵下令每座陵寝守定八百名士兵,先向陵园宫殿关节处浇满猛火油,而后一声令下:“举火!”顿时号角齐鸣,各个山头同时燃起大火,连绵苍翠的千年古松柏林本来就油脂丰满,一经火头,倏忽之间汪洋火海,峡江天空烟火蒸腾松油香弥漫一时蔚为奇观。
    旬日之间,大火方才渐渐熄灭。王陵带着一千骑士上山查看,只见所有的地面物事都被烧成了焦黑的炭团,每个陵园山头都变成了光秃秃的丑陋荒岗,再也没有了往昔林海呼啸宫殿耸立的葱茏景象,根本无须再度捣毁。
    “好!变成了乱葬坟。”王陵哈哈大笑,立即飞马急报白起。
    白起接报,一面立即派出快马特使飞报咸阳,一面立即下令水陆大军集结云梦泽西岸,推迟班师,准备迎击楚军。
    焚毁夷陵的消息传开,非但楚人奔走相告惊慌愤怒,天下各国也无不为之震惊,视为楚国最大耻辱。然则忒煞奇怪,一个多月过去,楚国大军竟毫无动静。各路斥候日日快报,都是一句话:“楚都无异常。”白起又一次焦躁起来,如此奇耻大辱楚国王室竟能无动于衷?他无论如何不能相信,可偏偏又不能不信。便在此时,咸阳王使飞马赶到郢城,宣谕王书:召丞相魏冄速回咸阳,另有对楚秘策施行;白起大军留驻南郡镇抚,来春班师。
    “穰侯啊,这秘策是甚?”白起大是困惑。
    魏冄哈哈大笑:“太后秦王出了奇,老夫如何得知了?”
    六 楚怀王第一次独断国事
    迁都寿邑,楚怀王昏昏困觉三个月,不亦乐乎。
    寿邑,后世称为寿春,是扼守淮水南岸的一座要塞城堡。城南一片大湖,叫做芍陂,虽不若云梦泽烟波浩渺,却也是方圆百余里一望无际。北临淮水,南拥芍陂,既有农耕灌溉之利,又有商旅舟楫之便,寿邑成了淮南地带的大城,与淮北的陈城遥遥相望,成为支撑整个北楚的两座重镇。淮水两岸多战事,历来是楚国北上中原逐鹿的大战场,当年的楚庄王将寿邑封给了军力最强的昭氏部族。一百多年下来,昭氏精心经营,寿邑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六里千户之城——城方六里,民居千户。
    虽则如此,楚王的东迁大军一朝拥到,寿邑顿时显得窄小拥挤起来。随迁百官臣僚连同家族人口足足十五六万,禁军三万,内侍侍女奴仆及尚坊百工三万余,王族嫡系人口及各种奴仆随从也是五六万,运送王室财货的牛车一千辆、大船一千艘、全部车夫水手将近三万,再加上昭雎家族与昭氏子弟兵将近十万,满当当五十万出头,卷着漫天烟尘拥来,将一座宁静的城堡顿时淹没了。城内官署、客栈与富商大贾的所有空房都被紧急征用,饶是如此,却连王室都不够用。于是,城外扎满了连绵帐篷,牛车被改成棚车住人,战船也密密麻麻泊在淮水与芍陂,做了临时仓储府库。站在城头一望,方圆二三十里黄蒙蒙一望无际,活生生与当年越国迁都琅邪一般无二。
    长途驰驱颠簸,虽然一路上都抱着那个肥白细嫩的新王后做肉垫,楚怀王仍然是疲惫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昏睡三日好容易醒来,老国王想出城走走,谁知刚一出“王宫”,就被满街拥挤的人潮车流与飞扬漫天的尘土吓得坐在了门槛上。
    “这这,哪家叛乱了么?没,没了王法了?”楚怀王如在梦中。
    “侬毋晓得,城里城外一般样呢!还是回去抱侬困觉了。”新王后也慌得眼珠儿滴溜溜转。
    “回去回去,困觉困觉。”楚怀王终于选择了最省心的一件事。
    乱归乱,楚国毕竟历经多次迁都,像昭雎这般年纪的老臣子人人都经过两三次,只要不打仗,还都挺得住。老昭雎是执政令尹,这里又是昭氏的根基之地,也不去与老国王做无谓絮叨,只打起精神全力周旋调配,将周遭的三个小城堡也圈进了“都城”,竟也在两个月中将乱纷纷的五十多万人马大体安顿就绪。好在寿邑原本丰饶,王室财货在迁徙中也大体是绝大部分都搬了过来,有吃有喝,没有发生大骚乱,局面便渐渐安定了下来。
    秋风来临之际,昭雎第一次进宫,动议楚王举行新都大典。终是可以出城了,楚怀王高兴得连连点头:“好也好也,老令尹居功至伟,依老令尹谋划了。”于是,出城祭天拜地,向天地通报了楚国“中兴大业于新都”的壮志远图,又书告朝野:新都定名为“寿郢”,依楚国祖制对天下仍称郢都。在城外郊野风光徜徉一日,楚怀王郁闷大消,临回宫时对昭雎颇神秘地一笑:“老令尹,‘寿郢’这名号好也,长寿之郢,兴国运了。”老昭雎呵呵笑道:“我王当真圣明,老臣如何没有想到了?”楚怀王大是舒坦,凑近昭雎耳边低声道:“本王有先祖宣王所留之国运秘籍,自能暗合天机了。侬毋晓得,今年内楚国大转机,中兴之兆也!”老昭雎连连点头:“大是大是,我王如此说,老臣心下安了。”
    楚怀王喜滋滋等待国运转机的时日,陈城令飞马急报:秦国特使泾阳君嬴显入楚,不日将到寿郢。
    一石激水浪千层。当此楚国新败正担心秦国趁势猛攻之际,秦国特使南来究竟何意?楚国君臣顿时哗然,纷纷猜测秦使来意,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应对之策。此时屈原蜷缩放逐之地,春申君因“丢失郢都,丧师十万”之罪,被昭雎以楚王名义贬黜为“驻守安陆,戴罪立功”的野臣,楚国的新派人物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在新都的大臣不是昭雎一党,便是受昭雎一党挟制,但遇大事,出奇地众口一词。然则这次有了例外,人各有说,对策也是千奇百怪。
    “秦军烧我王陵,人神共愤天下汹汹。秦国必是慑于天下公议,来向我王谢罪修好。我王当严词谴责,许秦国赔偿十万金重修夷陵。”大司马昭常第一个做出了评判。
    “秦国若不重修夷陵,我便出兵夺回郢都!”做了上将军的子弗为是昭睢又一个族侄,正在气盛之时,出语惊人。
    “差矣差矣。”上柱国景翠虽是将军,却有一副文人气度,悠然笑着,“秦军夺我四十余城,设得一郡。然此地皆在水乡,秦人本西陲蛮夷北人,惯于放牧骑乘,不服南国水土湿热,定是无法长驻,成了炭团在手。秦使南来,诸位说他要做甚?”说得口滑,景翠学了秦人一句土语,殿堂中哄然大笑。
    “上柱国有理,秦人要还我土地,索我钱财!”一个大臣立即响应。
    “不对!秦军要撤,怕我追歼,来求和!”一个将军昂昂高声分外气壮。
    “诸位所说,失之偏颇也。”太史令郑詹尹摇摇雪白的头颅,“秦人蛮勇虎狼,岂能吐出果腹之肉也?我王迁寿郢,上应天象,秦国岂能不知?秦使此来,畏惧天道休战求和而已。我王可顺势应之,而后相机夺回失地,再北上伐秦。此乃长策远图,万勿逞一时之快,与秦使纠缠于一城一地之得失也。”
    一言落点,举殿肃然,朝臣们都被这个能窥透天机的老人的沉稳折服了。
    “太史令老成谋国,赏百金了!”楚怀王大是振奋,敲着王案骤然高声,“至于应对,本王自有成算,相机处置了。”
    只有权势最大的老昭雎始终沉默,只是笑着听着,一句话也没说。
    三日之后,秦国特使果然到了。楚怀王已经缓过了劲来,也不与昭雎商议,径下王书令朝臣大会王宫正殿以震慑秦使。次日清晨,楚怀王破例在寅时离榻,一番梳洗着装,又饮下了新王后捧来的一盏五石上药羹,在卯时由四名侍女簇拥着到了正殿。这“五石上药”是往昔郑袖以万金巨价请来一个齐国老方士专门炼制的一种丹药。楚怀王还记得那个老方士的解说:“《神农经》曰:上药养命。何谓上药?五石之炼形,六芝之延年也。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六芝者,灵芝、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也。五石六芝合,命之所以延,性之所以利,病之所以止也。”从那以后,楚怀王每晚一粒五石丹研磨成粉末再煎成药羹服下。只要此药下喉,他便雄风大振,郑袖便要咯咯笑着俯首称臣。今日事大,他破例在早晨用了,一路走来通身燥热额头冒汗劲力偾张,心情特样轻松。
    “秦使晋见——”内侍一声高宣,幽暗的大殿中顿时肃然无声。
    一个黑衣高冠的中年人大步走进一躬:“秦王特使、泾阳君嬴显参见楚王。”
    “泾阳君千里入楚,却是何干?”楚怀王矜持地拉长了声调。
    “外臣启禀楚王,”嬴显不卑不亢地一拱手,“秦楚相邻,多有战端。我王欲请楚王会盟,两国议和罢兵,请楚王以天下为重,熄灭战火。”
    楚怀王一阵惊喜——天机当真玄妙,刚迁寿郢,便有国运转机。虽则如是想,楚怀王却冷冷一笑:“秦国夺我江汉,毁我夷陵,如何了结?”
    “楚王若能议和罢兵,秦国愿退出江汉。”
    “且慢!”上将军子弗为从座案霍然站起戟指嬴显,“退出江汉?特使好轻松,烧我先王陵寝,如何处置?”
    “上将军以为当如何处置?”嬴显的黑脸沉了下来。
    “赔金两万、军粮百万斛,秦王到夷陵祭拜谢罪!”
    赢显嘿嘿一笑:“六十万大军守不住一陵,竟来要战胜国赔金谢罪,当真岂有此理?本特使只一句话:要和便和,不和秦军不退,楚王自己斟酌便了。告辞!”大袖一甩,要下殿而去。
    “且慢。”楚怀王笑着招手,“特使先说说,议和,如何议法了?”
    “楚王北上,秦王南下,武关外三十里会盟议和。”嬴显回头两句,径自去了。
    “竖子猖狂!”子弗为一声吼叫,“待我手刃此贼,再说议和!”
    “岂有此理!”楚怀王第一次发怒了,“啪”地拍案而起,“国运在天,岂能孩童置气了?都归本座,给本王好生揣摩,能否北上议和?”
    上柱国景翠高声道:“此等大事,该当请老令尹入朝议决。”
    “老令尹年高多病,告休几日了。”楚怀王此刻很不高兴有人提起昭雎。毕竟,这个老权臣的权力是太大了,目下王室又在他地盘上,若不趁着上天护佑之机振兴王权,楚国王室当真便要就此沦落了。这个素来优柔寡断的老国王第一次有了主见,“诸位但说,我自会与老令尹商议了。”
    “老臣拙见,”太史令郑詹尹抖着雪白的头颅说话了,“秦使所言,坐实了老臣日前评判:天命楚国当兴,秦国畏惧修好。若秦国特使一味示弱,答应退回江汉并谢罪夷陵,倒有设谋诱王之嫌。今秦使前恭后倨,骄横不承夷陵罪责,老臣以为:这恰是秦国诚心媾和之兆。何也?秦乃强国虎狼,楚乃新败之邦,强与弱媾和,退回失地足矣,安得他求?以天命大运度利害,洗雪夷陵之恨,只能远图,不可急功而坏大计……”
    “老太史忒是絮叨。你只说,我王去得去不得?”上将军子弗为大是不耐。
    “老臣忖度:天命在身,我王去得。”太史令终于说出了结论。
    虽则被子弗为打断,太史令这番话却使一班大臣们大大地有了主见,异口同声道:“臣等以为,我王可去。”上柱国景翠更是高声大嗓道:“兵不血刃而收复失地,不去木瓜了。”一言落点,殿中笑声一片,气氛顿时松快。
    “好!”楚怀王一拍王案,“待本王与老令尹商议而后定夺,散朝。”此时楚怀王突觉一股热气升腾于丹田,突兀想拥住身边侍女狼吞虎咽一番,可想起一件大事,生生忍住,疾步下殿,将蹒跚最后的老太史令拉到殿角帷幕后低声道:“老太史,你说老令尹会如何说法了?”白发苍苍的太史令悠然一笑:“我王心思,老臣尽知。唯有一言,我王切记: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也。”楚怀王大是头疼:“此话何意?你倒是明说了。”老太史令凑近楚怀王耳边低声几句,楚怀王哈哈大笑:“侬果然高明,好好好,便是这般了。”
    匆匆走到后宫廊下,老国王已经按捺不住周身飓风般的热气,猛然拉过一个侍女便扑在地上折腾起来。另外三个侍女吓得捂着嘴不敢出声也不敢离开,眼睁睁看着那个侍女被老国王三两下剥光婉转凄厉地呻吟起来……一个侍女蓦然醒悟道:“快,挡住,大王受了风我等谁也别想活!”三人连忙围住了已经光光翻滚的两具白肉,相互拉起裙裾做了屏风。好容易过了大半个时辰,老国王翻身跳起:“青果子不过劲,找王后了。”将大袍往裸身子一裹,大步匆匆地走了。慌得三个侍女顾不得还躺在血糊糊石板上的同伴,一口声叫着:“大王有风!”边跑边脱下长裙赶上来往老国王身上包。楚怀王包着一身五颜六色的丝衣,身后跟着三个白光光的侍女,风一般进了后宫,吓得迎面侍女们一片叫嚷纷纷逃避。
    终于在午后时分,楚怀王从新王后身上爬了起来,虽是飘浮眩晕,却也是一身轻松,细嚼慢咽地吃完了一鼎鹿龟汤肉,这才打着瞌睡登上辎车来到令尹府。老昭雎躺在病榻,没有来迎楚王。老国王一心轻松,毫不计较,满脸流淌着笑意来到昭雎寝室。
    “老令尹啊,秦王邀本王会盟和约,退还江汉,去也不去了?”
    “我王之意如何?”老昭雎有气无力,声气细若游丝。
    “本王么?尚无定见了。”
    老昭雎艰难地喘息着:“老臣看来,秦国无道,不能轻涉险地……不,不能去了。”
    “好,本王晓得了。”楚怀王目光连连闪烁,“老令尹好生养息,本王择日再来探望了。”说罢起身径自去了。
    昭雎冷笑一声,从病榻上霍然起身:“子弗为出来!”一身甲胄的上将军子弗为从帷幕后冷笑着走了出来:“好个昏君,刀搁在脖颈上了还……”“住口!”昭雎一声呵斥,压低了声,“机心无言。任何时候,不许吐露心声,晓得?”子弗为连忙点头,一声不吭了。昭雎一挥手:“随我到密室。”踩着厚厚的地毡无声地消失在帷幕之后。
    三日之后,楚怀王在八千铁骑禁军护卫下,带着新王后与四名侍女,随着秦国特使嬴显北上了。沿着颍水河谷行得两日,堪堪将近陈城,一支马队突然从颍水西岸的丛林中冲出,横在当道不动。楚怀王正在特制的宽大轺车上心不在焉地眺望,遥遥望见当道军马,浑身一激灵道:“是秦军当道么?秦使何在?!”正在此时,车前铁骑圈外的护军大将一声长呼:“春申君晋见我王!”刹那之间旌旗分开两列,一个身披金色斗篷的熟悉身影大步匆匆地走到了王车前。
    “春申君,你不在安陆,来此何干了?”楚怀王对屈原与春申君不同,对屈原是怕是烦,一见头大如斗,生怕他义正词严地教训自己;对豁达谐谑的春申君则颇是喜欢,只要不说国事,很是喜欢与他盘桓。这次春申君丢失郢都丧师十万,举朝问罪,唯独楚怀王不置可否。此刻见春申君风尘仆仆面容憔悴,也不忍去问他罪责,只平平淡淡地说了一句。毕竟,春申君丧师失地,老国王也不能过分娇纵于他。
    春申君一拱道:“噢呀,臣请我王移步说话,黄歇有秘情陈说。”
    老国王皱了一下眉头:“秘情?又是屈原回朝,秉政变法了?”见春申君咬着牙不说话,老国王豁达地笑了,“好好好,移步说话。王车进入密林,不许他人跟来。”王车驭手“嗨”的一声,那辆青铜驷马轺车辚辚驶进了旁边的树林。
    轺车刚刚停稳,匆匆跟来的春申君扑通跪在了车前。虽说君臣大礼跪亦无妨,但在此时毕竟是极不寻常的。战国礼节简约,君臣大防远不似后世那般森严。君前议事,臣子同样有座,躬身参拜堪称大礼,寻常议事则只是拱手礼节。大臣高爵如春申君者,此举自是非同寻常。
    “起来起来!”楚怀王急迫拉住春申君两手,“这般可怜,却是为何?昭雎又为难你了?没事,本王撑着,他又能如何?”
    “噢呀我王,此事与昭雎无关了。臣有事相求,王若不应,臣不敢起来。”
    “好了好了,本王应,你先起来,跪着我心酸啦。”
    “谢过我王!”春申君爬起来一脸急促道,“臣恳请我王,立即还都,不能去武关。臣有秘密斥候报来急讯:武关城内有秦军埋伏,秦王可能有他图!屈原大夫也是此意,这是他托臣呈给我王的血书。”说罢从怀中掏出一方折叠的白绢抖开,十六个暗红的大字触目惊心——秦人奸险,武关虎口,王身系国,毋做楚囚。
    楚怀王瞄得一眼,急速打着圈子口中一串嘟哝:“血书血书,老屈原有多少血整日写书了?要不是本王护着,他能活到今日了?不好好等个机会,有事只乱搅和了,真糊涂老糊涂啦。”嘟哝一阵,又猛然站定呵呵一笑,“春申君啊,你猜猜,昭雎对此事如何了?”
    “噢呀还用猜了?昭雎与秦国张仪时已有勾连,定然撺掇我王与秦媾和了。”春申君满脸通红毫不犹豫。
    “我说呀,你等整日咬来咬去不觉无趣么?”楚怀王豁达地呵呵笑着,“本王今日告你:昭雎力谏本王不去武关。他说,秦国无道,不能轻涉险地了。你说,老令尹不是忠臣么?他与秦国谁个勾连了?”春申君大是惊愕,一时结巴起来:“是,是,是么?他,他如何能说此等话了?臣,臣却是不信了……”
    “春申君,放心回去了。这回呀,你与老屈原杞人忧天了。”楚怀王第一次变得自信又从容,“这一回,本王不受任何人撺掇,偏是要君心独断了。本王就是不明白,分明是兵不血刃地收复失地,你等倒是都嘈嘈起来,看本王亲自做一件大事就眼红了?毋晓得甚个道理了?回去回去。”说罢一挥手,两个侍女立即飘过来将他扶上了轺车,“走!莫得误了路程,教秦王笑我了。”
    金灿灿王车辚辚去了,春申君愣怔地木然地站着,兀自喃喃半日,突然大笑起来。
    七 终以身死问苍天
    又是一个春天。汨罗江蓝了,草滩绿了,大山青了。
    无边的空旷,无边的荒莽,无边的孤寂。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踽踽独行,漫无目标地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蹚过溪流,爬上高山,老人伫立在高高的峰顶,久久地凝望着北方。渐渐地,太阳吻住了大山,一片金红笼罩了天地,老人依旧钉子般伫立在山头。
    突然,一阵长长的战马嘶鸣划破了久远的寂静,连声呼喊在山风中荡漾开来:“屈原兄,你在哪里——”“屈子,鲁仲连来了——”
    老人一阵震颤,长长吟哦:“骏马飞车兮,多有悲歌。关山阻隔兮,何得一捷报?”吟哦方罢突然回身,灵猿一般手脚并用,片刻间爬下高高的孤峰,张开双臂迎了上来,与飞身下马的身影紧紧地抱在一起,久久没有分开。
    “噢呀屈兄,你头发全白了……”春申君抹着眼泪上下打量着枯竹一般的老人。
    “我老,不足惜也!”屈原叹息一声,“你正当不惑,两鬓如霜,如何了得?”
    “噢呀,不说这些了。”春申君勉力一笑,“仲连与小越女星夜南来了。走,到茅屋前说话了。”
    依旧是那堆篝火,依旧是几块大石几只陶碗。四人坐定,小越女似乎只顾着给篝火添柴给碗中斟酒,时不时瞟得老屈原一眼便飞快地移开目光。鲁仲连与春申君也只拨弄着篝火,一时都没有说话。良久默然,屈原突然目光炯炯道:“仲连,说话了,老夫挺得住。”
    “屈原大夫,”鲁仲连骤然抬起头来,“楚王出事了……”
    “楚王哪一日不出事?”屈原嘴角抽搐,“说,究竟如何了?”
    “楚王,被秦国囚禁了。”鲁仲连说话的同时,小越女便盯住了屈原。
    屈原两腿一抖,几乎便要软倒。小越女手疾眼快,几乎在同时扶住了屈原。屈原良久沉默,末了一声粗重的叹息:“枉自大国,却做楚囚,国耻也!”又是一阵沉默,突然激动地喘息着,“总是一国之君,秦国无非以楚王要挟,攫取我大楚山河而已。为今之计,只有设法救出楚王了。楚王但回,必能洗心革面,楚国当有振兴良机也。”
    “噢呀屈原兄,仲连小越女率领南墨两百壮士,原是救楚王去了。”
    “好!快说,楚王回来了么?”
    “屈原大夫,”鲁仲连一声哽咽,从楚怀王进入武关说起,讲出了一番离奇的故事:
    楚怀王一到武关城外三十里,秦国丞相魏冄隆重出迎,商定楚王人马在关外扎营,次日两王在关下楚军营前会盟立约。楚怀王见武关只有三两千人马,斥候也接连飞报周遭百里之内没有秦军踪迹,认定秦国是真心会盟,不禁大是振奋,想先将魏冄说得与楚国一心。与魏冄痛饮了两个时辰,楚怀王赏赐给魏冄十名细腰侍女、一车楚国香橘。魏冄醺醺大醉,非要用两车秦王酒犒劳楚军将领。楚王满脸涨红,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下令二十员楚军将领拜受秦王犒赏,当即在王帐外痛饮。天将暮色时分,楚王醉了,魏冄醉了,大将们也醉了。就在那个晚上,八千禁军神奇地消失了,连营帐旗号也踪迹皆无。
    楚怀王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刚刚梳洗停当,帐外鼓号齐鸣,秦国特使嬴显已经到了行辕之外。楚怀王正要出帐,嬴显已经大步匆匆地撞了进来,当头一句喝问:“敢问楚王:大秦丞相何在?!”楚怀王顿时蒙了:“你说魏冄么?他?对了,他在犒赏大将们饮酒了。对,秦王酒呢?”嬴显怒喝一声:“哪里有酒?哪里有人?”
    楚怀王出帐一看,顿时一个踉跄便要跌倒——旌旗招展的军营已经无踪无影,空荡荡的行辕战车上也没有了一个兵士,只有嬴显带来的一队铁骑黑沉沉横在眼前。老国王大骇,也猛然醒悟,对着嬴显嘶声大喊:“嬴显,叫秦王出来说话!”嬴显冷冷一笑:“还是楚王自对秦王去说的好。来人!护持楚王入关。”
    及至春申君与鲁仲连带着安陆三万兵马赶到丹水谷地时,武关下已经是一片寂然空旷,秦军十万已经扎在了关外山口严阵以待。春申君怒不可遏,要与秦军决死一战,却被鲁仲连死死劝住了。两人带兵退入楚界,鲁仲连提出了一个营救楚王的谋划。春申君要挑选军中猛士三百,亲自前往。鲁仲连正色道:“春申君差矣!此等事军兵不如侠士,你纵是上将军,亦不如我。若信得鲁仲连,你便带兵在崤山接应,不日我便有音信。”春申君深知鲁仲连大义高风,毫无异议地赞同了。
    鲁仲连与小越女带着随军北上的南墨子弟两百余人,星夜从崤山潜入秦国腹地去了。
    这一次鲁仲连决意背水一战,连素来不出面的田单在咸阳的秘密力量也一并拉了出来。旬日之间,查清了楚王被秘密囚禁在南山河谷。
    那是一道草木葱茏的峡谷,一角青色屋檐从山腰飞出绿林之外。城堡的大门关闭着,墙外与羊肠山道上游动着隐约可见的黑衣甲士。城堡内一片寂然,天井般的庭院也只是一片青石铺成的空场,没有树木,没有亭台水面,没有任何遮掩人身处。楚怀王孤零零站在院中,仰望蓝天,痴呆悲伤,只是不断地仰天长叹。廊柱下,骤然消瘦的新王后沮丧地坐在石板上,呆呆木木地望着楚怀王。
    终于,南山的蓝天上出现了一只不断盘旋的灰色大鹰。渐渐地,灰鹰盘旋于禁宫上空,似乎在追捕一只小雀。楚怀王仰天看着大鹰盘旋,不禁一声凄然长呼:“灰鹰!双翅给我,本王要飞回去啦!”新王后轻蔑地撇了撇嘴,依旧木呆呆地仰脸望着空旷无边的蓝天。突然,灰鹰从高高的蓝天俯冲而下,从城堡上空一掠而过,又笔直地冲向蓝天。
    一支发光的物事“啪”地掉在了楚怀王头上。楚怀王惊恐地叫了一声,颓然跌坐在院中石板上。那发光物事却“当啷”一声,滚到了老国王身边的石板上。楚怀王回过神来,诧异地捡起发光物事,竟是手指长一支细铜管。端详有顷,他将管头轻轻一拔,里边露出细细一束白绢。老国王顿时惊喜地大叫起来:“信!快来看啦。”
    那正是鲁仲连给楚王的密信,只有六个字——请游大河桃林。
    又是旬日,楚怀王在泾阳君嬴显的一千人马护送下,北上蓝田西出下邽,去游览天下闻名的桃林胜地了。桃林塬是一片广袤嵯峨的山地,相传夸父逐日渴死在这片山塬,夸父的手杖化作了茫茫三百里桃林。在桃林山塬的一道必经峡谷,鲁仲连小越女与田单一起,发动了一场突然夜袭。
    楚怀王的篷车刚一夺回,田单断喝一声:“仲连快走!我来断后。”鲁仲连小越女人马立即护持着楚王篷车向崤山东南疾走,田单的两百多人堵在山口与剩余秦军搏杀起来。刚刚走得二三十里,迎面一队黑色铁骑展开在当道,两翼直伸展到两边山腰,一个阴沉的声音冷冷道:“鲁仲连,本将军乃骑兵主将嬴豹。放下楚车,我饶了你等。否则一个不留!”
    “交上天决断。”鲁仲连平静回答,将手中长剑一举。
    突然,篷车中响起一声凄厉的呼叫:“大王!你醒醒,别怕呵。”
    车旁白影一闪,小越女到了篷车,立刻一声惊慌呼喊:“仲连快来!”
    鲁仲连飞身一跃,直上篷车,撩开车帘,见楚怀王肥大的身躯直挺挺横在车中,隐隐火把之下,眼睛瞪得铜铃一般。惊怔之下,鲁仲连伸手一探鼻息,已是气息皆无。
    那个已经变得黑瘦的王后一声哭喊:“大王吓死了!大王可怜哪!”
    倏忽之间,鲁仲连心头弥漫出无边的冰冷,两手一插车底端起了楚怀王尸体下车:“秦国还要他么?”声音冰冷喑哑。
    “火把!”嬴豹一声命令,几支火把围了过来。
    嬴豹下马端详一阵,向楚怀王尸身一躬,又向鲁仲连一拱手:“楚王既死,公等之情亦尽。此去楚国山高水远,运送王尸实在不便。不若各位与我一同将楚王尸身运回咸阳,由秦国护送回楚安葬,如何?”鲁仲连思忖一番,长叹一声,默默地点了头。
    “屈原兄!”春申君一声惊叫,扑将过来抱住了屈原。
    屈原已经昏倒在篝火旁,苍老而又愤激的脸在火光下惨白青紫。鲁仲连大急,一边来掐屈原的人中穴,一边轻声焦急地呼唤着:“屈原大夫!屈原大夫!”小越女轻声道:“仲连莫急,且将他平放。对了,就这样,你俩离开一些。”待鲁仲连与春申君放开手退后,小越女跪坐于屈原身侧三尺之外,两手同时向屈原太阳穴与脚底涌泉穴伸出。骤然之间,一红一绿两束细微的光芒直注两穴。
    片刻之间,屈原头顶一股黑气冲出,脸色渐渐舒展平和。良久,屈原开目,一声粗重的叹息:“上天呵上天,为何将灾难都降了楚国?”两眼泪水夺眶而出。
    鲁仲连如释重负含泪道:“屈原大夫,为政重臣,当百折不挠,处变不惊。况乎楚王如此经不得风浪,纵然生还,岂能变法强国?楚国远图,原在扫除奸佞,拥立新君啊!”
    “噢呀屈原兄!”春申君急得一头汗水,“我与仲连已经商定:先将你接到一个万全之地养息,由我出面联络新派,拥立新王!仲连小越女率南墨子弟铲除奸佞,而后请你还国秉政变法!老王已经死了,你若振作待时,有可能楚国转机也。”
    屈原一脸茫然,良久沉默,断断续续地一阵喃喃:“春申君,仲连,我,怕是不行了。孔子眼看鲁衰而无能为力,他,也是气闷而死的。我,只怕要和孔夫子一样了……楚王是想变法的,可惜他死了,死了,上天何其晦暝也!”
    小越女淡淡笑道:“屈原大夫,天道玄远,人道至上,何为一昏聩国王耿耿若此?”
    屈原摇摇头:“不,楚王不是昏聩之君,他被奸人蒙蔽了。春申君,鲁仲连,还有小越女,屈原谢过你等情意了。我,哪里也不去。汨罗水,是屈原的归宿。你等走……”
    鲁仲连愕然。春申君大急道:“噢呀屈原兄!这是哪里话来?我等如何能丢下你走?楚国等着你,变法等着你!昭雎还要杀你,莫非你连我黄歇都信不过了?啊!”
    屈原闭上了眼睛,挥了挥手,转身向那座孤独的茅屋走去了。
    料峭的寒风掠过,那堆明亮的篝火突然熄灭了。春申君对着茅屋长长地喊了一声:“屈原兄,过得几日我再来,等我——”悲怆的喊声在空旷的山谷回荡着,被风吹得很远很远。
    太阳出来了。汨罗江畔晨雾渺渺,青山绿水陷在了无边无际的迷蒙之中。
    屈原从茅屋中出来了,扶着一支青绿的竹杖,消失在弥漫的晨雾里,登上了那座高高的孤峰。晨雾消散,那个身影像一座石刻的雕像,久久地伫立着,久久地仰望着湛蓝深邃的天空。渐渐地,苍翠青山吻住了半边红日,晚霞彤云飞金流彩,天空充满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一种主宰一切却又永恒地保持着沉默的威严。山下,汨罗江水被霞光照得青绿中透着金红,渔船正在江中缓行晚靠,隐隐有问答酬唱的渔歌传来。
    那位圣哲般的老渔夫,依然肩扛渔叉渔网,漫不经心地从江畔走来。偶然,他抬头看了一眼那熟悉的茅屋,眼神闪过一丝惊异。那柱像渔火一样准时点燃的炊烟没有了,茅屋上挑着一幅长长的白幡,门前也没有了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老渔夫的目光缓缓地向山顶移动着,木然地站住了。
    白发飘飘的老人伫立在高高的孤峰顶端,山下是湍急的汨罗江。
    老人仰起了高傲而执拗的头颅,凝视着流云飞动的天空,长长叹息一声,沉重极了。上天呵上天,你醒着吧?不,你定然睡着了,睡着了。你有双眼么?不,你定然没有生得双眼,没有!没有!那你为何要做天?为何要受人的顶礼膜拜?上天呵上天,都说你是太古自生,不是人造,不受人制,洞察奸邪,惩恶扬善。真是这样么?不!你混混沌沌,无边无际,不识人间是非功过,全然没有公平,没有正义,没有爱心!你,你还是天么?
    天空神秘而沉默,七彩流云的漩涡积淀着久远的愚昧,平静、麻木而又诡异。
    突然,火山喷发了,老人高声吟哦——
    女娲蛇身蛇心,天,你为何要教她造人?给人布下邪恶的种子?
    鲧无德无能,天,你为何要派他去治水?
    大禹辛劳治水,天,你为何却要让他受尽折磨?
    益有大功于世,天,你为何却要教他被启杀害?
    羿残暴放荡,天,你为何成全他夺了相的帝位?
    舜屡次受害,天,你为何不惩罚邪恶的凶手?
    夏桀昏暴无行,天,你为何不用雷电轰击,杀掉这个暴君?
    天呵天……你永远都在昏睡!你给人间留下了多少不平?
    太甲杀害了伊尹,为何太甲反而做了国王?
    殷纣荒淫无道,为何周文王却不能诛灭他?
    周公旦忠贞勤政,为何却有四面流言诬陷他?
    周幽王戏弄诸侯,为何还教他高居王位?
    齐桓公圣明神武,为何被活活饿死在深宫?
    周政王道荡荡,为何伯夷、叔齐死不降周?
    楚国多雄杰名士,为何偏是教楚国沉沦败亡?
    上天呵上天,你的浩渺宽阔,莫非是用来容纳人间邪恶么?
    上天呵上天,你的高远广袤,莫非是用来漠视人间冤狱么?
    如此之天,何堪为天也——
    ……
    太阳完全沉没于山后了,天际陷入了茫茫昏暗。
    老人仰天大笑,笑一阵又大哭一阵,摇着头,拭着泪,释然而又迷惘地喃喃着:“上天呵上天,不要责怪屈原骂你问你。你要有灵魂,有双眼,你可能早早都悲伤死了,愤激死了,对么?是了,你听不见屈原的话,你不过一片流云一汪大气而已!真想教你变成威力无边的神座。你?你答应了?答应了?呵,上天答应屈原了!上天开眼了!啊哈哈……”
    老人大笑着,从高高的峰顶跃入了一片幽明的汨罗江。
    “屈原大夫,回来了——”老渔人悠长的喊声响彻河谷,“渔哥们,救屈原大夫,屈原大夫投江喽——”顷刻间山鸣谷应,江面上点点渔火竞相而来,渔人们在船上喊成了一片:“屈原大夫,你在哪里——”
    山间火把也从四面八方拥来。
    人们边跑边喊:“快救屈原大夫,快跳水了——”
    茫茫江面上,渔人们的喊声渐渐地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哭声。
    太阳又出来了。渔舟塞满了汨罗江面,渔人们默默地划船寻觅着,再也没有了喊声。岸上挤满了四野赶来的民众,人们沿江而立,向江中抛撒着米粒饭团。一个小女孩跪在地上不断向江中叩头,流泪祈求着:“鱼儿鱼儿,我喂你,千万别吃了屈原老爷爷。”
    鲁仲连与春申君闻讯赶来时,已经是三日之后了。
    汨罗江的春水静静地流淌着,空旷的山谷唯有大片的水鸟在那座孤零零的茅屋上空盘旋飞舞,嘶哑悠长地嘎嘎鸣叫,弥漫出无尽的悲怆。骤然之间,春申君变得枯瘦苍老,软瘫在茅屋前泣不成声了。
    “春申君,屈原大夫不足效法。”鲁仲连平静得有些冰冷。
    “没有屈原,黄歇何堪!楚国何堪!”春申君猛然跳起,对着鲁仲连大喊起来。
    “立国不赖一贤。”鲁仲连依旧平静得冷漠,“屈原之心,已经在放逐岁月中衰朽了。纵是秉政变法,也是刻舟求剑。君自思之。告辞了。”
    春申君大急:“噢呀仲连,你如何能在此时离开我了?”
    “春申君,时也势也。”鲁仲连笑了,分明是无奈的苦笑,“我接到密报:燕国乐毅正在奔走联络,意在灭齐。本想扶楚带齐,不想楚国衰颓如山倒。仲连总得尽力周旋,保住齐国,给天下抗秦留得一线生路。”
    春申君惊愕了,良久沉默,低声道:“仲连,黄歇纵然无能,也要拼力撑持住楚国了。齐国若有急难,也好有一片根基。”
    “春申君,仲连先行谢过。”鲁仲连叹息了一声,“春申君,临别一言,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君姑妄听之:要得撑持楚国,不能效法屈原。屈原之失,在于愚忠。以楚怀王之颟顸昏聩,正是楚国衰落根源,屈原却始终寄予厚望。最终如何?楚王悲惨地死了,屈原也跟着悲惨地死了。仲连以为:谋国良臣,绝非一个忠字所能囊括,忠而丧志,照样误国害民。撑持危局,更根本者是胆略,是勇气,是见识,是强韧。君若奋力振作,联结各方,挺身朝堂,拥立新君,疾呼国难而声讨国贼,昭雎们纵然阴险奸诈,安知不会铲除!但有此举,楚国岂能瘫倒灭亡!若一味效法屈原伸颈等死,非但君身败名裂,楚国又岂能不亡?”
    鲁仲连戛然打住,对春申君深深一躬,飞身上马,风驰电掣般去了。
    春申君痴痴地望着鲁仲连的背影,骤然一个激灵,向着茅屋深深一躬,猛然飞身上马,飞出了幽静空旷的汨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