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红丧服
    “行了,老崔,你这是干嘛?”我笑着看向了他,“小金子重口味,你又不是不晓得,用得着你现在这么的着急上火吗?”
    但是崔明伏貌似心有余悸,“我不是恶心,而是恐惧。天儿,虽然这么说很没出息,但是你不觉得若是对付起魑魅魍魉,那绝对是咱爷们儿在行,但若对付起那活人之流的话,肯定会是他们这苗疆蛊师,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些不晓得从哪里冒出来的痋术师更加厉害,竟然可以把一个黑苗寨子的控制权都可以搞到手中,可以想象其厉害的程度,俨然已经超过了我们所想象的了!”
    我深吸了口气,对于老崔的这些话,自然是无比赞同。若是留在这里,去面对巫虺文还有那一群该死的痋术师们,自然是九死一生,但若是不留在这里,我们三个径直回家的话,那真是对不起桑林婆婆,所以这让我们心里恒生恐惧。
    但我们三个仍旧是留下了,巫虺文或许看我们态度十分的坚决,于是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倒仍旧让小云照顾我们的食宿,对我们仨个人的仍旧和之前一样,勤谨恭谦虚,十分的客气,但我仍旧觉得这老犊子的心里面,隐匿着十分阴鸷的东西,这东西让人十分的不寒而栗。
    想在竹林里面的那些人,哪个不是有一些神通在的,不是照样被这群痋术师做成了“痋人”了吗?这么看来,我们若是留在这里,一个不小心的话。
    我又看向了小金子,此时它已经把那虫子给吃完了,若是我们没有注意,这虫子直接进入我们的身体内部,而后在我们体内产卵繁殖的话,后果不看设想。
    "痋人"指一种身体特征酷似于人类的大虫,这种身体肥硕的大虫依靠蠕动爬行。古时滇国人崇尚巫术迷信妖法,研究出一套利用"痋术"将怨念附到生物上的巫术。怨念的力量很强大,人和生物被其控制后就会发狂疯癫,凶残成性。山海经曾记载过古代滇国的邪恶贵族为统治周边小国,利用"痋术"将奴隶异化成魔物,杀的周边小国俯首称臣的传说,想来"痋人"与这些魔物有所关联。
    野史中,曾经提到过利用"痋引"使妇女感孕产虫卵之事,一定要等到十月怀胎生产时,将女子折磨至死,这样她临死时的恐惧与憎恨,会通过她的身体,传进她死时产下的虫卵里,这样才有毒性,这是"痋毒"中很厉害的一种。
    这两天倒是也闲来无事,但在第三天的时候,桑林婆婆便要出殡了,这巫虺文老犊子便又来到我们的面前劝我们不要参加送葬了,“各位,恕老朽直言,各位还是不要去了,毕竟那山路比较崎岖,各位……”
    他说到这里,我们便打断了他的话,看到了我们一个个态度坚决的样子,他也不再劝说了,倒是悻悻的走到了一边,之后竟然给我们拿来了三件大红色的丧服。“这个是我们为客人准备的丧服,您三位换上吧……”
    我们三个面面相觑,还当真没有见到过大红色的丧服。
    对死者表示哀悼而穿用的礼服。晚辈为长者服丧穿用的丧服称孝服。由于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等因素,丧服十分复杂。中国古代丧服自周代已用素服,均取白色,并有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5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最上,用于重丧,取最粗的生麻布制作,不缉边缝,出殡时披在胸前;女子还须加用丧髻,俗称披麻戴孝。五服以外的远亲丧服,只需袒免,即袒露左臂、免冠括发。五服制度历代延续并有所变化,至今已不多见。
    丧服之礼,在清朝便形成,旗族人因大小有个一官半职,虽只是一名"马甲",只有二两银子钱粮,也不免有些官派,丧服便也官样起来。满蒙旗族男子丧服,穿"四开启孝袍子",小领钮扣和大褂一样,除左右开启外,前后还有两开启和袍褂的袍子一样。
    父母以至祖、曾等直系尊亲穿"大庄粗布"孝袍,衣边外吐,谓之"吐边孝"。不钉钮扣,只钉布条,系粗布孝带。头戴青布小帽,只安青线帽顶,不用白帽结,足穿青布靴,鞋上也不蒙白布。孝服至轻,除孝袍吐边外,几乎看不出是亲丧来。
    本族人丁,孝袍用"绒花粗布"缝制,唯胞侄为胞叔服孝也应穿大庄粗布孝袍,一切全和儿子为父母穿孝一样,分别只在领子。子用白领,侄用青布领。凡穿绒花粗布孝袍的,可以不系布条而钉纽袢。。
    甥婿所穿洋布孝袍,皆用蓝绸卷头、挽袖,甥婿的区分,只在马褂的有无。以前办丧事并没有递送纸花的办法,一律全送孝带。至亲送绒花粗布孝带,远亲或朋情友好送漂白洋布孝带,所以早年到人家吊祭,该穿孝袍的全散腰不系带,只等在灵前行过礼后丧家必用铜茶盘,双手送过孝带来,并说"您给免免罪",谓之"递孝"。
    满蒙旗族妇女的孝服,近年尤其不可多见,孝袍和男子没有大的分别,只孝袍不留开启,孝带系在腰中,并由肩上背过背后。旗族妇女因都梳"两把头",所以有"拆头撂辫"和"不拆头撂辫"的分别,又有"拆头撂单辫"和"拆头撂双辫"的不同。
    儿媳为翁姑服丧也同样拆头撂辫,只撂一个辫,可以用青头绳系辫梢,翁死撂左辫,姑死撂右辫,这叫作"拆头撂单辫"。扁方可用银或白铜质而较长一点的,方以骨质为孝重,银、铜以短为孝重。侄媳及近族女性用长两把头扁方,并可戴耳挖首饰。耳环也有区别:妻光耳,媳系青线,侄媳可以戴白银圈。
    有拆头撂辫的,在接三之日,娘家人必要在此伺候,等送三走后,即由娘家人代将撂辫梳上,至接三次日,再将辫子撂下,只妻子不再撂下双辫,只撂左边单辫。
    其余诸人也照旧撂下,只等出殡下葬之日在茔地梳上,便永远不再撂下,专候百日脱孝。极远族媳辈孝妆不拆头撂辫,仍梳两把头,将左或右一把拆开以死者男左女右为分,梳一小辫。头上用绒花粗布作包头,白头首饰。
    亲家媳妇和甥妇用漂白洋布盘俩双十字,交叉在两把头上,脑门不围箍,戴点翠首饰,也可以用青布将黄首饰包扎代用。内侄媳妇不拆头也不撂辫,但用绒花粗布包头,作交叉十字,并将脑门箍着,以示和撂辫及洋布的区别。凡拆头撂辫的,都应有跪灵陪孝的义务,甚至出殡后各回自宅也按着定制穿孝。
    旗籍的丧礼由清中叶以后事事讲排场,礼节仪式虽极其隆重,哀痛的表示较比汉人却薄得多了。孝子除孝服外,内衣是不注意更换的。孝期是为母亲服三年丧,为父亲服二十七个月丧。只在百日之内穿孝袍,过百日即换青衣,以至除服,并没有穿白一年、穿灰青各一年的丧制。尤其出阁的闺女,孝服更轻,和甥妇差不多,外孙也不跪灵,这个原因是根据清代帝室对于外戚"尊而不亲"的缘故。
    汉军八旗编入的成份很复杂,大部是明代居住满洲的汉人及入关后编入的河北、山东各地的汉人。此外还有清真教入汉军旗的,俄国阿拉巴金人、朝鲜人、安南人、金川人等都包括在汉军旗内。
    因此,汉军旗人的丧礼在清初时各自不同。沿至清末除回八家尚守天方教礼,俄罗斯牛录下旗民还守东正教礼外,其余的和满蒙旗已大致一样了。
    汉人丧服极其隆重。男子孝服以前是:头戴白孝帽,上缀棉花球,穿大庄粗布孝袍,白鞋。近年改用外省丧服形式,麻冠、披麻,穿大领孝衣、白鞋。在穿孝服时,里面也要换成灰布衬衣。
    汉人妇女孝服讲究是"麻花包头"和"搭头布"。用孝布拧成麻花箍在头上,谓之麻花包头;下垫方孝布,谓之搭头布。凡梳"苏州撅"、"喜鹊尾"、"平三套"的妻媳或直系妇女,都要先换白纂,或用白布包好,换系白头绳,然后戴搭头布,上包头。
    麻花包头分三种,以花少为孝。妻子和儿媳戴麻花包头,亲侄媳戴双麻花包头,孙媳或远房侄媳戴拧三花麻花包头,都穿肥大孝服,不系孝带白鞋。出嫁和未嫁已梳头的女儿戴拧双花或三花包头。远族晚辈和亲戚家妇女只戴单层拧燕窝包头。
    甥女和远戚应穿漂白洋布孝服的,就只围一窄箍,或戴一白福字罢了。未出嫁且未梳头的女儿、孙女,用长孝带围一宽箍,结于头后,下垂脊背。至于孝服的吐边、收边,与旗籍大致相同。守孝、亲丧例定三年,百日脱大孝后,仍穿本年白孝。第二年穿灰素服,第三年穿青素服。
    “草,我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大红色的丧服……”崔明伏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