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1章 走向统一 出征
    第五章走向统一第二节出征
    许靖眯起眼睛大量伊籍,问:“伯机(伊籍),这些消息恐怕不是一个荆州商人所能了解的。足下对刘青州了解的这么多,是不是打算东行?”
    伊籍傲然地一笑,故作轻松地回答:“青州主薄简宪和(简雍)在荆州时,我曾帮了他一点小忙。
    近日,简宪和出镇冀州魏郡,来信让我去盘桓几天,随信还送来了几封青州《邸报》,说是让我了解一下青州事务。那《邸报》上正刊登着刘青州与元老院的争执,双方都在以笔作枪,争论的不可开交,吾故此得知。”
    许氏兄弟露出羡慕的神情。
    在战乱频发的这个乱世里,青州是难得的和平之地。然而,青州又是士子们虽心中向往,却不敢轻易涉足的地方。首先,青州律法的严苛是出名的,刘备蛮横地以军法管制青冀并幽四州——扬灰弃于街上(当街倒垃圾)要罚,行道不居于右者(右行交通原则)要罚……不了解青州律法的人一旦进入,动辄得咎,举步难行。
    而简雍送《邸报》给伊籍,分明是指导他在青州的行为,更进一步的是,试探他出仕青州的欲望。
    由于《邸报》上登载的东西,涉及许多机密。最早,它只向青州元老发行。供元老们了解官府政策及发表自己的政见。不久,阅读《邸报》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两年后,青州退役军人服务社利用自己控制的各地驿站为网络,建立了原始的邮政系统,包揽了《邸报》的发行传递工作。他们觉得只为几份报纸付出专门的人力,花费过于昂贵。故此,建议《邸报》的发行范围扩大到功民阶层。此后,各地驿站成了《邸报》的售发机构,由他们负责鉴定购买者的身份。
    元老和功民都是购买力强大的人群,《邸报》这样扩大了阅读范围。商户们最满意,他们纷纷在《邸报》上刊登广告,介绍自己的最新产品,以诱惑读者购买。由于功民阶层元老阶层多数属于武人,商人们的广告常常带有暴力倾向,介绍兵器车马、威力强大的弩弓弩箭、坚固的铠甲、装饰华丽的头盔成了一时的风尚。
    《邸报》随着读者的扩大,广告客户的增多,开始盈利。随之而起的,是民间报刊的蜂拥而上,他们主要偏重文人出身的政府佐官。而一手掌握官府信息发布的《邸报》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只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一览其真面目。简雍送给伊籍《邸报》阅读,试探的意图昭然若揭。
    在这乱世里,青州的官员待遇让士子们格外羡慕。自从把冀州收入囊中后,青州开始大力推行麦子及韩国、倭国的稻谷种植。稻麦一年两熟,在粮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青州官员废除了粮本位的支付形式,两千石官员每月的薪酬为200银币,而当时青州的粮价为30铜币(100铜币换1银币),这200银币足够官员富足的生活。
    不过,青州官员的选择是最让天下士子们愤恨的,已往,只需要在家乡获得孝廉的身份,天下各郡县可以任意做官,但青州拒绝承认别郡的孝廉身份,所有青州官员都必须在青州纳税三年之上,还要通过青州功民考核。士子们个个都自负才高八斗,让人拉进考场考试——名望低点的人还可以忍受,而那些大小名士则觉得这是对自己莫大的侮辱。
    按青州惯例,只有一个特例可以让名士们免于考试,那就是:两位元老出面联名推荐。但这推荐并不容易到手,每位元老终身只有三次推荐机会,被推荐人在三年里必须合法在青州纳税,并为青州做出功勋,否则的话,三年到期,无功勋者必须重新考试。这样一来,谁都不愿意把机会轻易交给别人,除非,此人真的有才能,有大名气。
    简雍给伊籍送《邸报》,这意味着他愿意帮助伊籍,以他在刘备府内做主薄多年的资历,再拉一个元老联名推荐,伊籍就可以跳过考试,直接出仕。当然,很可能是在简雍的手下,为他打点魏国郡。
    “恭喜伯机了,祝你东去一路顺心”,许邵酸溜溜地说。
    冀州邺城元老议事厅,刘备呆呆的看着元老们争相指责他。原来,冀州的新五军刚刚成军不久,刘备打着拉练他们的幌子,准备带其中的狂风、暴雨、闪电三个军团到西河郡操练,后来,由于聚集的
    马越来越多,众人觉察到这已经超出了青、冀、并以及泰山郡联合演习的规模。觉察到势头不对的青州大元老院(最高议院)元老们,急忙派遣几位重臣,赶到冀州,借用邺城元老院的会堂,招呼刘备来接受申斥。
    元老们已经说了三个小时,刘备始终一言未发,现在,元老们也累了,大厅中顿时沉寂下来。
    这些元老们并没有想造反的意思,只不过,人一获得一点权力,总喜欢把权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刘备对青州的敌人很凶残,然而,对他一手创立的元老、乡老议政治制度却很支持,对元老的质询,从来都是温和的给与回复,高堂隆又是个死板的人,从被绑架到出云的那一刻,就以顶撞刘备为乐趣,上行下效,许多青州官员喜欢学着高堂隆的样子,以指责刘备超出律法的违规行动为己任。尝到甜头的元老们,逢着机会公开指责一下平时威严的主公,个个心花怒放。
    不过,别看他们在元老堂里叫得凶,看似很过瘾,一出元老堂大门,个个都耷拉着舌头,像哈巴狗一样冲刘备摇尾巴,深怕刘备记仇——让刘备惦记上,可是件很恐怖的事情,至今,被他惦记过的,大部分已被他踩在了脚下,四世三公,权大势大,一日之间冰消瓦解;匈奴惹得他不痛快,这不,九万人马就要出征了。
    总的说来,元老们争争吵吵,不过说了三个方面:其一,物资不足;其二,人力动用太多,伤筋动骨;其三,身为主公,频繁亲征,对领地统治不利。
    当时,整个青州出云的全年钢产量达到了800吨,这一惊世骇俗的钢产量,相当于当时整个大汉钢产量的17.134倍,相当于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个中型炼钢厂、17世纪一个英国大型钢厂的全年产量(在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十七世纪时,最先进的木炭炼铁高炉的产量是每周15吨,而搅钢炉一炉的产量只有500磅)。这一产量甚至接近了当时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罗马帝国的全年钢产量(据史籍所载推算)。
    然而,这一数字虽然超越了当时的历史,却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从一些数据就可以看出它的渺小:卢浦大桥主桥拱肋钢结构光焊条用去120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二层顶屋架总用钢量达15000吨。换句话说:这些钢材若是全部制成钢筋,用于浇注混凝土城墙的话,如果偷工减料地施工,大概可以浇注一个防御性小城堡的三面墙,至于另一面墙,只能用砖石建造。
    800吨钢材,分配在农具制作、马车弹簧板、民用刀具、水磨、织布机、管材、船索锚链等等民用设备上,大概要用去300吨。铠甲弓矢马具刀剑枪矛战斧等制作,要用去350吨。建筑城墙民用房屋水
    设施等等,只能剩下多少是多少。
    初平四年(大汉历398年,公元193年)一月,刘备派遣征匈先遣队,在界休修建砖石结构的城堡,一下子把民用钢材搜罗一空。为了备战,刘备又坚决不许民用钢材侵占军用的份额。今年,青州新流民已不得不使用青铜农具了。刘备在这个困难时期打算出击匈奴,并且要把青冀并三州的半数青壮拉上战场。万一战事连绵不绝,青冀并三州今冬的日子将是最难熬的。
    并州连年受到匈奴的侵扰,人口锐减,只在上党郡、雁门郡残留部分汉民,人口仅28万。故此,并州兵仅编成一个军团——不足八千人的固山军团。冀州青州人口有230万,各编有5万的常备军团。刘备此次带走一半军团,又征发随军青壮四万人,对三州的农业,工业影响极大。青州多年的政策,以不扰民自诩,此次征伐行动,已超出了这个政策底线。
    政治上、经济上,此次征伐行动都不可行。最重要的是,现在刘备兼领青冀并幽四州,再也不是青州一地之主。经过五年大治的青州,尚且在刘备第一次出征时发生了不愉快的“平原离乱”,冀、并
    州才归附不久,刘备又要再次出征,四州事务繁杂,万一有变故,主事人不在,找谁请示?
    听到周围的声音平静下来,刘备收回了沉思者的姿势,站起身来,用手中的剑鞘狠狠的锤击了几下地面,开口说:“各位,你们知道大地的尽头是什么?是不周山吗?传说中,不周山像擎天柱一样,
    大地撑起天空。我一直想,如果大地的尽头真的有不周山,那我就把大汉的军旗插在不周山上。”刘备这句话说完,地下响起了一片嗡嗡声。
    刘备扫了一眼窃窃私语的元老,静静的等他们平静下来,接着说:“曾经,有个出云商队一直向北走,从春走到夏,从夏走到秋,再走到大雪纷飞。他们在一个河边驻扎下来,熬过了一个冬天继续走,然后,他们看到了大地的尽头——是大海,无边无际的大海。
    听到大地的尽头没有不周山,我很失望。然而,这个商队的报告却让我深感兴趣,想想看,从青州到出云,走陆路,需要二十多天的时间,从出云到大地的极北之海需要走一年,这是一片多么广大的土地啊!若是我们拥有了这片土地,千年之后,即时我们的人口再膨胀,我们也不愁安身之地。
    另外,三年前来访的大秦商人——秦论告诉我,从出云向西走,再走一年零五个月又能见到大海。各位,天地之间还有那么多剩余的土地等着我们去征服、去占领,大海的尽头是什么?我们已知的是海中还有许多的岛屿,有些岛屿的面积和青州大小相仿,岛后面还有什么?会不会有更大的陆地在等待着我们?
    探索是永无止尽的,就目前来说,辽西的乌丸、西河的匈奴就是阻止我们将市里向北方扩展的两座大山,征服了他们,让他们接受我们律法的管辖和约束,从此向北方远行的商队和旅人,将不再受到劫掠之苦。乌丸、匈奴的背后有一片更大的疆域等着我们去探险,去征服。与之相比,匈奴所占之地不过弹丸也,为了大汉民族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与匈奴一战势不可免,这是为公,为私嘛。”
    刘备喘了一口气,微笑着说:“青州为什么能让众异族归附,并且安心接受我们的管治?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我们诸生平等的原则,待归附的异族如兄弟,另一个原因是,我刘备素有凶狠之名,对待冒犯青州的敌人向不手软。如今,西河战后三年了,于扶罗他活得很滋润。我个人有点小心愿,希望能与于扶罗再战一场,让他知道我们真正的实力。我这一点小小的私欲,希望各位能够满足。若是各位觉得此战动用士兵过多,我情愿再消减三成兵力,只带六万人出战。各位觉得如何?”
    提到刘备个人的面子份上,沮绶、高堂隆立刻都沉默不语,其他几位元老也个个扭捏不安。
    孔融一直没有插嘴,此时看不下去了,轻咳一声,说:“虽说是三军之帅不可轻动,可是,各位如此攻击,难道没有上下尊卑关系了吗?玄德公主政青州以来,为青州自掏腰包,修了多少路,建了多少城,替你们交了多少税?若连这点小要求都不能满足,青州众官皆可死了。不过,这等事情只可偶一为之,此战过后,玄德公不可轻离青州,若玄德公能首肯此事,我便赞同你亲自出征。”
    刘备狡猾的笑着,含糊的回答:“此一时,彼一时也。”
    沮绶嚯的站起身来,说:“既然文举公(孔融)这样说,我也赞同。主公亲征嘛,兵力就不要减了。子泰(田畴)熟悉塞外地理,元直(徐庶)善于谋断,公瑾(周瑜)善于指挥,主公带他们三人去,各位将领由主公调遣。”
    刘备咧开了嘴,无声地笑着:“既有子泰、元直、公瑾三人,其他的将领我也不多挑了,叫云长(张飞)、翼德(关羽)来,典韦带近卫军团,冀州军团参战叫高览也去,这几个人足够了。”
    沮绶爽快地回答:“既然如此,明日,主公就动身,大军一路行军缓慢,襄桓作为我军最后的补给点。我让不在的将领一路追赶,与主公在襄桓会合。”
    刘备轻笑一声:“何必明日动身?周瑜、典韦、高览、张飞都在营中,我近日就可以动身。”
    ps:让我们一起出征,请各位书友投vip票给商业三国,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