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堂课 写作中需要避免的错误
    第23堂课 写作中需要避免的错误
    我在各大平台账号的后台经常会收到许多热爱写作的人的私信,比如如何保持灵感啊?脑中有一个想法,但却写不下去?怎么修改小说?等等关于写作的各种困惑和问题,我把这些问题,按照一部小说完成的顺序分为创作与修改两个部分,挑选了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四个问题来和大家谈一谈。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创作的,有很多写作者会问:我心中有一个很好的点子想写下来,但却怎么也进行不下去?
    我们来仔细看下这个问题:“点子”就是通常所说的灵感,写不下去,就是不知道如何把灵感变成一个成熟的故事。那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如何把灵感变成一个成熟的故事。
    通常灵感可能只是一个念头,离完整的故事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在这里我只说非常基础的一点,就是顺着灵感不断去丰富这个念头,如何去丰富呢?我提个小方法。
    要学会不断追问。我们以一条丝巾为例,看看可以有哪些追问。
    1. 追问前因后果。假如你在马路上捡到一条带血的丝巾,你肯定会想:这是谁遗落的?上面的血迹怎么来的?是不小心沾上去的动物的血,还是人的血?如果是人的血,又是谁的血?发生了什么而导致流血?流血的人怎么样了?……不断地追问下去,一个具有详细情节的故事就出来了。在《谋杀似水年华》中,血色丝巾是因为发生了车祸,而车祸的背后是复仇,复仇又是因为什么什么……这样将丝巾作为故事的线索,通过不断追问前因后果,故事就渐渐丰满起来。
    2. 相似或相反追问。比如一个女孩平时都戴着丝巾,但突然有几天换成了项链,为什么女孩突然不戴丝巾了?她发生了什么事?项链是哪里来的呢?利用相似性展开追问,也可以丰满故事。另外还可以做相反的追问,比如假如一个女孩在冬天戴了一条丝巾,你肯定会奇怪:为什么她不戴厚厚的围巾?这条丝巾对她来说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她是只有这一天戴还是每一天都戴?她不怕别人奇怪的目光吗?将问题发散开去,你的故事就会越来越完整。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不过有了丰满的故事还不够,我们还要写好故事大纲,这样创作中就不会跑偏;撰写人物大事记,可以帮你准确把握故事的节奏感,让人物的成长变化、内心轨迹与外在命运无缝对接。这些也都是可以通过不断追问,慢慢填补出来的。
    接着说第二个问题,有读者问我:写着写着,脑中突然跳出了故事大纲之外的灵感,该怎么办呢?
    先说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计划之外的灵感,这是因为当你写作状态非常好的时候,人物的生命是独立的,他的命运已经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你引导他去前进,而是他自己自然而然地前进,这时候可能就出现了计划外的故事。可以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你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神来之笔去打破你原来的束缚。
    但是我们不能想到什么就全部都加进去,不然就变成另外一个作品了。建议对于中途冒出的其他想法先不要加入小说中,先记录下来,在修改时看看是否可用,或者当作另外一部书的素材。你必须有一个中心的创意或者想法去写,围绕你最初所做的详细的大纲来进行。以《围城》为例,通篇剧情都是为“围城”服务的,围绕“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个中心去发展剧情,从开端主人公方鸿渐的心理围城,到最后进入婚姻围城,不断加强这个概念。按照已经设定好的大纲去写,能很好地帮助你不会写到中途跑题。
    以上两个问题都是灵感充沛的写作者提出来的,但是也有许多写作者为灵感枯竭而苦恼,比如感觉写作进入了倦怠期,一点灵感都没有该怎么处理呢?
    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我先说一下自己的经验,对我来说,暂时还没有遇到过失去灵感的时候,我很敏感,而且以前的灵感我都会记录下来。注意我说的这句话包含了两点:一是,很敏感。二是,及时记录。我是如何在写作中保持敏感的呢?第一点就是刚才谈到的不断追问,保持对素材的思考与追问,素材应该来表达什么?小说应该用什么技巧去叙述?它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在哪里?当你在敏感地看待一切时,你会发现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不再简单得像表面上那样。在写《我与李毅大帝在世界杯那一夜》的时候,我并没有写真正的球员李毅,而是写一个虚构的李毅大帝,用这个角色回望我这一代人的成长与青春。这一切,都建立在我对上海、对当下中国的思考之上。写故事不同于直接刻画现实,它需要我们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力的发挥,不断地挖掘,不断地探索,就会让你找到更多的写作思路。第二点,是学会感同身受。比如我在《杀人狂的故事》里面写了一个连环杀人狂。当然我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我能写主要是因为我理解他的状态与情感,孤独、焦虑,得不到同情,小说是虚构的,但是人的情感是真实的,这就是感同身受。及时记录,很简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再说“倦怠期”,我觉得是你的写作状态还没有调整好,或者没有写到点上,写作的感觉没有找到,导致产生倦怠感。换句话说,你没有让自己产生一种写作的快感。有两个方法供大家借鉴:一个可以使用移情法,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转移到自己身上,比如《谋杀似水年华》中,有一段男女主人公十八岁的时候坐摩天轮,在摩天轮最高点的时候,我真的是在抉择,给他们什么样的结局。是在一起,还是下来就分开,最后我选择的是让他们下来就马上分开,然后十年都不再见面,甚至说让他们觉得另一方——女孩都已经忘记了男孩。这很残酷,很痛苦,当时我就写得泪流满面,这种快感或者说痛感会让你持续地有欲望,有动力写下去。另一点,如果是写到一半写不下去的话,可以尝试回顾法,也就是重新回过头来,从最开始的故事大纲。到人物的小传,通过你的人物的眼睛再读一遍你的小说。如果你感到有点磕磕巴巴,就表明有什么地方还没有弄得足够好,看看人物大事记中缺少了什么事件,然后重新为人物添加任务,推动人物向前发展。
    最后说一个有关小说修改的问题,有人会问,感觉自己的小说有问题,但不知道如何修改怎么办?有的人说,感觉自己的小说没有地方可改,是不是不用修改了?
    看到这个问题,你可能不知道文学大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小说的。比如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改了 39 次,只为了找到准确的词;村上春树一般花6个月写完小说的第一稿,再花7~8个月进行修改;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初稿如果有40页,当他修改完后通常只剩下20页;福楼拜告诉莫泊桑:“你所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贴切的,不可能有第二个,一定要找到它。”这是一流的写作者对待文字的态度,偏执、强硬,像数学一样精密,在不断的自我推翻中练就上乘的手艺与直觉。就我自己而言,我写小说是不停地在修改。写的过程中在改,写完了还要改,《镇墓兽》我改了7稿。所以,对绝大多数写作者来说,哪怕是非常有名的大师,哪怕是网文作品,都是有可修改的余地。
    斯蒂芬·金在他的创作谈中说:“你写故事的时候,是在给自己讲故事;当你修改的时候,主要工作就是拿掉不属于故事本身的内容。”如何辨别不属于故事本身的内容呢?我们要通读原稿,除了修改像错别字、语法等问题,我们还要注意故事中有没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有没有前后矛盾之处,把这些找出来进行修订,尽量让故事逻辑完整。当发现有更好的想法,一定要果断舍弃,重新写作。放弃的文字,可以把它们放置在单独的文件夹里,以后写其他的故事,说不一定这些被抛弃的情节,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在通读的过程中,重新对照故事大纲看是否有遗漏的地方,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故事重回正轨。当一部小说完成之后,可以先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通读修改,或者可以先把小说给信得过的人看,请他们说说感受与意见,但适当听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
    修改小说也是一项基本功,作者要能狠心割爱。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解决实际创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追问灵感,如何处理创作中意外出现的创意,如何面对倦怠期,如何去修改小说。如何运用还要看写作者个人。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写作本身是一件快乐与痛苦并存的事,修改小说需要千锤百炼,无论过程是什么样的,当你拿到成品时一定是幸福的。
    本节课的脑洞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大家在写作中还有出现过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