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章 南国水乡
    四五月份的南方,正是梅雨季节,淅淅沥沥的小雨笼罩着金华的土地,正是一年播种时,可惜因为战乱,农田荒芜不少。
    方锐崭骑着马,带着贞德,在十几名龙王子护卫下,沿着婺江,缓缓而行。
    “幸好今天雨不大,不然又得待在军营,这段时间可把我憋坏了,今天我要放飞自我!”
    方锐崭虽是宅男一枚,但是在这既没电脑,又没智能手机,看书枯燥的时代,他宅男属性完全发挥不出,久而久之,他变得喜欢出游。
    穿越一次,不去故地重游,感受与后世完全不同的自然气息,那就是白来了,吸一口田园气息,不禁清神醒脑。
    贞德第一次来华夏,走到哪都很好奇,在她的记忆之中,只有大片大片的草原和密林,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成群的牛羊,难闻的腥膻味,哪里见过华夏南方的鸟语花香。
    不得不说,南方即使破败,也比同时代的欧洲要有味道。方锐崭是南方人,还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村生活很适应,早已见怪不怪,一路上对乡巴佬似的贞德炫耀自己的见识,受到贞德频频白眼。
    不知不觉,方锐崭发现,在靠近金华城北城墙的江面上,有一座横跨婺江的木质大桥,作为一个金华人,金华的民间故事听过不少,见到此桥,脑海里瞬间跳出它的名字:通济桥,横跨婺江南北。原为浮桥,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建成十一孔石墩木梁桥,上覆桥屋50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蔚为壮观,后屡毁屡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重建成十三孔石拱桥,桥长213米、宽7米、高14米。解放后修建桥面加宽为10米,北岸增建二孔拱旱桥
    通济桥横跨在婺江上,很早以前只有浮桥相通,但每遇江水暴涨,往往桥断舟散,交通断绝。大约在元代大德四年,西峰寺及庵禅师为沟通南北,倡议改建石桥,并为之输财集资,四处奔走,耗时五年半,砌成了11个桥墩,可惜还来不及架桥梁,及庵禅师去世,工程也就停下来了。又过了许多年,方由西峰寺主持云龙带头一尽衣钵寺产作建桥之资,集成裘,通济桥终于在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大功告成。
    当时的通济桥是11孔石墩木梁桥。墩形西正方而东小椭,以杀水怒。墩高去水41尺,桥面又高出墩上8尺,桥长780尺,上覆瓦屋五十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雄伟壮观。后屡经修复,到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改为13孔石拱桥,掀掉屋瓦,加筑石栏,别有风光。
    此时的通济桥只是石墩木桥,并不宽敞,桥上南北两地行人络绎不绝,桥梁两地,小商贩们搭凉棚,开早点,接待进出城办事的百姓。
    “唉,可惜用不了一年,战火就会烧到金华,如此景象,不服在焉。”下马,他的心情有些沉重,不由感叹。
    “小友何出此言?”
    雄厚的声音将方锐崭的思绪拉回现实,心中警惕,他回身,发现一位长须锦衣中年人面带微笑看着他。
    “在下只是无病呻吟,您就当我是愚人梦话吧。”
    居然没有发现外人在身侧,他看向贞德,这小妞居然带着便装的龙王子在桥头市集上挑着小玩意,浑然忘了她的职责。
    中年人摆摆手,说道:“小友何必妄自菲薄,老夫觉得小友之前一番言论并不是空谈。”
    嗯?这人居然赞同我的话。方锐崭疑惑地看着中年人,试探问道:“您认可我的言论?”
    中年人点点头。
    “那我就放开说啦。呵呵,其实我也只是预测,如今朝廷分而立之,内部不和,北方鞑子虎视眈眈,又有国贼相助,鞑子探子屡次南下刺探军情,照如此下去,不出一年,鞑子大军必定会师南下,浙江不保!”
    中年人边听,边露出诧异神色,他没想到今日心情不畅,来江边赏景,能碰到一位有识之士,心下有结交之意。“老夫朱大典,不知小友姓名,先身居何地?”
    啥?朱大典!他不是应该在绍兴吗?怎么跑回金华了?咳咳,收敛心神,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原来是兵部尚书朱大人,失敬失敬。”
    这回轮到朱大典傻眼了,随即又释然,经过阮大铖围城之事,他在金华的名气不小,也许面前的年轻人听说过他的大名。
    “不错,正是本官,小友认得我?”
    方锐崭笑了笑,回答道:“大人之名,如雷贯耳,可惜没机会相见,哦对了,我姓方,名锐崭,金华人士,现在是罗店民团的组织者,泥腿子一个,如果朱大人不嫌弃,可以叫我小方。”
    他看见朱大典笑肌明显抽搐一下,看来自己的身份是硬伤。朱大典汗颜,什么时候泥腿子的见识比文人还高了,真是枉读圣贤书。
    “小……方小友,你刚说你是什么民团的组织者?武器装备,人手如何?”
    朱大典捕捉到一个信息,面前这位小伙子手下有人,好像还不少。
    “我的人手不多,也就3000人左右,武器装备五花八门,好在军服是统一的,不知延之先生?”
    朱大典心下本就有结交之心,听对方人手数千,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对方是怎么养活这么大一群人,还让手下对他死心塌地,越发对方锐崭感兴趣。
    “不知小方愿意为朝廷效劳否?”
    在朱大典看来,方锐崭手上最多只有2000可战之兵,说3000只是为自己抬高身价,不过他自己也干过类似的事,比若说在金陵贿赂马士英获得兵部尚书的职位。
    故明知对方是抬高身价,他还是欣赏方锐崭,一是因为在这乱世,手里有兵才有发言权,二是在同龄人里很少有像他一样有如此见识之人。
    这转得太快了吧,前面还在问这问那,现在就抛出橄榄枝,咱们方锐崭同学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要是让他知道朱大典此时所想,不知会不会嘲笑他。
    方锐崭的军队,自三月份穿越到大明起,历经两个多月,人数早就超过4000人,他说出的数字只是因为甩手掌柜当习惯了,对手下有多少人没有准确的概念。
    “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