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章
    反正韩王对韩非的态度向来都是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吃我不吃我不吃,韩王都这样了,韩非的学识再好,有再多的办法又能怎么样呢?
    就因为他口吃,所以其实他这个公子在韩国并不受重视,就连来投他的门客都没几个,做公子做到他这个份上也算是难得了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韩非接到通报,说是有人求见他,这个人当然就是苏云霜。
    不管苏云霜之前的那句话有多么的不给韩非面子,可就冲着昭襄王喜欢,韩非也不能对此表达意见,因此他只能让人将苏云霜请进来。
    苏云霜见到韩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韩非道歉,这个举动完全出乎韩非的预料之外,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你有、有事、要,要我,帮忙。”
    苏云霜点点头:“其实你可以慢点说话,我又不急。”
    韩非因为口吃的问题没少被人讥笑,因此其实他对于苏云霜还是有好奇的:“你既然要帮着秦王,为什么我不嘲笑我说话呢?韩国不过一介小国,我也不受国君重视,又能帮你什么?”
    苏云霜特意来拜见他,韩非很清楚,如果是要他帮忙,那就肯定不会是小事。
    这几句话韩非说的极慢,但至少打断结巴的情况少了,虽然听着着急可倒还不至于难受。
    对于韩非的问题,苏云霜也不绕弯子:“你说话有什么可嘲笑的呢?我觉得那些嘲笑你说话的人才值得嘲笑,他们讲话确实比你流畅迅速,可那又有什么用呢?他们讲上一辈子,可能一句有用的东西都没有,而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
    只要韩非愿意,又有人能够善用他,改变一个国家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虽然韩非是韩国人,目前和苏云霜的在立场上还是有些敌对的,可苏云霜对韩非说的话却是真心:“这世上总有人被表面所欺骗而忽略真正宝贵的东西,美玉还会有微瑕,这世上本就难有完美的存在,而你已经拥有了很多别人所无法拥有的宝贵东西,那么在其他方面有点小瑕疵这完全是正常的。”
    庞统当年还长得丑呢,结果后来那些笑话庞统长得丑的,有大出息的基本没看到,而庞统却成了曹操最重视的谋士之一。
    “容貌会老去,肉体会腐朽,但有些东西确实可以成为瑰宝流传后世的,我觉得你属于后者。”
    千年之后谁还记得现在的韩王叫什么,可所有人都会记得有个法家的代表人物叫韩非。
    这话让韩非沉默了很久,之后他才说道:“非多谢夫人。”
    这些话对于他而言却是十分重要,这是除了他的老师荀子之外,少有的可以如此不在意他的缺陷而赞扬他的人。
    可韩非并不会因此而动摇:“夫人来见我,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说这些的。”
    关于这个,苏云霜坦然承认:“当然不是,我来找你是因为敬佩你的学识才华,可我知道你不可能出仕秦国,这实在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
    “夫人是来为秦王做说客的。”韩非反应很快:“秦王不会要我出仕,所以夫人的目标应该是另有其人。”
    “对,我看上你老师了,大王也是这个意思。”
    韩非:“……”
    能说的委婉一点吗?还是秦国人都这么奔放直接?_(:3ゝ∠)_
    可不管委婉不委婉,其实也都是那么一回事。
    但让韩非想不明白的是:“当年老师入秦,最后无功而返,何以现在又特意邀请老师入秦呢?”
    当年荀子也是来秦国卖过安利的啊!
    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很流行学说学的好了,然后就去找个国君卖安利,让国君用自己的思想,当年孔子也是这么卖过来的,可惜当年孔子的安利就没几个人想吃,现在的荀子也差不多。
    当年荀子来秦国卖安利的时候,秦国上下全是一副我不吃我不吃的架势,怎么现在又特意要吃了?
    其实苏云霜觉得儒家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市场那是很正常的,这是什么时代?这是个群雄争霸,拳头大的是大爷的时代,儒家那一套拿过来治国,国君的脑壳又不是坏掉了,在这年代敢以儒家为治国指导思想的,那也是真的勇士==
    可此一时彼一时啊。
    “当年不用是因为时机不到,而现在,正有一个大好时机在,”苏云霜并不隐瞒韩非:“其实你比谁都清楚,秦国的法家思想还是太过偏颇了,富国强兵倒是做的很好,但用来治理人民就有些不合适了。”
    这一点韩非当然清楚,韩非自己就是个法家,对于目前法家思想应用的最好的秦国当然是十分关注的,因此对秦国的利弊也思考过不少。
    而说到这里韩非也明白了,既然他可以去找荀子求学,那么为什么秦国不能再次邀请荀子入秦呢?
    道理都是一样的嘛。
    而且和当年的孔子比起来,荀子的思想已经有了一些不同,至少荀子的思想比孔子更接地气,也更加实用,韩非自己是有这种感觉的。
    而荀子和当年的孔子最大的相同点大概就是,除了教书带学生,这两人都一生致力于卖安利,虽然儒家的安利确实不好卖_(:3ゝ∠)_
    而现在秦国主动说愿意吃荀子的安利了,无论如何,韩非是不希望自己的老师错失这个机会的,他和荀子的关系不错,即使对秦国心存担忧,可韩非也知道,不是他那还会有别人的,昭襄王要见荀子,那就没有见不到的道理。
    因此最后当苏云霜提出来,希望韩非能够邀请荀子入秦的时候,韩非并没有拒绝。
    反正最后的结果没差。
    就在韩非给荀子的书信送出去不久,昭襄王也开始了第一步的行动,他不仅公开邀请荀子,甚至也邀请其他有识之士来秦。
    秦国向来尊崇法家,这次公然邀请其他人,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显然,秦国要变天了。
    荀子那边的反应到是不慢,他很快表示昭襄王的邀请他当然会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云霜向昭襄王提议,把韩非留在秦国算了。
    省的我儿砸以后为了见他还特意去攻打韩国呢=v=
    苏云霜对嬴政笑出了一张特别慈祥的慈母脸:“儿砸,快说为娘对你好不好?你开心不开心呀?”
    嬴政:“……==”
    朕的心好累_(:3ゝ∠)_
    ☆、第64章 丞相都是坑货
    关于把韩非留在秦国这种事其实完全没有什么难度,至少对于目前的韩王来说,韩非嘛,就是个不受待见的公子,与其留着他每天在自己的耳朵边结结巴巴的叨叨,叨叨完了回去还长篇大论的写文章给他看,不如丢在秦国,那至少还落个清静呢。
    只要秦王高兴了别来打韩国,别说一个韩非十个韩非他也要往那边送啊。
    不就是个小结巴么,给你给你都给你,秦王你高兴就好,么么哒(づ ̄3 ̄)づ
    所以说,根本不用费什么心思,昭襄王一句话的事情,韩王就忙不迭的表示,韩非就送给你们秦国啦!
    昭襄王对韩非倒是没啥感觉,韩非嘛,虽然是个人才,可这人才注定不能为他所用,那其实也就没什么意思啦,秦国多个韩非,也就多个吃饭的。
    倒是苏云霜对着嬴政可得意啦:“看,这次是韩非,下次你还想要谁,我全给你弄回来。”
    咱可以组一个团不费劲哒!
    嬴政看着苏云霜觉得特别心累,你说他要韩非干什么啊!
    反正韩非不会为秦国效力,至于说韩非那智商,韩非当年到死的那么多文章他全看过并且烂熟于心啊,这么个年纪轻轻的韩非到底要来何用!
    然而苏云霜高兴,于是嬴政也就不说什么的。
    反正他现在对苏云霜就一个想法。
    你高兴就好_(:3ゝ∠)_
    韩非留在了秦国,秦王虽然不用他,但是对他其实还算不错,吃穿不愁,除了不能出咸阳城其他的也不限制他的行动,韩非要是愿意呢,没事写写文章昭襄王也是很乐意看的,毕竟秦国真爱是法家,而韩非现在虽然年轻,但是他对于法家的很多观点和看法还是很有见地的。
    昭襄王尤其喜欢看韩非说儒家,要知道,诸子百家里就儒家黑秦国黑的最厉害,昭襄王那能高兴嘛,而韩非呢,韩非虽然说话口吃,但是写起文章来那真是撕逼大手,反正昭襄王看着韩非徒手撕儒家是看的很开心。
    反正这年头谁都撕过儒家,就说比较有名的几个,反正庄子撕逼儒家,墨子撕逼儒家,法家那就更别提,徒手撕儒家==
    然而这么多撕逼的,就数韩非撕的最带感。
    没其他原因,庄子是用道家思想撕儒家,墨子是用墨家思想撕儒家,可昭襄王真爱是法家嘛,自然还是看法家思想撕儒家最痛快。
    韩非被昭襄王吃穿不愁的养起来了,反正看了几篇文章昭襄王就成了韩非的忠实读者。
    小伙砸,我看你骨骼清奇很有想法,来帮我撕儒家吧。
    用昭襄王自己的话来说,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甚至昭襄王私下里也跟苏云霜说,留韩非还真是留对了,每天拿他的文章看几遍,寡人都觉得自己能多活几年啊!
    所以说,这和儒家到底多大仇==
    然而不管韩非这里的文章怎么写,昭襄王等韩非更新等的多着急,荀子还是来到了秦国。
    是的,就在昭襄王看着韩非撕儒家撕的最开心的时候,目前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来秦国了。
    荀子这次来,因为之前韩非给他通过气,表示秦国有可能会用儒家,因此荀子不仅自己来了,还把他那一大群弟子也给带来了。
    荀子这次来可不得了啦,上次来秦国是坐冷板凳,安利送到了嘴边秦国都不吃,荀子一个劲的跟秦王说,你吃啊你吃啊,秦王就一个劲的说我不吃我不吃,最后还真就没吃。
    荀子只能离开秦国,去其他国家推销他的思想主张。
    而这一次,是昭襄王亲自请荀子来,并且还让荀子最出色的学生之一的韩非给他写信劝说,于是荀子就来了。
    这次和上次的冷遇果然不同,荀子受到了昭襄王的热情款待,荀子来了,都不用特意去拜见,昭襄王自己就跑过来接见他了。
    对此荀子也很疑惑呀,于是他就问道,秦国是不是准备吐掉法家的安利改吃儒家的啦?
    昭襄王也特别实在的回答道,不是呀,其实我请你过来就是想听听你叨叨。
    这下荀子肯定不高兴了,不管是谁被这么耍着玩肯定都是不高兴的嘛,荀子这人虽然心宽,可那也不代表他千里迢迢满怀希望的跑过来,结果人家说我没想用你,就想听你吆喝两声的时候不会生气。
    但其实荀子的气很快也就消下去了,因为昭襄王让苏云霜给荀子解释了秦国目前的计划。
    “其实先生应该也能看出来,法家的学说用来富国强兵确实收效显著,但若仅仅以法家来治理天下治理人民那却是不够的,因此秦国便要寻求治国治民的新方法,可是我们看来看去,发现各家学说都有道理,各有各的长处,因此就想请各家一起来讨论,然后拿出方案来,秦国会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实行。”
    这里说的是最合适的,而不是最好的,于是荀子也就明白了。
    其实就是各家都拿一个方案出来,到时候谁的好用就用谁的。
    虽然是这么说,比起预期的,秦国以儒家治国什么的还有差距,但是荀子觉得这其实已经很好了,至少比起原本的毫不接受,到现在的愿意尝试接受,秦国还是迈出了一大步的。
    其实荀子的儒和孔子的儒已经有了区别,至少荀子干不出肉切的不正我就坚决不吃这种事情来。
    这与其说是礼,不如说是一种病态的矫情,或者说是蛇精病式的强迫症。
    荀子是个很接地气的人,可是他也有疑惑:“既然如此,为何偏偏只邀请了我呢?”
    秦国本身法家兵家都不缺,如今若是邀请百家,那肯定不单单是儒家,至少道家墨家什么的肯定要有吧?
    然而事实是,昭襄王公开邀请的,只有荀子而已。
    这个问题还是苏云霜回答:“先生觉得,此时我们邀请别家他们会立刻就答应要来吗?”
    别家不好说,墨家反正是和秦国三观不和的。
    所以说白了,邀请荀子就是给诸子百家做个榜样,让大家都相信秦国这次是真的要用别家的学说,而不是法家一家独大了。
    至于说为什么偏偏选了儒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