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章
    太子扬眉:“看来是闹大了?”
    雷元文兴奋地道:“早该闹一场了,哪怕闹不出个结果,叫齐王头痛一痛也好。”
    “闹不出个结果,那不等于白闹。”太子道,“损人却不利己。”
    “能损人总比损不了的强。”雷元文还是很兴奋,摩拳擦掌的,看样子恨不得自己也能跑朝上去损一损。“再说,殿下怎么知道就利不了己,说不准就给闹成了呢。”
    太子不由失笑,摇头道:“你呀,唉——不过你这样倒也不错,想得少,烦恼也少,孤要是能像你一样就好了。”
    “想得多也没什么用啊,”雷元文大咧咧地道,“像子晋这样,在这里纠结半天了,我看他也没纠结出个头绪来。”
    太子便看一眼周连营,两人眼神一对,相视苦笑起来。
    太子就叹气:“还是子晋知我心啊。”
    御史和翰林的这次联名上书瞒得很紧,东宫昨日才得到了消息,他们为太子说话发声,但其实不代表太子就能控制他们,许多太子派办事之前并不会和太子通声气,太子最多能做的,是静观其变。
    而对于此次事件,太子的心情其实十分摇摆。
    ☆、第93章
    就太子自己来说,并没野心要入朝,因为现阶段实在不是好时机,皇帝一直就想换掉他,他闭门读书才有喘息空间,伸手到朝政里太早。
    但另一方面,太子今年已经二十八了,没两个月又长一岁就二十九了,男人在这个年纪,总会生出一点做事的雄心,太子自然也不能免俗,作为未来的天下之主,他的雄心更不止一点,能把自己按捺到如今已是有十二分的自制力了。
    所以习政这事,到底是成了好,还是不成好,太子还真是难以分辨心头滋味。他把两个伴读都叫来,也正是因为拿捏不定主意,虽然两个小伴读一个没入仕,一个官还小,帮不上什么忙,但有一起长大的情分,处起来舒服,聊起天来也能聊得爽直,比和别人在一处都更能排解压力。
    比如这时,雷元文的肚子发出了一声响亮的叫声。
    “哈哈,”太子被逗乐了,“算了,不发愁了,愁也没用,吃饭吃饭。”
    就令人摆膳,君臣三人凑到一起先把肚子填饱。
    残案收拾下去,太子往殿外看了看:“去听信的人没再回来,难道朝上还没结束?”
    雷元文捧着略有些吃撑的肚子:“是啊,怪得很,都中午了,难道那些大人们肚子不饿?”
    三人暂且闲话起来,过了一阵,还是没有信递回来,周连营想了想,起身道:“这么等着不是个事,我去看看罢。”
    太子略一犹豫,他实在也想知道前头到底怎么了,就点头:“那你去看一看就回来,要是还没散,你别靠得太近。朝上人那么多,具体说了什么话,我们回头肯定能打听到。”
    “我省得。”周连营说着出门而去。
    怕万一和下朝的皇帝撞上,周连营出了东宫后,特地绕了点远路,从另一条路线去往奉天门。
    他有腰牌,可以在外殿行走,但奉天门是朝议之地,在有朝时无关人等仍需退避。
    周连营打一处宫道上出来,再拐两个弯,他就能到奉天殿了,虽然不能接近,但有无散朝还是能张望着的。
    便在这时,前面一处弯道上拐出一行几十个人来,皆着官服,气势凌人。
    周连营停下脚步,略一细观,发现那些人似分了两拨,一路前行一路吵嚷一路推推挤挤。他心中一动,因为发觉他们似乎是在往内宫方向而去。
    ——这么一大群外臣,肯定没资格进内宫的,他们想干什么?
    他一个穿便服的年轻人,出现在此处也很打眼,那群官员里很快有人看见他了,跟着还有人叫出了他的名字:“周子晋!”
    周连营循声找准了人,却见叫他的是个四十岁左右学士模样的人,穿一身青袍,胸前绣着鹭鸶图样。
    这是翰林院的一位侍讲,姓孔,曾给太子做过一段时间的讲官,周连营那时还在伴读,也一起听过他的授课。便加快了脚步过去行礼。
    孔侍讲问他:“你进宫来看太子殿下?”
    周连营刚答了一个“是”字,孔侍讲便道:“正好,我们如今要为太子习政的事去请愿,我听说你已经补职当差了,你要一起来吗?”
    东宫讲官分两种,一种出自詹士府里,这基本可以算是太子本身班底,另一种则是自朝中官员选拔,不定期不定人数,主要是由着皇帝的心意,有时阁老这样的重臣也会充任一段时间,这种当然不能算是太子的人了。孔侍讲就属于后者,虽曾与太子有过师徒之份,但身上打的东宫烙印还没有周连营这个太子伴读深。
    周连营心中电转,这是朝上还没吵完,居然要追着皇帝继续吵了?以他的想法,这举动是太轻率不理智了,若是孔侍讲独自问他,他必要拦住劝解一二,但这么一大帮人,非但不能劝,他还不能缩——外人眼里,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太子,太子心意未定,他不能替太子缩这个头,就算要泼冷水,这盆冷水也该由太子本人来泼,他现在要退了,太子再想进就没余地了。
    这么些念头在一念间转完,他就答应着加入了队伍里,跟随着众人移动,然后才问了问前因。
    因他应得爽快,孔侍讲十分宽慰,便说与他听了,旁边的官员跟着插了几句嘴,周连营很快弄明白了,跟他想得差不多,只是添了些细节。
    原来廷辩一直持续到了正午,群臣都是天没亮就赶着来上朝的,到这个点个个肚子饿得咕咕叫,渐渐有人后继无力,吵嚷声小了一点下去,皇帝抓住这个时机,说了句“延后再议”,而后直接起身,草草退朝了。
    皇帝都走了,本来事也就了了,太子派对于没得到个准话只是有些失望,但齐王派认为这个局面是己方获胜,不合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有格外沉不住气的还去嘲讽了几句太子派官员,结果把太子派重新撩拨毛了,上书的御史振臂一呼,煽动起一帮人就追着皇帝来了,坚持要今日事今日毕,必要讨个说法。
    这下齐王派傻了眼,慌忙要拦,太子派并不是每个都追了来,敢来的大部分都是年轻气盛的青壮年,官职不高,却有满腔血勇,一帮人虽是文官,聚在一起也聚出了猛虎出柙的气势,哪里轻易能拦得住?
    结果就变成了这样,两派人饿着肚子继续掐。
    不知皇帝走了多久,要是已经进了内宫就省事了,这帮人再热血也追不进去。周连营默默想着,但天不从人愿,他刚刚听完没一刻,前方就出现了皇帝的仪仗。
    太子派们精神大振,飞跑着上去拦在了御辇前方,七嘴八舌地向皇帝请命,齐王派也忙跟上去跳脚驳斥,乌泱泱一大群人,把皇帝前行的道路堵得死死的。
    周连营混在人群里,并没打算出头,他要给太子留下足够的进退空间。但他四遭的人皆着官服,独有他一个便服,皇帝也饿着肚子哪,被拦着走不掉,气极了要寻个人出气,一眼就盯上他了,张口要骂,见了他的脸觉得又有两分眼熟,到嘴边的话停了停,往脑子里过了一圈,想起来:“你是周家的那个小儿子?”
    皇帝开了口,众人静下来,被点名的周连营含混不下去了,只得在人群里跪下行礼:“回禀陛下,是末将。”
    皇帝道:“平身,你近前来。”
    周连营起来,从众人略略分开让出的一条道里上前,到御辇五步之外时停住。
    虽然这一出来得突然,但他并不慌张,行动间自有世家子弟的从容镇静,两派里的官员有的忙着掐架,不认得他也没顾得上问,到这时才想起向同僚打听,得到低声解答之后,人群里便响起了一阵低低的恍悟之声。
    ——死而复生的太子伴读,这可媲美传奇的故事在朝官员里就没有哪个没听过的。
    皇帝意味不明地打量了他一阵,目光又放远在群臣身上绕了一圈,声音猛地森冷下来:“太子叫你煽动了他们来的?”
    天子威严扑面压下,周连营拱手,语声平缓地道:“请陛下明察,末将并无此能,殿下更无此心。”
    皇帝冷哼:“那你为什么跟他们混在一处?”
    “末将今日请见太子,出宫途中遇着各位大人,深受大人们的公心与热血感染,所以加入了进来。”
    他身后的太子派们都不由直了直身板——皇威之下,周连营一点没有回避,这番言因果亮立场的话说得不但坦然,而且漂亮,追来的太子派们大多也都是年轻人,城府不深,听了很觉面上有光。
    皇帝声音更冷上两分:“所以,你虽未煽动,但还是要替太子摇旗呐喊——逼君犯上了?!”
    “臣等岂敢有此意。”周连营躬身,“请命在于臣等,天命在于陛下。”
    这回连齐王派也侧目了,擦,怎么能把“答不答应在你,干不干在我,你不答应我还是要干”这种话说这么好听的?文字游戏玩这么溜,好意思自称什么“末将”?
    皇帝沉默片刻,肚子里咕噜一声,火气又上来,不再理他,厉声向众人喝道:“你们这么拦着朕的路,是要造反吗?”
    “臣等不敢——”
    太子派们参差不齐地告罪,但告完罪就是不走,已经做到这一步了,谁也不甘心前功尽弃啊。他们赖着,齐王派也不愿意走,怕万一走了,皇帝磨不过他们,松口答应了,那齐王派吵了半天功夫也等于前功尽弃了。
    两方又开始吵嚷起来,终于把皇帝吵到怒极攻心,喝令道:“再不散开,就传廷杖来!”
    太子派无一人让路,敢拦圣驾的人怕挨板子?笑话。
    齐王派有些骚动起来,倒也不是胆小,而是他们自觉清白,他们是来拦太子派的,不是拦皇帝,不需要挨这份打,所以就有些想往路边避去。
    周连营寻机往那上书御史身边靠去——他早看出来了,就数此人掐架最猛,应该是领头的。他凑过去,低声道:“拖住他们。”
    那御史原来正抬着下巴鄙夷地瞅着齐王派,得这一言,立刻灵醒过来:不错,要不是这些人一直作对干涉,他们的上书说不准都成功了,这会儿想避开这一顿打?想得美,必须一起拖下水!
    揪住一个要闪开的齐王派开腔就骂,他是真正的发起人,举止对其他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很快两派再度舌战起来。等齐王派再想脱身时,行刑的侍卫已经出现了。
    皇帝多少年没有被这样饿过,恼火极了也不分什么这派那派,跟他对着干的还是站他这边的,只觉得拦在前面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懒得去午门了,下令全部拖到路边,就地每人二十大板。
    齐王派傻眼:求饶的话丢不起这个人,可真要挨这顿打着实冤枉啊!
    皇帝不理他们,人全部被拖到边上,路清出来之后,就要离开,御辇路过被押着趴伏在地上的周连营时,他才抬手示意停下,声音高高地传下来:“你是勋贵之后,朕给你父亲一点脸面,你现在认错的话,朕可以免了你的板子。”
    趴在周连营前后的两个齐王派官员羡慕地拿眼剜他,有好爹就是好啊呜呜。
    “多谢陛下宏量,末将不敢临阵脱逃。”
    听到这个话,皇帝哼笑一声,便要挥手令内侍重新起步,却听周连营紧跟了一句:“但末将另有一事,恳请陛下开恩。”
    “何事?”
    周连营在地上偏着头,看了被押在对面路边的孔侍讲一眼,道:“禀陛下,孔侍讲年岁已长,恐怕熬不过杖刑,他曾在东宫给末将做过一段时间的老师,请陛下允准,他的杖刑由末将一并领受罢。”
    御辇上静默了,过了一会,飘下淡淡一句话来:“朕如你所请。”
    ☆、第94章
    廷杖说白了就是打屁股,乍一听上去二十下并不算多,屁股肉厚,抗一抗也就过去了,有的官员家规严或是自己顽皮,在家时也没少挨着打——但其实不然,廷杖的杖是特制的,由栗木制成,打人的那一端削成槌状,集中了打击面也就罢了,最凶残的是还包了铁皮,铁皮还不是光滑的,还有倒刺,再讲规矩的家族也炮制不出这种杖来教训子孙。
    那廷杖一举起来,前端的铁皮都是黝黑的,在正午的阳光下反射不出一点寒光,懂点行的就知道,那是因为不知打过多少先辈官员的尊臀,积沉下了无数陈年血迹。
    有胆小一点的就控制不住在地上有点抖了,但这时候肯定无处可躲,皇帝亲口定的数量也打不了一点折扣,不过众人也还是有一点自主权,那就是可以选择挨打的时候是脱衣还是不脱衣。
    侍卫给留了默数十个数的时间,众官都趴着不动,没人肯脱,除了周连营,他利落而无声地褪了下衣,趴他后面的齐王派官员闪瞎了眼,不由支起了脖子:“哎——哎?”
    他凌乱地都说不出话来了,前头这个是武将没错,没有文臣那么要脸没错,可他排在武将这个标签前面的还有侯门贵子啊!出身那么高做人这么随便好嘛?!
    周连营自然听见他的动静了,但不回头,泰然沉声道:“廷杖上的倒刺容易勾破衣服,皮破肉绽之后,碎布很易跟着进入血肉里,届时挑出来受的罪不亚于廷杖。即便运气好,衣服没破,也会整片和血肉糊在一起,揭下来如同剥皮。”
    候刑的众官都知道廷杖凶残,但因资历有限,还没有亲身尝过,不知脱不脱衣服都有学问,里面竟有这么可怕的分界,这时一听,都打脚底板窜上股寒气。
    便有人一咬牙,跟着把裤子褪了——反正有人带了头,还是太子的伴读,丢人也不丢他一个,总比回家剥皮去好。
    有二很快有了三,又跟着有了四五六若干,到廷杖真格带着风声“砰”地落下来的时候,只有四五个人还死要着面子,穿着裤子受了刑。
    廷杖真挨到身上,众官才又感受到它的另一个凶残之处:不是啪啪啪一气连着打完了事,而是每杖之间都有短暂间隔,让挨打的人的神经完整接收到了痛苦,才继续落杖。
    二十下不紧不慢地打完,一半被打趴了,趴地上一时半会起不来,另一半皮实些,还能拉上裤子爬起来,但也是哎呦不止的,满头冷汗的,龇牙咧嘴的,什么怪样都有。
    爬起来的那一半里齐王派缓了片刻,就一瘸一拐地赶着走了,这么个两败俱伤的场面,实在也没心情再继续斗,回家看大夫才要紧。太子派却都没动,忍着火烧一般的痛苦只是站着,等候。
    廷杖扬起的风声仍未止歇,还有一个人在受刑。他挨的数目早已超出了二十杖了,却还是一声都没有吭过。
    毫发无伤的孔侍讲站在旁边,红着眼圈,几度要扑上去都被侍卫拖开了。
    终于最后一杖落下,侍卫收杖退开,诸人忙瘸着腿脚一同围过去,你一言我一语地慰问,又有人脑子转得快些,想去东宫里借个车轿来。
    站一边监刑的太监把人拦住了,为难地道:“各位大人们,皇爷走时吩咐了,请大人们廷杖后就离开宫城,不得逗留乱走了。”
    “哎,你就不能私下通融一下——”
    周连营松开了咬得死紧的牙关,含着满嘴血腥气,干哑地开了口:“别为难张公公了,他也是皇命难违。劳驾诸位把我扶到宫门外,再着人往我家去报个信即可。”
    他说着要爬起来,但他意志坚韧能忍住不喊痛,身体却不是铁打的,只略微动弹了一下就又趴下了。孔侍讲见此,忙背对着他蹲下身来,向众人道:“把子晋扶我背上来,我背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