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百一十七章 一代女帝终病逝
    徐玄玉原本是有打算回趟神都的,因为张柬之给他来过一封信,这封信是徐玄玉提醒他保留实力,留待他朝之后,张柬之给他的回信。张柬之的一些布置和安排,还有对朝局未来的展望都在上面。
    从神龙政变开始,徐玄玉意识到,他已经彻底融入到了历史中,有些事他还真得参与进去,他要是撂挑子,可能历史的轨迹反而会发生变化。
    可是呢,他现在受了这么严重的内伤,一时间也没办法回去,很多事,他也只能远程操控。
    不过有丐门日趋成熟的情报网,徐玄玉就是坐镇纥真山,也能布局天下大事。
    但是神都又传来一个消息,姚崇被贬谪了,成为了亳州刺史。
    这个亳州也就是后世安徽省的亳州,这个地方是哪不重要,重要的是姚崇一直没有被武三思和五王互斗波及,怎么就突然被贬了?
    原因是,这段时间上阳宫方面传来消息,说武曌的身体眼看是不行了,朝中那些昔日的武周臣子们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把这件事当成茶余饭后的笑谈,甚至有些人表现得很开心,似乎巴不得武曌早点死。
    但是呢,姚崇却表现跟大家完全不一样,他突然哭了起来。
    姚崇哭得十分悲痛,眼泪鼻涕一把一把的。
    因为他知道,那个曾经器重并信任过自己的人恐怕时日无多了。这生老病死,乃自然之道,姚崇也无能为力,此时此刻,他能做的仅是为她而伤心。
    这下其他朝臣就有些尴尬了,你说此情此景,他们都笑,你就在哭,不是显得他们很没人情味?
    旁边的敬晖当时都提醒他道:“姚大人,今日岂是你哭泣的时候?快别哭了,不然恐怕你就要大祸临头了!”
    姚崇依然感叹泪流:“我长时间侍奉圣上,今日听闻她也难逃人生大苦,悲从中来,不可自胜。我前日追随诸公诛杀奸臣,那是臣子的本分,怎敢说是功劳;今日听闻旧主凄苦而悲泣,也是臣子该做的,就算因此而获罪,我也心甘情愿了。”
    李显其实内心挺赞赏姚崇这种行为的,毕竟他也可怜自己的老母亲。
    但是那些感觉被打脸的朝臣不这么想,韦香儿和武三思他们都不这么想啊。
    弹劾姚崇的人一把一把的,这些人无不说姚崇的忠诚有问题的,新皇都登基这么多年了,还在琢磨旧主,这是要干什么啊?要复辟武周么?
    这尼玛是个大锅啊!
    韦香儿和上官婉儿也吹枕边风啊,说这种忠心不坚定的风气不能起来,不然其他朝臣对皇帝都将没有敬畏。
    又是一个大锅!
    这也就是李显确实不认为姚崇有什么错,加上又有徐玄玉这层关系在,所以只是贬谪为亳州刺史。换了别人的话,恐怕贬为庶民,乃至杀头都有可能。
    “玄玉,这就是你离开神都时说的下坡路么?”姚冰真一直挂念这个事呢。
    徐玄玉点头道:“是的,这个坡还不算陡,亳州也不是什么苦寒之地,如今朝堂暗潮汹涌,以你父亲那忠直的性子,如果继续留着可能还有大祸。他去亳州那过些舒坦日子也挺好,他日朝堂有变,必然还有他一飞冲天之时!”
    “真的么?”姚冰真脸上有了笑容。
    “当然是真的,比真金还真!”
    徐玄玉都不需要靠天预地演术。
    姚崇啊,这可是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啊,仕途岂能在亳州刺史终结?
    就在姚崇在亳州干着刺史的时候,这年年底,武曌不行了。
    徐玄玉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轻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信。
    “她终于死了!”姚冰真说这话时,有一道掷地有声的恨意,她对武曌是有恨的,如果不是她放纵告密之风,白家也不会被佞臣所害。
    “这老妖婆早就该死了!”柳下风铃说这话时,更是没有掩饰她对武曌的不喜,真要追究,盗圣柴壁飞的死,也跟武曌脱不了干系,毕竟是武曌支持武姒“天下第一”的计划。
    “人生在世,终有一死,无论她这一生做过多少天怒人怨的事,可她终归是轰轰烈烈地过了此生……”
    细细分析这位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一生,从宫人到尼姑,再到昭仪、皇后、太后直至皇帝,真是好一部大女主的戏目。
    为了权力,武曌不择手段,不讲情义。她伤害过自己的亲人骨肉,宠信过奸邪小人,杀过忠臣,用尽了各种权术,阴谋诡计,要说她是个好人,真是鬼都不信。
    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个好皇帝。
    武曌改革了科举,后世成为惯例的殿试、武举由此而启,虽说武举有徐玄玉提议的原因,但命令和落实都是武曌的选择。因为这些,关陇集团对仕途的垄断自此而终,平民百姓也有了打破阶层固化的机会。
    武曌关注吏治与民生,对百官严格要求,却对民间管控宽松,后来开元盛世户口的持续增长也是受益于此。所以,后世对她的正面评价,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不是没有来由的。
    当然,一如既往,这个传奇女性的一生作为历来都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她看似荒诞的政策是进步之举,有人则认为广开仕途是收买人心。
    不过,不管是千年后的史学家评说,还是当代百姓的悠悠众口,对于已然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武曌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了,或许,她压根儿就没在乎过。
    卧榻之上,她唯一能感到的是平静。
    李世民、李治、长孙无忌、裴炎、徐敬业、薛怀义、来俊臣、狄仁杰……一个个熟悉的面容在眼前闪过,随即迅速又变得模糊而陌生。
    武曌知道,大限将至。于是,这位即将离世的奇女子思虑良久,对守候在榻前的儿子李显说出了她最后的遗愿。
    “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皆赦之。”
    武曌说的王,是指王皇后,而萧,是指萧淑妃。这两人可谓是武曌当年的死对头,也是她不折手段反击弄死的对手。
    还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赦免旧日政敌的同时,武曌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
    当日,武曌病逝,终年八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