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276 天龙寺的大劫难
    张辰在外面肆虐了个够本。以这些天龙寺的和尚来说。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旁边的大森林被人大面积开荒了。
    回到天龙寺后,张辰先去吃了斋饭。
    重新回到牟尼堂后。里面仍然静悄悄的,安静异常。六位高僧都依然在认真修习,无人分心。
    张辰自行坐下,接着练《六脉神剑》。这一次的修练速度变得极慢了。
    以张辰自己的推断是,这里的大部分僧人练《六脉神剑》的层数都比较低。
    而枯荣大师练得最高搞不好也就是四层左右的程度。
    老师级别低了,这种被动老师光环的效果自然就小了。加上练的级数越高,就练的越慢。自然的速度大幅的慢下来了。
    但能勉费练的自然不能放过。张辰一直继续用功修练着。
    这样一直练到了第二天早上。众僧用过斋饭。又继续用功。到当天的下午两点左右的样子。
    张辰终于又听到耳边传来一声提示,“恭喜,你修练《六脉神剑》达到了第四层,你的剑法专精+12.”
    张辰一喜,将手伸了伸,周围的人还在用功之中。他正打算出去吃个饭。
    便在此时,张辰鼻端忽然闻到一阵柔和的檀香,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
    枯荣大师说道:“善哉!善哉!大轮明王驾到。你们练得怎么样了?”
    本参等人都是有道高僧。皆知大轮明王此来非同小可,此是千年古寺,生死存亡之战。
    而且土蕃和大理南疆相邻。保定帝每年专门派重兵驻扎在土蕃边境。紧加防范。双方实为关系其实十分微妙。
    加上天龙寺又是大理皇室的出家之所。
    所以此战甚至还关乎到段氏皇族的统制。
    只是敌人来得太快。
    几个僧人都未敢说话,那本因方丈最后向枯荣长老的方向说道:“虽不纯熟,似乎也已足可迎敌。”
    张辰听他话里说了个,“虽不纯熟”又加了个“似乎足以迎敌”,这两个前后十分自相矛盾的话。
    心知这几人此时都心中都没谱。
    全然没有半分把握,又谈什么足可迎敌。
    他心里暗暗摇头:有道高僧,原本不应该自吹。但听得出来实在此战对天龙寺关系太大。本因方丈不敢自坠了气势。所以才会说出“似乎足以迎敌”这种前后明显自相矛盾的话。
    这场战斗,对于天龙寺来讲。实在是关系太大。
    原作中保定帝带段誉来天龙寺。他是为了治段誉的真气吸入过量症状的。但当时的枯荣甚至不允许本因等人损耗真气相救段誉。
    连唯一的传家独苗都不救,可见此事的要命程度。
    枯荣长老此时说道:“很好!本因,我不想走动,便请明王到牟尼堂来叙会罢。”
    本因方丈应道:“是!”走了出去。
    张辰对于枯荣大师的安排。心中颇是赞赏。枯荣是个有着强大政治头脑的人。他在天龙寺能有此地位绝对不是靠运气的。
    一般来说。就算是寺庙。会客也有会客用的专门地点。
    不去正式的会客地点。却叫大轮明王跑到偏室来见自己。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选择。对方若是同意来见枯荣,则说明对方自承低人一级,气势上先就弱了一级。
    从年龄上讲,明王虽然比枯荣小。但从身份上来说,大轮明王是吐番国师,未必就应该来朝见枯荣。
    枯荣的要求可说是首先给鸠摩智出了个题,也使自己占了主场气势。
    较量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
    本因出去之后。
    那本观取过五个蒲团,一排的放在东首,西首放了一个蒲团。自己坐了东首第一个蒲团。本相第二,本参第四,将第三个蒲团空着留给本因方丈。保定帝坐了第五个蒲团。
    张辰这时没坐位,便站在保定帝身后。
    实在学习时间太短。
    那本参、本观等人最后又再温习一遍剑法图解,才将帛图卷拢收起,都放在枯荣大师身前。
    牟尼堂中就寂然无声了。气氛有些压抑。
    保定帝这时忽然出声道:“誉儿,待会激战一起,室中剑气纵横。大是凶险,伯父不能分心护你。你到外面走走去罢。”
    他的话也同样是本参等人的心语。几人剑法都是新练,全无把握,多一个如此重要的后生在场根本无瑕顾及,反而多有拖累。
    张辰说,“伯伯。我不怕剑气。而且我的《一阳指》修为也不低。说不定我还能帮上一些忙的。”
    他说自己的《一阳指》修为不低,还要帮忙。那旁边的本因、本参、本相等人都暗暗摇了摇头,这种话,恐怕连枯荣大师都只觉得是个年青孩子的说笑。
    唯有保定帝知道张辰的《一阳指》只怕是真的远超过普通人的水平。只是水平再高,毕竟还是太年青。
    他还要再说话时。
    枯荣大师道:“誉儿,你坐在我身前,那大轮明王再厉害,也不能伤了你一根毫毛。”他声音仍是冷冰冰地,但语意中颇有傲意。
    张辰道:“是。”弯腰走到枯荣大师身前,盘膝面壁而坐。枯荣大师坐得比较高,所以能将张辰的身子都遮住了。
    保定帝又是感激,又是放心,适才枯荣大师以枯禅功替自己落发,这一手神功足以傲视当世,要保护张辰自是绰绰有余。
    枯荣让张辰坐到他面前的举动,其实是一种稳定军心的技巧。若他真的有把握。就不会摆什么剑阵了。只以《枯荣神功》迎敌就是了。没有这样作,显然是没有把握。
    但他在这里是所有人的主心骨。将张辰留在身边看顾。表现出轻视对方的傲意,自能有效提高其它人的信心。
    过了好一会。只听得门外走廊上,本因方丈的声音传来:“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
    另一个声音道:“有劳方丈领路。”
    那声音听起来甚是亲切谦和,彬彬有礼,与电视中那强凶霸横的形象差之甚远。
    接着听得本因推开板门,说道:“明王请!”
    大轮明王道:“得罪!”举步进了堂中,向枯荣大师合十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这鸠摩智肯移驾来此。一方面是想摆出并不强取的架子。一方面是给了枯荣大师的面子。但是见面就把枯荣大师所参枯禅的来历说了出来。也是给对方下马威。
    枯荣大师,“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一见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户那城婆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槃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大轮明王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但语气中恐怕殊无钦慕的意思。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鸠摩智道谢坐下。
    张辰这时悄悄侧过头来。从枯荣大师身畔瞧了出去,只见西首蒲团上坐着一个僧人,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
    这种外表,倒真是个有道高僧的样子。与电影电视剧中的那种大卷毛发型,大耳朵,光半边膀子的反派造型全然不同。
    再从板门中望出去,只见门外站着*个汉子,面貌大都狰狞可畏,不似中土人士,自是大轮明王从吐蕾国带来的随从了。
    鸠摩智双手合十,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小僧根器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本因方丈反击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即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其实这里的大部分人倒不知道为什么姑苏慕容氏能知道《六脉神剑》的事。要知道,这门功夫连大理的正牌皇帝都未知道。
    张辰心里的推测,自然是因为李秋水的女儿,李青萝手中有当年琅环玉洞的藏书。那里面十分明白的标明的缺少的武功有四种。
    一是《降龙十八掌》,一为《打狗棒法》,另外的就是大理的《一阳指》和《六脉神剑》。
    这《六脉神剑》,理论上是当年无崖子探过的。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而没有成功。
    理论上应该是因为武功方面的原因。当然说无崖子打不过天龙寺的人也不合适。
    只能从他取天下其它门派武功。而无人知晓的角度上说。应该是从天龙寺不能不知不觉的取。所以没取。
    如果无崖子会正面去抢,那么天下应该早就知道,有人在硬夺各门各派武功了。
    而慕容博单单把这门《六脉神剑》尊为天下第一剑法。想必是从《一阳指》中推断出来的。
    丐帮的前任帮主与慕容博一来有交情。二来丐帮帮主的武功,在江湖中时有流露。以慕容博的有心,自然会留意。就算不知道对方的秘奥也能推断出实力如何。
    大理的《一阳指》虽然只传皇室。但毕竟练的人不少。在慕容博面前施展的也自然有。他以《一阳指》的威力推断出更高强的《六脉神剑》自然是天下第一了。
    不过,以慕容博的心机把《六脉神剑》这样重要的武功信息说给鸠摩智知道,必然是故意的。也有其对鸠摩智本性的了解,及搅乱天下的意图在里面。
    大堂上。
    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那日小僧曾夸口帮他借经。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但小僧也绝不白拿。”
    他说不白拿。自然是要东西换。所以堂上的本因等人都在心中暗暗摇头,心想,你再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还能把祖宗留下来的武功秘籍给你?。
    那鸠摩智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
    他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张辰在角落里看了,心中也感慨鸠摩智懂包装。若他是生在后世必然也是个推销大师之类的。光看这盒子就知道东西不便宜。
    本因等高四大高僧心里却在想:“我等方外之人。难道还贪图甚么奇珍异宝?
    再说,段氏为大理一国之主,一百五十余年的积蓄。还怕少了金银器玩?”
    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只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朱墨所书。
    大轮明王抬头道:“这三卷武功诀要,乃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名震天下。据说少林自创派以来,除了宋初曾有一位高僧身兼二十三门绝技之外,从未有第二人曾练到第二十门以上。
    就算是少林高僧,知悉少林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已然令人难信。至于连破解之道也尽皆写出来了,那更是不可思议了。
    只听鸠摩智续道:“小僧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本因方丈默然不语,心想:这三卷书中所记,倘若真是少林寺七十二绝技,那么本寺得此书后,武学上不但可与少林并驾齐驱,抑且更有胜过了。这样换倒也不算吃亏,甚至更占便宜。
    而张辰在后面看了,也是脸有喜色,心想,我这次来,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六脉神剑》和吸取内力上了。
    这少林的七十二绝技我倒没多想。现在既然遇到了自然得留下来。虽然自己不练,但看看也能增加见识。又可以传之于其它人。少林寺的藏经阁等于都在我这儿了。
    鸠摩智这时继续道:“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众大师嘉惠小僧,泽及白骨,自身并无所损,一也。小僧拜领宝经后立即固封,决不致私窥,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高艺决不致因此而流传于外,二也。贵寺众大师武学渊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三也。”
    他的话很让天龙寺众僧动心。
    拿了《六脉神剑》自己不看,只是去烧。而且还白送你少林的七十二绝技。天下有这等便宜的事。若还要拒绝那简直就是没有脑子了。
    本因、本参、本相、等四僧都心动起来。只是现场有枯荣大师在,所以他们不便说话。只是都觉得这买卖划算了。
    鸠摩智道:“小僧年轻识浅,所言未必能取信于众位大师。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三门指法,不妨先在众位之前献丑。”
    说着站起身来,说道:“小僧当年不过是兴之所至,随意涉猎,手习甚是粗疏,还望众位指点。”
    他演示的是,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
    牟尼堂中个个是毕生研习指法的大行家,又都是指法大行家。现场一看之下,都知道对方给的是真正的七十二绝技。心中念想更是激烈起来。
    张辰却在暗想,鸠摩智能驱动这七十二绝技,只因为他练的是《小无相功》与我是同一门。那我吸他的内力,效果就更好了。
    当然这是各人私下的念头。
    天龙寺的事,还要枯荣大师决定。
    本因方丈道:“师叔,明王远来,其意甚诚。咱们该当如何应接,请师叔见示。”
    以他的话,其实是已经同意了。若鸠摩智愿意等待。多等个几年,等枯荣大师老死了。再来换,由本因方丈作主的话。
    估计是能换成的。
    但那枯荣大师还活着,自然就成不了。他当场反问本因说。“你的《一阳指》练到几品了?”
    本因当场都哑声了。
    枯荣大师,“我们自己的一阳指,都没练好。还要七十二门其它的武功作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