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狼军在铁山附近被拦截,颉利可汗与义成公主仅带着四千骑亲军逃走,金狼军死伤过半后,全部跪地投降;沃野三镇的金狼军奔逃漠南后,三镇先后被杨则攻占,隋军大获全胜,解救汉族百姓两万人,俘获突厥男女十万人、杂畜三十万头。
杨崇看完捷报后松了一口气,对杨汪说:“怎么封赏,三省先拿个意见,我们在政事堂再讨论。”
杨汪晓得杨崇要溜,问道:“你上哪儿去?”
杨崇笑着说:“听说虞世南和韦裔办了一个聚会,我过去学习学习。”
按照杨崇今日的地位还要浪费了时间与精力去学习,那真是大隋今年最冷的笑话,杨汪也听说过那个聚会,虞世南筹办了很久,主要是为了江左的读书人能在长安扬名而办的,晓得杨崇去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稀缺的人才,于是笑笑算是放行。
杨崇找了马周陪自己过去,虞绰和孔颖达的名声太过显赫,杨崇怕自己看不到真相,天弃带着大批的高手化装成各种人物随行。杨崇和马周坐在马车里,透过窗帘观看着长安街头的景色,国子监门口走过闷闷不乐的学子;闹市街头,有着醉醺醺的行人。杨崇问马周:“回到长安,与在华亭哪一个更好点?”
马周晓得杨崇是个聪明的人,实话实说:“在华亭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些,但是在长安,长见识。”
长见识,杨崇笑笑,明白马周的言下之意,不要说朝堂,就是自己的越王府,也是各种势力参杂,很多事情稍微不慎,就可能事与愿违。马车已经到了东市,因为杨崇的坚持,虽然封闭式的围墙没有全部扒掉,但是扩建的部分与原来的东市区之间的围墙已经被扒掉,东市不再是长安城中的城中城。
放眼望去,集市四周都是临街店铺,一直延伸到曲巷中,与后世的街道已经大为接近,但是这时候的商品还不够丰富,商人的数量也不够多。虽然现在没有皇帝,皇宫中更没有采购,但是东市还是因为达官显贵的住宅多在附近的几个坊,街市上卖奢侈品的店要多一些,马车停得一路都是。
杨崇换了话题:“知道西市夺海的计划吗?”
“听说过。”马周在越王府从事文件归档,几次在天弃和王恭的报告中看到过这个名词,就是不清楚其中的内涵;杨崇低声说:“长安西市占了距离的便宜,来往的胡商都喜欢在西市寻找买家,多年下来,很多胡商都集聚在西市,户部做过统计,西市接近一半的店铺是胡商的。他们从西域、波斯带来了大量的金器,黄金的买卖占了长安城民间的一半交易。西市夺海的计划就是利用胡商的黄金,来压制高句丽市场。”
马周明白,高句丽也是一个喜欢黄金的国度,金制品是高句丽的一个赚钱商品,已经列在两国贸易的清单上;杨志继续说道:“我们利用贺兰山和敦煌的作坊,制作了大量的黄金饰品,悄悄地参与到西市的贸易中,不断降低市场上黄金的价格,来压制高句丽的商品价格。”
马周知道那两处的工坊区,都是模仿西域的商品,杨崇在打击高句丽的同时,也在打击西域各国;但最主要的是拖垮高句丽的经济,制造高句丽国内的恐慌。马车在如意楼前停了下来,这是虞世南举办聚会的地方,今天把整个如意楼都包了下来,韦裔预先知道杨崇要来,已经帮助天弃带了不少人进去。
杨崇在伙计的搀扶下,踩着马扎下车,就发现身边的伙计,和街上的几个小贩都是百骑营的人;杨崇和马周只是装作一般的学子进去,天弃和另外两名高手同样装作读书人,就在杨崇五六步远的地方保护。如意楼的装潢还算富丽清雅,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墙角有景色,窗檐都是雕花,比较符合杨崇的审美观,
几个人刚走到院内,就见偏门那边有人在争吵,吵架的五个人一个个都有点红眼,周围围着二十几个在看热闹,一名混在人群里的护卫迎面走过来禀告,这些人是扬州同乡小聚,最后为了投帖的问题争执;这次是杜淹、褚京、孔颖达做考官,原来一直摆在最前面的褚京变成考官中最后一位,他们争执的就是应该拜在谁的门下。
杨崇低声问马周:“今年是大考之年。”
马周笑着点点头,一方面说明礼部的权力确实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杨崇在朝中不管的事情太多。杨志问清楚虞世南在中间一幢精致的阁楼之中,便和马周顺着人群挤了进去,座位已经坐满,虞世南正在大厅的主桌上,身边是几位身着锦衣的老者,都是读书人的打扮;马周不动声色地向杨崇介绍,认识的有江南王家、谢家和张家的大儒。
还有两天才到元宵节,长安的天气依旧寒冷,桌上的人都在喝着酒,对于周围来往的人就有点不屑一顾,杨崇好奇地问:“怎么不在楼上?”
天弃听见,过来低笑道:“今天有人来捣乱,刚刚回京的刘弘基在上面招待姜夺,连韦裔都被强拽了上去。”
杨崇晓得,随刘弘基入京的西域和河西的士子多达五十多人,天弃说得没错,就是捣乱;江南、河西如此,想必山东等地的读书人也是这般情景。科举是个不错的方式,但是真正能做到铁面无私的考官寥寥无几。杨崇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任何一种方式都是有漏洞的,现代社会这样的竞争并不少见。
杨崇关心的是,科举能否给寒门子弟提供一个上升的通道,对于士族权贵,还有直接征召入仕的道路可走,科举看上去就是多此一举。所以杨崇很在意桌上的其他客人是哪些人,想了半天,拉着马周和天弃退到门外,派一名护卫进去通禀,杨崇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