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相不同于内阁首辅。首相本身就有宰相的意思,自古以来都是除了皇帝以外最大的官职,再加上曾彻为内阁首相弄了一个受之于民的名号,无形之中让内阁首相的官职比之宰相再升了一级。
虽然依旧逃脱不了宰相的范畴,但内阁首相不是来源于皇帝的赦封。而是来源于人民的选举,自然皇帝也无权罢免,无法选择内阁首相。
但是相权与皇权之间如何平衡,依旧考验着曾彻的智慧。曾彻想要和平演变大明天朝政治形式还需要很多路要走。
曾彻托起手中的内阁首相官印向四周的议政史以及大明朝廷官员们致敬,并发表了自己当选内阁首相的第一次演讲。
“吾于崇祯十三年中丁丑科探花,正值旱灾肆虐、天下大乱之际。”
“当时我认为大明朝廷最大的困境就是没钱,百姓们手中没粮处于饿死的边缘。于是我向皇帝请命建立文登特区,大力发展经济。”
“终于天不负有心人,文登特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崇祯十七年之时,文登特区每年交纳的税收已经达到了大朝朝廷的五倍。”
“但那时内有叛匪李自成攻入京城,外有满清异族攻入山海关,朝廷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吾率一支精兵,于煤山之上救下正要殉国的先皇。平叛乱、驱异族,……历经无数艰险扶大明于危难之中。又经十几年的潜心发展才有了大明之日之国际地位!”
曾彻向议政史以及众朝廷官员们回忆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唏嘘不已!
“大明天朝,中央之国,国上之国!”
“大明天朝子民不论走到哪个国家、哪个异族都能够受到最尊崇的待遇,大明天朝的子民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到贵族的待遇!”
“但是正如古人所言‘月满则缺’!”
“大明的快速崛起引起了异国的不安,大明子民的待遇引起了化外之民的眼红。”
“他们组成了一个八国联盟,趁我大明天朝正值虚弱之际对我海外领地发起了进攻,欲抢夺我们的海外利益。甚至有染指我大明领土之意……。”
接着曾彻又简单的描述了一下现在大明的形势,内有朝廷的内乱,外有强盗成群,正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
主席台下众议政史们也跟着唏嘘不已!
大明天朝的强盛,他们这些来自民间的精英感触最为明显。
凭着天朝步枪的犀利与大明天朝的先进技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当地贵族的巴结。
对!就是巴结,那种讨好式的巴结。
只要搭上了大明的船,他们的家族就能得到火箭式的发展,将其它人给远远的甩在身后。
不论走到哪里,大明天朝的子民都能感觉到当地人的巴结讨好。让他们深深的感觉到了大明天朝真正的涵义。
那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大明天朝的子民高高的处于云端上,高贵的像神仙中人,府视其它国家的凡人。
可是现在大明的海外利益已经被敌人给侵占一空。欧洲南亚、非洲、南美洲与北美州都已经被敌人给占领。
他们这些高贵的像神仙一样的人居然被那些蛮夷们打得狼狈不堪的逃了回来。
产业被敌人给霸点,像条野狗一样被人给赶了回来,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请首相教我们!”
一个议政史站了起来,向曾彻鞠躬行礼。
“请首相教我们!”
众议政史们纷纷的站了起来,向曾彻鞠躬行礼。
“我曾彻在这里宣誓!”
“在我任职内阁首相期间,一定击败八国联盟,拿回我们的尊严,夺回我们的产业。”
“让大明天朝重要屹立于云端之上,做真正的天朝上国!”曾彻发誓说。
啪!啪!啪!……
一阵无比热烈的掌声响起。
众议政史们激动不已,拼命的拍着自己的手掌。
“下面我们开始第一届议政会议,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政策……。”
正如林寒所说,曾彻最大的能力就是擅于调动大家的激情。能够让懒猪变成最勤快的耕牛!
在曾彻的带动之下,第一届议政会激情四射。议政史们时不时的兴奋的站起来,挥舞着拳头高喊着口号。纷纷站起来,表示要紧跟在曾彻身后,为大明天朝的雄起,奋斗终身!
这一次议政会,曾彻与三千议政史与朝廷文武百官们一起把《民主政治》给制订成了法律,彻底的否决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一个封建社会的余毒。
曾彻确立了民权、个人财产权至上的基本原则。把大明天朝从封建社会带向了资本主义社发展。
大明天朝有了内阁首相之后,终于不再是一盘散沙。作为内阁首相曾彻第一个命令就是下达征召命立。呼吁退役士兵,百姓们踊跃参军。
然后第二个命令就是调兵贵将,从国内调集一些精锐的军队送上前线,以阻止八国联盟的军队攻破锡兰或夏威夷。
稳住前线的防御,防止事态继续恶化,是现在最紧急的事情。至于反攻,还得再积蓄一段时间的力量。
郑森这个南海舰队司令接到了曾彻的命令,必须在四十八小时之内赶赴锡兰,指挥锡兰的防御作战。必须确保锡兰的安全。
“受之于民、服务于民!”
接到曾彻的命令之后,看到命令上内阁首相印章的那两排大红字羡慕不已。忍不住轻轻的把它给念了出来。
“老爷!”
“你也不用太感伤。”
“你是曾首相的学生,多少能够接受一些曾首相的遗泽。十年后,等曾首相致仕了,我你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登上内阁首相之位的。”郑森的管家轻轻的劝慰说。
“我明白!”
“年轻就是我最大的优势。我能够耐得住寂寞的。”
“当前,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上几件了不得的大事。铺平以后登上内阁首相的道路。”
“吩咐下去!”
“立即收拾好行装,我要在三十个小时内赶回锡兰。”郑森命令说。
这时一个下人突然来到了郑管家的身后,轻声的向郑管家报告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