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炎平一愣,刚刚黄同士的那把笔是已经掉在地上了的,但有两册身份文碟上的确已经写上了黄同士的名字,连相貌特征也都写上了。就是没在花名册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但陈炎平也只是临时起意,且在报出要黄同士做詹事之后,黄同士就没有在花名册上动过笔,难不成那黄同士的名字之前就写在那里?
黄同士向周边看了看,发现没有人对注意这边,露出了会心一笑。陈炎平这才从车上跳了下来,黄同士走到陈炎平身边,小声说道:“六爷,不瞒您说,下官与同礼兄是交心的好友。”
陈炎平问道:“同礼?可是林会芝的字?”
黄同士笑道:“不错,正是他。”
陈炎平一下子明白过来,道:“原来是这样,是本王着了你的道了。这里不宜说事,一会儿放衙之后来本王的王府。”
黄同士微微一恭,又回去做自己的事。林会芝应该是告诉了黄同士一些事,而林会芝所知道的事也是从刘文斌那边得知的。虽然他们知道的不是很多,但多多少少也猜到了一些事。比如陈炎平与年龄不符的智商与老成。
陈炎平心中越想越不对,问赵彦军道:“赵先生,您说,爷是不是被人算计了?”
赵彦军笑了笑道:“小生刚刚听见了,您的确是被算计了,在宗人府里没被大皇子算计,却被一个主事算计了。刚刚黄大人说到了林会芝,怕这事与林会芝亦有关联。看来这个林会芝的确是一个人才呀。只是小生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未卜先知的。把身份文碟都写好了。”
陈炎平摇了摇头:“本王也不清楚,已经约了那个胖子了,一会儿与他说道。”
陈炎平正说话间,他的肚子咕咕得叫了起来。赵彦军掩笑道:“六爷,您是不是应该用膳了吧。”
陈炎平抬头看了看天,这才问:“什么时辰了?”
赵彦军道:“未时了。”差不多下午两点多快三点了。”
陈炎平笑道:“就说嘛,怎么饿了吧,爷早膳午膳可都没用呢。”
陈炎平对着黄同士大声喊道:“那个死胖子,本王与赵主簿去荣盛酒楼吃喝一些,一会儿把收据拿来给本王,要是少了短了,本王打断你的腿。”
黄同士扑扑得又赶了过来,道:“六爷,下官,刚刚粗点了一下,好像没有二十四万两银子,好像才一半?”好像一词并非是不确定,而是问问陈炎平为什么才十二万两银子。
陈炎平不耐烦着说:“户部往下面拨款,什么时候一次能拨全了?户部那些大官们都做不到的事,让本王一个太平王爷怎么能做到呢,封地还不在汉国……再说了,本王答应父皇的是每月两万两,一次送来半年的还不够呀。”陈炎平还在抱怨封地的事。
黄同士点头道:“小人省得了,六爷,您先忙,一会儿下官把收据给你送过去。”
陈炎平点了点头与赵彦军一起离开,前往荣盛酒楼。
荣盛酒楼是长安城最好的酒楼。地段也最好,就在北街与东街的交叉口,对面就是陈炎平的藏秋楼。离北城宗人府还是有一些路的。但陈炎平不怕路远,就怕食物不合胃口。
……………………………………………………
陈炎平是真的饿了,大口大口得往嘴里扒着饭,肉菜不断。
赵彦军也是看得好笑,赵彦军家与宋玉一家都是饿过肚子的,他们很明白饿肚子是怎么回事。但是再怎么样也不像陈炎平这般饿死鬼一样,明明很挑剔一道菜的选料、火候等等,连切成多大也在陈炎平的讲究之内。但一吃饭来,不管是哪一次,他都如同饕餮一样,完全分不出好坏来。
洛阳宋氏是个大家族,可并不是豪族,很多族人并不富裕,有的连土地也没有。要不然宋氏族人也用不着外出靠武艺混口饭吃。早年间汉齐大战,有一部份洛阳宋氏从洛阳迁到了荆州,后来荆州水患,闹起粮灾,他们又返迁回来。宋玉一家就是这一支里的。
现代社会已经好些人不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了。就是在窗口种上一个玉米,等玉米成熟了才能吃饭,要不然,只能去到山里、地里刨一些山根、树皮来吃。若是这玉米死了,那就等第二年再种,这期间还是只能吃些山根树皮。
挨饿的人,肚子是不会憋下去的,而是会因营养不良而鼓起来。身上的肌肉养份会被消耗,所以会看起来很瘦弱。赵彦军的干瘦、宋玉的白脸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造成的。
赵彦军笑着说道:“六爷,您慢点,小心咽着。”陈炎平吃饭向来快,不像别的有钱人,总是细嚼慢咽,陈炎平总是很赶,谁也不知道陈炎平到底为什么这么急,这也只有陈炎平自己知道,那是他做快递时的职业习惯,多少年了,怎么也改不了。
陈炎平吃了个半饱,见赵彦军看着自己,亦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将那食不言寑不语的古训抛在了脑后,对赵彦军说:“赵先生,王府里收拾出一间给爷住了么?”
赵彦军道:“六爷之前曾对小生说过,别等王府全修完,先把主卧收拾出来。小生已经去办了,只是……收拾是收拾出来了但就是床没安好,那些家什也没有弄全。”
陈炎平笑道:“没事,先不穷讲究了,先让爷从宫里搬出来睡几天再说。”
赵彦军疑问道:“六爷,小生有些不懂,王府还没修完,为什么要急着进去住呢?那里早晚是您的。小生还是觉得回宫睡会好一些。”
陈炎平笑道:“躲都躲不及呢。赵先生,平时你挺聪明的,怎么有的时候遇上朝政上的事怎么又糊涂了起来。过了这阵子,闲下来好好的读一读史书。”
有些人不适合做官,像赵彦军,因为朝堂上发生的事,他不会那么敏锐得去察觉,有时陈炎平自己也觉得自己不适合朝堂上的那种勾心斗角,但这些年来潜移默化,再加上陈炎平那比别人更早熟的思想,比别的人更懂一些政事上的事情。
陈炎平这才对赵彦军解释道:“昨天在朝堂上,爷大闹了一翻,爷把大皇子与父皇都耍了。现在大皇子估计到处找银子呢,大哥的为人爷很清楚,他绝对不会认输,就算是最后一败涂地,他也不会承认的。还会四处找银子,呵呵!谁知道这其中找着找着会不会找出事情来。”
陈炎平神秘的笑了笑。
赵彦军还不知道昨天朝堂上的事,但赵彦军知道陈解的那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是会认输的,包括陈炎平自已,他们是一家子的牛脾气,赵彦军问:“六爷,您把大皇子怎么了?”
陈炎平笑道:“大皇子与爷约定,爷进贡多少,他都要比爷多,朝堂上所有人都听见了,大皇子绝对拉不下脸来去赖这个账。”
赵彦军又问:“那您为什么说把皇上也……”赵彦军没有说下去,没有人会犯这个忌讳把耍皇上的话说出来。
陈炎平笑道:“爷不是说了么,在朝堂上与大皇子打赌来着。”陈炎平把朝堂两个字说的极重。
赵彦军是个聪明人,他一听也就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赵彦军摸着自己并不多的胡子,笑道:“原来是这样……”
如果是一般人还真的理解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彦军被陈炎平一提醒才想明白,朝堂有的不只是党争,还有钱争。
一个国家这么大,每日都在花销,入账的银子就那么多,入库的更少,每一个部门都想要申报多一些的开销来。汉国每年税赋也就三四百万两银子,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税的问题,封建时代,税的主力就是农民,至于富贾豪强,他们交税的比例可比农民少多了。农民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三都要上缴,而富贾豪强,只要上缴三十份之一左右就行了。汉国急需税赋改革,但是没有官员会支持,因为他们也是利益即得者。
现在陈炎平说自己有二十四万两要入内务府的账,而大皇子也有二十四万两要入账,这合起来就是四十八万两银子,那么这么一笔银子如何分配呢?按陈解的意思,把那些银子通通都归入自己的私人小金库里,谁也不告诉。那个小金库就是内务府,而陈炎平那一场大闹,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大笔银子。国库不足,就要向陈解伸手要银子花了。
但是自古以来,从来都是国库往内务府里拨银子,都是皇上向户部伸手要钱。从来都没有过从内务府里向国库拨银子的先例,没有户部向皇上的小金库要银子的道理。
今天早上,也就是正月十八,早朝时朝堂上已经闹开了,六部各个官员每人准备了奏本,准备说事。
户部尚书周频文上奏说明年不能再向内务库拨银子,因为内务府里的银子已经够皇宫开支的了,所以户部就不应该再给内务府银子。
而礼部尚书赵同和上书,说皇上有银子了,扣去今年内务府的开支后,其它的应该下放给户部,古之圣贤从来不会这么吝啬,这把陈解给说毛了,而内务府一年开支也就二十来万两银子。陈解是真的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