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三章 伏首3
    陈炎平问道:“按你刚刚所说,你与李其格、张茂公三人,并不相互隶属?”
    李经承道:“不错,我们是各自为政,有事的时候,相互提醒帮衫。”
    陈炎平问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太祖皇帝驾崩以后。”李经承觉得自己没有撤谎的必要了,不假思索的回答,如果不是提前就想好了说辞,那么就是真话了。
    “太祖皇帝驾崩之事你知道吗?”陈炎平又问。
    李经承说道:“一开始不知道,但从李其格与李太后的表现后来猜到了。再到后来他们要我一起追杀宋第时,我就全知道了。”
    陈炎平见李经承的态度还算是可以,又问道:“太祖驾崩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找父皇。把这个组织交到父皇手中!”
    李经承叹道:“李其格不想,张世丙不让,虽然只有我这么想过,可那样没用,如果我去告诉了皇上,那么李其格必然是要动手的,她害死了太祖皇帝,正想着如何害皇上。罪臣不能冒这个险,好在李太后将李其格安抚了下来。”
    陈解在一边哼声道:“这么说来你还有功了?”
    李经承低着头说:“罪臣不敢有功。”
    陈炎平看了一眼陈解,回头又向李经承发问:“李其格的事本王知道,他不想归附于父皇,这一点也能说的通,可张世丙当时为什么不让?”
    李经承道:“因为太祖皇帝是被李其格所杀,张世丙担心如果告诉皇上龙堂三司的存在,必是要我们去查太祖死因真相,那时我们又如何自处呢。且张世丙另有打算,他想拥有龙堂三司,借此打探大臣隐私,他还四处打探汉国巨富行商的隐私,并以此手段要挟敛财。当时皇上登基,政务不熟,洛阳王还在窥探皇位,首辅赵文庸便与张世丙密谋要扶持洛阳王。”
    陈解气道:“你口口声声说洛阳王这洛阳王那的,可他在最好的时机里也没造反呀。”
    李经承摇头道:“不是他们不造反,而是不能造反,李太后与永济侯压在那里呢。前朝楚国权臣朱时近虽能一时得成,最后不是也兵败了么?他们忌惮着永济侯,李太后的手段又雷厉风行。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更说不上最好的时机了。”
    陈炎平说道:“这么说来张世丙一直与洛阳王有联系了?然后这种关系在张世丙死后又继承给了张茂公?”
    李经承说道:“不错。”
    陈炎平想了想,道:“换句话来问吧,洛阳王一直就知道你们的存在?”
    李经承道:“我是在张载被诛杀以后被太祖皇帝提拔起来的,洛阳王监国辅政时太祖皇帝就与他说过我们的存在。”
    陈炎平又问道:“这些年你们维持这个组织的经费也是洛阳王出的?”
    李经承老实得说:“张世丙是第一个接触洛阳王的,为了拉陇我与李其格,这些年以来,我们的养人的经费银子全是洛阳王出的。”
    陈炎平又问道:“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李经承道:“有!罪臣有一本账本,上面写着每季洛阳王送银多少,不过……不过银子都是经过张世丙、张茂公父子给的。”
    陈解冷笑道:“这能说明什么?”
    “张茂公那里也有一本账,跟洛阳王对账用的,所以洛阳王那里应该也有一本账!”
    陈炎平问道:“这么说来,你现在并无实证?”
    李经承沉默了,若说实证,他是真的没有了。
    陈炎平看着李经承不说话,于是又问道:“你说你忠心于父皇,你为什么不解散了你的人马?还拿张世丙的银子继续经营?”
    李经承应道:“是为了自保,如果没有了这些人手,我对于他们来说就没有何任义意了,他们必然是要对我这个知情人下手的。我虽然拿了他们的银子养着那些人,也就给他们传了一些不重不痒的宫内消息。我活着,至少能保证在此其间李其格不会对皇上不利。”
    陈炎平又问道:“前长安府府丞是你的人吗?”
    李经承应道:“是。”
    陈炎平又问:“太后殡天那一夜,是你杀了向你报信的府丞吗?”
    李经承并不想抵赖,他说道:“是。我从他那里得到消息说朱中堂借调了王府府卫前去揖捕宋第。而消息的来源是原先一早埋伏在盛荣酒楼用来监视张世丙的密探,那人在六爷接手酒楼后被六爷调到了王府里。谁知那么凑巧得到了关于朱中堂找到宋第的消息。我知道以朱中堂的本事,查到府丞身上也只是早晚的事。于是借口要亲自向那员密探问话,让府丞带我去见他,然后毒杀了他们两人,这才回去向李其格报信。”
    许久不说话的朱成贵在冷笑一声之后终于开口了:“全对上了,与六爷推理的一丝不差。徐贺之是你高徒吧。”
    李经承点头道:“是的,也是我唯一信得过的人,苦了他了。”
    陈炎平想了想,又问道:“纳兰德是你杀的?”
    李经承点了点头,并不用语言回答。
    陈炎平又问道:“你为了什么要杀他?只是为了一个名单?”
    李经承道:“不错。也是因为那个名单我才会落得今日的下场吧。朱大人的本事我是知道的。”
    朱成贵说道:“本官没出什么力。本事全在霍大人的经验与六爷的机智上。”朱成贵好像在一味得在陈解面前为陈炎平说好话。
    陈解这时才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他问道:“张茂公到底是什么身份?”
    李经承答道:“他是张世丙的亲生儿子。”
    陈解咬着牙骂道:“这猪狗不如的逆贼还有这样的儿子!朱成贵,张茂公人呢?抓到了没有?”
    朱成贵说道:“已经安排人去揖拿了,结果未曾可知。”
    陈解说道:“一定要拿到这个人!朕乏了,要回宫了。”
    朱成贵问道:“那李经承他……”
    陈解说道:“先关进大理寺昭狱去吧。吩咐任佑山,任何人不得提审。按之前所说的处理吧。”
    朱成贵点了点头。
    那员小将突然说道:“那个姓荀的怎么办?”
    陈解对陈炎平说道:“小六子,那个腰牌在不在身上。”
    陈炎平点点头,陈解从怀中摸出一枚长约两寸五,宽近一寸的金牌递给了陈炎平,说:“你去办了吧。朕今日不想再理这件事了。”
    陈炎平接过那枚金牌说道:“这就是金牌令箭呀,怎么这么小?拿当铺去当金子当了也值不了几个钱。”
    陈解又好气又好笑得说:“你哪来的那么多问题。找打!”
    陈炎平笑道:“这不是搏您一乐么。行行行,儿臣就这去把事情给办了。您放心,不会真把这玩意卖了的,一会儿还你。”
    陈解说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还能玩笑,也就是你了。金牌就不必还了,留在你身边可能还有些用。等朕要的时候再还给朕吧。”陈解说完便离开了。
    众人口称:“恭送吾皇万岁。”陈解前脚一走,朱成贵便小声问道:“皇上什么意思,他的金牌可从来没离过身呀。”
    陈炎平叹了一口气道:“这还不明白吗?一会儿拿完那个姓荀的人,本王就不回来复命了,得回去收拾行囊准备去一趟洛阳。”
    朱成贵明白了,他不再多问什么。只是看着陈解出了八皇子陈炎宇的院所大门。
    而此时陈炎宇也从外面跑了回来,郑通也跟在他的身后。陈炎宇开口便问:“六哥,这到底怎么回事?”
    陈炎平笑道:“事?什么事?”
    陈炎宇指着空荡荡的小院场说道:“还能什么事呀,就是刚刚发生的呀,我现在头发还发麻呢。”
    陈炎平笑道:“没什么事,李统领在外面惹上了人命官司而已,朱大人刚刚把他揖拿了,过阵子大理寺就会出具文告,没什么大不了的,与别人都没有任何关系。”
    郑通在一边细心得听着,并长长得舒了一口气,并向陈炎平小幅得恭手致谢。陈炎平这话就是说给郑通听的,为的就是让他宽心。
    ……………………………………………………
    长安城外往东,顺着官道走便是临潼关了。
    临潼关里驻着数万的卫戍军。而在临潼关以里,还有一处驻地。那便是禁军的驻地军营。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便就是在这里检阅他的羽林冯翊卫。
    禁军的训练其实也只针对新兵。由于陈解想对齐国用兵,几乎所有的新兵都调到氾水关去了。
    禁军的组成是复杂的,最多的一部份是受有军功的受伤退役兵,还有朝中官僚的成年男丁。虽然人多却不是主力,禁军的主力是从各军中抽调的精锐。而他们的任务却不是守卫皇宫,而是在这里驻扎。他们几乎不在营区训练,因为精锐不是在营区里训练出来的,而是打仗打出来的。禁军精锐的训练科目便是机动,所以在关辅之内经常能看到他们出去拉练满山跑的身影,而在营区里却是没有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