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散朝时狡黠的眼神,张让自然是心里神会。无非是去提醒一干被封赏的将领带着相对应的钱财,来换官印。在这样的皇帝统治下王朝如果还不灭亡也太没天理了。
时间过得很快,五月份穿越而来,眼下四个多月过去了,洛阳的天气也渐凉了,最近刘辨好似喜欢上了发愣,这是张全这个小太监给他定性的,太子爷总是一个人站在那里一动都不动的站上一个时辰以上。只有刘辨自己知道,他在思考着什么。王越现在几乎是一直跟随刘辨左右,这一点刘辨很是开心,至少还有一个可以说说话的对象不是,张全那个小太监可不敢当成心腹,有时候身边有一个这样的眼睛对自己来说反而是好事。
天下局势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该乱的还是在乱,不会因为剿灭了两支最大的黄巾军势力就天下太平了。青州黄巾军在管亥的带领下大肆进攻周边郡县以获得大量钱粮,暴民之所以暴乱无非就是劳动所得不属于自己就算了,甚至上缴了所有钱粮之后还欠着主家钱粮,也就是说无论怎么努力种地都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这是一个人吃人的时代,所谓官逼民反不外如是。
连夜逃离广宗城的张梁,张燕等人一头钻进了茫茫大山,冬天来临之前也是时不时的下山寻找可供裹腹之物,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隐隐有十万之众,这么多张嘴可是要吃饭的,这位地公将军除了带着他们下山抢,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一时之间河北巨鹿,中山一带民怨沸腾。冀州刺史韩馥这位老官攒家当是一把好手,攒下了数十万石粮食,手里那点兵他是很担心守不住这些家底的,这种战乱纷飞的年代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所以请求朝廷派兵剿匪的奏章一封接一封的发往京师洛阳。
这些内忧还不足以让天子雷霆震怒,让刘宏大发雷霆的是来自西凉的战报,董卓奉旨前去西凉镇压羌人李文侯等叛乱,可惜董卓刚愎自用不与马腾韩遂商量独自轻敌冒进,结果被羌人杀的落荒而逃。董卓的战败损失的不仅仅是兵马淄重,更是丢了朝廷和他这位皇帝陛下的颜面。而羌人的作乱更是愈加变本加利,酒泉张掖等地已然落入羌人之手,用现在的话讲,国土沦丧。当然在东汉时期这算不得什么。董卓战败了,皇帝的面子被他狠狠的丢在了西凉,这肯定不行啊,皇帝丢了面子自然是要找回来的呀!问题是该派谁去西凉镇压羌人作乱呢?羌人可不是连个像样的兵器都没有黄巾暴民啊,那可是骑上马就是能开弓引箭的骑兵好不。这个年代的骑兵作用不亚于现代战争中的坦克。平原旷野上一支步兵一旦遇到骑兵冲阵那就是灭顶之灾。
未央宫里刘宏看着被自己昭来的当朝几大重臣袁隗,皇甫嵩,张温,卢植,何进以及太子刘辨。
“诸位爱卿都说说,这西凉战事朕该如何处置董卓?接下来派谁前去镇压李文侯?”董卓可是军方一系的地方官员,与大将军何进关系颇为暧昧,所以何进还是不能坐看他被皇帝打压的,于是就开口说话了。
“陛下,董卓急功冒进以致惨败固然罪无可恕,可其多年为大汉出生入死且功勋卓著,可重罚轻判让其戴罪立功,也能让董卓感念陛下天恩,想必董卓也会极力为朝廷征战将功补过的。”何进的话虽然说的直接,但是不能不说其他几位还是认可的,因为大牢里面还有一位在场的好友呢,如果这事能轻易揭过,那么朱儁是不是也可以重判轻罚戴罪立功?几位大佬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低头不语。
刘辨微微的扫视了一圈众人的表现尽收眼底,他怎么会不清楚朱儁有他们的关系?只是缺少一个锲机而已,要不然还真不好开口,必竟此时的皇帝刚刚暴怒过,不宜开口,否则适得其反就糟糕了,好心办坏事可不行。自己将来想要有所作为离不开在场的大部分人的支持,办好朱儁这件事可以令众人心里给自己加不少分,将心比心如果将来他们犯错了,至少不会下场太过悲惨。刘辨一遍一遍在脑海里思考着怎样才能顺利的解决掉眼下的问题呢?朱儁这件事还不算什么大问题,西凉羌人作乱才是大问题,与西凉羌人作战可不是凭着头脑发热就能解决的的事,西凉狠人董卓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
“父皇,儿臣抛砖引玉,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果不能为父皇分忧还望父皇恕罪,同时也希望诸位老将军和老大人能提出更好的建议为父皇分忧。”
“哦,辨儿说说看眼下西凉战事该当如何?”刘宏没有亲身经历过南阳之战的作战会议,不知道刘辨要么不说话要么语出惊人。可是在场的皇甫嵩卢植可是亲身经历过的,这二位抬起头四只眼睛眼巴巴的看着刘辨,感觉眼睛里有着无数个问号一样?那意思是殿下您这回难道又有什么出奇的计谋不成?快快道来啊!何进是个急性子人,刘辨在南阳的表现他是清清楚楚的,因为他也颇为期待刘辨接下来所说的内容,于是也随着刘宏说完之后催促道“太子殿下于南阳一役计谋百出,将数倍于己的贼寇杀的全军覆没且自家损失微乎其微,想来殿下已然成竹在胸定有妙策献于陛下,臣等洗耳恭听。”一记不算马屁的马屁轻松奉上,这份说话恰到好处的火候把握的当真了得,要知道太子刘辨可是自己的外甥,不能太过明显的吹捧不是。这样的一句话说出来,即便是皇甫嵩,卢植等耿直的将军大儒也不好反驳,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难道说的不对吗?难道说的不是事实?何进内心此时还是有点小得意的。
“西凉边境羌人作乱无非为粮食,铁器以及盐茶等物资,羌人除了放牧别的都不会,不会垦荒种地,更加不会生产制造,相对于我大汉天朝子民,他们更加愚昧无知,再加上当地官员更不拿羌人当人看待,眼下冬季就要到来,羌人更加会劫掠过冬物资。羌人,乌桓以及没落了的匈奴人,他们所生活的地域都是大草原,放牧是他们唯一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我把他们统称为游牧民族,各位皆是我大汉帝国柱石,难道没发现我大汉立国几百年来边患始终是发生在冬季来临之前吗?羌人想要过冬少死点人和牲口,那么就只有抢,而我汉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智慧,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物资与财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羌人作乱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今董卓新败,羌人必定认为我大汉大军在羌人铁蹄下不堪一击,这也是我大汉反击羌人的有利因素之一。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准儿臣领兵出战羌人,彻底剿灭羌人叛乱,并于战后制定一系列利于我大汉边境发展的策略,使得羌人今后不再有犯上作乱的,不在劫掠我大汉边民。”
震惊,在场的所有人除了震惊之外应该没有其他表情,因为异族边患已经数百年下来了,从前秦开始已然存在,武皇帝刘彻算是一位英武杰出的君主,也没能够将匈奴彻底剿灭,刘辨说出这样的话来怎能不让在场各位震惊?
“殿下,国朝战事并非儿戏,话说大了徒增笑话是小事,一旦再战战败,朝廷颜面何存?陛下颜面何存?再则我大汉国库也经不起如此大规模与异族征战了,太子殿下慎言呐。”袁隗这个时候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因为打仗打的是钱粮,不是脑袋一热就发兵出战这么简单的事,要是这么简单还轮得到他刘辨在这里慷慨激昂的请旨平叛吗?
“袁太尉稍安,殿下应该还有话没说完,刚刚殿下只不过对羌人作乱的原因做了分析,还没有说具体怎么去平息这场战乱,不如我等再听听殿下打算如何去解决羌人作乱以及针对今后羌人作乱的策略再说。”卢植打断袁隗的话,也算是替其他人问出了想要问的问题。
“羌人既然叛乱了,董卓奉旨平叛代表着朝廷威严,羌人既然敢反击朝廷大军,那么这一战无论如何不能不打,朝廷和父皇权威不容挑衅,否则今后再有此类事件发生,难道朝廷当做不知道吗?荒谬!当年霍骠骑曾说过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我辈岂是胆小怕事之人?此战不但要打还要胜的漂亮,让那些还在觊觎我大汉的异族是否再有伸手的勇气。具体作战事宜此时不宜具体陈述,战场局势千变万化,只能因地制宜,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辨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胜这一仗。至于战后处理边境羌人与汉人的关系我只有两个字:同化。何谓同化呢?画地让羌人与汉人进行物资贸易,但是不能足额的参与贸易,必须让羌人不断的来交易,每次交易的物资仅够羌人使用一小段时间,羌人能拿的出手无非牲畜,皮毛,战马羌人不缺我汉人缺,尤其朝廷,打造一支骑兵劲旅所耗钱粮之巨诸位应该很清楚,但是如果我们用粮食,丝绸,麻布,茶叶,盐,种子,铁器只限于铁锅,简单的农具与羌人交易,羌人能够轻松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物资,试问他们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劫吗?还有,责令当地官员安排汉人教会羌人自己进行垦荒种植,但是要想改变羌人这一习惯难度肯定很大,可以鼓励羌人去做,以加大贸易交易量作为代价,比如盐的交易量,要知道这个可是羌人必须要交易的物资,羌人再怎么厉害离开了盐可就麻烦了。父皇,盐铁矿产应当有朝廷经营,私下开采应该取缔,这样一来国库充盈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世家大族把持着盐铁矿产不肯交出那么应当严惩,世家大族交出盐铁矿产之后,允许他们参与到国策中的一些贸易中来,比如与羌人的贸易完全可以参与,不但盐铁,丝绸,茶叶,粮食等等均可参与啊,只不过上缴朝廷相应税收即可,这样一来国朝又有收入了,国库怎能没钱?当然这一系列的过程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章程,并有朝廷指派得力的干吏依据章程逐步实施,也不妨将西凉羌汉民族同化融合作为试点来看,一旦初见成效其他各处也可效仿啊!比如乌桓。”刘辨算是服了,心想自己这是在给大汉朝廷治病啊,这么大一个战略性计划,可为是脱胎换骨啊,挑战了很多人的利益,自己内心也在打鼓啊,到底能不能行的通还不知道呢?不过有钱赚,他这个做皇帝的老子肯定是愿意的,其他人估计没有一番唇枪舌剑,流血牺牲恐怕很难实施这项策略。
“诸位爱卿,辨儿所说可行否?”太坏了,刘宏笑嘻嘻的将皮球踢给了几位重臣,反正他是听懂了,这是捞钱的好事。他可是知道在场的就有经营盐铁矿产的人,否则偌大的家族拿什么养活?这一计划不仅仅只是打仗了,可以定为长期国策来实行了,打仗相对于同化异族来说只是小事一桩,看着自己儿子有如此智慧,心里确实高兴,刚才暴怒的情绪一扫而空,心里在盘算,既然儿子表现这么出色,那么以后很多相关政务是不是可以交给他来处理,自己背后把控,真处理不了的,自己再出面。然后自己就有大把时间去开无遮大会了,新选的宫女可是都不错啊,想着想着刘宏就觉得逍遥的日子越过越甜蜜,内心悄悄的变化脸上也有了反应,这一幕正好被刘辨扑捉到了,于是当下接着说道: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对于董卓兵败予以重判轻罚,令其戴罪立功。同时准许儿臣领兵出战讨伐不臣。”
“准了,那么辨儿打算要多少兵多少将去西凉平叛?”刘宏虽然开心可一点也不糊涂,如果刘辨狮子大开口那么还是要遭罪的。
“儿臣想调北军3万骑兵,绿柳营2 万步军,加上儿臣手里5000太子卫队,加上戴罪立功的董卓,还有破军将军刘备及其两位义弟,另外父皇能否将朱儁将军释放出来,给儿臣,也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毕竟也为大汉立过汗马功劳的,还望父皇恩准。大军粮草给儿臣准备一个月粮草即可,其余儿臣自己想法子解决。”在场的人再看刘辨已经不能用看待孩童的眼光去看待了,这是十岁的孩子吗?这分明就是一个朝堂老油条啊!说话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不说,借助董卓戴罪立功的时机,将朱儁也提出来了,必竟同是战败不能厚此薄彼啊,呵呵,好狡猾的小子。如果以后还有人认为太子殿下不过是一个少不更事的懵懂孩童的话,估计这几位要上去大耳刮子抡他。
“羌人可是近十万铁骑,董卓这样的猛将都被杀的丢盔弃甲,辨儿确定这五六万兵马能敌的过?”
“父皇尽管放心,兵贵于精而不在多,我大汉军卒均是百战勇士,乃是天下强军,儿臣有信心打败羌人骑兵,在儿臣看来羌人引以为傲的骑兵恰恰是他们的致命缺点,儿臣一定叫他们知道遇到遇到我大汉天军的下场,敢于犯上作乱,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和后果的。”在场的除了皇甫嵩和卢植,其他人都或多或少认为刘辨的话有点过了,至少那十万骑兵可不是泥捏的,说大话能杀人吗?但是卢植和皇甫嵩的想法截然相反,他俩则非常期待刘辨怎样去打这一仗,怎样将这十万骑兵杀的屁股尿流。他们两个人认为刘辨一定有这个能力做到,只是不知道具体怎么打而已。
“传旨,北军调3万铁骑,细柳营调两万步卒一并归太子指挥,并准备一月粮草淄重。准许朱儁前往太子帐下听调。令破军将军刘备及其义弟也一同前往太子帐下听用。董卓大败而归革去河东太守之职,改任破羌将军,罚奉一年于金城等待太子大军,与太子兵合一处听从太子调遣平定羌乱。”刘宏干脆利索的下了圣旨,他比任何人都着急的是钱财,他想尽快的平定战乱,然后后续的贸易才是他的最终目的,战争早一天结束也就意味着贸易早一天开始,自己小金库就早一天堆进来大把的钱财。
回到自己的东宫,刘辨做了些安排便去了膳食局,做了一道鲜美的清蒸鱼,凉拌绿菜,加工了一个汤之后便提着食盒往何后的西宫而去,皇帝不来看皇后,他这个儿子不能不来看自己的目前,否则会被冠以不孝的罪名的?大汉以孝治国,地方上如果有孝子典范可以举荐为孝廉的,走向仕途的过程也会大大的缩短。马上就要离开洛阳前往西凉苦寒之地了,这一去估计要等到来年才能回来了,和自己这么母亲吃顿饭说说话是他这个做儿子的责任。
“儿臣拜见母后,愿母后容颜永驻长命百岁!”刘辨笑嘻嘻的喊道。
刘辨虽然十岁了,可是何后年纪也没有多大,14岁进宫,16 岁被皇帝看上,不久便有了刘辨,算来也就27岁年纪,放在后世正是一个居家少妇的年纪啊。儿子的话语让她有了久违的笑容,哪个女子不想自己容颜经久不衰?皇后也概莫能外。
“辨儿就会哄母后开心,哪有容颜不老的。辨儿今日来看母后,又带了什么好吃食?”看着母亲发自内心的开心刘辨反而觉的告诉她自己要离开去西凉有点残酷,这个可怜的女人现在除了皇后的名头基本上什么都没有了,和打入冷宫的区别不大。皇帝已经很久没来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大不了以后自己让她有个祥和的晚年吧。
“母后,儿臣这次来看母后是想告知母后,儿臣几日后便要前往西凉平定羌人作乱,儿臣这一去恐怕要一年有余方能回来,母后定要保重身体,儿臣在外也安心了。”说道此处,何后眼泪就下来了,她也知道这件事一定是皇帝同意了的,自己是改变不了的,只能接受儿子即将远离这个事实。于是伸手边抚摸着刘辨的头发边说道:“我儿机瑾聪慧,已能为父皇为朝廷分忧了,这是好事,母后很开心,只是西凉苦寒地,辨儿定要好生照料自己,母后等着我儿得胜归来。”说完转头慢慢的离开,边走边说“我儿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