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袁曹反目
    天子的驾崩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诸侯来说是好事,因为悬在头上的大义名分没有了,有野心的人自然轻松了许多,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做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没有了。而这其中最高兴的当属寿春袁术了,因为象征皇权的玉玺在他的手中,他认为这是上天的垂怜,他袁家一直以来都是大汉中流砥柱的存在,但那仅仅是人臣,而如今袁家要在自己手里成为这个天下的主人了,取汉而代之,能不高兴吗?
    这货脑袋里想当皇帝想的都痴迷了,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就认玉玺。玉玺既然到了自己手里那就是上天授意他当皇帝,不可违逆,否则就是不尊上天的旨意,要遭天谴的。这就是袁术内心的想法。
    袁术的这一反常举动自然逃脱不了刘辨的眼睛,好在刘辨早早的就做了安排,现在许褚与郭嘉带领三万兵马直奔洛阳,董卓把洛阳的人口和财物洗劫一空之后洛阳这座空城就成为天下诸侯的禁地,如今已经荒废很久了。刘辨又命张绣率军两万前往武关听从贾诩调遣。晋阳如今只剩下张济在留守。随着地盘的增加,人手是越来越缺少啊,刘辨感觉到了人才饥荒的压力着实让他有些力不从心。
    “让司马防来见孤,让司马懿也回来吧。”一柱香的时间之后司马防匆匆忙忙的来到了刘辨的书房
    “臣司马防参见殿下!”
    “司马公不必多礼,司马公确实是治政之才,孤出征期间并州政事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这个冬天百姓们都没有出现冻死冻伤的事件发生,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孤甚感幸慰,不过孤此次召你前来不是谈论政事的,而是想问问你如今可有网罗到民间大贤或者能人异士什么的人才?孤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人才奇缺啊!”
    “殿下谬赞了,这些都是微臣份内之事,当不得殿下夸赞。要说人才还真是有这么几个,现如今正在书院里教授学子们课业呢。不知殿下什么时候需要?微臣可以去召他们前来见过殿下。”
    “哦,这样啊!那就不必了,孤亲自去学院一趟,你先回去吧,孤去时叫你一起,另外令郎司马懿孤已经通知他回来了,新城那个地方历练的也差不多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司马防内心一阵狂喜,这是告诉自己司马家的辉煌开始了,如今大汉天子刘协驾崩了,整个大汉还有谁能比这位汉王殿下更有资格登基为帝?一旦汉王登基那就是他们司马家腾飞的时刻,只要认真忠诚的给汉王办好差,司马家几代人的富贵都是铁板钉钉的事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他的玄孙司马炎曾经创造了一个王朝。如果他知道这个不知该做何感想。
    次日一早。刘辨就带着十名亲卫喜顺一道前往书院,司马防接到刘辨的通知也叫上了几个官员前往书院。
    “并州书院?这名字谁起的?司马防来了没有?这书院建的还算不错,有点样子,不过好似还缺了点什么?”
    刘辨站在书院门前自言自语的说道。可是书院里面走出一人来就反驳刘辨的话了。
    “既然这位公子认为书院缺点什么,那么就请公子赐教,书院缺了点什么?”来人约三十岁上下,一看这身装扮便知道当是书院的先生。
    “还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书院门前两根柱子上当有一副楹联才是,这副楹联可直接体现书院的价值所在,无论谁来书院首先入眼的便是这门的匾额以及这楹联,先入为主的思维观念会给书院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先生以为如何?”刘辨一番古今参杂的观念一出,直接把这个先生给说愣在了当场,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工子说的话确实是一番好意,而且是于书院来说大大的好意。
    “高姓大名愧不敢当,在下广平沮授见过公子。还未请教公子高姓大名?”沮授其实很早就来了,只是他没有机会见到刘辨,然后他便到处转,到处看,当他对并州各地大致有了一个了解之后,他就决心留下来了,他也算是河北名仕,因此到了书院之后很快就成为了学院的先生。
    “哦?原来先生就是广平沮授沮公与先生,失礼失礼,先生河北名仕,能来我并州授学乃是并州学子的荣幸。”刘辨并没有直接告诉沮授自己是谁,可是沮授也能感觉出来刘辨并不是一般官宦家的公子。
    “哦?公子听说过授?授观公子气质,谈吐不凡,在并州能与公子年纪相仿又有如此谈吐的莫非是司马公家的公子?”
    “公与先生莫要胡言,防岂敢称殿下之长辈,防之犬子又如何敢于殿下相提并论?先生莫要再提。”沮授与刘辨的对话刚好被赶来的司马防给接了过去。
    “啊?原来是汉王殿下当前,授失礼了,还望殿下勿怪,授的过错。”沮授尴尬的赶紧施礼道歉。
    “唉~先生不必如此,有道是不知者不罪,弧没有告知先生身份,算来也是孤的过错。孤可是对先生仰慕已久啊!先生能来并州实乃是孤的福气,更是并州的福气。”
    “哪里哪里,殿下谬赞了,授愧不敢当。殿下适才提到这书院的匾额与楹联,殿下才华冠绝天下,还请殿下赐教一二。”沮授早就听说过刘辨的才华,可那只是听说而已,如今本人就真实的站在自己的面前,当然要亲眼见识一下,亲耳聆听一次。
    “哈哈哈,先生过誉了,孤也是随口说说而已,要说这楹联还真有一副可供书院用,书院自然是为国朝培养学子和人才的地方,自然要作一副适合书院的楹联。”
    “殿下言之有理,那防也洗耳恭听,请殿下赐教。”
    “既然如此,那孤再推辞就显得不近人情了。既然书院是为国朝输送人才的地方,那么书院的学子当关心国家大事,因此孤的这副楹联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这门前的两根柱子是写上这样一副楹联是不是别有一番气势?这并州书院名字不够响亮,也不够大气,孤看可改为太行书院,两位都是饱学之士,以为如何?”正在一边细细品味这两句话的司马防与沮授两人还真被刘辨这天马行空的思绪给震了一把。
    “殿下之才授领教了,此二句虽简单明了,但饱含深意,细细品味又不失高雅,当真与书院相得益彰,授拜服!”
    “殿下每每惊才绝绝,防已经习惯了,既然殿下已经给了楹联与书院名称,那么殿下何不留下手迹以激励学子们的求学之心?今后当学院学子听说着匾额与楹联出自殿下之口也出自殿下之手,恐怕亦是倍感荣幸能够在此读书。”
    “司马公所言甚是,殿下此举当为,授为殿下准备笔墨,殿下请!”
    “既然二位如此,那孤就写一次吧,可孤的字实在有些拿不出手啊!二位莫要笑话就好。”其实刘辨曾经写的一手硬笔书法,这毛笔写还真是写不出那种神韵了,于是他灵机一动,就对喜顺耳语了几句,喜顺赶紧往书院伙房奔去。
    这个年头的伙房别的没有,碳火棍可多的是,自己直接用碳灰写在墙上,至于书院用什么方法拓到柱子上去那就不是自己去操心的事了,反正书院这种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善于琢磨一些奇思妙想之人。
    当两列草书的楹联写完,真的把在场所有人都镇住了,因为这种笔法,还是第一次看到,字迹遒劲有力,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太行书院四个字位于两列楹联之上正中位置,怎么看怎么协调,怎么看怎么合理,能不镇住吗?毛笔字有毛笔字的好处,碳笔字有碳笔字的笔锋,见字如人,看这字迹笔锋犀利如刀,就知道刘辨本人可不是一个甘愿平庸之人。当然这些沮授和司马防看出来但绝不会说出来。
    “昔年偶见蔡大家的飞白体,已自成一体,蔡大家的字帖可谓一贴难求啊!如今殿下字体亦是开创书法界字体之新篇章,此等书写之法实乃授之仅见,但从字体上来看更是极易书写又不失气势,恐怕天下能写出此等字体之人当只殿下一人尔,授今日大开眼界,多谢殿下赐教!”沮授的点评算是实实在在不虚构不夸张,中规中矩,给刘辨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历史上的沮授也是刚正不阿的一个人,不畏权势,不贪名利,忠诚可靠之人。
    “先生何必自谦,先生亦是河北大才之人,今孤来书院可不是来闲逛的,听闻书院尚有众多才华出众之人在此教授学子课业,孤看来这些先生都是我大汉至宝啊!如今孤治下的疆土已有数千里之遥,急缺治政之人才,因此孤打算请先生助我,不知先生可愿去照拂一方百姓?”
    “殿下,今日授已被殿下之才学深深折服,授这副躯壳但凭殿下驱使。”
    “爽快!那孤就不客气了,司马公,孤欲拜公与先生为韩州刺史,前往韩州接替赵云,孤是万般无奈之下才让子龙出任韩州刺史,现有先生出山相助,孤的将军们可以回来打仗了,而不是天天操心开荒种田,还请司马公给先生准备准备,尽快前往韩州赴任,另外先生在学院教授的学生有出众之人先生可直接提名带去韩州出任地方官员,孤一概照准。
    另外司马公,你也该动动动位置了,晋阳太守孤打算让河东崔氏的人来就任,此人官声不错虽为偏壤之地县令,但不是风骨,官声不错,怎么样?司马公给人家腾个位置吧?孤打算请司马公出任辽州刺史,此去韩、辽二州两位也好有何照应,同样司马公在学院有相中的学生亦可直接带去,名单上报与孤备案即可,孤信任你二人的为人,更加信任你二人推荐的人才,你二人准备准备速速出发,将孤的将军们都换回来,另外孤派魏续为辽州都尉,主管辽州军事,郝萌为韩州都尉主管韩州军事,原则上是军政分开,但是一遇战事军政则要相互合作共同抵御外敌,孤知道公与先生于军事战阵也是颇为精通的,韩州与辽州就拜托二位了。”
    “臣等必不辱使命。”两位同时施礼道。
    “书院孤就随意逛逛吧,公与先生可愿随孤一同走走?”
    “殿下相邀敢不从命。殿下请~”
    “先生请~”
    “殿下将这并州经营的堪称盛世也不为过,并州百姓都念叨着您的好,这些授可不是奉承您,您在东征期间,授几乎转遍了并州的山山水水,田间地头,所到之处不是热火朝天的农耕劳作,就是尘土飞扬的工程建设;从百姓手里的饭碗,身上的衣着,家人的居所以及面部的表情,无不看出他们很满意这样的生活,也许太久没有见到这样的盛世了,看的出来百姓们很珍惜这样的日子。但,授以为更多的是殿下的治政方针得法,对于普通百姓更多的是关爱,是呵护,是殿下对百姓性命的尊重,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此时的大汉犹如冉冉升起的朝阳,活力四射,即将万丈光芒。是因为这些才让授决定留下来,留在并州,无论是做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还是做一个为政一方的官员都不重要,只要能够在这里留下只为能够见证大汉由衰弱走向强盛,收此生足矣……”漫步在书院的青石路上沮授一边走一边将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作了一个简短的概述,他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刘辨,赞扬刘辨,能为普通百姓着想的皇帝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的领袖,民富国强,相辅相成。
    “公与先生莫要太过夸赞,孤也不过是做了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孤都不敢想象,越想越心酸,都是我大汉的子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虽然籍籍无名,他们虽然平平淡淡,但是他们也是在默默的为大汉做着贡献,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在为大汉付出,只是付出的成就不一样而已。大汉就像一个母亲一般哺育着自己的子女,而如今母亲病弱体衰了,作为子女当然应该为母亲做些什么,可是很多的子女却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很多的子女比母亲更惨,因此孤要做的是带着众多的子女一起携手将母亲的病治好,让母亲的恢复昔日风华正茂模样,可是孤有的是好方法,好主意,但是孤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才有了你们的加入,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公与先生能来,孤真的很高兴,公与先生在这书院也有些时日了,不知这书院可还有哪些当世大贤屈居于此啊?”这样的闲聊让刘辨很舒适,更让沮授很轻松,对于刘辨这种平易近人又不失上位者的气势人,他是怎么都看不透,仿佛刘辨就是一个无底黑洞一般,越是往下看越觉得深不可测。
    “殿下这么一问,授看来这书院还真是有几位能人?北海邴原,也堪称是学术大家,授观此人为官的话当是清流的官员为人简朴,做事严谨,殿下可以任用此人;广陵陈孔璋殿下应该熟悉此人啊?此人文章锦绣,才华横溢,当世大贤,殿下亦不妨一见。”
    “公与先生说的孤都知道,这些人孤就不见了,直接赐官上任,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满腹经纶不为国朝所用意欲何为?找个山村隐居种地?如果真这样百年之后拿什么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公与先生,韩州孤就交给你了,所有你需要的官员,你从书院找也好,亲朋好友中有能力的任用也好,总之这些孤这里只要你上报的备案即可,三五年之后给孤一个人口稳步增长,农商较为发达的韩州即可,大的方向和治政之策,孤都会给你一个参照的样本,在这个样本下怎么去规划治理都是你的事,今天孤就和你聊到这里了,你看孤的那个随从不停的在那转悠一定是有要事又敢来打扰,你准备准备三日后与司马公一道启程,孤先行一步。”
    “恭送点下!”
    “先生再会!”
    “喜顺!你这转悠来转悠去的什么事?”
    “殿下刚刚兖州传来消息,袁绍去给天子办理丧事过程中吵起来了,双方剑拔弩张差点没打起来,据您的密探禀告,曹操已经在袁绍回去的途中设伏了,打算伏击回转青州的袁绍。”
    “走,先回去再说,此事不可再提。”
    书法里。
    “喜顺派人去平成县传孤之令,调平成令崔哲为晋阳太守。给韩州赵云去将令,沮授到时让赵云与沮授交接之后速速回转,大军驻扎在右北平,有冀州荀攸提供粮草;再发令徐庶,司马防到了迅速交接,然后率军与子龙汇合,封高顺为镇辽将军,节制辽州和韩州所有兵马继续镇守辽、韩二州,遇叛乱自行剿灭,没有孤的将令不得离开辽、韩境内,钉也要给孤钉死这两个州,外敌敢来寻衅滋事直接打,不用等孤的军令。”
    刘辨在做出部署的时候,袁绍与曹操可是明争暗斗着,此次天子驾崩主持丧礼弄得袁绍是灰头土脸,袁绍投桃报李,丧礼之上他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提议有汉王刘辨继承皇位,这算是对刘辨提议有他出任大司徒的回报吧。
    袁绍的提议得到了来参见吊唁的大多数诸侯代表的赞同,毕竟大汉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四百年历史,可谓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可是有几位并不认同刘辨应该继承皇位,但是他们也不反对,直接无视无睹。
    其实所有人,尤其是有实力的诸侯都心怀鬼胎,嘴上说和心里想以及实际做都不一致,用意只有一个就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操和袁绍算是彻底撕掉了脸上的伪装了,正式成为敌对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