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三月,灵帝一命呜呼。大长秋赵忠联手众宦官,秘不发丧,娇诏召大将军何进、太尉刘备入宫。刘备称病不前,派人通知何进。何进觉察异常,立刻调兵护卫大将军府,也称病不入宫。宦官无奈,只好拥立皇子刘辩为帝。
四月十三日,年仅十四岁的刘辩正式即位,由何太后垂帘听政,改元光熹,命太尉刘备和大将军何进同录尚书事,一起辅政。
何进掌权后,得知蹇硕曾经想废了刘辩,拥立陈留王,又想暗害自己,立刻请旨诛杀蹇硕。少帝不得不同意,自从蹇硕被杀,众宦官人人震悚。何进趁机上奏太后,请求诛杀全部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两人不欢而散。何进又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其中有太尉刘备、车骑将军何苗、执金吾丁原、羽林中郎将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议郎曹操、北军中候邹靖、司马吴匡等人。
袁绍趁机道:“既然太后不同意诛杀宦官,那咱们就自己动手。大将军和太尉手握朝中兵权,诛杀宦官是易如反掌。”何进不同意,忧心道:“我与太后是兄妹,我不能带兵反她,否则将来如何面对陛下?岂不是引更多人效仿?”袁绍又道:“既然大将军不肯,那就引外兵入京,让他们兵谏。”
刘备忙扬声怒斥:“本初这个想法简直是迂腐之极!一旦外兵入京,你我都将成为阶下囚,这是驱虎赶狼,早晚身死人灭。大将军,我有一计,弹指可灭宦官!”何进大喜,忙询问,刘备拱手道:“大丈夫为国诛贼,何惧一死?如今太常、光禄勋和卫尉都在我手下,诛杀宦官易如反掌。”两人商议一番,定下了计策。
第二日刘备率领执金吾丁原、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袁术、典军校尉曹操、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北军中候邹靖等人来到宫外,后面是虎贲军、羽林军和北军五营将士。众宦官大惊失色,赵忠命人责问,刘备扬声答:“我等要面见太后,请公公禀报!”
赵忠吓得面无血色,急忙领着众宦官拜见何太后。何太后六神无主,急忙命张让派人召见何进。不料何进称病,拒不前往。何太后惊慌失措,疾问怎么办。张让、赵忠也一时束手无策,急得乱磨。这时太监来报,刘备命人传话,如果太后不接见,众人只好闯入皇宫。何太后大惊失色,急忙召见。众宦官赶紧躲在殿后偷听。
刘备命人把守皇宫各处,领着赵云前往拜见太后。赵云伫立殿外,刘备入殿叩拜。何太后怒问:“爱卿,当日陛下去世,命你与大将军辅佐陛下,如今陛下刚走,你就率兵包围了皇宫,你要做什么?”刘备笑道:“启禀太后,陛下才十四岁,为免宦官教坏陛下,应该将他们全部撵出宫。这不光是微臣的意思,更是大将军的意思,同时也是三军将士的意思,望太后允准!”
何太后大惊,“把宦官都撵出宫,难道让哀家一介女流面对满朝文武吗?哀家才三十几岁,又刚死了夫君,你们怎么忍心让哀家抛头露面?”刘备叹气道:“太后,党锢之祸根源都在宦官,如果不处死宦官,必然天下大乱。微臣顾及太后颜面,这才提出将他们全部撵出宫的请求,这已经是底线,望太后成全!”何太后怒不可遏,厉声问:“哀家如果不同意呢?太尉打算怎么办?”刘备缓缓起身,铿锵有力道:“奉大将军之令,诛杀宦官!”何太后面色惨白,无奈同意。刘备缓缓告退,命人将宦官全部抓起来,立刻遣送回故里。
这时何进大摇大摆进宫请罪,声称救驾来迟。何太后又气又恼,痛哭流涕。何进无奈宽慰道:“妹妹,我也是没办法,满朝文武都是大汉栋梁,咱们还要靠他们辅佐辩儿,你忍一忍,权当为了辩儿。”何太后怒骂道:“你当我不知道都是你在背后指使?你就是想架空辩儿,想把持朝政,是不是?”何进大怒,“我一心辅佐辩儿登基,我还有错了?”兄妹二人争执不下,何进拂袖而去。
刘备亲自上门,关切道:“大将军,诛杀宦官的事,太后同意没?”何进一拍脑门,懊悔道:“我忙着哄太后,又吵了一架,倒把正事都忘了。不过玄德啊,现在宦官都已经束手就擒,还有必要诛杀宦官吗?不如放他们一码,毕竟当初张让等人对我何家有厚恩,让他们颐养天年吧!”刘备大惊,急劝道:“养虎遗患,后患无穷啊!大将军万万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他日死的就是大将军!”何进始终不点头,刘备甩袖而去。
何进手握大权,权倾朝野。每次奏事,必定文武一起附和,太后不得不点头。眼见何进权力越来越大,何太后越想越气,于是召回众宦官,全部回宫当差。
何进大怒,忙派人召刘备,不料刘备已经离开京都,前往沛国巡游。刘备半途听说宦官全部被召回宫,大惊失色,立刻调头返回京师。待赶到大将军府,听说何进已经入宫,刘备大惊,急忙派人召太傅袁隗、车骑将军何苗、执金吾丁原、虎贲中郎将袁术、典军校尉曹操、司马吴匡等人。众人纷纷惊问,刘备叹气道:“大将军命在旦夕,陛下也性命难保,立刻起兵随我救驾!”
刘备率军直奔青锁门,袁绍正率兵等在青锁门外,见刘备前来,急忙上前跪拜。刘备疾问:“大将军进去多久了?”袁绍皱眉道:“一个时辰了!”刘备一拍大腿,“坏了,大将军性命不保!袁绍、袁术、曹操、吴匡,随我攻打皇宫,救出大将军,诛杀宦官!袁太傅,烦劳你入宫后前往尚书台通知卢尚书他们,控制住尚书台,不准任何诏命流出!我亲自率军救驾!”刘备又回头嘱咐虎威将军关羽守西门,荡寇将军张飞守东门,破虏中郎将太史慈守北门,讨寇中郎将黄忠把守南门。
袁术和吴匡火烧青锁门,这时宦官扔出何进头颅,尖声高呼:“逆贼何进已经被杀,有敢犯上作乱者,夷灭三族!”吴匡大怒,撞开青锁门,率先杀去,众宦官齐齐拿着武器奋力抵挡,约有两千多人。刘备下令诛杀中常侍,接着命袁绍领着袁隗直奔尚书台杀去,命何苗领兵帮助吴匡直奔中常侍赵忠等人住处杀去,命袁术往西宫杀去,命曹操往东宫杀去,命丁原率军前往护卫太后,自己亲自领兵往北宫杀去。
赵云一马当先,率先击溃北门守卫,杀入北宫。刘备率军长驱直入,直奔少帝住处。这时袁术已经攻入西宫,曹操也攻入东宫,吴匡与何苗、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在翠花楼诛杀赵忠等中常侍。
张让早一步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往北宫深处奔去,又让段珪等人去劫持太后。段珪正挟持太后,被卢植撞见,卢植挺枪怒喝,段珪吓得撒腿就跑,太后急忙扑入他怀中。这时丁原及时率军赶来,派兵护卫太后往南宫奔去。
刘备听闻汉帝和陈留王被劫走,一边命袁术和曹操护卫太后,安定皇宫,一边急率赵云前往护驾。追到宫门附近时,刘备一眼瞅见张让正挟持少帝疾奔,大喝一声:“阉狗,哪里走?”张让大惊失色,忙向少帝告别,一头投入护城河。其余中常侍纷纷跳河自尽,剩下宦官个个吓尿了裤子,纷纷跪地。刘备忙下马跪拜:“微臣刘备,救驾来迟,望陛下恕罪!”
少帝早吓得魂飞魄散,一句话说不出。旁边郎中令李儒耳语几句,少帝这才结巴道:“太尉辛苦了,朕……送朕回去,朕重重有赏!”刘备亲自护送少帝回宫,这时袁绍等人已经诛杀两千宦官,连年少的宦官都没放过。
何进被杀,何苗顺利接管京城卫戍。袁绍、袁术负责护卫汉帝,丁原负责护卫皇宫,吴匡执掌北军五校。第二日众将因为救驾有功,都得到了封赏,刘备被封大将军,何苗被封太尉,曹操被封司空,袁绍被封司隶校尉,袁术被封河南尹,丁原被封光禄勋,吴匡被封羽林中郎将,董旻被封虎贲中郎将,赵云被封右将军,关羽被封中坚将军,张飞被封骁骑将军,太史慈被封游击将军,黄忠被封左军将军。
何苗担心刘备势力太大,秘密与太后商议。何苗建言道:“太后,眼下刘备势力太大,如果他要谋权篡位,咱们该怎么办?”何太后忧心道:“我也不知道啊,哥哥,你说怎么办好?”何苗小心翼翼道:“虎贲中郎将董旻的哥哥是并州牧董卓,董卓素来与刘备有恩怨,唯有依靠董卓,才能抗衡刘备的势力。只要他们势力均衡,咱们就能如鱼得水,陛下也能坐稳江山!”何太后欣然同意。
几日后,汉帝诏命并州牧董卓进京,任命为骠骑将军。刘备极力反对,何苗却不屑道:“陛下旨意,难道大将军要抗旨吗?”群臣鸦雀无声,刘备冷笑道:“太尉好计策,小心玩火上身!”随后拂袖而去。
自从董卓入京,何苗借助董卓的势力,逐渐控制了半个京师。袁绍、曹操等人坐山观虎斗,丁原、吴匡心向刘备,京城势力一分为二,斗争正酣。刘备请袁绍、曹操过府叙话,丁原、吴匡陪坐。刘备忧心道:“董卓是虎狼,早晚要吃人,太尉引他入京,迟早自食恶果。我今日请你们来,是希望诸位坦诚布公,坐下来聊一聊。”
袁绍皱眉道:“何太尉是何太后的哥哥,是陛下的舅父,与何太尉作对,大将军毫无胜算啊!”曹操也点头道:“不错,万一惹怒了太后,以谋反之罪诛杀大将军,也不是不可能!”丁原冷笑一声道:“大将军一心为了国家,为了朝廷,既有救驾之功,也有平乱巨勋,如果陛下听信谗言,咱们就清君侧!”吴匡也怒气冲冲道:“当初如果不是何苗怂恿太后,何大将军早就诛杀了宦官,也不会身死人灭。依我看,何大将军就是死在何苗手里,应该诛杀何苗为何大将军报仇!”
刘备面色凝重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本初与孟德害怕被牵连,恕不远送!”袁绍与曹操只好躬身一拜,齐齐告辞。待二人转身离去,刘备抬眼露出一丝冷笑,招招手道:“两位,接下来咱们只能依靠自己了。如果让董卓成气候,恐怕京城要大乱,天下也要大乱。你们可愿随我平叛?”丁原、吴匡齐齐点头。
不久董卓上奏:“启禀陛下、太后,黑山军拥兵百万,一直危害并州和冀州,实在可恨!如今新朝新气象,应该派兵前往镇压黑山军,以免更多贼众效仿!”何苗惊问:“骠骑将军的意思派谁去合适?”董卓嘿嘿一笑,“当然是大将军合适!大将军灭黄巾,平凉贼,诛白波,名扬四海。如果派大将军前往,贼人必定望风披靡,束手就降!”
刘备也急忙上奏:“启禀陛下、太后,微臣以为骠骑将军最合适,他拥兵五千,都是骁勇善战的湟中义从,如果能挥军东征,必然事半功倍。何况董将军刚封骠骑将军,难道不该为朝廷出一出力吗?”丁原、尚书卢植等人趁机附议刘备。何苗、太傅袁隗、司空曹操、司隶校尉袁绍、河南尹袁术等人纷纷附议董卓。太后当殿同意董卓的奏议。少帝下旨命刘备率军三万前往征讨黑山军,并派河内太守朱隽为副将。
刘备率领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和黄忠前往平叛,抵达河内时,与朱隽军合兵一处。朱隽询问如何破敌,刘备摇头道:“朝廷给我三万大军,你只有一万大军,咱们四万大军如何破解黑山军百万之众?朝廷摆明了要支走我,哼,好啊,我倒要看看他们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