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三十一章犁牛之村
    在我们的面前,现在有两条通往更偏的山路。
    我们是有汽车导航,可是这汽车导航上面,竟然没有犁牛村这个村子,看来这真的是偏僻到了一定程度啊。
    现在是初春时节,外面的气温还比较低,这里的春风可不温柔,甚至有些肆虐,卷着沙土在飞扬,隔着车窗,我们也可以听到细微的风声。
    我望着前面那两条不知通向何处的山路,问着坐在后座上的老妈:“妈!咋们现在该走哪条路啊?”
    老妈打开了车门,走了下去,放眼望去,一片茫然,风吹拂着她的发梢,在空中胡乱的飘扬。
    她站在微微肆虐的风里,望眼欲穿的朝前望去,看看左边的路,又看看右边,似在寻找,却是一脸的茫然。
    这时候我才发现,老妈那满头的青丝,现在也已经掺夹了星星白发。原本青春靓丽的容颜,现在也已经是皱纹暗现。
    青春不待,岁月如歌!
    她的神色里,没有了往昔的活力,沉淀了一分内敛和稳重,这就是我的母亲,在我不知不觉中,渐然老去。
    “哎,这二十多年,也没有来看过他。”老妈的言语之中,透着慢慢的愧疚。
    春风,吹下了她的苦泪。
    在常人看来,这样的母亲,那真的就是不合格,根本不配为人父母。
    可是我能理解,毕竟我们楚家不是普通人家,有些人有些事,也是身不由己的。
    有头发谁愿意当秃驴,能和自己的子女在一起,谁又愿意把他们送到千里之外,到这样贫瘠之地来受苦呢?
    我打开了车门,走到老妈的身边,搂着她的肩膀,安慰道:“妈!你也别难受了,我相信哥哥会理解你的。”
    老妈难过道:“哎,就算他怨恨我,我也无所谓,只要看到他活得好好的就够了。”
    “嗒嗒嗒……”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发动机声响。
    我转头一看,是一辆拖拉机在朝我们这边开来。
    老妈见状,立刻变得很激动,一脚踢在我的屁股上,对我吆喝道:“哎,你小子还愣着干嘛,赶紧过去问路啊。”
    这一秒,她又变成了我那脾气暴躁无比的亲妈。
    我跑到那拖拉机前面,挥了挥手,示意他停下来。
    驾驶拖拉机的是个年近七十大爷,他皮肤有些粗糙黝黑,满脸皱纹,胡子和眉毛都已经变得灰白。
    大爷将车停了下来,看了看我们的车,微微俯身对我招呼道:“小伙子!啥事儿啊?”
    我礼貌客气我问道:“大爷!请您一下啊,那犁牛村儿怎么走啊?”
    大爷听完,直起身子,用满是老茧和皴裂黝黑的右手,指着左边的那条山路,说:“犁牛村走这边。小伙子,你去我们村儿干嘛呢?”
    我本来还想道谢,准备往回走了,可一听他这话,顿时乐了。
    “大爷!您住在犁牛村儿啊?”我笑呵呵的问道。
    大爷憨厚的点点头,说:“是啊。我看你们不像是本地人,来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干啥呢?”
    像这样的地方,你说来旅游肯定是没有人相信的,所以在来的路山,我们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辞,我们是来扶贫的。
    我回答道:“大爷!是这样的,我们在电视上听说啊,你们这里比较贫穷,所以我们就是来看看,想着对地方尽一点绵薄之力。毕竟这陕北大地,可是咋们革命事业的根据地啊。”
    “好娃子。来,你们跟着我一起进村儿吧。”大爷一听这话,顿时乐得笑开了花,露出了自己一口黄牙。
    他连连招呼我们,要我们跟着他一起进村儿。
    “谢谢大爷啊。”我笑着应了一声,往路边站了些,让他的拖拉机先行。
    “妈!上车呗,咋们去看你那宝贝儿子去咯。”我打趣一句。
    老妈一直看着我,幽幽的说:“几个月不见,你小子果然长大了一些啊,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不带脑子了。”
    “妈!我可是你亲儿子啊,有你这样评价自己儿子的么?”我满心的委屈。
    老妈满不在乎的说:“就是因为是亲生的,所以才这样说,其他人我看都懒得看呢。”
    “是是是,您是长辈,您说的都对。”我妥协道。
    老妈看着远去的拖拉机,大声吆喝着:“你赶紧开车,人大爷都走那么远了。”
    “妈!我们如果见到哥哥,要把他接回去吗?”
    “不用,我们就是来看看他还好不好,现在时机还不到。”
    “但是万一……算了,看到他再说吧。”
    我本来想说,万一哥哥发生了什么意外,已经死了呢。可是我又不想让老妈没有看到人,就这么的伤心,所以没有把话说出来。
    跟着大爷的拖拉机,我们前进得还是比较慢的。
    经过了一个黄土坡的隘口之后,里面的路来回曲折,坑坑洼洼,更加的难行了,而且这路还越来越小。
    往前行进了十多分钟,我们终于看到了前面有个小小的村落。
    通往村里的路很狭窄,我们只能将车停在村口旁边的一块空地上。
    我们下了车,跟着大爷步行进村。
    哑奴却并没有跟着我们进村儿,他去做其他的事儿了。
    他去看看,我们此行有没有尾巴跟踪之类的,以免闹出麻烦。
    “对了,大爷,怎么称呼您啊?”老妈礼貌的打听道。
    老大爷一边走,嘴里还在吧唧着烟斗,大方道:“我姓曾,是这犁牛村的村长,不过大家都叫我倌儿爷,你们也这样叫吧。”
    老妈欣喜答应道:“好勒。对了,倌儿爷!你们这犁牛村,有多少户人家啊?”
    倌儿爷一挥手,示意我们看这面前一片地区,道:“咱们犁牛村就这么大,上上下下也就四十三户人家。”
    我好奇的问道:“倌儿爷!这里这么的偏僻贫瘠,你们就没有想过迁移到其他的地方去生活吗?”
    倌儿爷深吸了一口叶子香烟,顿时,一股夹带着浓重烟味的青烟飘来。
    “祖祖辈辈们都在这里落地生根,哪里舍得走啊。再说了,出去了,就莫有根儿了,哪里去找家啊。”他望着这一片贫穷的村落和土地,眼神里面尽是敬畏和不舍。
    他这话很朴实,透着劳动人民对土地深深的热爱。
    还是一种满足,一种对天,对地,对祖辈们的敬畏。
    “开吧,咋们进村儿说话。”倌儿爷热情的招呼道。
    “嗯,好勒。”
    我们跟着他,往他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