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8章 告老还乡
    贺攸当即脸色大变,情急之下,竟然跪倒在地,不住磕头求饶。
    刘赫眼中闪过一丝冰冷,嘴角却弯起一个更让人毛骨悚然的弧度,说道:“你在给何人下跪?又在给何人磕头?”
    幡然醒悟的贺攸当即面如死灰,瘫坐在地上,再也无话。臣子之间,本无跪拜叩首的大礼,更何况是位列九卿的贺攸,在对一个无一点实职在身等同布衣的刘赫行此大礼。
    该讲的礼数要讲,可做的过了,就是杀头的罪过。
    身为九卿,天子面前,对一介布衣行跪拜叩首之礼,其罪当斩。
    文武百官眼睁睁的看着位列九卿,名满天下的子栩先生贺攸被禁卫拖出殿外,半柱香的功夫之后,大殿正中多了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殿上所有人屏气凝神,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抬起头去,正好与那安然坐在天子身旁的年轻人四目相对,招来杀身之祸。
    刚被砍下的头颅,散发着一股血腥气息,那帮平日里最见不得屠猪杀狗的达官贵人们,却无暇顾及这股足以让人作呕的味道,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如何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腥风血雨中活下来。
    刘赫仍是眯着眼睛,扫视着大殿中的一切,一个个道貌岸然,此时却没一个敢抬起头来正视他,足可见益州官场的弥乱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刘赫缓缓站起身,对天子刘禅行了一礼,说道:“臣草拟了一份名单,请陛下过目。”
    小耗子马上走上前去,从刘赫手中接过名单,放到了刘禅的龙案上。
    望着那份名单,刘禅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没有意识到刘赫这是在请示自己,抬头望向师父,却见刘赫已经转回身去,平视前方,正与大殿上的一位老者对视。
    老者名叫蒙曦,刘焉接任益州牧时,便已经在益州官场混得如鱼得水,益州三次易主,直至蜀汉王朝建立,老人仍有资格站在这座金銮宝殿之上,除了多年积攒的名望之外,也足见其为官的道行。
    同样位列九卿,官拜大司农的蒙曦,并不惧怕天子身边的那个年轻人,他之所以可以在历任益州之主身边皆有一席之地,靠的只有一样,两袖清风。
    常言道,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可在益州官场上混迹了几十年的老人却是根本连河边都不去,一直深居浅出,从不与人应酬,有客登门更是能推则推,实在推不了的就祭出绝杀,一招称病在身,不知让多少想与这位官场常青树沾上点关系的后辈们吃尽了苦头。
    这一招可谓是屡试不爽,谁也不会不开眼到去跟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家计较这个所谓的身体不适,究竟是怎么个不适法。
    蒙曦的宅子不大,这辈子只娶过一个媳妇,府中的下人也只有一个年纪比他还要大上几岁的老仆,吃喝用度,一百八十斛的月俸绰绰有余,要说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老两口一辈子无儿无女。
    提及此事,和蒙曦几十年来仍是恩爱有加的老妇人总是偷偷的抹眼泪,百姓也会念及老人的清廉,为此唏嘘不已,可官拜大司农的老人自己却是十分想得开,有一次多喝了几杯,跟府里的老仆念叨了几句,那位跟着主子十余载的老仆才恍然大悟。
    那一日在府里的老槐树下,醉眼惺忪的老人笑着说,无儿无女,没有贪念没有野心,更没有为子孙后代谋一份福泽的私心,才能落得善终。
    无愧于心,可能是这位在殿上唯一敢直视刘赫的老人最大的资本。
    对于蒙曦的底细,早有预谋要在朝堂上掀起风浪的刘赫自然了然于胸,他并不想为难这位传闻中一辈子没贪过一个铜板的老人,有一时半刻摸不准,老人是否又为难他的心思。
    身形佝偻的大司农,突然收回视线,扭过头去,看了看大殿外,望着那片万里晴空,旁若无人的感慨道:“益州的天,终于要变了。”
    老人平淡如水的语调,却惹来身边人的一片惊愕目光,生怕老人的这份肆无忌惮惹怒了天子龙椅旁的那个家伙,为免殃及池鱼,有些人还有意无意的向一旁挪了半步,似乎在与这位口无遮拦的三朝老臣划清界线。
    刘赫没有急着出手发难,仍是笑眯眯的看着老人,直到老人收起那份感慨神情,重新转过身来朗声道:“老臣蒙曦,有事请奏!”
    刘禅愣了一下,偷偷瞄了一眼师父,又瞄向了相父,结果却是前者正对殿下之人冷眼相向,后者则是正视前方,谁都没有给他任何的示意。
    那一刻,少年天子隐隐约约中,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身边两位他最仰仗的人,哪怕如父如师,有些事,终究还是需要他独自去面对。
    “讲!”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引来刘赫和诸葛亮的同时侧目,两人惊讶的发现,少年天子的眉眼间,有种他们从未见过,超乎寻常的淡定。
    蒙曦当即跪倒在殿下,正色道:“臣蒙曦年事已高,请求辞去大司农一职,恳请陛下,许臣告老还乡!”
    饶是刘禅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仍是在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应对,小耗子走到刘禅身边,将刘赫刚刚递来的那份名单打开,摊放在少年天子的面前,接着退回了原位。
    刘禅瞄了一眼名单上的内容,在看到大司农官职后面那个名字之后,当即心领神会,对跪在殿下的蒙曦说道:“准奏!”
    天子一声令下,殿上文武百官顿时百态毕现。
    这些大臣中,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刚跻身益州官场高层不久的年轻官员,大多面露惊惧,唯恐被这场风浪波及,卷入其中。
    而那些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老臣,神情则是明显比之前平和了许多,甚至还有人向蒙曦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其中的玄妙,也只有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才能品的出来,在年轻官员眼里,蒙曦明显是唯一一个可以替所有人说得上话的老臣,告老还乡这种知难而退的举动或许可以明哲保身,却将其他官员推到了悬崖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