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2节
    结果她那两个同学,都没什么参考价值,季凌就带一百美金,反正吃住都包含了,她爸妈很放心。
    韩悠悠的爸爸……说要给她一千美金。
    江宁震惊,她知道韩悠悠家里是开玩具厂的,可她汇算之后还是觉得,真的特别多,于是她取了个中间数,五百块。
    “我查过了,那边的绵羊油和羊毛袜子特别好,我想买点带回来。”她要给全家人买礼物!
    还有给外公外婆的,给妍妍姐姐玲玲姐姐的,还有咕隆咚的~
    放暑假之前,学校还把这次要去参加暑假夏令营的孩子家长们,叫到学校开会,林文珺和江烨都去了。
    带队的有几位老师,老师们各自的联系方式,保证学生们在国外的安全。
    江宁特意挑选了三份礼物,一条国画丝巾,一组茶叶礼盒,她给两个女孩戴了现在特别流行的,编绳手链。
    校门口所有的小店都可以买到,有编好的,也有材料包,可以自己选颜色来编。
    江宁很是着迷了一段时间,她自己编好还送给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编了个平安绳结,林文珺把这个挂在车上。
    韩悠悠虽然学习不行,但她编这个特别有天赋,江宁只会最普通的编法时,她就已经会编图案了。
    江宁努力了好几天,总终花了五块钱,在学校门口买了两条,还买了两个材料包,到时候送给那对姐妹,让她们自己学着编。
    江烨看了看女儿准备的礼物,和准备的全家福。
    老师说了,要跟对方介绍自己的家人。
    林文珺搬出江宁的相册,她想挑些生活化的照片,但江烨说:“那个得奖的,拿优秀毕业生的。”
    最后江宁两种都拿了,还多拿了两张圆圆的照片:“只有我们家和陈敏家是有弟妹的。”陈敏有个弟弟,她弟弟只比她小一岁。
    她特意挑圆圆过生日时的照片,她穿着篷篷纱的裙子,像个小公主。
    到送机那天,是江烨开的车,圆圆还不知道姐姐要出去一个月,她问:“姐姐是出差吗?”她只知道爸爸妈妈经常出差的。
    一直到机场,圆圆都挺高兴的,还挥着手跟江宁说再见,可等江宁的背影一消失,她胳膊慢慢垂下来,垂到脸边,哭起来。
    旁边那些家长来送孩子,林文珺抱圆圆抱起来,哄着她:“姐姐是去上学,上完学就会回来了。”
    圆圆伤心难抑,哭得真情实感:“我想姐姐了!”
    ……
    估计这会儿江宁都还没到安检口呢。
    圆圆回家就坐在地板上,屋里开着空调,元宝在她身边绕来绕去,往地上一趴,圆圆就枕在元宝肚子上:“我想姐姐了。”
    江宁打电话回来,圆圆是趴在电话机旁边叫得最响的那个:“姐姐!你出差完了吗?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我们去看剪羊毛啦!我给圆圆买了一件羊毛的背心,给爸爸买了绵羊油……”她还给妈妈买了一条澳宝项链。
    中国是夏天,这边是冬天,大家一下不适应气候,手上脸上干得掉皮,还就抹绵羊油才好的。
    江宁花大钱买了一瓶贵的,要15块澳元呢,挤出来的还是粉红色的。
    还好带了钱,原来老师根本就不发零花钱,在homestay吃饭,还吃不饱。
    倒不是女主人故意不给让她们吃饱,她自己的两个女儿也一样,用纸袋装一份三明治,再加一个青苹果,就是她们在学校的午饭。
    每到午饭时间,江宁就跟季凌去觅食,吃来吃去,肯德基最棒,能吃饱,还有肉~
    “我们还一起去了集市!”遇到好多好多中国人,有给人画肖像的,还有在卖编织品的!
    江宁花五块钱买的两条手链,在这里竟然要十澳元一根,还不带花,颜色也很普通,是留学生编完放在小篮子里卖。
    最普通的那种也要五澳元。
    江宁办了张通话卡,每天吃完午饭,上课之前,她会打电话回来,那时候林文珺和江烨都刚起床准备上班,每次都开着免提。
    江烨报纸也不看,听女儿说话。那边一挂断,他就说:“以后要不然送她去澳洲?”
    林文珺喝着粥说:“这才第一个国家,明年好像可以选英国了,让她去英国看一看,多看看再选择。”
    两笔投资出去,家里现在确实紧张,但夫妻俩谁也没让江宁知道,这是林文珺的主意。
    江宁跟圆圆不一样,她会紧张家里的开销,怕没有钱花,出去玩也会压缩自己的开支,林文珺不想让孩子担心。
    林文珺今天难得放假,她把屋子收拾出来,七月底就把玲玲接过来。
    过年的时候就说好的,江惠锦又客气起来:“太麻烦你们了,要不然算了吧。”
    “都说好了,其实我跟江烨都忙,家里就圆圆一个人,你就当玲玲是过来陪她的。”林文珺本来是想客气一下的。
    没想到江惠锦还当真了,玲玲过来,就住在江宁的房间。
    江宁走之前把衣柜和书架离出来一部分,让她放东西,她真的每天都跟圆圆玩,跟她做游戏,还教圆圆数学题。
    玩了几天之后,圆圆问妈妈:“玲玲姐姐留下来吗?就是我们家的了好吗?”
    林文珺摸摸她的头:“以后每个假期她都来玩。”
    她问陈姐:“玲玲在家乖吗?”
    “乖,”陈姐想了想,“就有点太乖了,有时候还坐着发呆。”
    问她喜欢吃什么,她都说随便,什么都吃,问她要不要出去玩,她也摇头不用,连电脑都不怎么碰。
    跟江宁那是完全不一样,江宁一放假,恨不得一头扎在电脑里。
    林文珺直皱眉头,玲玲住了几天,就想回家,林文珺说:“还有一个礼拜,宁宁就回来了,你等等她吧。”
    “舅妈这几天都没空,等宁宁回来,我带你们去买衣服。”
    玲玲抿着嘴不说话,她听见舅舅跟舅妈说话了,说家里的钱都投资了,今年明年可能都要紧一点过。
    她不想买东西,但她点点头。
    林文珺晚上就跟江烨说:“你抽空,要不然给你三姐打个电话吧。”
    江连清才走了多久?玲玲怎么越来越胆小了?
    第239章
    江宁每次电话回来都叫饿。
    她跟季凌两个是真的饿, 每天早餐几乎都是吃燕麦糊,用冷牛奶一泡,homestay的妈妈会拿出几种口味的果酱和蜂蜜。
    笑眯眯的让她们自己选味道。
    选什么呢?不管选什么味道都差不多, 都是糊糊。
    偶尔的偶尔, 会有一盒杯面可以吃,哪怕吃饼干, 也比光吃燕麦糊要好, 江宁悄悄用中文感叹:“怎么会这么难吃啊?”
    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难吃的早饭!
    于是她跟季凌每天在被问到要吃什么早饭时,都会要求吃杯面,一次江宁说,一次季凌说,她们分配任务, 小心提要求。
    两次之后, 杯面就吃光了。
    等她们起床的时候,女主人已经安排好了早餐, 大家一起吃燕麦糊糊, 牛奶不够倒是可以一直喝。
    幸好进了学校是有茶歇的,水果不限量,江宁总会冲过去拿根香蕉, 香蕉比青苹果好吃太多了, 而且还顶饿。
    午餐是homestay准备的,每天都是三明治, 不是陈姐做的那种满满是料的三明治,就是薄薄两片面包,夹很少的料。
    有时是黄瓜鸡蛋沙拉,有时只有一片肉。
    女主人还会很贴心的把面包皮给切掉,因为她两个女儿都不吃皮, 原来就小的三明治,就更小了。
    配餐一天隔一天换,小孩拳头大小的青苹果或者红苹果,再不然就是一杯酸奶。
    江宁吃完燕麦糊到学校,屁股还没坐下就已经饿了,坐下来第一件事,先把午餐干掉!她和季凌都特别羡慕韩悠悠住的那一家。
    韩悠悠的午餐用保温袋装着,总是满满一盒。
    季凌说:“我好想知道她每天吃什么。”
    江宁拉住她:“我们虽然饿,但我们要有骨气~”然后每天中午自费去吃肯德基,还好妈妈给了她钱,要不然她连饭都吃不起了。
    也真有家里没给零花钱的,跟高老师申请,借用一百,这才没饿着肚皮。
    一听说女儿吃不饱,江烨就要给带队的高老师打电话:“要不让她换个家庭吧,这一听就是单亲家庭为了省钱才接待她们的。”
    林文珺不许:“她都已经住了这么久了,跟这家人也熟悉了,除了吃的不习惯,不是挺好的吗?”
    而且,这一家是单亲妈妈和两个女孩,她相对放心一些。
    因为年龄差不多,沟通没障碍,江宁电话里会说她们一起给homestay的小女儿办生日会了,还一起去朋友家参加聚会。
    连聚餐也没什么菜,说好的外国人都吃牛肉呢?大家都吃得很少,显得江宁和季凌像饿死鬼。
    为了中国人的面子,她们决定克制,最多回去偷偷吃零食。
    聚会的时候,大人跟大人们聊天,小孩子们坐在一起,难免有些尴尬。
    江宁发现了打开了话题的必胜法宝——《哈利波特》。没话可聊的时候,就跟大家聊这本书,她这才知道要拍电影了,正在到处征选小演员呢。
    除了吃不饱,这家人都很友好,有院子有蹦床,家里还有一个能升火的壁炉和很多书,她们都可以看。
    江宁跟季凌会去院子里捡木头回来,点上壁炉,在壁炉边看书,偶尔她们也会一起看电视剧。
    她们也不再抱怨吃不饱了,她们已经知道了,这家的爸爸妈妈离婚了。
    两个女孩觉得,肯定是因为这家的妈妈收入不高,所以才这么努力节约的。
    圆圆听见姐姐叫饿,以为姐姐在国外没饭吃,她想到了就伤心,晚上偷偷哭,问妈妈:“姐姐是去外国挖煤了吗?你们……你们为什么送她去挖煤呀?”
    她还记得挖煤的小孩没饭吃呢,一边哭一边抽抽,肩膀一耸一耸的。
    林文珺哭笑不得,抱起来又哄又拍,现在也没办法证明江宁在国外过得不错,只好说:“姐姐马上就回来了,她还给你买了羊毛背心呢,妈妈给她钱了,她能自己买饭吃。”
    圆圆不太相信,只要一想起姐姐,就唉声叹气,变成小小祥林嫂。
    “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呢?”
    林文珺没办法了,江宁下次来电话的时候,她叮嘱江宁:“你跟圆圆好好说,她以为你在国外没饭吃。”
    江宁只好告诉圆圆,她吃的挺好的,去看过悉尼大剧院了,还去海滩边bbq,沙滩上的大鸟,飞过来把她盘子里肉肠叼走了!
    那个鸟张开翅膀,有圆圆那么大。
    还有一次她们去一家纪念老兵的餐厅,到了时间突然黑灯一分钟,向老兵们默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