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权不可测
几番故作无意的询问之后,王铎这才知道了林时恭的官位,真相令他十分震惊。
更让他震惊的是,林时恭身边还有一个钱士完,林时恭介绍官位的时候,没忘记介绍钱士完,这可把王铎给吓得身躯颤抖了起来。
心慌不已的王铎便找了个理由离席,赶忙折回沈府,将林时恭的身份告诉了沈父。
“县衙里确实有一个叫做林时恭的,今年十七,今年的贡士,任山东济南府同知,兼知府助手,官至几任御史。”
“御史?”沈父颇感不安地皱下眉头,“几任御史,是几个意思?”
“回先生,据我所知,这个林时恭,当过几次御史,实在是次数数不过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山东河南都当过御史,而且还是巡抚任命的,除此之外,我还打听到,林时恭曾在京城被内阁首辅方从哲任命为镇抚司御史……”
“什么!”
沈父吓得拍案而起,手中的茶杯掉落地上,溅了一地的茶水。
“被内阁首辅直接任命?这位林时恭真的有这个能耐?”
“只当其真,不当其虚,林时恭没有必要骗我,况且另外几个县官也确认了他的身份,可见此事为真。”
听王铎这么一说,沈父整张脸黑了下来,他怎料也料不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与这种人物产生了冲突?这要是发生在京城,可就是杀头之罪了啊!
要知道,能被内阁首辅直接任命为御史,说明这个人已经得到了内阁首辅的承认,按这么说的话,这个被任命的御史,可就握住了内阁的人脉,权不可测!
“除此之外……”
王铎汇报的声音骤然变得低沉。
“上任山东巡抚钱士完大人……似乎与林时恭有些关系,方才我去官府的时候,看到他两坐在一起,关系可见不浅。”
听了这话,沈父彻底慌了,整个身子瘫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反应。
待清醒的时候,沈父立马就叫王铎去把沈平初叫来,打算让沈平初亲自去跟林时恭道歉。
沈父是清楚的,一个官员的官位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人脉如何,连内阁首辅与当地巡抚都与他有关系,证明这个人已经是他们沈家招惹不起的存在了。
可王铎找了半天,也没能在沈府找到沈平初,沈父顿时紧张得左右眼皮齐跳,立马叫来仆人一问,仆人哆哆嗦嗦地回道,“回老爷,沈少爷他出门去了,听说是要去找沈小姐的丈夫为他主持公道。”
“那完蛋了!”沈父哀嚎了起来,“若是平初把那个人找来了,武陟县可就不太平了!到时沈家未来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不行,王铎,备驾,我得去跟官府通知一下!”
就在沈父和王铎坐上马车赶往县衙的时候,官府却正在进行着一场秘密会话。
“王大人,你看这个。”
官府办事厅,贺应建将一叠文书递给王纳言。
“这……这是!”王纳言一脸惊讶,震悚的目光直盯着文书上的内容,“这到底怎么回事!是谁让你做的!”
贺应建低着头不堪道,“沈家老爷前些日子资助官府修筑城墙,沈平初借此跟官府提出条件,说要将青龙街那一块地卖给他,否则的话就撤销资助款,所以我就跟沈公子签了合同。”
“所以说土地买卖合同是真的存在的?”
“嗯……”
“你怎么这么糊涂!”王纳言怒骂道,“资助是一回事,土地买卖是一回事,青龙街那一块地是林大人的,你怎可将它卖给沈公子?你这不是明摆着投机取巧吗?”
“可是……”贺应建低下了头,“王大人,可要知道,沈公子的姐夫,可是那一位啊……城墙修筑是官府所向,成不成倒无所谓,关键是如若沈公子的姐夫怪罪起来,我们县衙可就……”
王纳言也是一怔,面色为难,目光闪烁,他相当清楚,沈平初的姐夫是谁,又有多大的权力,这远不是林时恭和钱士完两人可以比得上的。
“哎!”
收回心绪,王纳言叹了口气,“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只能祈祷,沈公子不会叫来那个人替他出气了吧。”
然则便在这时,几个衙役走来通报,说是沈家老爷有见,王纳言与贺应建立马赶去迎接,可才刚见面,还没寒暄,沈父便是紧张地说道,“王大人,贺大人,大事不好了!我那犬子,去找他姐夫去了!”
这句话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将王纳言与贺应建两人给吓得惊愣住了。
“你说什么?此话可当真?”
王纳言和贺应建都清楚,沈平初的姐夫,也就是沈父的女婿,可不是他们能够得罪得起的。
“是真是假,暂且不知,可若是我那女婿真的来了,这摊子可就不好收拾了!”沈父焦急道,“两位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啊!”
别说沈父自己,就连王纳言与贺应建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们不敢得罪沈父的那个女婿,但他们也不能得罪林时恭和钱士完啊。
而此时此刻的林时恭,则在他的铺子里面考察,他已经做好了收回铺子的准备,与此同时他在铺子的后院逛了几圈,考虑着要怎么装扮这个地方。
自从从归德府回来之后,林时恭每天都在惦念归德府的枫树美景,故此他打算在他的铺子后院种几棵枫树,试试红枫居士的生活感觉如何。
可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后院墙壁上有一行字,仔细看了看,才发现是这个铺子原来的主人的家训。
虽然上面字迹已经有些风化了,可墙壁上的字迹仍旧能被林时恭看清,留言的姓名以及时间也相当清晰,经过系统解析,这个家训是东晋某个姓曹的士大夫留的。
林时恭不由地感到唏嘘。
有人说历史是转瞬即逝的,可又有谁知道,每一个地方,甚至每一个物品,都曾在历史上留下他浓重的一笔,就犹如这面墙,跨越了将近一千多年的历史,屹立至今,仍未倒塌。在人们看来他是一堵墙,但其实栉风沐雨的它是历史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