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修路计划
“林大人的意思是?”
“现在还不能下决定,走吧,你带我去文登县看看。”
在周育扬的带领下,林时恭来到了文登县进行考察。
正如周育扬所说的那样,文登县今年的收成并不可观,除了季候问题之外,更多的是地形与土壤问题。两人来到文登县一看,只见茫茫几百亩土地,都是黢黑色的垆土,龟裂的纹理布满整片田地,无数枯萎的麦穗死气沉沉地垂着,农作状态呈现出来的颓废反映着文登县百姓对生计的失望。
林时恭考察过后才发现,文登县的土地,其实十分适合种植农作物,毕竟这些黢黑色的垆土包含着丰富的矿物质,有机成分相当高,可以提供给农作物很好的生长环境。
只是可惜的是,由于旱灾的缘故,失去水源的滋润,这些垆土都没能熬过干旱,几百亩庄稼也因此枯死萎落,这个状态持续了有一年之久,这一年来,文登县的百姓的温饱,完全靠仅剩的那点存粮解决。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存粮也是有限的,故此这个状态,必须打破,否则的话难以持恒,一旦存粮殆尽,文登县百姓的温饱问题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周育扬上任文登县知县之后,也一直致力于打破这个困境,试图改善垆土质量,但都没有什么成效,反而还遭受到不少非议。
“改善垆土质量,并非三日之功,必须从长计议才行。”
考察完文登县的地形以及土壤之后,林时恭跟周育扬这么说道。
“林大人说的是,不过计议是好,时间太长了,文登县百姓可挨不了这么久的饿。”周育扬回道。
“不用挨饿,文登县全体百姓所需的粮食,由我的蓬莱县来提供,”林时恭自信满满道。
“林大人此话可真?”
“当然,我林时恭不打诳语,不过,粮食可不是免费提供,我需要跟你创建一个两县合作的计划。”
“什么计划?林大人请讲。”
“你说文登县的男丁不少,既然如此,就让这些男丁出力,换取粮食,周大人觉得如何?”
周育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能换取粮食的这个条件,就已经让周育扬没有理由拒绝了。
再者,文登县人口众多,男丁数量更是多如牛毛,这些男丁都闲得没事干,一个地方的闲民若是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会增多,既然林时恭要求让这些男丁出力,周育扬高兴还来不及呢,何乐而不为呢?
当天,周育扬便立马通知主簿张榜公告,号召全县男丁参与两县合作的计划,只要出力就能换取粮食。
第二天,将近有一千多名男丁报名,林时恭也不吝啬,先给他们派发粮食,然后让他们撸起袖子干活,帮忙给蓬莱县修路,修出的这条路直通蓬莱和文登,为的就是让两地之间能够有一个交通枢纽,便于日后运输。
但蓬莱与文登两县之间还隔着三个县,栖霞县、宁海县以及福山县。
这三个县的县官听说蓬莱和文登要修路互通,立马就不答应,派出衙役拦阻修路的男丁。
毕竟被别人把路开到自家家门口,这谁都不愿意干。
林时恭也不客气,浩浩荡荡地带着一百多名衙役前去对峙,这不仅惊动了三个县的县官,更是将宁海州知州洪德生给惊住了。
洪德生收到消息之后便匆忙赶来,想要做个和事佬,让各个县官放下芥蒂,避免暴力生计。
但林时恭修路之心已决,即便洪德生不断劝说,林时恭也没有半点退让,执意要修路联通文登与蓬莱两县。
另外三个县的知县见林时恭年纪轻轻,就如此咄咄逼人,顿时也生气了,更加不退让,甚至威胁林时恭,他要是执意修路的话,他就会联名通报山东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要求弹劾林时恭。
“我在做一件能改善民生的大事,你们弹劾我,是想眼睁睁地看着民生凋敝么?”
在州衙的议事厅里,与洪德生以及一众县官谈判的时候,林时恭正气凛然地说道。
一名县官语气冷酷道:“你也知道民生凋敝,都这个时候了,你不考虑务农,还搞这些麻烦事出来,这不是存心添堵吗?总之,修路什么的,我们坚决不同意!”
其他县官纷纷附和。
“不错!你若是敢把路修到我们县里,我们肯定找人阻拦!”
“你敢修一寸,那我们就敢犯你一尺!”
这场本意谈和的议事,不欢而散。
洪德生也是十分为难,只好找来登州府的最高领导,府衙知府江仲义,要求他来相机判断,给产生芥蒂的两方议和。
翌日,江仲义召集了栖霞、宁海、福山三县知县,以及蓬莱知县林时恭和文登知县周育扬,在府衙议事厅里,以和平为前提,要求两方做出妥协。
“不用妥协!”福山知县一马当先,先声夺人,“本来收成就不善,我们几个县都在为农事绞尽脑汁,含辛茹苦,那个姓林的小子倒好,没什么政绩成就也就罢了,还弄这些烦杂的事情出来。江大人,你说,哪里还有妥协的必要?”
对于此事,江仲义也感同身受,他身为登州府最高地区领导,自然知道修路不符合朝廷政策。
毕竟各个地方的道路,都是由朝廷或地方官场亲自策划并制定的,所有连通各地的道路都属于官道,并有驿亭把守,若是在官道之外再开一条路,那就有违朝廷政策了。
于是江仲义便跟林时恭劝说道:“林大人,修路开道之法不可行,不仅有损于民生,还违背了官道治理之策,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你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吧。”
就在众人等着林时恭开口,并预见到他让步的时候,一道冷笑声从林时恭口中触不及防地流出。
“呵呵,有损民生?违背官道治理?拜托,你们这些当官的,难道没有看到修路开道的好处吗?”
“放屁!修路开道劳民伤财,哪里来的好处?”县官们纷纷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