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外借粮饷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外借粮饷
    正如林时恭所预料的那样,参与会议的几位官员,关系并不融洽。
    会议一开始,这几位官员便在攻守的抉择上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浙党虽然是三党之首,感召力强大,但在攻守的问题上相对比较保守,作为这次辽东局势的负责官员,过庭训提出守城为重,只要把城守住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但齐党的周永春以及楚党的吴亮嗣却不是这么想的。
    “守城并非万全之策。”吴亮嗣语气凝重道,“两百年前,永乐大帝招抚异族,先礼后兵,大明国威在上,天下谁人不服?何以不服?如今区区女真满人,就要侵犯我大明王土,姑且承认抚顺城只是一座城,但他努尔哈赤若是敢来,大明军士有何理由,只守不攻?”
    “吴大人说的对。”周永春一脸正气,附和道:“女真不过只是蚂蚱罢了,被这群蚂蚱,欺压得只能守着这一座抚顺城,实在有损大明国威,我自认为,必须主动出击,让努尔哈赤的部队重新认识到,大明军士绝非等闲,大明王土更是不可侵犯。”
    过庭训叹了口气,接着问道,“那两位大人的意思是?”
    “打!”周永春激动地说道:“努尔哈赤敢兵临城下,大明怎能容忍?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大明岂是女真接壤可即者!”
    吴亮嗣也附和道:“周大人所言甚是,这场战,不可不打,为保大明社稷,更是为了彰显大明国威。”
    “可要怎么打?”辽东总兵张承荫无奈地说道,“昨日,我与另外两名将领计划伏击,原本胜券在握,可偏偏他们一百多名贡商,直接导致我方几百名士兵死伤,攻势如此勇猛,守城已是难上加难,如何战得过努尔哈赤率领的一万女真骑兵?”
    李维翰也无能为力地说道,“不仅如此,抚顺城内,存粮不多,守城难度不小,若是策划进攻,抚顺将士将不堪重负,难以维系过久。”
    “只有懒惰的将士,没有脆弱的士兵。”周永春语气强硬道,“再说了,什么叫存粮不多?你们抚顺城前后几百里,十万百姓,难道连军饷都凑不齐吗?军饷不够,那就加派征饷!征到他够为止!”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李维翰紧张地回道,“周大人,这可万万不可啊!征军已是底线,怎可征饷呢?”
    张承荫也端重地说道,“十几年前,万历三大役,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早已耗尽大明国库,征税更是征得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近年灾情寇情四起,民生凋敝,此情此景,若是再加派征饷,只会引起民怨,不会有任何帮助。”
    “依你们这么说,你们是想什么都不做,守城就好了吗?”周永春不悦地说道。
    张承荫严肃道,“我见识过女真军兵的英武勇猛,我认为,守城以外,别无他法。”
    “放肆!”
    周永春拍案而起,大声怒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张将军,你身为总兵,难不成甘愿做一个守城的懦夫吗!”
    “守城是明智之举,以当下条件,若是出城迎敌,只会是死路一条!我张承荫宁愿做一个懦夫,也不愿意拉着千百弟兄活活送死陪葬!”
    “你!”
    周永春怒目圆瞪。
    空气陡然间凝聚了起来,其中似乎隐藏着某种火药味。
    “行了,都息怒吧,我们是来谈论事态的,并不是来吵架的。”
    在这杀气腾腾的会议上,过庭训无奈而不悦地开口了。
    随后,他看向了全程沉默的兵部主事孙鼎相。
    “孙大人,你怎么看?”
    孙鼎相年过半百,灰眉白须,比起另外几人,他的长相、脾气或是话语,都显得格外端重。
    “依我看来,这战,不得不打,正如周大人与吴大人所说,彰显国威,重上之重,只是问题在于,何时打,如何打,何以打?”
    孙鼎相颇有道理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过庭训忙说道,“愿闻其详。”
    孙鼎相一字一顿地措辞道,“我与另外几位官员都是文官,自然没有前线将领经验丰富,他们有难处,我们又怎能逼迫他们去打这场艰难的战争?不过我倒是挺在意一件事,张总兵,为何抚顺城内,存粮不多呢?”
    “这个……”
    张承荫还未开口,李维翰便代为回答道,“这个我来回应吧,先前矿税盛行,朝廷派遣税监使高淮征税辽东,几个月来,民不聊生,各地田产陷入滞境,且不说今年,就是去年六个月,也是颗粒无收。”
    孙鼎相点了点头,“按这么看来,周大人,你加派征饷的办法,可行不通,原本百姓存粮就不多,征饷又怎能填补兵饷?”
    周永春咬牙切齿着,一脸不悦,“征饷不行,那还有什么办法?没有存粮,守城也不是个好办法。”
    “这个就是重点。”孙鼎相接着说道,“几位大人,你们深居辽东,可知除了这抚顺城,哪里还有足够的粮食,可供军用?”
    “这……”
    李维翰与张承荫等人面面相觑,并没有个准确答案。
    便在这时,林时恭开口了。
    “我觉得,城是必须守,同时必须兴民屯田,至于可供军用的粮食,我们大可以外借。”
    “外借?”
    孙鼎相以及一众官员,看向了林时恭。
    “跟谁借?”
    林时恭指着北方,坚定地说道,“清河。”
    “清河?”一众官员,纷纷感到疑惑。
    张承荫困惑地诘问道,“林大人,清河在抚顺以北,深居地腹,虽有铁岭卫卫所,但毕竟不是重镇,地形也很是复杂,那儿能有多少存粮?”
    “正是因为深居地腹,并非重镇,地形复杂,故此,他们必须有存粮。”
    听了林时恭这话,张承荫恍然大悟。
    “我懂了,抚顺与清河分隔两地,抚顺作为重镇,南征北战,东讨西伐,自然而然亏损了不少兵饷,而至于清河,地形复杂,边境冲突不多,他们必然积累了不少存粮,林大人,真亏你能想起来。”
    “可是……”辽东巡抚李维翰,却抛出了一个困难的疑惑,“清河方面肯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