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占据河东后,宁是勤立即下令陈应人渡河占据河中,令宁世检自汜水关渡河占据慈州,又强令王世安部向绛州挺进。
皇帝诏令各部进军,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真实用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扼杀李默于摇篮之中。
三路大军中宁世检的进军态度是最为坚决的,早前他随宁是敬北伐塞外,因为贻误军机被贬为汜水关镇守使,现如今重新得到重用,自然十分卖力。
但李默并不惧怕他,一来宁世检虽为一路主将,但兵马不多,且自汜水关东渡,地理形势险恶,不利于用兵,此外汜水关守军以宁州籍士卒居多,不太喜欢打内战,战斗力一般般,最为重要的是李默知道宁世检病入膏肓,时日无多。
陈应人是个老滑头,虽得皇帝信用,但意在保存实力。
河东和上党是李默的势力范围,河中是王世安的,他陈应人的根基在河南,围剿李默,怎么围?王世安会放心让他过境吗?
所以聪明的做法就是大张旗鼓,然后磨磨唧唧什么也不干。
至于王世安就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事他才不愿趟河东这浑水呢。
他的兵马进入绛州后,李默遣使去他军中质问,王世安道:“我是大夏将领,奉诏移防罢了。武定王有什么疑问自可去问枢密院,我王世安是不敢奉诏的。”
使者听出他话中有敷衍的成分回报给李默。
李默遣周湛进驻绛州,阻断虎卫军北进之路。
三路大军皆不足为虑,唯一让李默头疼的是宁全忠。
就在他穷于应付南部王世安的时候,宁全忠忽然出兵占领了蔚州,从北路威胁河东,李默毕竟还是大夏的臣子,还没有跟宁是敬翻脸,宁全忠出奇兵占得先机,那是他的本事,李默还真不好说什么,只能暗中戒备。
当然宁全忠也不想充当出头鸟,占据蔚州后便止步不前,二人心有默契地划分了势力范围,各守边界,互不干涉。
恰在这个时候,宁世检病逝于军中。
宁是敬策动的四路绞杀计划,只能匆匆收场。
李默继续滞留太原,对内肃清萧隼的余毒,对外与朔州高氏和打打停停,消耗其实力。
到了泰和二年秋季,高氏在红狼谷战败,不得不向李默低头认输,承认李默河东之主的地位,同时接受朝廷的任免,正式归入大夏的版图。
借这个缘由,宁是敬终于松口给了李默太原大都督的头衔。这个头衔他给不给,李默都是太原的土皇帝,不给只能让朝廷更为尴尬。
但宁是敬也不想就这么便宜了李默,他把蔚、朔二州从河东剥离出去,归云州大都督府节制。用这两个州做诱饵,哄诱李默跟宁全忠继续斗下去。
当然宁全忠并不是傻子,蔚州是他的地盘,他爱怎么管怎么管。朔州是高氏地盘,是李默罩着的,没事他才不去招惹呢。
这让宁是敬有些失望,所以他很快就以李默镇藩为由撤了他兼的卫府令,并把军器监(宁州机器局)从李默手里拿走。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对李默而言,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但这个代价却是他必须付出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要习惯取舍。
他仍然是大夏的太保、武威上将、上柱国、武定王,是宁氏的臣子,所以他的妻妾子女理应留在长安。皇帝为了确保大将家室的安全,派人进驻武定王府守卫看起来也没毛病。
武定王的妾侍想去太原看看自己的男人,当然也是没问题的,但王妃体弱多病、郡王的子女又尚且年幼,走那么远的路就显得不那么合适了。
所以他们必须留在京城,养尊处优,入读皇家书院,和其他的王妃、王子、郡主们没什么两样。
表面上看,大夏朝风平浪静,君臣和睦,四海升平。
四方安宁,李默终于有心力经营自己的地盘。
首先要解决的是庞大军队的吃饭问题,军队是割据的基础,手里没刀放屁也不响。再指望从朝廷那弄好处是不可能了,虽然朝中权臣都默许了李默割据之实,没谁想真的去找他的茬,但若想取得他们的帮助,也是不可能的事。
长安是宁家天下,宁是敬的地盘,没谁是傻子。
这样一来,李默只能自力更生,好在河东地方水深土厚,适合发展农业。
李默在大都督府下设置畜牧粮农司,派要员坐镇,专司农田水利,营田,畜牧,种植等事宜。又在军中设置军垦处,组织军队进行屯垦。
萧健镇守河东末期,大举圈占土地做牧场,百姓怨声载道,因此而破家灭族的不计其数,萧健败亡后,李默接收了这一财产,部分有主之地还给原主,无主之地便收归官府,或租或卖,或自己屯垦,充分利用起来。
又派出屯田使二十人,四处查访适合屯垦的无主荒地,圈占为官府所有,以军队、战俘、官奴婢进行垦荒。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要想真正强大起来还得在工商业上多下功夫。
李默的势力除了河东这个有形地盘,还有汇通商栈、振武制造局这两个巨无霸。
他毕竟还是大夏的臣子,与皇帝之间离心离德,却又斗而不破。所以两个巨无霸虽然受到种种限制,但在大夏的天空下依然活跃,依然强劲。
泰和二年大雪纷飞的时候,李默巡视雁门关回来。
经过大半年的日夜赶工,雁门关的整修加固工程正式结束,雄关上假设了几座炮台,火力密集到可以碾碎任何试图靠近他的胡骑。
而李默的主要敌人,现在正在大力发展骑兵,幽云铁骑甲于天下指日可待。
河东的家族势力十分强大,李默以联姻的手段陆续摆平了潞州薛氏和太原薛氏,以武力征服了胜州颜氏和朔州高氏。
两相比较起来,联姻这种手段虽然后遗症很多,到底还是效率最高的一种。
所以当胜州颜氏迁回河东要求将家族女子严如眞许给李默为妾时,李默答应了。纳一女子而得一族人心,这笔买卖很划算。
李默遣小七为使去颜氏那协商礼仪上的事,小七回来后交给李默一份聘书草稿。
这是颜氏提出的要求,他们的女儿过来虽然是妾侍的身份,但礼数上却务必要周全,不然颜家颜面无存,就不好意思再姓颜了。
李默吧这草稿读了一遍,疑惑地问:“这女子不是叫严如眞吗,几时又变成了严如珍了?”小七不好意思地说:“那个‘眞’字我不会写,所以就改成‘珍’字了。”
李默道:“他们家就没意见?”
小七笑道:“人家现在是苦心巴结你,哪敢有意见?”
李默于是取笔把“珍”字改成了“玉”字。
礼仪上的事情商量妥当后,就红红火火地操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