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章犒赏将士
    第60章犒赏将士
    唐朝运功逼毒一日一夜之后,一声长啸,感觉周身通泰,毒质已经被完全清除,立即飞马赶回邺城。
    专信携得胜之兵在城门口迎接唐朝,隆多神色欢愉:“陛下,可想死我啦!”
    扑上来抱住了他的腿,真情流露。
    唐朝微微拍打他的脑袋:“不用担心,朕好着呢。”
    “陛下回来就好,不过小的发誓,以后即使有天大的事情,小的也不会远离陛下啦。”
    唐朝知道他作为御林军总管,首要的职责是寸步不离的保护自己,不该请缨带兵追赶史思明,心中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个皇帝,但是考虑到隆多建功立业的雄心,所以派他去了。
    他一直做唐朝的随身亲兵统领,没有仗可打,时间一长,可把他憋坏啦。
    当下安慰道:“那倒不用,这一次你做得很好,朕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这一次干事若何?”
    隆多赶紧汇报:“托陛下的鸿福,小的这一次杀贼近万人,只是史思明侥幸逃走啦。”
    “很好,这也是功劳一件,专信,邺城形势如何?”
    专信就郑重的下马,步行来到唐朝的马前:“陛下,现在邺城的大水已经退去,我新唐大获全胜,请陛下检视,您一边看,臣一边向您汇报。”
    他在说话的时候欢悦满满,显然是收获良多。
    唐朝身后跟着郭子仪、李光弼、高仙芝这些名将,新唐文武百官,除了留守长安的李白等人之外,几乎全部随行,包括铁慕容、李南靖一起,检阅新得的邺城,每个人脸上都是喜色。
    专信上马,距离唐朝一个马头的距离,缓缓进入邺城,说道:“陛下,臣按照您的指示,围而不攻,牢牢把持邺城的出口,史思明果然不战而逃,除了将随身三万亲兵带走之外,邺城并没有一兵一卒逃走,水淹邺城第二日清晨,我们驾驶战船包围邺城,攻打邺城守军,可是留下来的燕国士兵兵无战心,只遇到了少许的抵抗,随即全城投降,大约接纳了原史思明部四十万军队,骑兵步兵各二十万,获得战马二十余万匹,辎重粮草不计其数,行军司马正在统计具体的数字,一切只等陛下回来安排。”
    唐朝听到这个数字,心中欢喜:“史思明此一败,损失巨大,折损其总体兵力的一半,天下即将为为新唐所有,卿等都立下旷世大功,朕绝不会亏待你们的!”
    “谢陛下。”无数的声音传出,专信的声音尤为响亮。
    专信随即说道:“回禀陛下,除此之外,按照陛下的旨意,赦免了邺城一城居民,免除他们三年的徭赋,犒赏有功将士,都记载在功劳簿上。”
    “不错,做得很好,国家经历内乱,想要恢复国力,轻徭薄赋,这是必由之路。”
    “陛下,另外,追赶史思明的四路人马,除了隆多将军的战绩之外,郭子仪、高仙芝和李光弼将军,也都大有斩获,且已经登记在功劳簿。”
    唐朝微笑,看着身后的三大名将:“多谢三位大将军,朕有你们,必可得天下。”
    “陛下客气啦。”三大名将一起谦逊,心中着实不敢居功,毕竟自身带兵五万精兵追杀史思明,居然给他逃走啦。
    郭子仪的脸上有羞赧之色:“陛下,微臣惭愧,以为史思明逃命要紧,一有机会就会上陆地逃命,所以将大部分的兵力布置在漳河出邺城的上游,想不到史思明狡猾,居然借助漳河疯狂的水势逃到下游去了,微臣虽然杀了他几千人马,可是让他的主力逃脱。”
    唐朝哈哈大笑:“这算什么错?子仪啊,史思明何等人物,如果你将主力布置在中游,说不定他又会选择在上游就上陆地逃命,战局变幻,我们只能取一处,你何错之有?不可自责。”
    所有将领一听,都是心中欢喜:自己效力的君王仁慈,不吹毛求疵,真是难得。
    唐朝深知,这些高手大将,莫不是真正的人才,等闲是不会出什么差错的,能够宽恕的必定宽恕,不然不得人心。
    高仙芝一听,赶紧说话:“陛下,末将追杀史思明,想不到是后军高名扬首先发现敌人,不过山路狭窄,我们纵然尽力追杀,也未能全歼史思明部,甚是惭愧。”
    唐朝赶紧摇手:“将军不必太谦,山路追敌,错综复杂,能够杀他几千人,已经是功劳一件,高名扬有乃父之风,你们有功无罪,不必自责。”
    高仙芝逊谢,高名扬跪谢。
    李光弼微笑说话:“陛下神机妙算,微臣真是佩服,若不是您指示我们启动轻骑兵追赶史思明,微臣恐怕未能立下寸功。”
    这种马屁话,居然能出自李光弼这种高手大将之口,甚为难得,可是唐朝知道他是真心的,当初就是唐朝用飞鸽传书,命令他组织好轻骑兵,一旦察觉史思明的踪迹,立即远距离追击。要不是这样,李光弼最后也不能一杀史思明最后的四千随身亲兵,立下大功。
    “李将军客气啦,就是朕不说,你也会这么做的,诸位和朕同心同德,我新唐统一全国,指日可待,富贵和汝等共享。”
    “谢陛下。”李光弼逊谢。
    所有将士一起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一起下马跪拜,在邺城泥泞的街道上,甚是雄壮。
    这个时候,是唐朝这位新唐的皇帝,即将君临整个天下的王者说出的封赏的话,他们自然是感激涕零。
    尤其是郭子仪、高仙芝和李光弼这些高手大将,刚投靠过来的时候,本来还惴惴不安,还在猜测唐朝可能不能容物,还在做其他的打算,但是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觉得唐朝此人待人真诚不说,更是平易近人,除了强调军队的法纪之外,对他们这些高手大将甚为亲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行军作战的大计,往往就在酒杯相互碰撞之间产生,而且唐朝对他们这些高手大将的家小,更是照顾,让他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对于李唐余孽的担忧,唐朝一直有的,包括以前的安禄山,对外宣称已经杀了永王李琳,事实上,李琳并没有死,他现在正在成都,手下牛僧儒、封常清和牛仙客这些人。唐朝清楚,若是不能让郭子仪、高仙芝等人心甘情愿的留在新唐,必定前去扶持李琳,到时候,想要收服天下,可就困难得多。
    李唐虽然亡啦,可是还有不少的人思念前朝。
    听到唐朝的话,郭子仪、高仙芝和李光弼李归仁等人,都是心中欢喜,心中想的是:这是一位明主,从夺取洛阳开始,陆续看到唐朝的用兵,看到他对老百姓的好,对百官大将的好,对一兵一卒的好,当初投奔他,显然是投奔对啦。
    事实上,当初如不是唐朝千方百计的让郭子仪投靠啦自己,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可是已经起到啦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因为有了郭子仪来投在先,才有高仙芝和李光弼李归仁甚至张九龄这些老朽来投,最后整个长安,都尊唐朝为帝。
    这就是人望的奇妙作用。
    按照道理,高仙芝、李光弼作为李唐一朝的大将,一方节度使,即使李亨死啦,也应当追随李唐,扶持李家的后人继续和唐朝和安禄山争夺天下,怎么就选择投靠唐朝了呢?
    原来当初李隆基主政的时候,立下了太子李亨,唐朝几乎所有的高官大将都尊李亨,即使他后来弑君杀父,还是坐稳了李唐的皇帝位,那都是手下大将拥戴之功,当初曾经和李亨争夺过太子位的李琳,自然不受李唐这些高手大将的待见,即使当初李隆基如何的宠爱,想要扶持李琳为太子,最终都未能成功就身死剑门,所以李琳在剑门称帝,宣布继承李唐,自然不会得到太大的支持,尤其是高仙芝、郭子仪、李光弼这些曾经拥护李亨的死党,更是信不过李琳,选择投靠新唐,也是无奈之举。
    这些人很清楚,除了难以得到李琳信任之外,李琳在剑门继承李唐,甚至不敢出川,格局先就小了,再说他手下的是自阉的牛僧儒当政,兵马粮草都是奇缺,自己带兵过去,还要整日里为粮草发愁,投靠唐朝,那就是一了百了,名声虽然不好听,可是最让他们发愁的粮草,算是高枕无忧,不管长安还是洛阳,里面的粮草,都够手下大军十年之用。
    当然,唐朝将张九龄的小女儿张映雪封为妃子,宠爱有加,也是向全天下的士大夫发出一个宣言,他唐朝不是要推翻李唐,而是要给天下人开启一个新的朝代。
    这一天,唐朝在邺城检阅兵马,让专信等人将新近投靠过来的史思明大军四十余万人好言抚慰,编入行伍,分散管理,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会真正成为新唐的精兵。
    这天晚上,唐朝大宴群臣,犒赏士卒,一般的兵士,可以得到酒一斤,肉两斤,饱餐战饭。正常情况,大军一日两餐,战士能够有青菜白饭,已经是上等伙食,更不用说酒肉。郭子仪在席间有问:“陛下,史思明这么多投降过来的将士,之所以投降,那是因为邺城被围,根本就出不去,不得已才投降的,尤其是史思明手下二十万南征北战的精锐骑兵,更是不可靠,一旦——微臣只是猜测,一旦有变,肘腋之间,更是凶险?”
    很多高手大将一听,脸色都变了。这些话,很多人都想到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