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三百两黄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双方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犹如一家人一般了,眼看着时机成熟,李主簿决定摊牌了!
    “贤弟年纪轻轻的,却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日后必能通过科举入仕,高居庙堂之上,就是入阁拜相、封妻荫子,也是大有希望啊,这一杯酒吗,就恭祝贤弟,早日金榜题名、飞黄腾达,请!”
    “多谢兄长吉言,请!”
    一杯美酒下肚,李主簿挥了挥手,三名姨娘停止歌舞,躬身退了出去,大堂内的气氛随之肃穆起来。
    “唉,贤弟有所不知,我李家也是官宦世家,祖上曾经出过尚书、侍郎、知府这样的高官,可惜后世子孙无能,致使门庭逐渐的衰落了!
    愚兄少年之时,也曾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四书五经,希望通过科举入仕,重新光大门楣!
    可惜天资有限,一连数次参加乡试,全都名落孙山了,如今年过四旬,精力大不如前,就算继续考下去,只怕也是希望渺茫了!
    只好寄希望于五个犬子身上,那知他们也都不成大器,至今连个童生都考不上,又如何光大门楣呢,日后到了九泉之下,我也愧对李家列祖列宗啊,呜呜!”
    李主簿诉说着家史,说到了动情之处,竟然嚎啕大哭起来,涕泪横流,衣衫尽湿!
    “爹呀,儿子们不孝,让您老人家失望了,呜呜!”
    “子孙无能,门庭衰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呜呜!”
    ……
    五个胖子也加入了二重奏,或是顿足捶胸,或是以头触地,哭的一个比一个伤心。
    李家父子如此痛哭,一半是做给薛羽看的,另一半也是真伤心了!
    大明朝的科举考试太难了,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首先你得家境优渥,才有读书的机会,因为大明朝的务农、打工率是95%左右,有能力脱产读书的人口不到5%,你若投胎不好,生在了贫寒之家,这一关就过不去。
    只有殷实人家,才有能力培养子弟读书,进而走上科举之路,第一关就是考童试,又分县试、府试、院试,全部闯关成功者,可以获得‘秀才’称号,而秀才的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
    换算过来,大约两千个人里面,才能出一个秀才,妥妥的地方学霸!
    之后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也就是省一级的考试,通过者成为举人,成功率大约百分之二!
    换算过来,大约十万人中出一个举人,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平均一个县里面,能有两三个举人就不错了。
    接下来,举人们进京参加会试,也是三年一次,每次录取一两百人,通过则为贡士;最后还要到皇上面前再考一次,称之为殿试,前三名就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余者赐进士、同进士出身!
    其中,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员,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如果有那个幸运儿,能把三项桂冠都收入囊中,就是传说中的‘连中三元’了!
    自从有科举以来,历经唐、宋、辽、金、元、明六朝下来,有幸连中三元者,也不过区区十四个人罢了!
    不客气的说,科举考试之难,就像是一场地狱闯关游戏,只有集大智慧、大毅力、大气运于一身的极少数幸运儿,才能走到胜利的终点!
    余者都倒在了一座座难关前,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便是最真实的写照了!
    李家的祖坟上,又没长出蒿子来,子孙考不中科举,也是正常之事。(没有蒿子这一点,薛羽可以证明!)
    如果考上了,那才是不正常呢!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薛羽当然知道了,李家父子这样嚎啕大哭,其实是在做戏给自己看呢,看在他们表演的很卖力的份上,自己也得配合一下才是!
    于是做出低头沉思之状,时而愁眉紧皱,时而咬牙切齿,一副既同情、又为难的样子!
    最后一拍大腿,下定决心了!
    “兄长切莫悲伤,再为难的事情,也有解决的办法,敢问一声,五位贤侄可曾成亲啊?”
    “大忠、大孝已有妻室,其余三子尚未成亲!”
    “两位贤侄已有妻室,则李家香火后继有人了,既然如此,不知兄长是否舍得,在其余三位贤侄里面,挑选一个入赘他家呢?”
    “贤弟的意思是?”
    “军民通婚,转入军籍,而后迁徙户籍、参加科举,听我细细道来……”
    大明朝有规定:卫所军中将士,必须娶妻生子,不得独身,违者重罚!
    因为军户是世袭制,军人不仅有保家卫国的义务,还肩负着为卫所生育下一代军人的责任!
    因此上,军户的婚姻受到种种严格限制,比如军户之女不得外嫁民户,军户之子也不能入赘民户,以免人员外流!
    反过来,民户之女可以嫁给军户,民户之子也可以入赘军户,但是成婚之后,一律改为军户,所生之子女也永为军户,从而保证兵源充足!
    薛羽的办法就是,让李主簿的某个儿子,入赘到云南军户家中,这样就自动转为军户了,户籍也就名正言顺的从河南迁移到云南去了。
    按理来说,赘婿身份卑微,是没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
    但是薛羽拍着胸脯表示,只要李家儿子入赘到了云南,一定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还会受到特殊照顾的,并用自己做了例子!
    “贤弟此言当真?”
    “如此大事,岂能儿戏!”
    “果真如此,贤弟就是我李家的大恩人啊,恩人在上,请受我们父子一拜!”
    “不敢当,万万不敢当,兄长快快请起,三位贤侄也请起!”
    眼看李探花中计了,李主簿大喜过望,连忙跪在地上磕头致谢,算是把这件事情给砸实了。
    三个胖子也跪在地上,拼命的磕头致谢,木制地板都让他们给磕活动了,可见用了多大力气!
    原因也很简单,名额只有一个,兄弟却有三人,只有努力讨好这位‘叔父大人’,才能成为胜出者,别说磕几个响头了,就是让他们叫爷爷、叫祖宗那也是心甘情愿啊!
    另外两个胖子不高兴了,互相对视一眼,满脸的悔恨之色,恨自己为啥耐不住寂寞,早早的娶妻成家了。
    如今大好机会就在眼前,抓住了就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自己却要失之交臂,白白的便宜了其他兄弟,这真比小刀子挖心还要痛十倍啊!
    不行,绝对不行,老话说的好啊,大丈夫只恐功名不立,何患无妻呼?
    决不能因为一个女人,耽误了大好前程,那样自己会后悔一辈子的!
    “叔父大人成全,多谢叔父大人成全!”
    想到这里,二人也加入了磕头的行列,同时暗下决心,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妻子休掉,进而争取到云南入赘的机会。
    与此同时,五兄弟互相看了看,本就不太和睦的关系,瞬间变得视若仇人了,而连妻子都能随时休掉的人,收拾起兄弟来,更加不会手软了。
    “我与兄长一见如故,兄长家中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自当竭尽全力,办的妥妥当当,不过吗,有的事情,光靠人力是远远不够的,兄长明白吗?”
    把李家父子搀扶起来,薛羽的小脸上略有羞涩之意,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主簿在衙门里混迹多年,自然明白言语中的意思了,要想办成这件事情,光靠人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充足的财力!
    这也不奇怪,大明朝的官场腐败透顶,要想求人办事,那有不送礼,不送钱的道理呢!
    人家李探花,只能是负责穿针引线,要想敲开富贵的大门,自己得砸几块金砖才行,而且砸的越多,门缝就开的越大,如果运气好的话,没准能多送一两个儿子进门呢!
    “贤弟稍等,愚兄去去就来!”
    李主簿是个贪婪之人,还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从兜里往外掏钱,简直比杀了他都难受!
    可为了儿子们的前程,为了光大门楣,也只能忍痛割爱了,当即离席而起,去了自己的寝室,片刻又返了回来,怀中抱着一大一小两个木箱子,走动支间颇为吃力!
    大箱子打开,顿时一片金光闪闪,原来里面整齐的码放着,整整三十枚船形小金锭!
    每一枚金锭上面,都刻着小字:八成色金十两!
    古代冶炼技术落后,一般金锭的含金量,能有六七成就不错了,八成那就是比较好的了,九成五以上的赤金,恐怕只有皇宫,或者藩王府邸里才有了!
    明朝开国初期,一两成色不错的黄金,可以兑换纹银四两!
    隆庆开关以来,海外贸易日渐兴起,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流通四方,赚取回了大量的白银,而金、银比例也随之发生变化!
    比较贫瘠的西北地区,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八两白银!
    民生富庶,商业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一两黄金则可兑换十两白银!
    换而言之,李主簿这三百两金子,在河南地区,起码能兑换两千四百两纹银了,如果受点累,跑到南京、苏杭一带的话,更是能兑换三千两纹银,称的是一笔大财富了!
    “这是愚兄多年的积蓄,全部交给贤弟了,还望能玉成此事!”
    “兄长放心,小弟一定竭尽全力!”
    不舍的摸了又摸,李主簿还是咬咬牙,把一箱子黄金推了出去,这虽不是自己的全部家产,可也称得上‘伤筋动骨’了!
    话又说回来了,用这三百两黄金,换一个光大门楣的机会,也是相当值得的!
    薛羽微微点头,却把目光投向了小箱子,想知道里面放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