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季平子的授意下,方忠带着肉食等什么地,回家看望。
让他感到失望的是:娘亲和姨娘依然不理睬他,弟弟对他的态度也很冷淡。只有两个妹妹,还哥哥长哥哥短的。
自从他帮助季平子,没有让鲁昭公杀了季平子。并且!还把鲁昭公给赶跑了,娘亲与姨娘以及弟弟都不理他了。当然!不是那种彻底地不理,而是!冷淡!
用现代语言来讲:家庭冷暴力!
这次!老爹一样不理他,就当没有他这个人一样。
“爹!你听我解释!”方忠跪到老爹面前,哭道:“在当时!要是换了你!你该怎么做?爹!”
“去吧!去吧!”方基石摆手道:“你马上要成亲了!到时候,让你姨娘去吧!我们就当没有生养你!去吧!”
“爹!”
“滚!”方基石喝道。
“爹!呜呜呜……”方忠哭着爬起来,往外面走去。
方勤、方俭两人走过来,一边一个,扶着哥哥。
出了院子,方勤小声地劝道:“你别信爹的!爹娘都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他们还能不要你?是不是?”
“哥!爹娘都是为你好!好让你在季府呆下去!爹娘要是跟你一样,人家还不骂我们家不记恩情?是不是?要是没有鲁公,哪里有我们呢?爹娘都是记恩的。”
“你这样做是对的!没有错!恕哥哥说!要是他的话,也会这样做的!没有办法!我们都着了他季大夫的道了。”
“是啊!是啊!季大夫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把你留在他们家的!他这人最坏!”
在两个妹妹的劝说下,方忠连中午饭都没有吃,就回城了。他没有回季府,而是在曲阜城的大街上吃了饭。然后!装着在家里吃了饭的样子,回了季府。
季平子一直派人暗中跟踪着他,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听说方忠没有在老家吃饭,回城才吃,心里特别地高兴。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方忠被家庭抛弃,才能融入到他们季家。
“让礼官准备准备,给方忠行加冠礼!你们也去准备准备,给他们两人准备婚事,让他们早日成亲……”
季平子一高兴,又催促着给方忠办理婚事了。有了这么一个孙女婿,他们季家的实力又多了一份。
在家住了几天,方基石又去了晋国。准备去劝说鲁昭公,让他放弃偏颇的想法,接受现实,与季平子等人妥协。这样!就可以回国。你越是态度坚定,人家越是不放心你回国。另外!把季平子的态度传达给鲁昭公。
其实!方基石心里清楚,这一趟又是白跑了。鲁昭公不会妥协的,季平子的表态也是靠不住的。可是!他这一趟必须跑。
既然出面沟通了,就要好人做到底。
其实!他这样做是两边都不讨好的。鲁昭公对他有时信任,有时怀疑,已经无法恢复到当初的关系了。而季平子这边,因为他的执意,让季大夫很不开心。
可是?作为他,又能如何呢?
他只能这样做,才能做到情至义尽!也只能这样做,才能两边光滑,不得罪人。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就是两边都不是人是小,还要遭遇世人的白眼。
做人难。
你要是纯粹地站在鲁昭公这边,你就真的得罪季大夫了。得罪的后果,不用多说,可以想象得到。
你要是纯粹地站在季平子这边,你就被鲁昭公给鄙视了,世人也会说你方基石忘恩负义!
在这件事情上面,他只能折腾,来回的折腾。
尽管鲁昭公与季平子两人表面上不欢迎他,心里还是知道他是好意的。不!鲁昭公与季平子两人表面上的不欢迎,也只是闹点小情绪罢了。
特别是鲁昭公,他的心里是清楚:方基石是为他好。
季平子表面上装出一点也不生气地样子,但是!在语言和神色上面,经常地流露出他的不满。
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态度。
来到晋国,方基石好言相劝了多少回,被鲁昭公骂了好多回。最终!在他的诚心诚意下,鲁昭公才松了口,答应与季平子谈判,和平解决问题。
鲁昭公松口了,晋国方面,也只得作出决定,护送他回国。
要是鲁昭公不松口,晋国也不想充这个大头鬼!不管怎么说!护送鲁昭公回国,多少是要与季平子发生一些冲突的。甚至!引发与季平子的战争。
他们护送鲁昭公回国,只是想那种不伤兵力的护送。是“文送”,不是“武送”。
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鲁昭公请求晋国护送他回国。季平子表面上答应和谈,迎接国君回国。暗地里,却贿赂晋国的六卿。六卿接受了季氏的贿赂,劝阻晋顷公。晋顷公作罢,让鲁昭公居住在乾侯。
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晋国不愿意护送,鲁昭公回到郓邑。
郓邑是鲁国的地盘,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春,齐国攻伐鲁国,夺取了鲁国的郓邑让鲁昭公居住在那里。
齐景公得知鲁昭公回来了,就派人给鲁昭公送信,信中称鲁昭公为“主君”。当时大夫称“主”,齐景公把鲁昭公比作大夫,所以称“主君”。他的意思是:鲁昭公是他属下的人。郓邑是他从鲁国夺过来的,送给你的。
鲁昭公感到耻辱,又回到晋国的乾侯。
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在方基石的来回奔走下,晋国再次决定护送昭公回国。事先,召见了季平子。
季平子身穿破衣赤足而行,又通过六卿向晋君谢罪。
六卿为季平子解释说:“晋国想要护送鲁昭公回国,但鲁昭公随从众人不愿意。”
晋公只得作罢。
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十二月,鲁昭公患病。十二月己未日,鲁昭公在乾侯去世,终年五十一岁。鲁国人立鲁昭公的弟弟公子宋为国君,是为鲁定公。
至此!方基石的所有努力,最终白费。
鲁昭公死后,方基石回到鲁国,与孔子相伴,感叹人生、感叹权力、探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