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6章 李东阳的点评
    张超弄出一个军机房,把司礼监和内阁拉入其中,从而控制了朝政已经有半年了,连续放了好几把火,越烧越猛。
    很多喜欢安静,习惯安逸的大臣对张超很是不满,一句打油诗流传京师,才去立皇帝,又来张多事。
    很多老成持重的大臣就想起了当年王恕对张超的点评,这一位就是个异类,绝不可让他执政,不然什么他都想动一动,改一改。
    但是时至今日,经过了刘瑾的折腾,大家伙的心气无形中少了很大一部分,要真是那种清正不阿的主,早就扛不住回家了,现在朝中剩下的要么是对刘瑾卑躬屈膝的软骨头,要么就直接是刘瑾的同党。
    所以面对张超的改革,早就被磨平性子的文武百官都姑且从之了,最起码张子卓这个人还不错,挺讲道理,你就事论事说他两句,骂他两句他也不生气,只要有合理的意见他也听从。最关键的是,张超不欺负人呀,不喜欢谁一般就是把人赶到地方去,还记得升上个一级半级的,面子上总能过得去。
    这一日休沐在家的李东阳,竟然迎来了门生罗玘,这可是一件新鲜事。
    刘瑾专权时,罗玘很是瞧不起自己的座师李东阳,公开宣称不认李东阳这个座师了,请求除了他的门籍。甚至又一次,李东阳看到罗玘,高兴的迎上去,罗玘鸟都不鸟李东阳,装成没看见他,让人抬着轿子快步溜了,这让李东阳颜面扫尽。
    随着刘瑾的完蛋,大家伙也认识到了李东阳的不容易,当然张超也把功劳分给他一部分,李东阳委曲求全,配合张超,除掉了刘瑾,虽然之后,骨头又习惯性的软了,对张超言听计从,全然不像个首辅。
    这一次罗玘上门,当然一方面是觉得前两年对于李东阳苛刻了些,觉得有必要上门认认错,另外就是罗玘觉得张超执政,李东阳要发挥一下作用呀,该说的,该做的,都得说,都得做,别整天想着辞职。
    刘瑾专权时,李东阳为了搞好跟刘瑾的关系,确实做过不少拍马屁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臊得慌,所以对于很有清名的门生罗玘重回门下还是很欢迎的,他最得意的门生邵宝也赶了过来,师徒喝上几口,聊聊天。
    李首辅岁数大了,加上这几年名声不怎么样,所以门庭冷落,特别是爱子爱女双双死后,他也就息了开party的爱好。
    人生的不幸,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李东阳都品尝了,而且品尝了不是一回两回,慢慢的也就有些心灰意冷了。
    这一次难得罗玘邵宝上门,他才有心思喝上几盅,又找回了一批当年的书生意气。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最近文坛最流行的中山狼事件。
    此时文坛复古派的领袖李梦阳在正德二年得罪了刘瑾,状元康海为了营救他,就主动去拜见刘瑾,要知道两人是同乡呀,刘瑾对于本乡的状元可以说是倒履相迎。所以康海也就成了刘瑾在翰林院的党羽。
    刘瑾死后,张超倒不错,只是赶走了一些名声太差的,对于康海,张超反而很欣赏,甚至给他升了官,让他去军机房行走,帮着李东阳拟定圣旨。
    但是李梦阳这个时候说话了,他严厉的批评了张超,甚至连带康海也骂的狗血喷头,这就有些过分了,所以气不过的康海就写了一幕杂剧中山狼讽刺李梦阳。
    这件事闹得很大,李东阳他们当然也有耳闻。罗玘最看不惯张超的就是这一点,用人只讲究才干,不论人品,康海还情有可原,那个王琼什么东西,现在竟然成了宣大总督,要论起来张超手下这个名单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他希望李东阳发挥点作用,德才兼备,德行才是第一。
    李东阳听完,苦笑不止,张超是什么人,他用人有自己的一套,你跟他说德行,他压根不理,德行,这朝中上下德行好的有几个?只有罗玘这个喜欢钻研古文,对于政治不感兴趣的人才才会这么想,这也是当然,罗玘从来没有理过政,只是耍耍嘴皮子罢了。
    邵宝也是不以为然,他长期在地方,漕政也做过,他很是佩服王琼,说他是本朝难得的才干之士,张超让他在宣大是用对了人,没见这一年来宣大太平无事吗,而且又修建了一堆堡垒,现在小王子根本别想回来。
    这时候李东阳笑着说道,“宣大现在事务不多,张子卓有意让王琼担任右都御史,直隶总督,总揽直隶,山东,河南的粮台。”
    邵宝听完,大吃一惊,“特别设立直隶总督,莫不是要对小王子开战了?”
    李东阳点点头,“这一仗是为了恢复大宁卫,需要蓟辽两镇的配合,粮草也需要直隶,河南和山东三省接济,现在就需要开始准备,明年秋天发动进攻。
    张子卓为了统一事权,决定新设直隶总督,以统筹三省的粮食运输,军机房对此虽然还有一些争议,但差不多定下来了。”
    邵宝现在是户部左侍郎,听完之后,不由得拍手说道,“王琼之才足堪大用,还争论什么?要说起来,现在朝廷兵强马壮,良将辈出,确实是消灭小王子的好时机。”
    李东阳摇摇头,“直隶总督权势太大,总督三省军政,这可是中原腹地的总督,朝廷从未设立过,有些争议十分正常。张子卓这个人,为了做事,有时候顾忌太少,老夫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罗玘虽然不通政治,但是这个人还是有些明白的,他对此也很是赞同。
    “张太保执政半年,动静不小,对于刘瑾这个阉奴,不告而诛,又不公布他的罪行,却弄出一个什么积劳成疾而死,真是莫名其妙。
    为了这个,还赶走了一堆御史,门生我虽然没有上书,但也是很是厌恶此事,太过乱来。”
    李东阳听完,有些纳闷,“那景鸣你为甚不上书?”
    “唉,朝廷多事,相比于刘瑾和座师您,最起码张子卓是个专心做事,能干之人!”
    被罗玘这么一说,李东阳气的吹胡子瞪眼,久而久之,却叹息了一声,“景鸣说的对,老夫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对张子卓也是充满了期待。要不然他那个军机房,岂是那么容易成立的,真当老夫是瞎子聋子不成。幸运的是,这半年来,大局确实走好,老夫这才心安呀!”
    邵宝笑着说道,“科举改制,尚未见成效,但以门生看,应该是好事。只是要是按照现在的计分制,当年的张子卓别想中举进士,他现在却堵了这条路,甚是好笑。”
    “哈哈哈!”
    三人笑了起来,张超当年学识一般,靠着猜题过了两关,早就不是新闻,罗玘却说道,“也不一定,虽然第一场可能过不去,但是有第三场打底,应该说还是有希望的。”
    李东阳点点头,“老夫也觉得这样的模式不错,可以选拔出一些有用之才。”
    邵宝接着说道,“科举改制倒也罢了,只是张子卓镇压反叛,手段还是狠辣了些。”
    “乱世当用重典,我倒觉得正该如此。”
    罗玘家底富裕,他说这段话是基于阶级立场,李东阳也有些不安的说道,“杀戮还是太重呀,听说汉江上的运奴船源源不断,想想就让人揪心。这么多人被运到海外,能活下的又有几个?”
    邵宝接着说道,“张子卓带兵惯了,视人命如草芥,这些年听说沿海大族开拓南洋,十分缺乏人手,张子卓此举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李东阳点点头,“张子卓私下里也承认过他的目的,只是他说这是在验证他的学说。
    你们恐怕有所不知,京南直隶到河南一带的马贼闹得十分厉害,张子卓要求设立直隶总督,也有扫荡马贼之心。
    现在确实是多事之秋,当年张子卓在运河谈中预言二十年之后北方将有大乱恐怕真要应验了。
    所以即便张超有私心,老夫也认了,非常之时必用非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