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找刘景升,都是那个老家伙把我拉下水的。”袁术大叫,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刘表给他的那封信上。
却不自己反省一下,自己对徐州城池的眼红,才是自己决定出兵的最重要因素。
同时,做决定之前,也缺少了情报分析,敌我双方战斗实力的对比也没有了解。
袁术立即写了书信,让人快马送到荆州去了。
除了荆州刘表,袁术还想要找人帮忙,不是别人,正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话说孙策,自从老爸孙坚死后,服丧几年,然后就去袁术手底下投靠了。
原本时间上来计算,由于袁术要面对诸多压力,所以一直留着孙策在手底下帮忙,直到再过一年才会把孙策给放出去。
但是由于张凉的乱入,吕布没有到徐州威胁袁术,所以袁术腐败得更快。
而与此同时,孙策却成长得很快。
有感于北方张凉年纪轻轻就创立一番基业,年轻的孙策也不甘落后,提早使出了杀手锏——用玉玺和袁术换回了一些兵马。
然后孙策这个时候,正在江东打地盘。名义上他还是袁术的部下,只不过袁术已经调不动他了。
袁术得了玉玺就变得沉迷于称帝的幻想之中,所以还没有了解孙策已经不服他的管教了。
“立即传令给孙郎,让他速速带领全部人马回来相助。”袁术知道孙策能打,既然纪灵都干不过张凉的人,那一定要派孙策上马了。
传令的人去了,然而到底会有什么结果,除了袁术,大家都知道。
正当张凉和袁术交战的时候,刘备却已经到了卧龙岗,那一间神秘的茅屋之中。
这一次估计诸葛亮没有算准,没有提前出游躲避,被刘备撞了个正着。
亮出皇叔身份,同时把徐庶的死讯带来。
诸葛亮大叹:“哎!想不到元直竟然就这样去了,为何不听我劝告,好好在深山读书呢。”
可以说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可以算出天下大势了,刘备虽然是明主,但正如水镜先生所说。
“孔明得其主,却不得其时!”
这个时候的刘备,相比以往更加落魄,而他的对手张凉,比以往更加的强大。
诸葛亮纵然有夺天造化之功法,恐怕也难以反转这个局势。既然如此,又何必出山呕心沥血呢。
因此,诸葛亮委婉拒绝,不答应出山。
“哎!先生大才,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天下百姓受苦吗?”刘备激将一下。
诸葛亮回答道:“如果出山帮你和张凉争斗,战乱就更长久,对天下苍生来说,那才是苦难。”
噗!刘备差点一口老血都吐了出来。这什么话,是叫刘备臣服于张凉的政权吗。
刘备很生气,关张更暴躁,恨不得立即就将诸葛亮的这个茅屋给拆开了。
还好刘备总算维持面子,强忍着不满,先行告退了。
出了卧龙岗,刘备大叹:“哎,举世大才,真是难以请动,过几日再来,希望用我诚心打动。”
“大哥,是不是找错人了,那诸葛孔明如此年轻,能有什么能耐。”关羽怀疑诸葛亮的才能,毕竟,此时的诸葛亮真是太年轻了,年轻得像一个高中生。
而张飞就更大笑:“哈哈哈,那家伙一定是欺世盗名,其实没有啥能耐,恐怕被我等戳穿丢人,因此不敢答应相助。大哥二哥,何必在求呢,浪费时间呀。”
“你们两个懂什么,休要胡言乱语。”刘备呵斥得对,两个打手眼光很差,怎么能够看出诸葛亮的厉害。
等刘备回到襄阳的时候,刘表正在急着找他。
“袁术大军已经被张凉击退,如今张凉大军反攻扬州,袁术发求救信在此,希望我荆州出兵新野和汝南,这样也好分张凉之兵力。”刘表急着说完,热切地望着刘备,“玄德,进攻新野之事,就拜托你了!”
刘备听了都愣住了,什么玩样儿?袁术不是出兵十万大军吗,怎么才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被击败了?张凉的实力已经到达了如此恐怖的状态了。
刘备转头看了看同样惊讶的关张二将,三人面色更加凝重了。
显然是这样的,拥有强而有力的士卒,配上一批的绝世猛将,这样就能百战百胜。
袁术的求救书信在此,不需要多猜测了,立即研讨出兵把。
刘备立即对刘表道:“刘备愿意带兵前往攻打新野,但是只恐兵马太少,望大人借些许兵马。”
蔡瑁一听,什么,借兵马?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不能借,千万不能借。
于是蔡瑁出声到:“主公,我愿意带兵出击,玄德公就从旁协助就好了。”
刘备这个时候都有人叫他皇叔了,但是蔡瑁不想给他这个称呼。
刘表也不想给刘备兵马,但是没有蔡瑁那么抵触。既然蔡瑁愿意带兵出击,那是最好的。
“也好,反正只是出兵吸引张凉注意力,分散他的兵力,并不是要出死力攻城。”刘表的逻辑十分奇怪,完全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之上。
刘备可十分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把新野抢回来呢,毕竟有新野城,他就不需要整天在襄阳这里看人家的脸色了。
他这样想是对的,因为不久的将来,蔡瑁嫉妒害怕刘备会夺荆州,就会计划谋杀他了。
主意已定,立即起兵五万人,由蔡瑁当主帅,刘备协助,杀奔新野城去。
新野文丑,受了张凉重托,对新野城防十分上心,而且也接受了张凉的指点,多派探子到襄阳探查,因此蔡瑁大军一动,立即就被文丑探查得知了。
文丑立即联络了汝南的龚都和宛城的张绣,紧急召开军事会议。
张绣是比较有谋略的将领,会议上他就发表意见:“根据上一次主公离开时所说的,如果刘表和刘备再进兵,我们三城要成掎角之势,如今我宛城有三万人马,听候文丑将军调遣。”
一旁的龚都也说:“我龚都也听文丑将军的,只不过我汝南兵马就少了,只有不到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