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丁靖在并州休养生息之时,渤海袁绍亦是将渤海发育到了顶点,帐下兵精粮足、钱帛丰盈,可谓兵强马壮。
当此之时,袁绍集团就有了扩充势力的打算,可渤海处地尴尬,北为幽燕,归公孙瓒、刘虞统治,实力强大,不好攻取。
南边为青州地界,虽是好地,却黄巾贼匪、割据势力众多,有田楷的青州军、孔融的北海军、臧霸的泰山众、管亥的黄巾军、鲍信的济北军,实力复杂,不好下手。
如此情况,袁绍的扩充方向只有西面的冀州韩馥,恰好韩馥性格柔弱、优柔寡断,没有争霸之心,是一个相对比较好捏的柿子。外加上韩馥所领的冀州富饶,如此好的地盘,怎能不令人垂涎。
不过韩馥毕竟是袁氏门人,袁绍明目张胆的前去攻打他的地盘,于道义名声上有损。
因此,袁绍派人暗中勾结公孙瓒,联手公孙瓒共同讨伐韩馥,平分韩馥地盘。
幽燕苦寒,公孙瓒也早就按耐不住了,得到袁绍密信后,当即欣然同意,领大军攻打冀州韩馥,不十日就夺下安平郡,兵锋直指巨鹿、邺城。
韩馥顿时大急,召集帐下文武商议,韩馥帐下只有张郃、潘凤两员大将,兵微将寡,怎么挡得住擅兵行战的公孙瓒。
就在韩馥无奈之际,谋士郭图建议道:“公孙瓒将幽燕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挡,难以抵敌。渤海袁本初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州牧为袁氏门人,可请其军入冀州,共御公孙瓒,则无虑矣。”
长史耿武听后,连忙出列谏道:“渤海袁绍,虎狼也,引其入州,岂非引狼入室。若赶走公孙瓒后,袁绍以大军不走,夺取冀州,何解?”
韩馥听完耿武之话后,却是毫不在意,独断道:“吾乃袁氏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不必再多劝!”
见韩馥心意已决,就是要把冀州防御交给他人,其余官将也不好再劝,唯有叹息不止,心道冀州换主不远矣。
而此时,一旁的沮授亦是出列,说道:“州牧欲借兵阻挡公孙瓒,何只借渤海?不借并州?”
“并州丁靖与我冀州有旧,共为盟友讨伐黑山军,有生死之交,若向其借兵阻挡公孙瓒,其必准!”辛评也出列说道。
原来自丁靖来冀州共同剿灭黑山军后,丁靖在冀州的人气暴涨,不少官吏都看好丁靖,心有遐想。
听到沮授、辛评二人话语,另一旁的郭图却是大急,想要站出来劝阻,却不料韩馥也态度欣喜,笑道:“丁靖,吾之侄也!叔有难处,侄必相助。”
见韩馥如此,郭图知道自己劝不住了,便不再多话。是即,韩馥派出使者,一至渤海,一至并州,请求借兵抗敌。
却说郭图与袁绍早已经勾结,私底下有秘密联络,在韩馥使者未出邺城之时,郭图就令快马将消息带到渤海。
当袁绍得到郭图消息之时,心中是又喜又恼,喜的是韩馥果然不出所料,邀请他入州抗击公孙瓒,恼的是韩馥竟然还请了并州兵,为他谋夺冀州徒增了阻碍。
公孙瓒军队实力强大,袁绍想要击败他就已经不容易了,若是让并州兵横插一脚,他袁绍也难以支撑,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于是,袁绍连忙召集手下谋士,商量这事情的解决方法。
谋士田丰得知情况后,出策道:“主公所虑,并州军也。若并州军不能前来,则事情解决也。”
“元皓(田丰字),可有计教我?”袁绍急忙向田丰问道。
“想让并州军不能入冀,有两条路径,一为韩馥,二位王匡。”田丰微微一笑,已是胸有计较,自信说道,“韩馥处已不必多言,那王匡处却有文章可作!”
袁绍见田丰不停的卖关子,心中急切,斥责道:“休再拖延卖关,快说!快说!”
见袁绍不耐烦了,田丰也不再墨迹,说道:“去年丁靖扫清河东郡白波军,尽领河东,又屯大军在此。河内郡临近河东,王匡为人又迫忌,若是让人密报他,言称丁靖有领兵自河东夺取河内的心思,王匡必定惊慌。”
“此时,主公让人许已王匡一些钱粮,建议其先下手为强,率先进攻河东,则丁靖必引兵救援,无暇顾及冀州事也。”
袁绍听到田丰计策后大喜,连忙让人星夜前往河内,联络王匡。
……
不久后,冀州晋阳城,丁靖也得到了冀州韩馥的借兵信,心中思虑此事利弊。
军师贾诩得知此事后,建议丁靖道:“主公可同意此事,领兵前往邺城,伺机夺取冀州,以扩充势力。”
丁靖听后,虽知这样的举动实在不义,却也知道如此做的切实好处,便同意了韩馥的借兵之举,欲亲领大军两万前往救援。
就在这时,荀攸急匆匆地来到丁靖府上,言道:“河东传来急报,河东太守王匡勾结陈留太守张邈,领大军四万攻打河东,如今河东军少,不能抵挡,徐晃已领大军死守安邑城,请求主公增派援军。”
原来王匡得到袁绍密报后,果然心中急切,便要领兵攻打河东,又恐惧并州丁靖大军来救,其不能阻挡。于是王匡向张邈请求支援,张邈和王匡有旧,便拨派其弟张超为大将、陈宫为军师,领兵马一万,协助王匡夺取河东。
如此情况,简直令丁靖实在措手不及,言道:“冀州虽富饶,然夺取时日愈久,河东直指并州心腹,刻不容失。”
于是丁靖让高顺、荀攸领兵一万屯驻上党、壶关,若有机可乘,可出兵冀州。而丁靖自己,则带上贾诩等其余将领,领兵两万五千人驰援河东,连张绣的一万羌胡骑兵也带上了。
此举也属无奈,羌胡军是丁靖手中一支秘密武器,如今也不得不展现出来了。只怪这王匡来势汹汹,竟然倾巢而出,让丁靖也不得不展现全部家底应对,驱逐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