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5章 大理接管原则
    广南、安南与大理边境线的封锁,导致高氏无法得到广南那边的任何信息。
    也曾犹豫过,可事到临头,又不能停下来。
    高氏现在顾不得把广南那边作为重点,他在得到段氏部分的承认后,还需要进一步把王位稳定了。
    重心还是放在大理内部的清剿上,不管是段氏王室的余孽,还是段氏王室的支持者,甚至杨家和董家的不平,都需要高氏尽快平息了。
    至于矿城,那是逃不掉的。虽然牵扯了一部分精力,至今还没有像样的突围和反击。
    “宋军自广南入境,先后占领了惠么部和罗雄部,似乎有进一步西进意图……”
    不是应该从成都府过来吗?已经封锁了宋军入境的通道。
    不是有安南牵制吗?怎么没一点音信就已经入境了!
    不是宋国还在守孝期间吗?不是段氏只留在矿城吗?不是只要尊宋国为上国就行吗?
    太多的疑问了,一时间整个高氏都有点乱。
    “放弃矿城,迅速回防,部署重兵阻止宋军西行……”
    若大宋这次像上次那样,仅仅是从广南入境,高氏的应对是绝对正确的。
    集中优势兵力,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将宋军阻挡在广南与大理的边境。
    继续扼守成都府自大理的通道,确保成都府路的宋军不得入境。
    只要能做到这两点,那怕是段氏王室还活着,那怕是境内有个矿城,高氏也不用太担心。
    可惜,他错误的估计了矿城守卫兵的作战能力。
    围困,象征性的攻城,并没有让高氏真实的了解矿城守卫兵的实力。
    在高氏队伍放松矿城围困的第一时间,矿城守卫兵就全力出击了,并且迅速打通了与成都府的通道。
    这时候,大批的国朝队伍开进了大理……
    “大理段氏王室想到汴梁来?”
    这样的奏报让赵曦也一时转不过弯来。
    如今,国朝的南征军已经将大理的东北大部连成一片。从矿城向东部进发的高氏队伍,已经被两面夹击。
    按说,这时候段氏应该是站出来,借国朝的队伍,把大理境内支持自己的力量拉起来,配合国朝南征军开始反击高氏。
    这时候要求进入国朝境内,还是要直接到汴梁。难不成看明白朝廷的意图了?还是说已经无意管大理的乱象?
    “诸位相公如何看待此事?”
    说真的,这情况就是赵曦也没料到。
    “官家,大理王位,从开始就是一种共主的形式。之所以段氏称王,只不过是大理各部落认同段氏而已,从本质上,段氏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王位权威。”
    “大理段氏称王百年,王位的几次更迭,更是受高氏杨氏的制约,甚至到了皇令难出皇城的境地。”
    “多年来,段氏执政,并没有照顾到当初支持段氏即位的部落,甚至连段氏本来的领地,也逐渐式微。”
    “这样的结果,让段氏对于大理的掌控越来越弱。如今,段氏留在大理,不忍看国朝大军对大理的碾压,又很难说服大理各部落对国朝臣服。”
    “如其这样,倒是逃避到国朝最恰当。无论最终是国朝直接占据大理,还是最终需要段氏这个牌位,尽早来朝廷交涉,或许是他最恰当的做法。”
    明白了,富弼这样一分析,赵曦就彻底明白了。
    这确实是最聪明的选择。
    段氏王室未灭,国朝出兵有一定的借口是平息藩属国内乱。
    只要国朝还承认段氏大理王的一天,那段氏这个名头就有一天的作用。
    在大理如今战乱的状况下,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若有必要,让整个大理段氏王室消失也不是不可能。
    别说是临战的将帅,就是赵曦也不是没有过这念头。
    若不是因为大理那地方势力太复杂,要不要段氏,还真无所谓。
    如今,大军入境,目标是让大理无军,也就是说,大军这次征战,不会考虑大理各部落的立场,只考虑不得有军伍这个结果。
    还真说不定那天就让大理段氏王室消失了。
    在事件还没有完全展开之前,直接来汴梁……不得不说这一步抢到了先机。
    拒绝?不可能,毕竟大军入大理还需要这么个借口。
    杀掉?更不可能。国朝最不缺标榜圣贤王道的臣工。
    “接进来?”
    “官家,还是接进来吧。需要有个道义上的理由,也得给朝臣一个解释,更需要留给大理各部落一个说法。”
    韩琦这话,还真是体现了君臣一心,厚黑的一心。
    “可以,接进来后,我见一见。但具体政事堂负责谈。”
    “有几点原则我强调一下。第一,大理仍然以段氏为王。二,大理除王室卫队外,不再存在军伍,国朝负责其防卫事务。”
    “第三,大理有一定的自治权,大理的官员,由朝廷派遣和大理自主任命相结合。派遣官员和驻军,均由大理供养,不得低于国朝对应的俸禄待遇,并实现三年轮换制度。”
    “第四,针对大理的赋税,实行结余提溜制。也就是说,大理境内的税收仍然由大理负责,每年根据开支结余情况,国朝提溜部分纳入朝廷税入。”
    “第五,放开大理子民参加国朝科考,容许大理士子入朝为官,容许大理子民参加国朝军伍,大理商贾在国朝一视同仁。”
    “另外,也算是赠送项,朝廷可承诺不定期安排一些大儒,前往大理讲学……”
    说是对大理的处理原则,赵曦更是把大理作为一个实验田,尝试军政两条线的模式。
    如果直接在国朝推行,反对是肯定的,而在大理施行,慢慢让朝廷接受这种模式,或许在将来施行时,就不会有太大的抗拒了。
    政事堂也曾讨论过处理大理的方式方法,基本集中在全面接管大理,让段氏在汴梁做王,按照国朝封王的形式,封地与王位不相干的做法。
    对待外族的分封,一直就是这样的。
    同样,富弼等人也清楚,那样做的结果,肯定会在很长时间里,不能把队伍撤回来,很可能还需要镇压,还是血腥的镇压。
    可听官家这么一说……这才是现阶段,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接管大理办法。
    时间久了,随着国朝的教化深入,大理对国朝的认同会越来越深,最终即便大理还是段氏为王,而大理的子民会逐渐认同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