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89章 外出掌兵
    皇太极虽然急,但是崇祯皇帝不鸟他,他也就没有办法,因为他目前根本就没有能力,破关而入,与关内英雄,角逐天下。
    比如说,如果大明跟他合作,直接开放宁锦一线的话,他的骑兵就可以长驱直入,扑向山东,给刘家军以一个惊喜。
    但是如果让他的大军沿着锦州一线,一路猛攻过去,宁锦防线会让他们头破血流,而海州的孙传庭也会给他们以致命的一击,还有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也都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皇太极在感叹,难道长生天已经不保佑咱们这些子民不成?所有的坏事,基本上就凑在了一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和不如意。
    本来作为渔牧民族,他们最为强大的就是他们的骑射,他们的骑射是天下间最为强大的武力,对上了谁都是所向披靡,他就在想,当年的成吉思汗可以凭着他们的铁骑横扫天下,凭啥他们的满洲铁骑就不可以呢?
    自从打跪了蒙古人,他们是充满了优越感的,但是当对上了华夏军以后,他们就没有了任何的优势可言,华夏军的火枪和大炮,让他们意识到打仗的方式已经改变,世界也在发生改变。
    几次的惨败,让其意识到,火枪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火枪火炮才是最为厉害的东西,对上了这些东西,就算你是最为强悍的战士,披上最为强大的铁甲,也都不是他的对手。
    再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只好学习使用火枪火炮。
    但是在制作火枪火炮的过程之中,他们可是困难重重,虽然他们打造出了大炮和火枪,但是论起威力,却远远不如华夏军的,而且在炸膛方面则是常有发生,以至于很多官兵都不愿意使用大炮和火枪,因为他们担心,在使用这个东西时,一不留神就就炸膛,没有被敌人炸死,却是被自己的炮炸死了。
    这样的场面,可是令他感到非常的忧虑,没有足够的火枪火炮,就不能在火力输出上压倒华夏军,就不能够克制这一支新生的力量,他们只能够让敌人压着来打。
    皇太极十分担心一点,他就担心,一旦当敌人统一了中原以后,就是他们的灾难之时,现在的华夏军只是派出了一只偏师,就能够让他们头痛之极,如果数十万华夏军没着长城出关,他们该如何是好?
    眼看见情势危急,皇太极只好自己亲自下场,派出了自己最为得力的大臣范文程,让他去锦州劝说祖大寿。
    皇太极就知道,祖大寿就是辽西将门的领袖人物,他在这一块算是大佬,说一不二,大家都听他的,如果他们愿意投靠建州,他们不惜裂土封侯以待,直接封他一个郡王,并且约定,他们可以拥有兵权,子孙世代掌控制此地,仿云南沐家的例,永远藩屏后金国,相信这样子的代价,不是任何一个势力开得出来的,大明开不出这样的条件,就连华夏帝国,估计也舍不得开这样的条件。
    皇太极就在想,如果祖大寿接受了他们的招降,开放宁锦防线,当华夏军和大明在山东全力决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势均力敌之时,他的大军就趁机入关,横扫北直隶,坐山观虎斗,谁输就帮谁,最好就是寻找一个机会,把他们两股势力一举的歼灭,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达成目的,皇太极派出了得力的干将范文程,让他去劝说,同时还带来了几大车的金银财宝,还有美女、名马、宝剑、盔甲等等,这些都是当今世上最好的东西,为了拉祖大寿等人下水,皇太极甚至向范文程说,只要能拉拢对方,他愿意跟祖大寿结拜为异姓兄弟。
    这是皇太极想到的唯一办法,如果能得关宁军之助,他们就不用在宁锦方向这里拼一个头破血流,也都轻易的得到一支精兵,他的建州铁骑,可以沿着辽西走廊,攻破山海关,即使不能够把大明和华夏国都给灭了,也可以趁火打劫,
    当今的几大势力,各都有各有各的小算盘,都在打自己的主意,当然主战场还是在山东,还是大明与华夏帝国之间的角逐。
    驻守在天津卫的杨嗣昌,他早就鼓足了劲,准备等到天气变坏的时候,就出兵。
    杨嗣昌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又心高气傲的人,经过多年的运作,他也都成功的当上了兵部尚书,手掌天下兵权,但是华夏军的崛起和局势形势迅速的崩溃,让他也都无法稳坐皇城之内,只能够请旨往外,领兵作战。
    这是他迫不得已的一种做法,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估计就会让皇帝狠狠的收拾他一顿。
    杨嗣昌屯兵天津卫,虎视山东。
    天津卫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朱元璋驾崩后,因为太子朱标早年薨,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
    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由于建文帝平庸无削藩,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
    朱棣率兵从天津的直沽出发,偷袭沧州,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三年后,朱棣即位,是为太宗文皇帝,年号永乐。
    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经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成立天冿三卫。
    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九里多,城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五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海河、南运河、北运河等众多河流均在天津交汇。
    海河全长七十公里,它穿越天津,东入渤海,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海河作为天然河流,就成为华夏北方人民的水运通道,东汉时期曹操开挖河渠工程,将海河平原上的三百多条大小河流由分流入海改为众流归一,初步形成了成扇面型的海河水系。
    隋朝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了全长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与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的联系,奠定了天津四通八达、航运枢纽的地位,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金、元以后,漕运开通,不论海漕还是河漕,江南的漕粮都要经过海河运抵京都,永乐帝建都北京以后,天津转输漕粮的任务更加繁重,到明朝宣德十年,朝廷专门在天津设置管理漕运的专门机构,大运河上粮船上万艘,转输漕粮五百万石之巨,繁荣景象另人叹为观止,实为北方第一繁胜地。
    但这一切终于刘家造反,高度依赖运河的天津卫,也终结了其繁华,无北来之漕粮,无南去之船,天津一落千丈,敝凋至极,破产之商户人家无数。
    因为刘家军造反,杨嗣昌昌被迫无奈,只能够自请外出,督师御敌,保卫京师。
    经过一番苦战,他们是把敌人压制在了沧州一线,顶住了敌人的兵锋。
    杨嗣昌他当初外调的时候,是存着以拼死一命报家国的想法,华夏军突然间爆起杀人,几乎就要拿下了京师,他别无办法,只能够前来抵挡,以兵部尚书,掌管全国兵员之调动的身份干这活,其实是有些掉价的。
    但是自从他外出,直接掌兵以后,反而觉得,在外面更能加实现他的想法。
    在朝廷之中,上有内阁,下有六部言官,处处制肘,相互拆台,相互扯皮,基本上都干不了什么事,主要的精力,都用于政斗党争方面去了。
    每做一样事情,你都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反应,防自己人的时候,多于防范敌人。
    这兵部尚书是没法干的了,在崇祯朝,换得最快的,第一就是户部尚书,因为他弄不到足够的钱粮,压力又大,只能走人,其次就是兵部尚书,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失败,都归咎于兵部尚书身上,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坐在火山口上的位置。
    杨嗣昌外出天津大营,率领数十万大军,抵御刘贼的时候,反而令他有一种实权在握,得偿所愿的感觉,至少他在地方,所有的人都对他言听计从,没有人敢反抗于他,这令他有一种人上之人,大权在握的感觉。
    他在朝中,无法实行自己的想法,无法贯彻自己的理念,但是在天津这里,反而可以这么做,他就安心的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