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59章 国之根本
    刘远桥造反成功,成为了历史上所有造反最成功的人物,同时也都成为了新一代帝国的主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他的身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份发生了变化,身边的礼制和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比如说从前,他作为大明顶级的权贵,刘氏家族的主人,一身关系着整个集团的安危和生死,身边的人,唯他马首是瞻,追随于他,共同进退,他也享受着这一个时代最顶级的权贵所拥有的礼制和享受。
    但这一切,都还是权贵。
    自从他自封为监国王,加九锡之礼之后,就成为仅次于皇帝的人物,礼制又是不同了。
    别的不说,比如说从前,作为大明的权贵,他即使就是再牛逼,也只能够娶一妻而已,虽然有妾,但是都是没有名分的,还做不到最顶级的权贵三妻的地步。
    现在他已经是监国王,即将作为皇帝,所享受的礼制,也就不同了,大明最顶级的权贵,立有巨大功劳的,他们是可以享受三妻的待遇,这三妻还是朝廷认可的那一种。
    刘远桥他迅速的由顶级权贵变成监国王,也都迅速的由监国王转换,准备转变为新帝国的皇帝,所享受的礼制又是不同,皇帝是可以拥有三宫六院,而且还是合理合法的,而且皇帝皇帝的权力,是不受约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
    在这一点上,刘远桥跟大明的皇帝,完全不同,大明的皇帝,他要通过他的朝廷来行使权力,来驱动天下为他服务。
    但是朝廷的文武大臣,可是不好使的,他们在听命皇帝的时候,也得给自己顺便捞取好处,这叫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士大夫的好处捞多了,难免会侵犯到皇权,皇帝别无办法,只能够捧出司礼监,来跟内廷打对擂台,两方之间进行制衡,皇帝从中取利,这就是大明过去几百年的政治格局。
    可以这般说,大明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宦官乱政的局面,也都是皇帝支持和默许的结果。
    当然大明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宦官乱政,最终也都是以宦官的全面失败,文官集团的胜利而告终,文官集团的胜利,也都可以理解为仕权对皇权的压制。
    甚至有人在暇想,现在大明的官场,这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天下不是姓朱的,而是姓朱跟士大夫一起的,大家一起的天下。
    长此以往,再过几十年,只怕大明会真正的变成另一个种格局,那就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
    说白了,就是后世的说的君主立宪制,当大臣们的实力,足够大,大到了挑战皇权的地步,自然就可以逼皇帝退步,大家共享天下。
    但是华夏帝国则是不同,刘远桥也是通过他的文武百官,来管理千军万马,来管理天下的州府,但是刘远桥他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他吩咐下来这些事,这些人就得执行。
    皇帝下的旨意,就是圣旨,他手上的这帮官员,可是没有明朝那一帮官员这般有骨气,敢封还圣旨。
    明朝三百年,别的不好说,倒是把文人的骨气培养出来了,本来文人的骨气高大上,压倒了武人,这是很好的事情。
    只是这些文人也都没有达到天下人的希望那般,就是如他所说的誓死效忠君王,当敌人来的时候,这些人还是贪生怕死,还是投靠了敌人。
    这就是他们所鄙视的卑劣小人。
    华夏帝国的崛起,其实也都对大明的文官集团和仕林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作为新生的势力,他的崛起,肯定就是挑战旧有利益集团的利益,许多大明的老百姓,也满怀希望,希望这些士林乡生们,能够带头,跟华夏军打一个你死我活,谁知道,这些当官的,既贪生怕死又,贪图富贵。
    在华夏军刀子和银子的引诱之下,大量的人都向华夏帝国投降,这就令这些士官和文人们,用了几百年打造出来的,所谓骨气的金字招牌,在这一刻毁了。
    特别就是文人集团之中的东林党,他们可是号称圣人一般的人,在他们眼里,他们就是天下圣人,其他人都是卑鄙小人,但是就是这一般牛人。
    在面对华夏军的刀子和银子的时候,也都毫无抵抗力,纷纷的向华夏军归降了,他们的投降,也都令文人的地位直线的下降,也都令他们身上华丽的金光,被扒了出来,扒了这一身金光以后,其他的人才发现,其实文人跟普通人,也就没有什么分别,他们没有那么样的高大上,没有那么的了不起,一样会贪生,一样会怕死,一样贪图功名富贵。
    华夏帝国迅速的崛起,既打垮了大明,同时也都打垮了依附在大明身上的士林集团。
    本来刘远桥他对于士林集团,也是充满了敬意的,毕竟这些可是几百年打造出来的道德标杆,许多人对这些人都是充满了敬意。
    但是就是这些牛人,看见了他们的刀子,毫不犹豫的就投降了,看见他们摆出了功名富贵,就毫不犹豫的摇着尾巴过来了。
    这哪是什么道德君子,这压根就跟普通的人没有什么分别,既然跟普通人都没有什么分别,凭什么要高人一等,难道就因为你识字,别人就得尊敬你,就得高人一等,什么都不用做?
    这也令刘远桥有所领悟,同时听闻在京城之中,华夏军迅速的攻入了京城,皇帝召集满朝大臣,共商国事,但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响应,就躲在了家里,袖手旁观,看着皇帝一家,自尽身亡。
    这让人心寒呀。
    这些大臣们,平时可是善于清谈,夸夸其谈,说说什么一定要临危一死报君王,现在大明亡了,君王死了,他们怎么不死?还是躲了起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在大明灭亡的那一刻,大明士林集团,花了几百年打出来的金字招牌,也在这一刻,开始崩塌。
    以至于刘远桥他在感叹:“衮衮诸公谁为桧?以道德文章取士,也不见得为高。”
    别看刘远桥是反贼,是谋朝篡位的人,但是他同样欣赏那些效忠于主人,效忠于国家的人。
    对于那些敌人拿着刀子来,就向敌人跪地求饶的人,他没有什么好印象。
    因为刘远桥明白一点,今天他拿着刀子来,这些人马上就跪地求饶,明天别人拿着刀子来的时候,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的跪下来,将自己出卖了,没有气节,没有忠诚之心的人,跟行尸走肉又有何分别?
    本来刘远桥是听从身边臣了的话,准备紧急的来一次开科取仕,通过一次科举,将天下的英雄豪杰,一网打尽。
    通过了这些事情,他倒是发现,他开科是可能会录取了许多人为他效力,但是这些人是不是称得上英雄豪杰四个字,这就不好说了,这让意兴阑珊。
    天下芸芸众生,都是趋吉避凶,贪图功名富贵,人人都如此,凭什么有人就高高在上,有人就低人一等。
    刘远桥身边最大的文官钱谦益,就向皇帝建议。
    大明的太祖皇帝曾经说过:“世农工商,国之四民,国家根本。”
    说白了就是当官的、农民、匠人和商人,就是国家的四大根本。
    这一刻起,应该有所改变了,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看重读书人,也看重农民,也认为工匠有用,唯独是商人,他是看不起的,把商人列为四民之末。
    在这种风气影响之下,商人有钱,但地位非常的低,这是真正的低,在许多正统的士大夫和道德君子的眼里,他们就把商人视为凡夫俗子,列为下等人。
    但是现在则是不同,刘家称得上是商人出身,商而优则仕,虽为官身,骨子里面,他们还是商人,他们也都不以为耻,而是专心专意的做他们的生意,一边当官,一边做生意。
    即使是攻下了南京,控制了江南,他们也都没有停下,自己成为了国家的统治者,他们也都是继续的大做生意,大做买卖,丝毫没有身上商人的身份为耻,这就意味着这一份格局,将要改变,钱谦益就上书建议:“将仕商农工列为国之四民,国之根本。”
    钱谦益是读书人出身,他就有读书人的毛病,看不起所有不认识字的人,也都看不起其他阶层的人,所以他才会提出如此的一个建议,他是建议把仕人和商人并列为了一起,至于农和工,依旧还是国家的最基本,负责供养这个国家。
    但是刘远桥则是不同意的,他认为这样子做,意义不大,国家这么大,士农工商都离不开,也就谈不上谁高贵谁低贱,刘远桥用人一向的准则就是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在钱谦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以后,他就进行了回复,那就是:“市农工商,国之根本,不分高低。”
    刘远桥这样子的搞法,也就意味着,他们将行,与前朝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