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章
    李嗣一现在的做法,其实是为了不让李隆基日后后悔,毕竟李隆基是天子,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柄,两相比较,他的位置是要比武惠妃重的。
    还在气头上的李隆基看见宠妃所出的宝贝幼子的上书,居然是给废后求情,顿时来了兴趣。
    李隆基现在处在一个“你们越是不让朕干什么,朕偏是要什么”的状态,他在朝政上还是明君,然而这类明君,在女色上多是有一些不同于大臣们希望的圣主标准的偏好的,毕竟朝政方面已经尽力地压抑自己的脾气了,总不能在后宫女色上还要委屈自己吧?
    只不过看后来人们多是称赞开元时期为盛世,指摘玄宗后宫的祸国对象是后来的杨贵妃而不是如今的武惠妃就知道,李隆基这个时期还没有完全地放纵自己,也就是说,废了曾经对自己多有助益的发妻,又让她以不相符的身份下葬,他日后迟早都是会后悔的。
    与其让他日后后悔,再推卸责任、迁怒武惠妃,倒不如现在就把这条路堵死,顺便让他看看,李嗣一是一个多么仁厚的好儿子。
    说白了,不过是李嗣一展现自己、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罢了。
    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那么在实行之前,李嗣一已经想好了应对李隆基问询的方法。
    出生于开元四年的李嗣一,到王皇后去世时的开元十二年十月,也不过是九岁的年纪,所以他的理由不可能从朝局之类的大方面出发,只能从小的方面来体现。
    第一,自然是因为王皇后是李隆基的发妻,是他明媒正娶的元配,从礼法方面来说,李隆基废黜她已经是让人遗憾的事情了,死后给予她足够的哀荣,其实是个足够好的补救方法;第二,则是因为在皇子们知晓的本朝掌故当中,她也算是助李隆基良多的贤内助,从前与李隆基感情也甚好,要不然,她的家族也不会有那么的荣宠在,两人之间到底是有情分在的,只不过如今李隆基正在气头上,不愿意想罢了,作为一个贴心的好儿子,李嗣一当然要为阿耶着想,不让他未来留下遗憾;第三,则是从李嗣一自己的角度说明的,李嗣一与李嗣升交好,这是宫中都知晓的事情,王皇后的事情,伤害最大的,除了她的母家、亲眷,就只有她的养子李嗣升了。出言让王皇后死后享受理所应当的哀荣,也算是李嗣一能为与他交好的兄长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吧。
    专门向李嗣一问清的理由,又听到王皇后死后李嗣升哀恸不已的表现的李隆基,虽然默然不语,却在李嗣一像模像样地上书后专门奖励了他一番,又另外赏赐了李嗣升部分财物,以作宽慰。
    又过了几日,废后王氏以后礼入葬的旨意就发出去了,虽然下葬的地点依然不是帝后应当合葬的陵寝,但是朝臣们对此已经很是宽慰了。
    李嗣一也借着这次的上书正式入了朝臣们的眼,如今的他,在朝臣们的心中总算不是“武氏女之子”、“帝宠颇厚”这样刻板的印象了。
    但是被人拿来同孝敬皇帝、章怀太子这两位由武则天所出、但常与母亲抗争、向有仁名的长辈相比,李嗣一总也觉得怪怪的。
    他看起来就这么像这两位前辈一样是个早死的命,还是说他的阿姨武惠妃在朝臣们看来已经像则天皇后一样“邪恶”了?
    作者有话要说:  武惠妃:简单点,表现的方式简单一点~我才是你的亲阿姨,不用上赶着打我的脸~太子之位离你会更近点~
    李嗣一:没意见,祖宗们怎么教我就怎么学~
    所以,不背锅。
    第147章 封禅
    开元十三年, 因诸王日渐长成, 而不宜在宫中长居,天子下令在长安城的东北区域,主要是大明宫南部的永宁坊和兴福坊之间修建王宅, 供以成年封王的皇子居住。
    唐长安城是在隋长安城的基础上建立的, 中间的格局有所改动, 但是基本上还是符合轴对称、以宫城所在为中心的原则,营造诸王宅,可想而知,以天子如今的皇子规模, 诸王宅毫无疑问是要扩大的, 所以说, 即使是基础的宅邸建造, 加上选址与规划, 也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
    但是天子的意志毕竟是不容改变的,他不愿意让诸王出阁领政, 而是像从前则天皇帝圈养不合自己心意的子孙一样将自己子孙圈着不让他们干预政事, 朝臣们也不会为皇子们抱屈。
    事实上,朝中的位置就这么多,诸王参与朝政,就代表着他们这些大臣的份额被分薄了, 所以说当初他们能对着姚崇任相的条件装聋作哑,甚至是大力支持,现在, 在姚崇离世后,他们也不会缺心眼儿地为诸王说话,让他们有干预朝局的机会。
    朝堂已经够乱了,皇室宗亲还是玩他们自己去吧。
    饶是李嗣一深受皇宠,也不能逃脱和诸兄弟一般的命运。
    或许皇太子也是这么个待遇,甚至以他的身份地位来说,已经是苛待了,这么个消息能让已受封的诸王心情好些吧。
    除此之外,便是诸王改名与皇子封王之事。
    自皇太子李嗣谦以降,以嗣字为字辈排行的皇子们尽皆与后头从水字旁的弟弟们保持相同,包括李嗣一以及他的弟弟安王李敏这两个名字不同于诸皇子的,也在此行列,需要将名字更正过来。
    大唐的皇子改名,从高宗朝开始大概也算是传统了,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都有过改名的经历,因此他们就以过来人的身份,劝慰起对改名心存抵抗的李嗣一来。
    曾经也热衷于给爱子改名的高宗李治也开始分析起李隆基的心态来,不过皇子改名之事,对于天下大事来说只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李嗣一也不指望李治能从中分析出什么来。
    让所有的儿子名字排行保持一致,姑且可以看作是李隆基有强迫症,但是皇子们的名字,多少可以看出他对子嗣抱有的情感。
    像是李嗣一,这么独特的名字,谁都知道他是天子放在心尖尖上宠爱的爱子。
    武惠妃宫中曾经还有过这样的说法,说是九郎——这里指的当然是在兄弟中排行第九的李嗣一——可比太子要金贵多了,光看名字的含义就能知晓了,后来这种说法被武惠妃强行封杀,不仅不得外传,就连自己的宫中也不准随便乱说。
    不过诸皇子的姓名王号能体现天子的部分心意却是千真万确的。
    大唐有两位天子的名字带水,分别是高祖李渊和高宗李治,那么这两位的名字当然是不能取了,和他们意思相近的名字,皇子中也都没有。
    等到三月,正式改名与给从皇八子李涺到皇二十二子李溢封王号的时候,李敏改名为李淮,这也没什么,但是李嗣一改名为李源,这是唯一一个改名后含义与改名前依然有些相似的名字,自然令人侧目。
    李源的几个弟弟,安王李淮暂且不论,皇十八子李清受封寿王,二十一子李沐则受封盛王,都是寓意相当吉祥的名字,但是真要论起来,诸王里面,只有李源他的这个夏王,是具有古号意蕴的王号,与庆王、忠王等改封后不再有实际的地理意义上的王号的王爵不同,显得殊为特别,而这类有古国意蕴的王号,向来是王号中较为尊贵的那一类。
    诸王们:阿耶他偏心难道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吗?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我们也很绝望啊!
    但是对于诸王来说,提升他们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的方法,在近期还真有一个。
    有臣子上奏疏,建议至尊往泰山封禅。
    李隆基: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
    所谓的封禅,是指“封”与“禅”这两种活动,封是祭天,禅是祭地,虽然在先秦时期,管仲就提出过古之帝王有七十二位在泰山封过禅,而其中可以考证的有受命于天后的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等十二位著名的帝王,重点是,这些人都有莫大功绩,封禅时祥瑞频出。
    目前能考证的,在舜、禹之后进行过封禅的,首推秦始皇,之后便是汉武帝。
    封禅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封的,其一,这人得是受命于天的真英主,也就是说改朝换代、江山易主后的天子,其二,这人得在久乱之后、成功使天下太平,总之,难度系数非常高。
    李隆基之前封禅过的天子,有一只手数都能数得清。
    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这位老兄作为位面之子力挽狂澜,恢复了汉家天下,让民众休养生息,就这样,去封禅还被人物议了——最后一位,就是李隆基的祖父,高宗李治。
    按理说,太宗皇帝李世民比高宗更有资格去封禅,当时也确实有臣子建议太宗皇帝往泰山封禅去。
    但是太宗他自己总要谦虚一下吧?
    然后,太宗朝著名谏臣魏征就表示,陛下你是觉得大唐在隋末乱世之后恢复得很好吗?你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盖世了吗?你觉得……
    李世民:我不封,我不去泰山还不行嘛!
    李源还记得当初学本朝掌故学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在他身边飘着的太宗皇帝气场很低沉,成功封禅、还带着皇后武曌一起去的高宗李治在一旁默默地不说话。
    而事实上,高宗李治的封禅很大程度上是皇后武曌推动的,至于目的,当然是为了让皇后能够站在台前,重现当年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与其后独孤伽罗二圣临朝的盛事,甚至更进一步。
    知晓了后世的一些事的阿飘先祖们,已经能很肯定地表示,去泰山封禅似乎不仅不能让他们得到好处,还让他们都倒了霉。
    秦始皇,嗯,这位希冀子孙后代能够千秋万世结果二世而亡的悲剧就不用说了,而且他老人家当年去泰山的时候,一路上的种种异象就没让他好受过;汉武帝,嗯,如果不是汉朝后期出了个汉宣帝,强行给西汉皇朝续了命,大汉也是从武帝时代由盛转衰的节奏,至于刘彻晚年那些糊涂事,更是不说也罢;汉光武帝,前半辈子开了挂一般的位面之子的人生,换来的是东汉时期无数高门士族崛起,然后,名义上是“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实际上就是地方豪强做大导致的后患爆发,再加上东汉皇朝几乎一水儿的娃娃皇帝,果然还是悲剧;最后一位唐高宗李治,如果要算的话,还能把他的皇后、后来武周的则天皇帝也给算上,李唐在高宗之后差点就亡了,武则天晚年嘛,emmmm,也很惨。
    这就是等级不够,却非要给自己脸上贴金子,最后招致的恶果啊。
    虽然后世称李隆基开元年间的统治为开元盛世,但是这个盛世之中,已经埋藏下了无数的隐患。
    纵然这个时期的皇朝府库充盈,但是封禅毕竟是一项花费浩大的活动,李隆基从封禅开始,就逐渐走向了一条奢侈的不归路。
    李源身边飘着的这些先帝们几乎是同一时间下了一个结论:药丸。
    在先祖们面前还是要维护自己的阿耶的李源不乐意了,其他人说说也就罢了,伯祖父中宗李显陛下,在位时期奢侈无度、并且导致朝局糜烂,到底是什么让他对好歹有大臣提议去封禅的李隆基这么看不起的啊喂!
    李显马上装傻充愣:我们不是在说你阿耶在去泰山封禅之后就一副鬼上身的样子,数年之后隐患一定会爆发的事情吗?
    李源:鬼上身是什么鬼啊!
    一不小心把从后世吸收到的一点信息透露出来的李显有点心虚。
    事情呢,其实是这样的,他们这群先帝选择这个时间段挽救李唐皇朝,自然知道后头那场导致了天下大乱的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的源头,与其说是杨贵妃,倒不如说是李隆基他自己。
    但凡国君亡国的,而他之前又确实有一番英明神武的明主之相,臣子们自然不承认人都是会变的,而是认为都是女色误国,将种种罪责都推到红颜祸水身上。
    但若是国君自己足够清醒,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都说杨贵妃是李隆基失却武惠妃之后的替代品,但是他对杨贵妃的宠爱远远超过武惠妃。
    若说帝王之爱嘛,应当这两个女人身上都是有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武惠妃身后还有部分让李隆基忌惮的家族势力,而背景薄弱、家族全靠天子提携的杨贵妃,就没有这个让他警惕的资本了。
    李源:所以我到底是要上书请阿耶封禅还是做一群泥石流的清流,不这么做啊?
    当然,实际上的答案是很明显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考科目二,emmmm,莫名有些紧张,日更攒人品ingqaq
    第148章 附身
    开元十三年十月, 自东都启行,东封泰山, 后妃、皇子宗室、百官及番邦使者等随驾。
    虽然封禅的日子都是已经选定好了的吉日,但是天气并不是人力能够控制的, 中间总会出一些问题。
    比如说在出发前天气骤变, 路途中骤起狂风之类的,但是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到了在泰山上祭天的那天,天上布满了庆云,人人称之为祥瑞, 当然,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当今天子封禅的正确性。
    然而, 对于李源来说,大臣们为了恭维他的阿耶所做出的结论是不可信的, 飘在他身边的这几位皇祖们说的内容, 虽然令人惊悚了点,但是更令他相信。
    李治和武曌一起来泰山封禅的时候, 还不是鬼,身边也没有那么多鬼祖宗围着, 所以他们当时发现不了这里的问题, 但是等到变成鬼以后再来了一次泰山,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泰山封禅是所有皇朝都颇为推崇的、规格最高的祭天地的仪式,历数这么多代帝王,够资格去封禅的其实真的不多。
    秦始皇这位一代雄主、千古一帝的资格够了吧?结果在封禅的过程中还被史籍记载了那么的幺蛾子, 后头的几位去封禅的,晚年的时光都不说了,都比较倒霉。
    如今李治等人故地重游,终于对泰山这座被无数人推崇的山岳下了一个结论——此山不祥。
    并不是地理和风水意味上的不祥,而是说,对来此山封禅的人主不祥。
    事实上,有来自地府的先帝这么玄幻的事情,那么龙气、气运、鬼神之类的事情应当也是能理解的。
    很不幸的是,在封禅之后,李隆基身上的气运显而易见地被削弱了,还混入了丝丝黑气,这是明显的不祥之兆。
    如果从常理来推断的话,来泰山封禅的人主最后都过得不太好,可以从性格层面分析一番。
    封禅是如此劳民伤财的举动,而人主为了证明自己有成为千古一帝的资格执意前往封禅,说明他们性格中的好荣利占了上风,那么等到时间流逝,性格越来越独断专行、喜好奢华也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是从玄幻的层面来发现问题。
    在泰山封禅过后就被削弱了气运,足以证明,这并不是一件纯粹的好事。
    而气运中的屡屡黑气,更是灾祸的先兆。
    李源很忧虑,来泰山封禅完了之后,阿耶不会就这么中邪了吧!
    先祖们:很有可能哦!
    虽然李唐的衰败是从天宝年间开始的,但是开元末期就已经出现了许多预兆,要说李隆基现在中邪,然后逐步变成那副模样,也不令人奇怪。
    但是光从表面上来看,刚刚完成了在泰山祭天的举动、并且收到了一堆大臣写的诗赋的李隆基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一点也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在泰山祭天只是封,禅并不在泰山山顶完成,但是做完了一半,已经能称封禅仪式基本圆满了。
    封禅全数完成后,李隆基在帐殿之中集结文武百官,受其朝贺,并且给参与的官员们分别赐予官升一阶之类的奖赏,并且大赦天下。
    之后转道去孔子宅奠祭孔圣人,又是一通忙活。
    诸王和朝臣们是相互隔离开参与这样的盛会的,就连站位和班次都有所不同,李源在皇子中排行第九,站位在前偏中的位置,不过他和李隆基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指望他身边那些阿飘祖宗凑近去看看天子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简直是痴人说梦。
    大概是李源的怨念太深刻了,原本兴致缺缺、极少在这种时候发话的高祖李渊,在尝试着往李隆基那边躲的时候,竟然突破了以往位置的限制,堪堪能够到李隆基站的地方。
    要知道,虽然去孔子宅祭奠并不像朝会一样有着极远的距离,但是按照原来的限定,这种并不算太近的距离,李源身边的这些先帝们是不可能去到李隆基身边的,现在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