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七章 谁家之天下(四)
    第二百四十七章谁家之天下(四)
    宁康二年,有彗星出于尾箕,长十馀丈,经太微,扫东井;自四月始见,及秋冬不灭。
    --引言摘述
    秋九月下旬的一个黑夜,建康城凤章门,一支不到五百余人的军队打着火把匆匆赶到城门下,大声地喊话要求开门。兵士粗犷的嗓门在安静的夜色传得很远,立即就把守城的军士们惊动了。
    现在正是非常时期,主持平叛的桓冲大将军甚至都来不及去新认所“报到就职”,直接就带了一万兵马去了茅山,由于丹阳、历阳等地的兵马还没有汇集,所以也还没有展开正式的平叛,这几日传来的消息都是叛军在三吴之地如何肆虐的坏消息,建康城里是一日三惊,连带着这些守城的官兵也丝毫不敢马虎。
    只听到城楼上一阵动静,便有人高喝道:“城下何人?快快报上来,否则乱箭射死!”
    “我等是辅国将军的属下,护送司马大人来城中送紧急军情的。”城下的官兵大声答话道。
    “哪一位是司马大人?”辅国将军司马允之可是皇室宗亲,不是自己这种小兵微吏能得罪得起的,所以城楼上的官兵顿时语气缓和很多。
    “我就是辅国将军,我有要事禀报尚书令和侍中大人,速速开门。”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出现在火把下面,有气无力地说道。
    城楼上的官兵犯难了,这些兵头如何见过辅国将军这么高级别的将领?就是站在他们面前也分不出真假来!还是一个小军官机灵,很快回了一句:“还请辅国将军大人稍侯,我等去请守门将军来迎接大人。”说罢便立即跑下城去报信了。
    城下也听明白了,知道上面的官兵都是做不了主的,只是打着一个借口去找一个能做主的,当即也不再说话,站在城门下等着。
    不一会,左军将军桓济和左卫将军王嘏闻讯匆匆赶来。他们俩和领军将军孔安国是建康城守的负责人,非常时期丝毫不敢马虎,三人分别巡视各处。凤章门正是王嘏的地头,正当他听到报信赶过来时,却遇上了也正在巡城的桓济。桓济听说有司马允之深夜有要事进城禀报,当即拍马带着亲兵队要与王嘏一起去看个究竟。王嘏也觉得事关重大,多一个帮手也好,于是便一起过来了。
    王嘏和桓济看了一下,发现尽管城下那人精神萎靡,却真正是如假包换的辅国将军司马允之,连忙问出了什么事情。
    “晋陵太守桓大人领军勤王的路上遇上了叛军大队人马,苦战一番才逃脱出来奔了白石,现下他负了伤,所以便托我向尚书令和侍中大人禀报军情,叛军数万绕过了茅山,直奔句容。”
    城楼上的人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句容是建康的东大门,什么时候叛军会这么打仗了,居然知道虚晃一枪,避实击虚了。要是句容失陷,那么建康岂不是危在旦夕?
    而桓济更是着急,忙不迭地下令道:“什么?我五叔受伤了?伤得如何?还不快快打开城门!我要知道究竟详情!”
    王嘏也随声附和,毕竟人家叔叔是其中的当事者,做为侄儿心急一点无可厚非,而且这司马允之的话也把王嘏吓了一跳,急切地想知道详情。
    凤章门吱呀一声在黑暗中被打开,桓济和王嘏带着数百亲兵举着火把在城门后面迎接司马尚之。可是一看到司马允之的模样,王嘏就有些疑惑不解了,到底是桓秘遇袭了还是你司马允之遇袭了,怎么这么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突然,从司马允之的身后闪出一个人,顿时把王嘏吓了一跳,这不是已经遇袭受伤的桓秘吗?怎么出现这里。“穆子兄,你不是受伤了?”
    桓秘没有答话,却露出淡淡的笑容,在跳动的火光中显现出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阴森感觉。王嘏刚觉得不对却感到背心一凉,后心口传来一阵剧痛。王嘏艰难地转过头来,却看到桓济那一脸的不屑,而他身边的一名家将正面目狰狞地看着自己,手里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却正在滴血。
    “桓家图谋不轨!”王嘏咬着牙也没能把这句话喊出来,浑身无力和昏眩让他从坐骑上翻落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
    “五叔!”桓济眉开眼笑地抱拳见过桓秘。
    桓秘挥挥手,示意不必多礼,然后数人拨转马头让到一边,让身后的军士冲进城来,抢占城门。这个时候从城外黑暗中不知冒出来多少兵马,黑压压地从城门中涌入,不一会便从桓济、桓秘身边冲过去数千人之多。他们非常有序地向建康城中奔去,准备按照原定的计划,攻占各个中枢要地。
    这时,一名将军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走进城来,桓济看清楚来人的模样,不由扬声道:“大哥!”此人正是应该在城外驻守的南豫州刺史桓熙。
    “见过五叔!”桓熙拱手向桓秘施礼,然后又向桓济回礼:“二弟可好!”
    “好了,我们既然已经聚齐了,不如听崔先生来居中调度一二。”桓秘拉住缰绳,朗声说道。
    “正是如此,事不宜迟,当请崔先生指点一二。”桓熙立即附和道。
    “那崔某就不客气了,”一位二十岁左右的书生从桓秘身后的暗影处走了出来,拱拱手施然道。
    他叫崔达,是清河郡崔氏家族的一员,原是北府冀州大学的一名学子,学业完毕后来到江左游学,与桓秘相识,很快成为莫逆之交,于是便待在桓秘身边成为谋士参军。这些年,多是江左学子名士向往北府,但是北府的学子游学江左又留下的也不在少数,毕竟北府新学当道,许多玄学及好佛道之士纷纷忿而南下,留在了江左。
    崔达智敏明断,为桓秘出谋划策不少。当时桓秘不但对大哥桓温不满,也不满六弟桓冲独领桓家势力,准备联络桓氏家族中不满者在桓温葬礼上发难,废退桓冲和桓玄。但是崔达阻止了桓秘的举动,奉劝他不要轻举妄动,因为那时桓冲不但领有桓家所有势力,也与朝廷关系不错,桓秘贸然行事,最后的下场只有失败。
    按照崔达的建议,桓秘秘密联络了桓熙和桓济,这两人对桓冲拥立幼冲的桓玄继承父亲爵位异常气愤,认为这是自己的六叔假造遗命,实际上是想自己接手庞大的桓家势力,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你桓冲还不是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
    桓秘、桓熙和桓济三人一怕即合,立即勾连在一起,暗中图谋起来。而崔达也逐渐成了三人的智囊,用自己过人的计谋和策划让桓氏叔侄三人言从计听。崔达先让桓秘利用晋陵太守一职先执掌一军,数量也不要太多,只要三、五千即可,以免引人怀疑;再秘密遣使者唆使挑拨孙泰和卢悚,传报朝中要对二人下手的消息,迫使孙、卢两人举事作乱;最让桓秘叔侄佩服的是崔达遣人出使临泽的袁瑾,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说服了这个桓家的死对头,让他同意联手。
    接着事情的发展如崔达所设计的一样,孙泰和卢悚起事,江左大乱,朝中一片惊慌,掌旗坐镇的桓冲被派出去当了征讨大都督,建康完全空虚。这时桓熙再拉上王略之,装模作样地上表说丹阳建康兵力不足。王略之这个王家名士对兵事一窍不通,桓熙怎么忽悠他就怎么信,于是便被人当了枪施。
    而这个时候离得比较近的南豫州要镇守淮南防备北府,还要支援广陵的桓石虔和讨逆的桓冲,除了桓熙本部的五千兵马外根本没有能力再抽出兵力来,而另一个近处-广陵的桓石虔却因为袁瑾联合范六突然发难,猛攻临淮,一时手忙脚乱,根本抽不出兵来。数来数去正好桓秘手上还有五千兵马,还离得挺近的,于是被招来勤王,桓家叔侄就此按原计划汇合完毕。
    “二少将军,你麾下有多少兵马?”崔达问道,他所问的不是名义下有多少兵马,而是问能掌握的心腹亲信兵马。
    “只有两千。”桓济实事求是地答道,他只是挂了驸马这个尊荣的头衔,可惜一直没有担任任何实职,所以能掌握到两千兵马已经很不错了。
    “你有两千,大少将军有五千,五将军有三千,还有袁二将军的两千,我们能调动的兵马有一万二千人。而建康城中有宿卫军六千,城卫军有一万余,城外有驻石头的五千兵马,足有两万余。”崔达开始一一算计起来。
    “现在我们只有继续按照原计划一举拿下内宫。只有接管了天子和太后的圣驾宿卫,我们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侯诸位将军无论是斥退幼子将军还是罢免王谢诸家,都不过一纸诏书的事情。”
    崔达的话让桓氏叔侄一下子睁圆了眼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只是第一步,后来还有可以更上一层楼,历史上不是有前魏武帝这个榜样吗?
    “二少将军对建康城非常熟悉,可以速领五千兵马,立即将统领城卫军的领军将军孔安国,丹阳郡兵的丹阳尹王略之和统领宿卫军的谯王司马尚之等领军将军一网打尽,迫使他们交出兵符,进而执掌城中各路兵马;大少将军领三千兵马攻陷中书省等中枢,掌握中枢要印,便于行令颂诏;五将军领五千兵马直入广景门,执掌宿卫,请得皇帝陛下和太后两位的诏书,为我们这次清君侧正名!袁二将军的两千兵马在白石监视石头等地,以防各路兵马妄动。”
    “什么?我们留在城外?”袁恩叫了起来,但是却被身后的灌秀拉住了,附耳嘀咕了几句,袁恩便不再做声了。
    做为合作计划的一部分,袁瑾派遣袁恩和灌秀率领两千精兵,悄悄潜入京口,换上徐州官兵的兵甲服装,不管是支援也好监视也好,反正是要跟随桓秘一起行动。这次混在桓秘的五千本部兵马中,与桓济内应外合,一举攻陷了白石,斩杀了领军的尚书仆射谢石、冠军将军谢谦等人,收拢了驻扎在那里的五千兵马,而袁恩等人更是冲锋在先,谢石等人十有**都是死在他的手里,桓秘一时阻止不及。所以这次进城桓秘可是不敢再用这支“朝歌军”了,崔达如此安排,正合他的心意
    “好,那我们就依计行事,天亮前完成任务。”做为主谋的桓秘最后定音道。随即,各路人马纷纷散开,向各自的目标冲去。
    而桓秘等人正在赚开凤章门时,一个人影冲到侍中谢安府门,拍门大喊道:“我有要事禀报侍中大人!”
    谢府门房闻声打开门后,只见一个男子气喘吁吁地坐在门口,不由大声呵斥道:“这里是侍中大人的府邸,尔等胆敢在此鼓噪!”
    “我是晋陵太守录事参军刘康,有军国要事禀报侍中大人!”来人看到门开,慌忙站了起来,一边掏出腰牌告身,一边高声答道。
    “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候了?”门房打了个哈欠说道,录事参军?就是晋陵太守也不敢如此冒失。
    “贱奴耳敢,这事关国家社稷大事,要是耽误了,你就是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刘康不由跳了起来,大声嚷嚷道,而且还顺手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明晃晃的剑锋直指门房,意思在说如果门房胆敢不去禀报,他就一剑刺过来。
    看到这架势,门房知道大事不好,连忙叫旁边的小厮赶快去报信。过得一刻钟,小厮飞跑过来,引刘康入内。
    “见过侍中大人!”
    “免礼,有何要事寻我?”谢安问道。
    “晋陵太守桓秘勾连其侄桓熙、桓济以及逆贼袁瑾图谋造反,准备以清君侧的名义领军入建康,挟持天子和太后。”刘康开门见山地说道。
    “什么?”这个消息让一向镇静的谢安大吃一惊。
    “属下原本是跟随桓秘进京勤王,谁知在路上发现军中居然混有袁瑾逆贼的军士,带头的正是袁瑾手下大将袁恩和灌秀。属下大惊,立即悄悄打听,结果偶尔听到了桓秘与袁恩密谋,知道了他们叛逆的内情,于是连忙赶了过来,在黄昏时进得城中,但是却不知道侍中府邸在哪里?又不敢贸然随便打听,只得慢慢寻找,这才找到侍中!”
    谢安的脑子在飞速地盘算,桓秘叛逆的正是时候,桓冲是桓家现在的掌家人,对朝廷也最忠诚,可惜因为平叛离开了建康,现在留在建康城的桓家人能做得了主的只有桓济和桓熙,可是他们对桓冲拥桓玄继桓温爵位非常不满,所以已经叛乱了,而其他驻扎在附近的桓家人又因为桓冲坚辞扬州刺史而心怀不满,虽然不会追随叛逆,但是一时半会也指望不上他们。现在已经如此深夜了,估计桓秘应该发难了,调集兵马可能来不及了。那可如何是好?不过首先的问题是保护内宫,护住天子和太后,只要他们两个安然无事,再缓上一口气,平定桓秘的叛逆不是什么问题。
    “来人!立即召集府中家兵!”谢安斟酌了一二,当即定夺道,“还有立即遣人给尚书令和王侍中传信,让他们立即率领家兵到内宫去!”
    说罢,谢安拎起一把宝剑,给管家交代一二后带着刘康和数百家兵急匆匆地向宫中奔去。总领宿卫军的谯王司马尚之闻报立即跑来会合,听到详情后也不由大吃一惊,带着谢安一起去后宫见驾。
    天子和太后那经历过这种阵势,顿时吓得说不话,只是在那里低首哭泣。不一会,王彪之和王坦之等几名重臣领着上千家兵跑进了内宫,听到这消息,也是惊慌失措。而正在这时,建康城中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不时腾起一团火光,整个建康很快在黑暗中沸腾起来了,到处都是杂乱的喊叫声和哭号声,看来桓秘真的已经发难了!
    “苍天啊,为何我大晋尽出逆贼叛臣啊!”王坦之不由泪流满面,在那里竭斯底里地大喊道,他那疯狂的模样顿时吓坏了坐在那里太后和天子,一时呆在那里,而年幼的天子更是吓得尿了一裤子。
    “当务之急是立即搞清城中情况,官兵和各府的家兵合在一起,应该远胜叛军,只是促不及防,一时慌了方寸,所以才让叛军占了上风,只要能将他们连结起来,合为一军,自然能击败叛军。”王彪之断然说道。
    谢安点点头:“尚书令大人说得正是,谯王殿下,你立即遣人给领军将军孔大人,护军将军王飚,中军将军谢临以及众大臣送信,要他们立即汇集兵马和家兵,统一接受孔领军大人的指挥,先占据城中各要害,稳住阵脚,护卫内宫和中枢等地,待得天明时再一举平定叛军。”
    几位重臣都不是领军之人,对兵事和诸位领军将领又不是很熟悉,只能通过司马尚之去调度指挥,可惜司马尚之也好不到哪里去,要是桓幼子在就好了,那怕是桓元符那个野心家还在也好,也不会如此惊惶无措。几位重臣心头突然闪过这么一丝念头。
    “是!”谯王司马尚之立即领命,下令四处传令,并将宿卫军集合起来,在广景门、安琼门、广越门、东吴门布下重重警戒。
    可是情况并没有像殿中众人想的那样逐渐好转,那喊杀声越来越响亮,很快就将整个建康城都陷入到一种慌乱和疯狂中一样。
    “报!领军将军孔大人,护军将军王飚,中军将军谢临战死,御史中丞五涛、廷尉席越等数十大臣闭门遇害,叛军已经攻陷中书省,尚书省等中枢。”
    “报,数千叛军围攻广景门,宿卫军损失惨重,快要坚持不住了。”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让众人的心冰凉到底。
    “诸位大人,还是护着天子和太后赶紧避难吧,要是叛军掌握了诸门,再跑就来不及了。只要天子和太后没有落入叛贼手里就一切好说。”在沉默中刘康站了出来说道。
    “正是如此!”王彪之点头赞同道。
    “桓秘从东边而来,白石首当其冲,应该已经遭了毒手,现在我们唯一可去的地方只有靠江边的石头了,那里还有五千兵马和一支水师,再会合城外的丹阳郡兵,应该可以稳住阵脚。只要桓幼子将军能够及时回师,一切都不晚。”谢安接言道。
    “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出发吧!”王坦之言道,“安石,叔武,天子和太后就交给你们了。”
    “文度,你想怎么?”谢安惊问道。
    “我去接会稽王殿下,要是他落入叛军手里就不妙了。”王坦之答道,这个时侯他的脸上居然带着一点点坦然笑容,“如此国难之时,我等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了?”
    说到这里,王坦之转颜凝重地说道:“安石、叔武,你们都是天下之宝,请好生保重,辅助天子。”
    谢安、王彪之挥泪向王坦之拱手告别,然后护住天子和太后向安琼门奔去。临行前,王坦之拉住谢安的衣角,悄声说道:“此事蹊跷突然,还请安石当心。”
    谢安含泪道:“我知道,我心里有数!”
    谢安、王彪之领着两千宿卫军护住天子、太后及后宫内侍百余人奔出安琼门,在北安门时遇到了谢安、王彪之等府中家人数百人,他们都是接到传信后跑来的。他们合为一路,匆忙向西北逃去。
    刚出城没有多久,得到消息的桓秘立即派出三千精兵追击谢安一行,其余等人继续进攻建康城中尚未掌握的地方。
    由于身后的追兵,谢安一行逃得非常狼狈,过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跑到了石头渡口。闻报跑出来的冠军将军高素,右卫将军张崇之看到谢安等人如此模样,不由泪流满面。不过随即两人却告诉谢王一个不好的消息,石头渡口的五千水师被人家缴了械。
    仿佛是为了证实高素和张崇之的话,从石头渡口水师大营里跑出数千兵甲不一样的军士,这下连谢安都吓得有些变色了。
    “北府海军近海第四舰队第一支队统领颜实前来接驾!”为首的将领开口言道。
    “北府海军?”谢安一时明白不过来了。
    “不管如此,还是先撤到海军的舟船上去吧,天子和太后的安危最重要。”刘康在旁边劝言道。
    谢安和王彪之和对视一眼,两人的脸上满是无可奈何之色,现在周围都是北府海军,不想上船都不行。
    不一会,谢安、王彪之护着天子和太后等三千多人,分乘数十艘原江左水师的舟船,在黑色中转到了江中的北府海军大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