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7章 英才辈出
    皇后有喜,普天同庆。
    皇帝陛下一面下诏拒收贺礼,一面则是从私房钱里拿出了银子,给了全国官员随同本月俸禄发了一个红包。
    让阿部忠秋感觉意外的是,这个红包他竟然也有份。
    红包是王夫之中书舍人从紫禁城里带出来的。
    这位气宇轩扬的男子站立如松,目光炯炯有神,配上不俗的面容,以及一身居于中枢自带的挥洒自如气质,让阿部忠秋好生感叹明国英才辈出,随便拎出来一个伴随一同游览京师的中书舍人亦是如此不俗。
    阿部忠秋并不知道,这一位王夫之同学,历史上可是鼎鼎有名哩。他字而农,号姜斋,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与后来的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当然,大明没有亡,王夫之同学也没有抗清失败以后回乡中著书立作,往后还能不能当思想就还两说呢。
    于朱慈烺而言,王夫之的生活轨迹可谓是恰好就与皇帝陛下的行程撞到了一起,想要不被皇帝陛下注意都难呀。
    王夫之是万历四十七年,也就是西元1619年生人,而今二十七岁,正是男儿踏上事业成长期的时候。
    而事实上,王夫之也的确算得上颇为顺利。且不提后世那些定论,就说而今,王夫之的履历也堪称杰出。
    王夫之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早年就跟随父兄读书,六岁就完成了十三经的功课,崇祯五年,年仅十三岁的王夫之中得秀才,很是让仕途不顺的王父王朝娉大为扬眉吐气。
    经过湖广提学佥事王志坚的举荐,王夫之到衡阳县学就读。接下来的几年,王夫之连连落榜,转而游学各处,结社聚会,并且娶了富商之妻。一直到崇祯十五年,王夫之与兄长一同在乡试之中高中,王夫之更是排名第五。
    越战越勇的王夫之决定与兄长王介之一同北上参加会试,但又因为农民军猖獗,两人不得不半路从南昌绕道回来。
    还好,张献忠之前被朱慈烺从武汉赶到长沙的时候,一路追击,形如丧家之犬,一日建国便被灭国,除了映衬皇帝陛下的厉害以外,并未在历史上让艾能奇挟持王夫之父亲王朝聘逼迫王夫之就范。
    没多久,湖广与河南便恢复了平静。
    道路平靖,王夫之与王介之自然是顺利北上,前往京师参加崇祯十六年的会试。这一年的会试因为朱慈烺御驾亲征在保定与李自成大打出手而延期待定。
    朱慈烺回京之后,借着大胜与登基之赏,宣布这一届为恩科,增加了一倍的名额。
    也许是因为难度得以降低,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没有如历史上一样,错过大明最后一期科举,而是在恩科之中顺利高中进士。
    恩科的进士名单当然是皇帝陛下点的,见了王夫之的名字,便笑着将其收入了自己的囊中。
    故而,这才有了中书舍人王夫之的出现。
    回想着皇帝陛下与自己一连长谈半个时辰的中日关系,王夫之心在怦怦跳地加速,他预感到,这回事自己命运转折的一个关键时刻。
    皇帝陛下即将出海进行国事访问,日本也显然是帝国未来战略的重点。这个时候,让王夫之参与到日本外交活动之中,这意味着什么,显然不言而喻。
    两年的中书舍人生涯已经让王夫之积累了相当足够的理论基础,按照皇帝陛下一惯任用的惯例,要重用,便要下基层,经历实务。
    这一次接待阿部忠秋显然也就是这一个实务一环,是对王夫之的考验。
    这样的考验让王夫之再三让自己打气,也开始心中不断思索如何对待日本来使。皇帝陛下对日战略颇为复杂,更是连同朝鲜战略一同施行,若非王夫之亦是久在中枢历练,恐怕无法把握皇帝陛下的意思。
    接待阿部忠秋一行人显然并不是寻常的主人接待客人。
    事实上,主人也未必见得有除了客气以外对客人的好感。
    而客人呢,也显然并非是外表上的卑躬屈膝,和气满满。
    这个背景之下,全地主之谊就必须记住不能讨好客人,但怠慢了也显然不行。心中想着分寸,拿捏着火候,一番客套后,王夫之带着一行人上了马车。
    “陛下交代了,由在下为诸位客人先在京师赏玩几日再论其他。作为贵客,在下安排了一处居所,还请诸位移步,随在下而去。”王夫之道。
    阿部忠秋谢过之后,跟随王夫之而去,待到了地方,却不由齐齐惊讶起来。
    按说,外国使节入住是有专门地方的,这个地方名曰会同馆。会同馆是朝廷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是明朝的国宾馆。会同馆这个名字,最早发端于辽国,大明建国初期,在南京设有会同馆。永乐初年,又设会同馆于北京。正统六年,定为南北两馆,北馆六所,南馆三所。北会同馆,位于澄清坊大街东,就是后世的王府井一带。弘治五年对南北两馆有所改造,改造后的北会同馆有房屋376间。
    376间房,而今只有朝鲜人、琉球国入住,澄清坊大街东面的会同馆实在是空得很。但是,问题却出在几个日本人身份都有些尴尬。
    几个日本人都是非官方途径入内,严格算起来,一个非法入境都可以算得上。
    当然,这年头不讲究这些,也不算个什么大事。可这么光明正大住进会同馆就显然不妥当了。至于继续让阿部忠秋等人住在他们自己的私宅里,那也显然是招待不周。
    转念一想,王夫之想到了京师刚刚扩建完成的集显寓。
    皇帝陛下登基之后,政体上改动巨大,不仅将自己于太子时建立的班子升格成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又将在南京建立的内阁大臣班子挪到了北京,其后新闻出版总数、教育总署、帝国中央银行,一个个新衙门纷纷在京师里立起。
    这些新部门的出现给国朝政局权力划分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在细节之处带来了众多的变化。